书城文学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46955400000018

第18章 集装箱效应

在大学里,我选修了一门与会计专业相距甚远的冷门学科《储运管理》。那时,“物流”在社会上还是一个生僻的名词,“储运”才是人们所熟知,其实,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教这门课的李教授是位年近退休的老者,一肚子的哲学,上课是讲都的是稀松平常的身边事,理儿却极深,于轻松逗乐之中,阐释深刻命题。

他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叫“集装箱效应”,翻书查找它究竟处在哪一章节,却不得结果。李教授说:“集装箱效应是我创立的,书上没有。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理论,先来听一个关于集装箱起源的故事——”

马尔科姆·麦克莱恩是美国北卡罗来州迈克斯顿的一名农村青年。1931年,他购买了一辆车跑运输,因为刻苦勤奋,诚信经营,生意越做越大。后来,他接到的货运业务是直送港口码头。1937年夏天,马尔科姆把一车木材紧急一送往新泽西州霍博肯码头,下车装船时,离轮船开行只有6个小时。他急得不行,生怕误了装船。木材上船刚刚结束,船就鸣笛启航了,马尔科姆有惊无险。

打这起,他就在琢磨一个问题:能不能把货物一次性送到船上,从而节省劳力和时间?

通过数十年的潜心钻研,马尔科姆·麦克莱恩终于发明了储装箱,解决了装船慢,货物累积量小的历史性难题。1955年,他收购Pan·大西泽公司,着手将自己的发明付诸现实,把公司里的油轮改造成储运货物的大金属箱——即现代集装箱雏形。

1956年4月16日,他的第一支集装箱船队“理想6号”驶出了纽瓦克港。从此世界储运史悄悄地翻开了新的一页。

集装箱用于储运,码头装卸时间大大缩短,由数天压缩到数小时,而且每一艘船只的储运量比以前提高了5倍,美国到欧洲的货运时间足足减少了4周。

故事讲完了,李教授说:“你们都是学会计的,知道‘利润最大化’是工商业界的一条铁律,与此类似,储运行业也有一条:货物储运量接近运输所能承受的极值,就能创造最大的价值,也就是我所说的集装箱效应。”

听到这儿,作为未来会计师的我们多少有些共鸣。正共鸣着,李教授话锋一转,把效应提到人生的高度:“人生也莫不如是。做人就是要把自己潜在的能量发挥到极致,才会拥有集装箱人生,得到沉甸甸的收获。”

大学毕业后,我没有做会计,过去的知识大都遗忘殆尽,惟有李教授在这门冷门课上提出的“集装效应”,还深深地烙在大脑里,每每忆及尚能看见教授那副得意的神情,以及指指划划时透出的那份自创“效应”的自信。我学非所用,弃商从文,用一支笔打拼人生。我之所以没有对陌生的路产生恐惧,只因谨记着李教授的人生“集装箱效应”,努力地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特长发挥到极致。

人生就是一艘空的远洋油轮,我们的目标就要巧妙地造出一只只集装箱来,凭借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把智慧、才情和学识化作“货物”去充实。灵活运用“集装箱效应”,我们就能在最短的时间,收获最多的人生之果,创造最多的生命奇迹,欣赏最多的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