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其实没有什么风景,一堵围墙,三四幢大楼,七八行树木,仅此而已。简约而至美。我隐匿在这至美风景里,品读日子的悠长韵味,领略为人之师的庄严风范,虽然清苦,虽然单调,却无心走出校园,远离这片怡人的风景。
父亲是乡村小学的民办教师。我两岁那年,随同父亲进入校园,开始了今生的校园之旅,铺展出这片求学、治学、教学的风景。父亲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更是我永远的师长。他言传身教,让我懂得许多科学文化知识、做人处世的道理,脱离蒙昧,走向成熟。他清贫一生,寒酸一世,唯有思念留在他千千万万的走过沧桑、走遍天涯的学子心里。我告别学生生涯,走向三尺讲台,父亲已不在人世。其为人的品性,为师的风骨却深深根植于我的内心,注定影响我的一生。
印象最深的是校园的悠扬的铃声。
在那座遥远的乡村小学,父亲教书兼司铃。父亲摇响了那个破铜铃,惊醒了沉睡经年的村梦,摇落了一地太阳。清清凉凉的铃声是学习的号角,是知识的召唤,传遍村前村后的山山水水。
读了一年又一年书,换了一个又一个校园,学校的铃,已由铜铃变成电铃、自动电铃,铃声由清清凉凉而脆脆甜甜。铃声伴我成长,铃声催我奋进,我在铃声中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知识的世界。
我的日子从早上第一道铃开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下班辅导,找学生谈心,至晚上最后一道铃,才心静如水,熄灯就寝。校园生活是宁静的,有单纯的学生作伴,有清凉的树荫作陪,生活充实,一点儿也不空虚。
校园最大的风景是那些难以割舍的可爱的学生。一个学生是一本书,一个学生是一棵苗,为了书的内容更丰富,为了苗的茁壮成长,流一些汗,吃一些苦,又算什么呢?辛苦教书几度春秋,一批学生走了,心里便掏空了似的,一批学生来了,心里又点燃希望的火种。
我那些牵肠挂肚的学生呵!
每每看到别人生活富足,眼瞅自己一贫如洗,便想出去做事,再怎么样也不会比在校园里差。念头一出,想想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进城求学不容易,听听学生那一句令人心颤的呼喊“陈老师——”再强的念头也付诸不了行动。
站在讲台,面对一双双明亮的眸子,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内心升腾,所有的愁苦,所有的忧虑,倾刻间烟消云散。讲台是我人生必不可少的道具。黑板是我心灵的留言板。教书育人,是我永不知倦的追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我无声的鞭策。
校园里有父亲的影子,有脆甜的铃声,有我今生不变的梦想,我这一辈子就心安理得地交给宁静的校园。
一生的眷恋,一世的追求,今生我走不出这片风景,来世还要在这片风景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