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姓王的朋友对结婚请客送礼那一套痛恨至极,于是,他发明了一套百试不爽的拒绝法,互免,就是说,你结婚不必给我发喜帖,我结婚不给你下“红色罚款单”,就相互免了罢。
王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每每提及婚礼之事,他亦是用互免来对待。他的理由是,你送我我送你互不亏欠也没输赢,只是给了酒店发财的机会。乍一听,似乎能引起共鸣,觉得是至理凡言,但听久了,心里总能浮起疏疏淡淡的疑云。
我结婚比王早,婚礼前,我特意征询他的意见:“发张请柬给你,到时来喝喜酒吗?”他还是干脆的二个字:“互免!”
热热闹闹的婚礼,王没来,很多朋友提及他的时候,我刹那间有了“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恍惑、失落之感。心中再没有谁赢谁亏谁发财的斤斤计较,只是极为在意自己的人生大喜,少了一个见证人。
婚后,每每播放婚礼影碟,仍然暗自责怪所谓的新式理由“互免”,对于王的缺位耿耿于怀——最好的朋友都不在场见证,其情又能浓到哪儿去呢?渐渐地,与王便有了不近不远的一段距离,心生罅隙。
人世间,多少情与爱,离得开见证?
我爱人对她母亲一直有一个解不开的心结,恨恨的心情从少女时代走来,至今仍是恨恨,也许,今生也消融不了。岳母也许是为了女儿好吧,在她十几岁的时候,把她送至妹妹家生活,在那里(临川的教育水平更高)读书。
她来初潮的时候,面对一滩血,心慌乱,意惊恐,不知怎么办才好。又不好意思告诉小姨,只渴望在妈妈那里得到解释、安慰,可是妈妈又不在身边。那一个来初潮的冬天,她孤立无援,人生的大悲大喜大谜团,在她稀里糊涂当中一晃而过,没有母亲的见证,没有她人的教导。
一个少女依稀看见自己女人的曙光,那欣喜、惊惧、慌乱的心情,将是怎样刻骨铭心的啊。如果没有至亲来分享,来疏导,将是多么可悲的事。岳母一直对爱人很好很亲,但妻子一直怀恨在心,觉得没有充分享受母爱。是啊,就这一件事,足以引爆怨恨的火药桶,爆炸的瞬间,惊闪渴望被见证的强光。
古训曰:“父母在,不远游。”其融融亲情,绵延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史。那是子女在父母垂垂老矣的时候,恪守见证原则,陪伴在亲人身边。所谓跪乳之恩,反哺之爱,无非是一个充分享受了父爱母爱的人,见证着父母由健康到衰老,由肌肤润泽到皱纹遍布……
而现今,城市空巢家庭不断涌现,农村“三八·六一”部队的领军人物代号“99”(99重阳之意),中国老人在孤独中体会着社会进步和变革带来的人生不如意。《常回家看看》唱遍大江南北,受其感动的老人居多,而年轻人心中永远只占据着房子、位子、票子之类,偶尔想到,才去父母家里吃顿不用自己涮盘子的晚餐。社会压力大,谋生多艰难,年轻人只好把有限的时光都放在刀刃上,常回家看看成了奢侈消费。
有一则国外的小故事,曾久久地温暖了我的心。一对开店的夫妇,在生意最好的周末居然关门歇业,顾客惊问:“生意这么好,你怎能不营业?”这对夫妇笑答:“今天我儿子头一回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我们做父母的肯定要到场助助威,给他喊加油啊,这世上没有什么比我们见证儿子的第一次更重要!”
这是多么响亮的一句口号啊!
世上没有什么事比见证亲友的第一次更重要。
可惜,我的那位王姓朋友醒悟太迟,因为他刻意拒绝见证别人的幸福时刻,所以自己的幸福时光成了没有任何人见证的缈缈光阴。负面效应在不久后就显现了,多少人在背后说他未婚同居,未婚生育,其实,他和妻子早就打了结婚证啊!
更多没有见证的人生片段,负面影响就不仅仅是背后有人指指点点这么简单,它有时会像把刀直刺心肺,让人背负一生的苦痛。
如果你爱他(她),就放下手中的活儿,去见证他(她)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以及所有的幸福,或者不幸。人生每一段时光,生命每一寸爱,都是见证得来的,每一分爱都会因你的见证迅速膨胀,滴滴馨香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