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47011200000016

第16章 学生之间突发矛盾的应对(2)

然后老师找朱×。问:“近来有没有不顺心的事情呀!”“没有。”又问:“近来与班上同学有没有不愉快的事情呀!”“没有。”又问:“你近期有没有让别人难过呀!”怕他仍否定回答,就又补上一句,“比如让同桌有没有感觉不愉快?”他只有承认。他说史××每次将他的作业纸藏起来或者不替他拿下来就传到后面。老师问:“你有没有看见他藏你的作业纸呀?”“没有。”他回答,“不过不是他还有谁。”老师说,你只是怀疑,而没有证据就一口咬定是他藏的,可我私下已经了解过此事,他并没有藏你的作业纸。有没有其他事情呢?他说好像没有了。你有没有将脚放到过他的脸旁呀?他承认了,而且同意当面道歉。于是老师就让他们两个人握个手和解了。然后老师又单独对朱×说:“三年在我们一生中又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一生的一小段,而正是这一小段却决定了我们一生,而且高中的友谊是你以后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也许现在你感觉不到,可人世间有些事等你感觉到了它已经无法挽回了,所以老师希望你珍惜这份彼此间的友谊好吗?如果史××再来要我替他调位置,我可绝不会轻易地原谅你了。”

案例中的班主任真是一位非常敬业的老师,事情处理得很细致。

但是,有必要这么费力吗?

先是“冷处理”,耐心细致做两方面的工作,从考大学的目标说到高中同学的友谊,然后又安排面对面的道歉……

其实,矛盾并不大,不尖锐。如果同学之间的如此小矛盾都需要老师这样亲临一线,分析和一一解决,老师还不累死呀!

现在班主任都喊累。为什么累?都埋怨领导。其实,这种埋怨只有一半是对的,还有一半怪教师“自找”的——我们班主任工作的“科技含量”太低了。班主任工作越缺乏科学性,就越需要拼体力,需要“全场紧盯”,“事必躬亲”。

为了给这样一种低效率的工作方法一个好名分,人们就说这是“伟大的师爱”,好像教师工作越琐碎忙碌,爱心就越多似的。

我以为这个方向有问题。这种“行政化、母爱化、情感化”的班主任工作取向,恐怕已经存在了好几十年了。我以为现在更应该强调的是“科学化”,虽然我并不否定班主任工作应有的行政色彩,母爱色彩(尤其在小学)和情感色彩。

那么,像案例中这种情况,究竟应该怎样解决?

简单问清双方意见,把二人叫到一起,三言两语说清楚就行了。我看有半个小时足够。高考啊,高中时期友谊啊,那些话是可以不说的。

也可以考虑这样一种办法试试。如让全班同学民主选出三位公认的最公正最无私的“小包公”,成立“小法院”。同学之间的矛盾,提交“小法院”审理,不服“小法院”判决的,再找班主任来“上诉”。

要学会抓大放小,宏观调控。节约出时间来读书、思考、策划,做一些科技含量更高的事情。

案例中这位班主任和学生谈话内容之深度,像是高中师生的对话吗?有点像小学老师处理小朋友之间的矛盾。这样下去,孩子是长不大的。

班主任工作还有一种不良倾向,那就是把人际关系复杂化。我主张把学生的人际关系简单化,不要求每个学生与其他学生都成为朋友(那会造成虚伪),而要求每个学生都遵守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则(底线)。至于他们之间感情深浅,能否知心,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教师不多过问,事实上也管不了。

包办友谊与包办婚姻一样,是一种好心的侵犯。

学生上课打架怎么办

学生上课打架属于严重的“违纪”行为,在日常教学中较为少见,具有突发性,严重干扰教学秩序,常常让班主任和教师猝不及防。有经验的教师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冲突,基本不影响这节课的教学进度。

学生上课打架通常是发生在两个时间:刚上课的时候和上课过程中。

(一)如何处理刚上课时的打架

刚上课时发生的打架,一般是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斗嘴打闹引起的矛盾激化,忘记了马上就要上课,双方互相撕扯继而开始动手。这时上课铃响起,但教师还未来到教室,双方边打边进教室。教师来到教室时看到的情景与往日不同,学生乱成一锅粥,打架的、拉架的、叫喊的吵破天。

我见过两个老师处理这类突发事件,一个是男教师,另一个是女教师,两人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一次,预备铃响过后我去上课,路过初一年级某班。离着老远,就听到里面乱成一团。女教师某某三步并作两步跨进教室,拿起板擦用力敲打讲桌,大声喊:“疯了吗你们!不愿上课的滚出去!”

她的声音既尖又高,令看热闹的学生纷纷回到座位。但两个打架的男生仍不歇手,她跑过去,一边用力拉开双方,一边喊:“要打,滚出去打!”拉开双方后,把这两个互不服气的男生推出了教室。

还有一次,是一位块头较大的男教师。他也是去上课,听到教室的叫喊敲打声后,马上跑进教室。见两个男生在教室后排打成一团,课桌凳歪倒在一边,就一个箭步冲过去,一手揪住一个学生的衣领,把两个打架的男生拖出来,往教室门口一推。这时其中一个男生不服气,还想对另一个男生动手,让男教师一拳打在胸脯上,往后踉跄了几步,没了脾气。

这两位教师对事件的处理,值得肯定的是及时果断地制止了打架,但两人又各有处理的不妥之处。女教师的处理语言欠文明,像让学生“滚出去”这样的话语,显然不应该出自教师之口。男教师的处理行为不够文明,动手打学生,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而事情远远没有严重到要教师动手的程度,教师动手的原则是自身受到伤害或遭受攻击的威胁。但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出现这种伤害或威胁。

教师的理性处理应当是这样的:

教师到教室后,立即喝令全体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并迅速过去将斗殴的学生拉开,让他们脱离接触停止互相攻击,回到各自座位。如果其中有谁仍不肯罢休,教师要厉声警告他注意考虑事情的后果。

在打架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以后,教师应对他们说:“你们的问题下课后再处理。”然后对全体学生宣布,“现在我们上课!”

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冲突,不当堂“评判是非”,留待下课以后解决,尽快使全体学生迅速转入学习状态,将课堂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这是处理此类事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如何处理上课过程中的打架

上课过程中的打架,往往是发生在教师背对学生板书的时候。某些学生会趁这个机会给与他发生矛盾的同学一拳或一脚,对方还以拳脚,不想出拳过重,结果双方站起来大打出手。这种打架不同于刚上课时的打架,不会造成全班性的混乱。

有一次上课时间,我从教学楼前走过,见两个男生在他们教室门外贴墙站着。两人脸上脖子上都有抓扯打斗留下的痕迹,而且目露凶光喘着粗气,显然刚刚发生过殴斗。一位女教师生气地俯身指着这两个初一学生,大概在批评他们不该上课打架。看看教室里面,学生静悄悄的,有几个坐第一排的学生在伸头往外看。

我感觉这位女教师不应该把上课放在一边,抛开班里的大多数学生而专门来处理打架事件。对上课过程中发生的打架事件,教师可以参照前面处理“刚上课时发生的打架事件”的办法来处理。

处理这类事件,教师要注意的是:万不可当堂了解事由,评判是非;下课后,也万不可因冲突已经平息而对打架之事不再过问。

学生有攻击行为怎么办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我刚接手一个班两天,就有学生向我告状,班上的明明不是昨天打了这个同学一拳,就是今天踢了那个同学一脚,大家都在背地里叫他“小土匪”,才五年级的孩子就敢欺负六年级的学生。这不,就因为他借同桌女孩的铅笔而人家没借给他,他就一气之下把女同学的铅笔盒给扔到了垃圾筒里,嘴里还嚷嚷着:“有什么了不起的!敢不借给我?那你也别想用,抠门儿!”现在我最头疼的就是这个孩子,简直就是个小混混。据说他的家庭很复杂,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再婚,继母又带来了一个弟弟,他的继母对他还是不错的,可是他在家里谁的话也不听,还常打他的弟弟。他的父亲觉得他早年失去母亲,所以很多时候也迁就他。我想找他的家长谈一谈,希望能和他的家长一起来帮助这个孩子,可是我不知道我该具体做些什么?

从上述情况来看,这个孩子的行为应该属于攻击行为。有攻击行为的孩子,他的一生都会受到影响。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问题。另外,攻击行为与犯罪有一定关联。心理学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行为。也就是说,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教师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有些学生由于情绪不稳定,自尊心极强,自制力不足,遇到刺激,容易迁怒于人,经常表现为采取攻击行为。

一般来讲,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遗传因素。

2.家庭因素。有些家长习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一顿。孩子挨打以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被“转嫁”到别的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又如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3.环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片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如果儿童经常看暴力影视片、武打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孩子在偶然几次的攻击行为后,得到了“便宜”,尝到了“好处”,其攻击行为的欲望会有所增强。若再受到其他孩子的赞许,其攻击行为就会日益加重。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有效地避免学生的攻击行为,以减少攻击行为导致的偶发事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攻击是挫折的结果,挫折的存在并非总是产生攻击。要教育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要面对现实,承认挫折,正视挫折,认真冷静地分析挫折,把挫折对个人的打击当作磨炼自己的好机会,积极地迎接挫折的挑战。为此,教师应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意志锻炼,引导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力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第二,创造不利于攻击行为的环境。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有良好家庭气氛、有充裕玩耍时间以及有多种多样玩具环境中的孩子,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班主任应提醒家长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

第三,去除攻击行为的奖励物。如果孩子打了人,家长不制止,打人就成为攻击行为的“奖励物”,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可以去打别人。所以,班主任应告诉家长,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要及时处理,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应该怎样做才对。

第四,教孩子懂得宣泄情感。烦恼、挫折、愤怒是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情感,因此班主任要教会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烦恼、愤怒宣泄出来。

第五,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有些孩子见到小动物,会去虐待它,以发泄内心的愤怒。班主任应告诉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饲养小动物来养成孩子的爱怜之心。这种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是纠正孩子攻击行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第六,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冷处理”。所谓“冷处理”,就是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如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让他思过、反省。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会向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的攻击原型。如果把这种方法与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第七,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明显痛苦时,往往会停止攻击。然而,攻击性很强的人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能力,不会同情受害者。班主任应配合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告诉孩子,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想,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么,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第八,进行行为训练。利用专长,委以重任,班主任可根据学生喜欢自我表现、责任心强等特点,让他担任班上的体育委员或劳动委员,明确职责并讲明他的表现好坏关系到全班、全校的荣誉。这样让他有事可做,转移其注意力,改善其人际交往的环境,行为上得以正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