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47011200000022

第22章 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应对(3)

如果学生持续晕厥,经教师应急救治后仍不苏醒,则必须得到医院的专业救治。但是,当学生病情不明时,教师尽量不要移动患者,可以给医院打急救电话。如果确实需要搬运,教师也要掌握正确的救护方法以保证救护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因搬运造成更大的损伤。下面介绍几种搬运伤者的方法。背负法:对于失去意识神志不清的伤者,可采用交叉双臂紧握手腕的背负法。这样可以使伤者紧贴救护者,减少行走时摇动可能给伤者带来的损伤。抱持法:救护者一手抱其背部,一手托其大腿将伤者抱起。若伤者还有意识可让其一手抱着救护者的颈部。拖拉法:如果伤者较重,一人无法背负或抱持时,救护者可从后面抱住伤者将其拖出,也可用大毛巾将伤者包好,然后拉住毛巾的一角将伤者拉走。椅托法:两名救护者面对面分别站在伤者两侧,各伸出一只手放于伤者大腿之下并相互握紧,另一只手彼此交替搭在对方肩上,起支持伤者背部的作用。双人拉车法:两名救护者,一个站在伤者的头部两手伸于腋下,将其抱入怀中;另一人站在伤者的两腿之间,抱住双腿,两人步调一致将伤者抬起运走。

15.出鼻血

遇到学生大量出鼻血,首要问题是止血、防止休克。轻度鼻出血可用指压法(头前倾,手指紧捏两鼻翼5~10分钟)或用干净棉花将鼻腔填塞即可止血。但许多因血液病、高血压甚至外伤引起的鼻腔大量出血,必须立即进行现场急救治疗,以防失血性休克发生。鼻腔大量出血时,一看到血从鼻子和口中呼呼涌出,常使人十分紧张。此时教师首先要安慰学生,使之情绪稳定,否则紧张的情绪会使血压增高加重出血。不要使用头部后仰或让学生赶紧躺下的方法止血,因为头部后仰或躺下后,表面上血不再从鼻孔流出,实际上血液从鼻腔后部经咽喉流入胃内,并未真正起到止血的目的。这样做,一是无法判断出血量,使病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休克的危险情况,延误救治;二是大量的血液进入胃里,可引起恶心、呕吐,不仅会加重鼻出血,也容易被误诊为消化道出血。所以,在现场抢救中学生无失血性休克表现,就应让学生坐下或半躺在床上,头部直立。若出血停止,也不要大意,先不要用手指抠挖鼻孔试图将积血擦净,因为一旦把血痂碰掉将会再次引发出血,此时就应去医院检查出血原因接受进一步治疗。

16.抽筋和痉挛

当学生腿或脚部抽筋时,可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上嘴唇的人中穴,持续用力捏20~30秒钟后,抽筋的肌肉就可松弛,疼痛也随之解除。

当学生出现呼吸停止时,教师最好马上做人工呼吸,直至呼吸恢复为止。碰到高热痉挛、抽搐的学生,首先将学生移至凉快的地方,解松衣服,在头、颈、腋下、大腿根部用冰袋冷敷,并给学生喝冷盐开水。已失去意识或抽搐剧烈的,要使学生呈昏睡体位,叫救护车送医院处理。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现学生反复抽搐,最好通知学生家长,对其作全面检查。癫痫是由脑机能障碍引起的,有障碍痉挛、抽搐等。出现抽搐、摔倒在地是发作的典型症状,但其间也有瞬间的意识消失、腹痛感等。癫痫的症状随年龄和病因而异,要送医院作神经科检查。

17.溺水

教育学生溺水后,首先不能惊慌失措,要大声呼救,并憋住气躺在水面上,顺水漂流,等待救援或漂到岸边。其次,要尽量将头部伸出水面,找寻身边有无木板、竹竿等物。另外,当有人游过来救援时,要与之主动配合,不要紧抱救援者,以防“同归于尽”。

看见他人溺水时,如果附近有救生圈、竹竿、木板或绳子等,应赶快抛给溺水者或携带入水,以便营救。如果溺水者距岸边较近而且在水中挣扎,就要看准目标,两脚前后分开,两手平伸地跳入水中。如果距溺水者较远,就应采取自己最熟悉的入水动作迅速游向目标进行救护。在接近溺水者时,最好从他的身后接近。接近后,一手应迅速托他腋下,使溺水者头部露出水面。若溺水者仍继续挣扎,可用臂压住他的一臂,而手则抓住他的另一臂,使溺水者不能攀抓,然后将其头部托出水面,用反蛙泳(蛙式蹬腿的仰泳)或侧泳托带上岸。

18.中暑

2003年6月13日上午,岳阳市中心小学的580多名小学生集中在学校篮球场上听教育讲座。不到5分钟,就有一名四年级女生晕倒。随后,相继有64名学生出现头晕、恶心和四肢乏力等中暑症状,讲座随即中止。据学校的老师介绍,由于当时580多名学生拥挤着集中在一个水泥篮球场上,加上连下两天雨,太阳一出来,地面上热气蒸腾,在高温、高湿和人多、通风不畅的情况下,导致多人中暑。64名中暑的学生被校方和卫生防疫等部门分别送入附近的诊所输液并服用藿香正气水后,均逐步恢复了健康。

人体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或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去,就会引起肌体调节和代谢紊乱,及神经功能的损伤。这时人会有自感乏力、头昏眼花、大汗、口渴、心悸等不适症状,这就是中暑。中暑后不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

(1)发现学生中暑后,班主任应组织学生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为其松开衣领,裤带,以便更好地通风降温。

(2)可给中暑病人服淡盐水、十滴水、人丹等,并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抹太阳穴。

(3)对高温昏迷的病人可用冰块、冷毛巾敷在头部、腑窝、腹股沟等处,进行物理降温。

(4)重度中暑的病人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5)夏季户外活动学生自感不适时,教师应尽快采取措施,终止活动,适当休息,不要因为任何原因硬挺着,使病情加重。

(6)在夏季高温高湿的天气,应避免让学生做剧烈活动和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

(7)教育学生要多饮用清凉的饮料,如绿豆汤、淡盐水、凉茶等。

(8)教育学生平时应穿宽松、通风、吸汗的服装。

19.冻伤

当气温下降到零下时,人体表面裸露部位和远离心脏的区域由于血流不畅,容易在手、脚、鼻、耳等处发生冻伤。发生轻度冻伤时,受冻的皮肤会呈现出灰白色,有刺痛;冻得厉害时,皮肤上会有硬块,并有麻木、红肿等现象;严重冻伤可使肢体部分或全部坏死,甚至直接威胁生命。因此,在寒冷的季节,必须预防冻伤的发生。

为了避免冻伤,教师和班主任要注意下列问题:

(1)不要让学生长时间停留在寒冷的环境中,冬季外出活动应穿戴好防寒的衣帽。

(2)当处在寒冷环境中时,应告诉学生加强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是防冻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发现有学生手脚或其他部位有冻伤,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1)发现皮肤有轻微冻伤,应尽快采取措施,对患处进行保暖。例如,可将受冻的手放在腋窝,将脚放在他人的胃部等温暖处。

(2)局部冻伤可用手、干毛巾或辣椒泡酒对患部进行擦拭,直到发热。

(3)发生严重冻伤时,不要用雪或热水擦拭患处,最好用温水浸泡,慢慢解冻。

(4)如果发现有被冻僵的学生,应尽快用大衣、棉被等物品包裹并送到温暖的地点,让患者服用姜汤等热的饮料进行恢复。如果伤者没有呼吸,应首先进行人工呼吸,然后再进行恢复体温的抢救。

20.蜇咬伤

蜇咬伤一般是指马蜂、蜈蚣、蝎子等昆虫的蜇伤或猫、鼠、狗、蛇等动物的咬伤,多发生在天气转暖后的季节。被一般的蚊虫等蜇咬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但对于一些特殊的蜇咬伤,如被蝎子、毒蜈蚣、毒蛇、狗等蜇咬后,必须提高警惕。

2003年9月8日晚,泗阳县某中学初一的学生们正在专心致志地上晚自习。突然,13岁的杨旭(化名)抱住邻座的一女同学张口就咬,顿时女同学的脖子上鲜血淋淋。另一女同学和一男同学上前拉架,不曾想杨旭情绪失控,对着劝架同学再下毒“口”,导致3人先后被咬伤。当地派出所民警及“120”医护人员赶到后,将杨旭及其他3名被咬伤的同学急送传染病医院救治。经过医生诊断,杨旭是狂犬病发作。

狂犬病十分凶险,病死率几乎为100%,狂犬病直接传染源是犬(超过90%),其次是猫。目前对狂犬病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接种疫苗和使用抗狂犬病血清至今仍是预防感染狂犬病的主要办法。

一旦学生被狗等哺乳类动物咬伤,应帮助学生彻底清洗伤口上的毒液并立即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否则有生命危险。

在野外环境中,即使咬伤被治愈,也应在获救后主动向医生报告首度咬伤情况,以便及时进行全面检查。

不要自行切开伤口,不要用嘴吮吸伤处。在进行应急救治后,应马上将学生送到医院治疗。

如果学生被其他动物蜇咬了,千万别大意,教师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应对策略。

(1)被毒虫蜇咬

被蜂蜇后应帮助学生把毒刺挑出,但不要挤压伤口。

被蜘蛛、蜈蚣等咬伤可与毒蛇咬伤一样对待,采用冷敷的办法可缓解伤口的疼痛。

(2)被蛇咬伤

被蛇咬后应用消毒液(没有时可用清水等代替)冲洗伤口,并让被咬伤的部位低于心脏;在受伤部位上方捆扎,比如脚踝被咬,可捆扎膝盖处;让学生减少活动,防止毒液的蔓延扩散,有条件时可以用凉毛巾或冰块敷在患处;在不能判断蛇是否有毒时,一律按照毒蛇咬伤的办法处理伤口。

21.触电

人接触了漏电的电线或其他各种通电的器材,使电流流过人体与大地或其他导体,形成闭合回路,叫触电。触电对人体的损伤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由于具体接触的电不同,危害的轻重也不同。接触的电压越高,电流越大,危害就越大。电流通过人的时间越长,危害也越大。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使内部组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电击会使人觉得全身发热、发麻、肌肉不由自主地抽搐,逐渐失去知觉。如果电流继续通过人体,将使触电者心脏、呼吸机能及神经受伤,直到呼吸停止,心脏停跳而死亡。

“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损伤。电伤从外表看一般有电弧烧伤、电的烙印和熔化的金属渗入皮肤等伤害。

学生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电,班主任要教育学生谨慎接触各类电器,以保证人身安全。

如果学生不慎触电,最关键的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触电人脱离电源。

在室内可以迅速拔下插销,关闭电门,把总电闸断开更安全。如果距离开关较远,应该用绝缘工具割断电线,也可用绝缘物体(如干燥的木棍、塑料棒、扫帚把儿等)挑开电线。千万不要先用手去拉触电者,因为人是导电体,他身上还带电,如用手去拉他也会触电。

触电人如果出现昏迷、呼吸困难,首先要做人工呼吸,有条件的话,可以立即输氧。如果触电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还要做胸外挤压,赶紧送医院抢救。

22.流感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靠飞沫传播,其传播性和流行性均很强。

学生的流感症状和大人相似,起病急骤,发病时先发冷、寒战,继发高热。突出的特点是全身症状明显,如先是全身不适、头疼、背疼、四肢酸疼、腰疼、头昏、眼球后疼;继而出现咽疼、干咳、流清鼻涕、打喷嚏、眼结膜充血、流泪。有难受的干咳或伴少量黏痰;胸骨后有烧灼紧压感或疼痛;下肢小腿部肌肉酸疼;体温可高达39℃~40℃。这些症状多数在1~2天内达到高峰,并经3~5天体温降至正常,各种症状消失。但恢复期全身软弱、出汗、乏力,可持续1~2周。

如果班上有学生患上了流感,班主任应劝其回家休养,以避免传染别人,同时教育其他学生:

(1)和感冒患者保持一定距离。因为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那些带病毒的飞沫可以溅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