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宝宝成长必读
47041300000019

第19章 消化系统(1)

1.婴幼儿腹泻疗治

(1)重视宝宝腹泻病

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成长最快速的时期,如果要以每公斤体重来计算,宝宝在这时候吸收比成人更多的养分,而如果拉肚子持续两星期以上,使宝宝无法摄取或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对身体的成长和智力发展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腹泻通常指大便次数和水分增多的出现。它可以分急、慢性两种,急性腹泻是指拉肚子在两周以内恢复者,如果持续两周以上仍未复原,则称慢性腹泻。

当婴幼儿急性腹泻时,因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会大量流失,很容易发生脱水和电解质不平衡现象,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败血症或休克而致死。这种情形以幼小婴儿居多。

急性腹泻处理不当,很容易转为慢性。三个月以上的新生儿正值生长最快速时期,如果发生慢性腹泻,小肠绒毛的修补能力发生障碍,除了生理外,脑部发育往往也会受到波及.问题是,父母通常很难判断宝宝的大便次数是否正常--这方面必须与前一段时间比较,看次数是否明显增加,并分辨大便的次数、重量和水分比例。

留心婴幼儿的活动力和体重变化,如果宝宝成长有停顿现象,即表示腹泻已妨碍了宝宝的生长。

长期腹泻的婴幼儿由于营养不良,出现皮肤缺乏光泽、上皮松弛、肌肉和脂肪组织减少等征象时,也极容易分辨。尤其是,作为过敏原天然屏障的肠粘膜受伤后,过敏原可自由通过,很容易引起病童皮肤过敏或丘疹反应,也是腹泻病童的特征之一。

(2)引起婴幼儿急慢性腹泻的原因

①消化道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但台湾地区也是沙fi氏杆菌的好发地区,因此沙门氏杆菌引起的慢性腹泻也相当常见。此外,寄生虫类如梨形鞭毛虫,也可引起慢性腹泻。

②过敏,尤指对牛奶中所含蛋白质过敏的婴幼儿,最容易伤害肠粘膜而造成长期腹泻。解决之道是停喝牛奶,改由其他食物摄取足够养分。较大幼儿会因过敏引起拉肚子的食物较多,以海鲜为大宗。

③小肠构造异常,例如短肠症,由于吸收营养的面积不足,容易造成腹泻。

④肠道蠕动异常,因而造成细菌孳生,也会引起腹泻。巨肠症、先天性肠道狭窄、闭锁等,都可能如此。

⑤其他,如胰脏或肝脏功能异常、淋巴系统异常、血管异常等。

不管腹泻原因如何,病儿最常出现的变化是肠粘膜受伤导致吸收不良、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又会使肠粘膜缺乏修补材料,致使粘膜继续受损,形成恶劣循环。

另外,腹泻病儿消化道内常有细菌过分增生,造成感染。腹泻及肠内荷尔蒙分泌不足,致使肠蠕动不良;肠蠕动不良又会造成细菌孳长,这种恶性循环也是慢性腹泻无法根治的主因。

赶快补充营养

处理婴幼儿腹泻以中止急性转为慢性的恶性循环为原则。最理想而自然的途径是补充营养,让病童吃可以吸收的食物。

在口服方面,可喂食已经消化分解过的元素或半元素饮食,维持病重消化道荷尔蒙和酵素的分泌正常,并使肠蠕动逐步恢复正常,使小肠有足够的材料修补受损的绒毛。

另外,拉肚子后,婴幼儿通常无法立刻恢复饮食习惯,必须采取逐日增加的方式。如果容许的摄取量不能供应成长所需,则须配合静脉注射,由周边或中央静脉直接供应体内高热量的营量。

慢性非特异腹泻很容易与慢性腹泻混淆;它通常是指宝宝的大便次数增加、水分略多,但在持续相当时间后,病重的体重仍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生长未受影响。非特异腹泻多半是在发生急性肠胃炎后,小肠的吸收状况逐步恢复,但因大肠蠕动较快,大便次数并未减少。许多家长会因而大感紧张,甚至因此限制婴幼儿饮食或改喂米汤,结果反而造成营养不良。

因此医师建议,父母如果无法分辨宝宝腹泻的种类,不刻意限制其饮食,以免抑制了宝宝的生长。

(3)母亲应提高警觉

急性腹泻多半"病从口入",但婴幼儿不会自行进食,在预防方面只有靠母亲、保姆或喂食者保持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不过,比个人卫生更重要的是公共卫生环境的改善。因此婴幼儿腹泻的发生率常被视为一个地区公共卫生的指标。

慢性腹泻的预防全视急性腹泻的处理情形而定。对于急性腹泻病重,只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不必禁食太久。一般在禁食8-12小时内,可以饮用电解质液,过后则可食用浓度减半的牛奶或母奶加电解质液,但食量应比平日减少。

如果急性腹泻仍无法控制,禁食期间可稍延长,但以不超过24小时为限。少数病童在急性发作一星期后仍无法改善,即表示肠粘膜已受伤,必须改喂不含乳糖的饮食,避免造成慢性腹泻的恶性循环。

2.婴幼儿呕吐疗治

呕吐是宝宝生病时所表现出的症状中,最常发生的。有些家长,在碰到宝宝呕吐的现象时,常常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确,宝宝呕吐是个常见的问题,虽然它看似普遍,却不容家长有丝毫的疏忽。

尤其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而言,它经常是某些疾病最先出现的症状,而且,如果呕吐的状况严重时,则会造成脱水和营养不良的情形。因此,家长们最好及时送医院处理。

(1)宝宝呕吐时的应变措施

如果遇到宝宝发生呕吐的现象时,家长不必惊慌,最好赶紧着手进行以下的措施:

①呕吐是疾病发生的主要信号,所以,当宝宝呕吐之后,家长要仔细观察。如果呕吐的情形太厉害时,可能会导致窒息,应立刻送医处理。

②在送医院的时候,应该让宝宝采取侧卧的姿势,而且要注意宝宝所吐出的秽物有无堵塞咽喉的情形发生,以防止宝宝窒息。

③家长在一边观察呕吐的情形时,可以一边在宝宝呕吐后,用手指卷纱布伸入宝宝口中,将秽物取出。

④尽量不喝饮料,不过,为了防止宝宝发生脱水现象,所以,当宝宝想喝时,可以让宝宝喝一些,不过忌讳饮用市面上的果汁和乳酸饮料,而换之以淡淡的茶水或蜂蜜水为宜。

⑤家长最好将宝宝所吐的秽物带一部分到医院,给医师检验,这是相当重要的。

(2)宝宝呕吐的原因

对于宝宝而言,呕吐的发生,可能是因为吃得太多、肠炎、药物刺激、牛乳不适等的引起。

另外,尚有其他原因:

①先天胃肠道畸形:如食道闭锁合并气管食道疾管、食道狭窄等。又如巨结肠症、肠扭结、胎便性肠不动;另外先天性肠复制亦属之。

②肠道感染症。

③因脑出血、脑水肿所引起的脑压增加。

④代谢性异常,如低血糖症、低血钙症所引起者。

⑤食物不消化症。

⑥肠道感染、败血症、呼吸道感染以及腹膜炎等。

⑦肠阻塞症。

⑧神经性疾病,如脑膜炎、脑肿瘤、脑脓疡、脑出血和脑震荡等。

⑨内分泌障碍;如肾上腺皮质性不足症。

⑩药物和毒素。

其他之状况;如过敏症、习惯性呕吐等。

(3)从宝宝呕吐物可辨病

如果宝宝有持续性的呕吐发生,家长可以从宝宝呕吐的动作以及呕吐物的颜色判断,宝宝可能有哪方面的毛病。

宝宝的呕吐物如果是高度酸性混浊灰白色的,则表示呕吐物是来自胃部;若宝宝连续有这种形象发生,则可能是十二指肠内大乳头前阻塞。

如果宝宝的呕吐物带血,就可能是十二指肠提肌前的粘膜溃疡所致;如果宝宝的呕吐物是鲜红色的,就表示可能关系着动脉出血;茶色的则是静脉出血。不过,因动脉出血而发生休克的机会比较高。

如果是因为小肠内的细菌,使肠液产生发酵作用,而长期郁积,则宝宝的呕吐物是从嘴角缓缓流出的,则表示其呕吐的原因是单纯性的胃道逆流。

呕吐物若是喷出来的话,那么就是宝宝有胃出口阻塞的可能。这种情况如果连续四周发生,就得怀疑宝宝是肥厚性幽门狭窄。

此外,刚刚提过,宝宝呕吐有许多可能的原因,例如吃坏肚子、不消化、感染、长牙齿或者是盲肠炎等。不过,若有持续性的呕吐发生,就有可能是肠胃道方面的疾病。

一般而言,呕吐通常暗示着胃肠道疾病,或者阑尾炎的发作。

因此,在治疗上,通常医师会视呕吐的发作频率以及其严重程度而进行医疗。除了对症治疗之外,还必须要注意病人水分的补充。电解质的平衡、以及营养之调节等。

除此之外,抗胆素性药物和止吐剂有暂时的疗效。

不过,家长们必须注意的是呕吐虽然是一种普遍的症状,但不能视为"小"问题。尤其是对于小宝宝,若呕吐反复性的发作,就是明白的告诉我们,有潜在性的病因存在,做家长的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尽早送医院处理,以便迅速找出致病原因才对。

(4)宝宝呕吐时应禁忌下列食物:

①奶酪、白薯、煮鸡蛋、香蕉、太酸的水果、乳酸饮料等,这些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长,发酵后能诱发呕吐。

②蛋糕、碳酸饮料、咖啡、巧克力、砂糖、太甜的食物对胃胶的刺激性大,会加重胃肠负担。

③生鸡蛋、花生、汤面、冰淇淋、奶油、脂肪以及盐分多的食物也不行。

④韭菜、柿子椒、大蒜、芥首、生姜等有刺激性蔬菜和香辣的调味品也不要吃。

既然有禁忌的食物,当然也有被允许食用的食物。

清淡的菜汤、白开水、米汤、稀粥、淡菜粥、鱼肉、苹果汁、土豆、豆腐、鸡蛋汤等均可。

总之,呕吐非比寻常,其原因又多繁复,因此,家长在处理时,务必谨慎,并且与医师配合,就能将宝宝呕吐的情形,予以有效的控制。

3.婴儿肠胃道功能

如何供给足够的营养给宝宝,是每位家长关心的事,而这些知识常常在报章杂志可以看到,但是究竟小宝宝肠胃道的消化作用是如何变化?营养素如何吸收?可能是许多父母不知道的,所以若能对婴儿肠胃道功能有所了解,就更能知道何时该给予合适的营养和副食品。

整个肠胃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大小肠以至直肠、肛门,而各部分功能的健全与否,会影响各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其中口腔、胃、小肠是营养素消化吸收最重要的相关部位。

(1)唾液腺及舌头功能

唾液腺是由腮腺、颌下腺及音下腺负责分泌唾液,帮助湿润口腔的食物。出生时,唾液含量较少,而后逐渐增加,至二、三个月大时,口水分泌旺盛,而有流涎的现象。民间习俗中,四个月大的婴儿有"收涎"的仪式,目的是希望宝宝能自行控制口水,但流口水是与唇部外围的神经功能有关,当神经功能发育完全,自然就能控制。

宝宝二、三个月时,唾液中已出现淀粉酶(amylase),淀粉酶就是分解淀粉的酵素;但约至四个月大时,淀粉酶的量较足够,此时才适合开始给予合淀粉的副食品。

前四个月,宝宝舌头上的味蕾尚未成熟,不会辨别食物的味道,所以即使是淡而无味的乳汁,亦能甘之如饴,但是四个月后,味蕾渐成熟,对食物的味道较挑剔,所以,此时宝宝常有拒食或以舌头外顶食物的现象;同时,舌头前后移动的功能也在逐步练习中,对于外来物,如奶瓶、汤匙等,会以无意识的动作将之顶出,妈妈千万不要以为宝宝不吃而不喂,要耐心地尝试练习,并开始给予副食品。

(2)食道的功能

新生宝宝的食道功能还未成熟,收缩和蠕动不协调,食道下端括的肌松弛,以致到胃内的奶水会经过食道反流出来,这是常见的"溢奶"现象,这种状况会随年纪渐长而改善,或注意喂食前后之姿势,即可减少溢奶现象,父母不必过分担心。

(3)胃、小肠的消化功能

胃是暂时贮存食物的仓库,有磨碎食物和分解部分食物的功能;而小肠则是消化、吸收食物的重镇,有多量的消化液分解食物至最小分子,再由肠粘膜吸收各种营养素。现就三大营养素在胃、肠的消化过程作一简介。

①蛋白质

胃液中含凝乳酶(renin),可以分解母乳或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乳清蛋白和酪蛋白。而乳清蛋白与胃酸结合产生的凝乳块呈棉絮状,较易被凝乳酶消化,停留在胃中的时间较短,易形成软便;反之酪蛋白与胃酸产生的凝乳块软便,张力较大,不易被凝乳酶分解,停留在胃中的时间较久,易形成硬便。所以婴儿配方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也是影响粪便软硬度的重要因素,尤以乳清蛋白/酪蛋白60:40的比例最接近母乳比例。

当宝宝逐渐长大至四一六个月时,肠道内消化蛋白质的酵素逐渐增加,可消化大分子或多种蛋白质,此时就可以尝试婴儿奶粉以外,较具变化的副食品了。

②糖类

糖类在胎儿时期就已开始在胎儿的肠胃道被消化:葡萄糖运输在怀孕第十五周后就开始;水解麦芽糖(maltose),蔗糖(sucrose)的能力也在怀孕二十周后开始;而分解乳糖(lactose)的乳糖酶(lactase),则在怀孕最后八周建立完全,直到分娩时达最高峰,乳糖酶的活性一直可以维持到幼儿期,所以一般婴幼儿对乳糖的接受力佳,除非患乳糖不耐症(lactoseintolerance)者。

乳糖不耐性的原因有些是先天性,有些则是腹泻之后造成乳糖酶数目或活性减少,原因是乳糖酶位于肠粘膜的表面,当腹泻时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就连带地将乳糖酶冲刷,这种肠粘膜受损的现象约需二周才能恢复,若腹泻好后没几天,再给予乳糖,有可能再次引发腹泻。

肠道中消化大分子淀粉的淀粉酶,于前四个月时活性仍低,所以在此之前,不适宜给予含淀粉的食物;直到四个月后,淀粉酶活性增加,才适宜开始添加含淀粉的副食品。而淀粉酶的活性会随年龄渐长而增加,所以宝宝对淀粉的适应力也愈来愈好。

③脂肪

新生儿于出生时分解脂肪的脂肪酶(lipase)很少,足月婴儿于出生三周后才增加,而早产儿则要到一个月后才增加。

脂肪是婴儿主要的热量来源,约占总热量的50%,但出生时分解脂肪的脂肪酶量少,且长链脂肪酸在前六周的吸收率很低,所以脂肪来源应部分添加中链脂肪酸(mediumchaintriglyceride,Mct),中链脂肪酸,不需脂肪酶的帮助就会被吸收,而且比长链脂肪酸更易水解和吸收,直接进入肝脏的门脉循环而不需经过淋巴系统,更快提供热量给宝宝使用。

对于腹泻的宝宝,一方面由于脂肪酶被冲刷而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长链脂肪酸会被细菌分解成羟化脂肪酸而增加肠道渗透压,使肠泻情形更严重,因此减弱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所以选用含中链脂肪酸配合的奶粉,不但有助于脂肪吸收,也可防止腹泻恶化。

由上述婴儿的肠胃道功能而言,不论从器官的机械功能,吞咽咀嚼辨味能力,肠胃道的成熟健全度,营养需求各方面看来,四个月以上的宝宝开始添加副食品,以配合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而添加的副食品可从蔬菜。水果汁。麦奶粉等开始,逐渐训练宝宝的肠胃功能,使之更趋成熟,准备接受周岁后摄取一般食物。

4.从婴儿的排泄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