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47096500000017

第17章 《日本》说课稿

福州第十五中学分校郑曦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日本是学完亚洲后的第一个国家,属于区域地理中的国家地理,非常重要。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所以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重点: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评价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

3教学难点:学会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抓住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4教学方法:谈话法,通过问答式的推演,说明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照得出区域特征。

5教学目标:识记日本的位置、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日本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6教材处理:我把这堂课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日本的自然环境,第二部分是对自然环境的评价。第一部分的处理打破了原有教材的内容,添加了日本气候的介绍,这样考虑是基于日本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国家地理,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也是对国家地理学习方法的铺垫。另外把区域评价拿出来作为一重要部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法与学法指导

1.教法:采用图片和模型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设计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课堂设置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帮助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形成了参与性、开放性教育的模式。

2.学法: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依据地图分析、掌握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一组日本标志性的图片引入正课,图片的落脚点是富士山。

富士山是日本的代表性地理事物。它山顶终年积雪,风景秀丽,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它之所以著名还因为它是一座活火山。

富士山是如何形成的呢?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答出六大板块学说。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国家多火山地震?(例如中国等)逐一分析地震原因。

然后承转,自然环境还有许多要素,接下来逐一分析其特征和成因。

首先是领土组成,读图认知四个大岛与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为了识记,设计了两个排序:(排序活动)从大到小强调特征;从南到北强调位置。其次是位置,鉴于位置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重要因素,因此采用了大量图示,与同学们在图中分析,加强感性认识,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

在介绍气候的时候,首先出示亚洲气候类型图,由大规律引出小特征,对比同纬度中国的气温和降水,体现日本季风气候的海洋性,加深对岛国深受海洋影响的认识。

(提问)为什么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引导学生分析河流对地形的影响,进一步逆向分析气候和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引出河流的基本特点,揭示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培养同学们的理解能力。

(概括)总结日本自然环境特征,举一反三尝试学习另一岛国——英国。比较分析并完成表格。鉴于这是一个难点,同学老师一起完成。通过这一活动完成已知事物向未知事物的知识迁移。

海陆位置纬度位置跨经纬度海岸线港湾气候类型地形河流

日本岛国温带范围大曲折多海洋性季风气候多山、丘陵、平原小短小、急湍

英国岛国温带范围小比较曲折多温带海洋气候平原面积大短小、平缓

(分析)研究国家或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是分析这个区域的组成、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这个区域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且还要对其进行评价。鉴于评价自然环境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此设计一个辩论活动:正方辩题为日本自然环境的优势多,反方辩题为日本自然环境的劣势多。最后由老师总结并概括要点。

那么人们如何趋利避害防止灾难呢?加强预警预报,建筑物要防震坚固等。假如地震来临,你知道怎么做吗?

(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到房角、桌子下面、户外开阔的地方、远离高大物体、降低身体高度等。

我们研究国家或者区域只研究它的自然环境完整吗?显然不完整,还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人文经济地理的内容)这部分我们到下节课学习。请同学们广泛搜集相关资料。

梳理本节课知识结构,巩固所学内容。小结练习后完成本节的主体内容。

最后课下思考下面的问题:

假如你是一个日本首相,怎么利用本国的自然环境发展经济?为下一节课的讲述作一铺垫。

四、板书设计

自然环境的评价

优势劣势

气候利于植物生长多台风

地形森林资源丰富;多优良港湾耕地面积少

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利于发电不利于航运

多火山地震硫磺、温泉、地热等资源丰富房倒屋塌,通信交通中断,生命财产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