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一家医院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怪事:一位在外科住院的术后病人的伤口感染,久治不愈,不断流出脓性分泌物,多次化验这些分泌物都见不到细菌,只见“植物纤维样物质”。医生们百思不得其解,许多人以为是奇特的病例,以为是伤口形成“植物纤维化”。有的医生还要撰写论文,向世界报道“特殊病例”。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护士发现病人每天晚上偷偷地将伤口纱布揭开,用被褥中的棉絮揉擦创面周围皮肤。这才找到了伤口感染和出现植物纤维化的谜底。从而被确诊为“皮肤行为症”。
什么叫“皮肤行为症”呢?就是患者常常用令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损伤自身的皮肤,似乎从中能得到某种快感。这是一种有性格失常表现的自我强追性神经官能症,与遗传因素有关,是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
其实,皮肤行为症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其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人喜欢用舌头反复舔吮嘴唇,以至造成口唇干裂、起皮、肿胀,口唇周围皮肤潮红、色素沉着;有人习惯用牙齿咬嘴唇、咬指甲,直到嘴唇糜烂、肥厚、指甲缺损;有的儿童顽固地用嘴吸吮手指,致使指端皮肤潮红、糜烂、脱皮、肿胀;有人喜欢用手或铁夹拔自己的胡须、头发、腋毛、阴毛;有人经常揉搓、搔抓好端端的皮肤,弄得血迹斑斑;有人常用指甲、刀剪和化学药物毁坏自己的皮肤。这些举动行为对自己并无益处,但已成“瘾”、无法克制,似乎以此达到某种奇怪的欲望。
应该指出,皮肤行为症是一种精神性疾病,治疗上应鼓励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效地转移病人的精神活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