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重要
汽车进入了山区,山路崎岖不平,颠得人五脏六腑都翻腾出来。车上只有十几个乘客,坐在后几排的乘客,因为颠得吃不消,都挪到了前排。
他却主动移到了最后一排,五个座位连在一起,正好可以躺下来。他太需要休息了。这段日子,工作丢了,谈了好几年的女朋友也吹了,整个人完全处在心灰意懒之中,连续十几天吃不下睡不着,他觉得自己走到了人生的绝境。此行,他想回老家看看父母,年迈的双亲培养出他这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他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们,他不想再让他们为自己操心。他决定在了断自己之前,再看一眼可怜的双亲。
汽车颠簸着前进,乘客都昏昏欲睡。他也恍恍忽忽进入梦乡。
突然,在一阵剧烈的撞击后,汽车猛地停了下来。
所有的乘客,都被惊醒了,有人头撞在了前排椅子扶手上,有人被震碎的窗玻璃割伤,有人被抛出了座位,躺在后排的他,也被高高地弹起,又重重地摔了回来。
出车祸了!
车厢里,立即爆发出一片惊叫声,哭喊声。一片混乱之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撞伤,但看来都无大碍。大家稍稍松了口气,探头窗外,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看,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车子悬在路边的半空中,晃晃悠悠,而下面,是一个峡谷!大家这才发现,车子是斜的!车头向下,尾巴翘起。
车内再次爆发绝望的哭喊声,混乱之中,倾斜的汽车剧烈地摇晃,随时都可能坠落。
他看看身边,最后一排只有他一个人。窗户是开的,他轻轻移到窗前,看看外面,还好,还有近半个车身挂在路牙上,只要从窗户跳出去,他就获救了,安全了。
他站起来,探身准备往外跳,可是,因为他的移动,车厢猛烈地颤动了一下。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跳下去,整个汽车可能因为重心失衡而坠落。前面的乘客发出惊呼:你不能跳出去,不然我们可就都完了!
是的,他不能只顾自己跳出去,那将置一车人于死地。可是,如果不马上跳出去,汽车可能随时坠落,那自己也将与大家同归于尽了。他不怕死,他这次回乡,就已经做好了死的打算,只是没想到会是这种死法。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
他冷静地判断了一下形势。中学时,他的物理成绩就很好,他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车头和车尾重量的稍稍改变,都可能使微弱的平衡被打破,而致车毁人亡。其他乘客都在汽车的前半部分,车尾只有他一人,他是这个平衡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他这一生,从来也没有这么重要过!
现在,惟一可行的自救办法是,他保持不动,维持这个平衡,让前面的乘客,慢慢往后移,再从窗户逃出险境。
他对大家说,我不动,你们一个一个从前面挪过来。千万不能挤,不要慌张,一个一个来!
在他的指挥下,离他最近的一位乘客,一点一点,向车尾爬过来。汽车轻轻地摇晃着,每一次抖动,都揪着大家的心。
第一位乘客,成功地移到他身边,从窗户跳了出去。又一位乘客,爬了过来。十几位乘客都获救了。受伤的司机,也从驾驶室爬了出来。
他最后一个从窗户跳了出来。汽车晃了晃,没有坠落。
惊魂未定的乘客们,都安全获救了。看着摇摇欲坠的客车,大家的脸上,流露出劫后余生的欣慰。等大家定下神来,才想起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小伙子。如果没有他的沉着和勇敢,不敢想象,会是怎样不堪的后果。大家四处找他,向他表达谢意,却没有找到。
他已经悄悄走了。他的家就在离此地只有几公里的山凹里,上中学时,为了省路费,他就常常一个人从这条山路步行回家。十年前,也是从这条山路,他走出了大山,他是他们山寨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他曾经令多少人为之自豪啊。
落日的余辉洒满山林。他拐进一条小路,这样可以早一点到家。归巢的鸟们,成群结队,从他的头顶掠过。
远远地,他看见了掩隐在山凹里的山寨,炊烟袅袅升起,他仿佛看见灶堂里母亲被柴火印得通红的脸。他加快了脚步。他的注意已经改变,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把纽扣缝结实
社区向全体居民倡议,为四川地震灾区群众捐赠过冬衣被。
我在家里翻箱倒柜,找了一些厚实点的衣服。这些衣服,有的因为我身体发胖,变小了;有的是因为样式有点过时了;有的干脆买回来后,就没怎么穿过。
我找来一个编织袋,胡乱地将衣物一件件塞了进去,准备送到社区。
母亲拦住了我。
像所有的母亲一样,我的母亲一辈子过着节俭的生活,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她还是经常穿一些缝补过的衣裳,她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她最看不惯“败家子”了。她该不会是舍不得我将这些大半新的衣服给捐出去吧?
母亲打开编织袋,将里面的衣服一件件拿出来,抖抖,看看。
我等着挨骂。
“多好的衣裳啊。”双手摩挲着衣裳,母亲终于开口了。她说得对,这些衣服,大都比她身上穿的衣服新,料子也比她最喜欢穿的卡其布高级多了。我以为接下去,她又要念叨她那句真理了,“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没想到,母亲却什么也没说,对我摆摆手:“我再一件件看看,你去忙自己的事吧。”
我去书房看书。
半晌,母亲的房间没什么动静。我不放心地走到门口,探头看看。
床上散乱着几件衣服,在床沿,整整齐齐叠放着一堆衣服。母亲一只手捏着一只衣角,一只手在上下穿梭,好象在缝补着什么。我走进去。原来母亲在缝纽扣。
我诧异地看着母亲。
母亲抬头看看我,说:“我看有几件衣裳的纽扣松了,我给紧紧;还有几粒纽扣掉了,我给缝上。这次捐到灾区的衣裳,我琢磨着很多是要送到灾区农村的,天冷,风大,纽扣松了,压不住风啊。”母亲用手拉拉一只纽扣,“你看看,你们这些衣裳,纽扣缝这么松,像个摆设。我把它们缝结实点。”
说完,母亲继续缝纽扣。
灯光下,母亲的剪影格外温馨。小时候,寒冷的冬夜,母亲总是一个人坐在床头,缝缝补补。在那个贫苦的日子里,母亲将她的爱,一针一线地缝进了我们的衣裳里,温暖着我们。而今天,母亲再一次拿起阵线,密密地缝补着她的大爱。
把纽扣缝好,我们才能抵御寒风的侵袭啊。
玻璃心
装修房子,经常会有一些包装纸箱要处理。小区保安告诉我,地下车库里住着一个收破烂的,如果有废纸卖,可以直接到地下车库找他。
在地下车库的一个角落,用硬纸板搭了个临时棚子,棚子周围堆满了各种废纸、铁桶、塑料瓶什么的。一个中年男人,正在埋头将一堆废纸归类整理。听说我有废品卖,他连忙拿起秤,跟我上楼。
找过他几次,就熟了。
有一次去地下停车库找他,不在。探身看看棚子里面,砖块垒起来的木板床上,躺着一个小女孩。问她大人呢?小姑娘告诉我,爸爸到地上收废纸了,马上就回来的,你等等啊。
地上?见我纳闷,小姑娘吃吃笑了,指指头顶,就是上面啊。
反正也没事,那就等等吧。
我问她,怎么不出去玩啊?好象从来没见过你呢。
爸爸不让我出去玩,而且,前几天我又摔了一跤,腿跌坏了,不能走路了。
这才发现,可怜的小姑娘,一条腿上,打着厚厚的石膏。
这时候,中年男人回来了,肩上抗着一大捆纸盒。放下纸盒,他拿起秤,跟我上楼。
新买了几件家电,所以,有很多包装盒。一边帮他折叠,一边聊起来。话题不知不觉转到了孩子身上。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这娃命苦啊。
他告诉我,孩子不是他亲生女儿,是一次收废品时,在路上捡的。开始也没看出孩子有什么毛病,两岁那年,跌了一跤,将胳膊摔断了。也没当个事,只当是孩子骨头脆,经不住摔,哪里想到,原来是大毛病呢。医生说是一个叫什么玻璃的毛病,骨头很脆,一不留神,就会骨折。
我听说过这个病,先天性玻璃脆型骨质疏松症,是个世界性的疑难杂症,从来就没有治愈过的。
最让人担心的,是她常常会摔跤,一个趔趄,就可能折断她的哪根骨头。从小,就不敢让她跑,更不敢让她像别的娃一样玩耍嬉闹。尽管小心翼翼,可是每年,她都会骨折一两次。这不,前几天,一不小心,又摔了一跤,腿又断了。娃还不到10岁啊,她这辈子可怎么活呢?中年男人的眼里,透出沉重的忧郁和悲伤。
我不知道怎样安慰他。
搬家那天,我将儿子小学时用过的课本整理成一捆,送到地下车库。阴暗的地下车库里,飘荡着一股骨头的香气。
他正在煤炉上熬骨头汤。给娃补补。他说。
见我手里拎着一捆书,他赶紧找秤。我说,这次不是卖给你的。这些都是我儿子小学时的课本,放在家里也没什么用,给她看看,识几个字吧。
小姑娘斜躺在床上。我问她,认得字吗?她说,认得的,爸爸每天都教我认字,爸爸收回来的废纸里,有时会有好多好看的书呢。她拍拍身边的一堆书本,这些都是爸爸从废纸里找出来的。
痛吗?我摸摸绑着石膏的腿。爸爸夸我是乖女儿,我不怕痛。小姑娘自豪地说。但是,爸爸,我的腿又痒了。
中年男人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根细铁丝。爸爸帮你挠挠。
他轻轻地捧起那只绑着石膏的腿,小心翼翼地将铁丝捻进去,是这里吗?
我诧异地张大了嘴巴。仔细一看,石膏上,竟然有几个窟窿眼。他说,孩子的骨头正在愈合,很痒,这几个窟窿眼是我挖的,太痒了,就帮她挠挠。
小姑娘,吃吃地笑着。好舒服啊,爸爸。
我看见,小姑娘的眼里,笑出了泪花。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从那以后,每天,我都会将在办公室看过的报纸带回家,隔段时间,就送到地下车库。
每天晚上,小区里都会有很多居民散步,我希望他们的脚步轻些再轻些,不要惊扰了地下车库里的小姑娘和她的爸爸。有时,路过地下车库的出口时,我能听到里面飘出的若隐若现的歌声,是小姑娘在唱歌吗?她的声音,像玻璃一样清脆,也像玻璃一样,透着亮儿。
不合身的毛衣
他个子不高,一米七都不到。不到一米七的他却穿了一件特大毛衣。袖子长出足足十公分,他将长出的十公分卷起来,塞进外衣的袖口里,在外罩的掩护下,除了袖口显得有点窝窝囊囊外,尚无大碍;衣身也长出足足十公分,比他穿的任何一件外罩都要长,因此,毛衣总是从外罩里挂出来,有点像裙摆,样子就很滑稽。
毛衣是手工打的,厚厚实实,赭黄色,而且已经旧得败色了,看起来土里土气。现在穿这种手工打的毛衣的人,越来越少了。谁还有时间和耐心,一针一线打毛衣?又有谁还肯不适时宜地穿这种粗糙臃肿的毛衣?每年冬天,冷空气一来,他却早早地就穿上这件特大号的毛衣了,他似乎比别人更怕寒冷。
他的朋友,动员他脱了这件过时的大毛衣,去买机织的绒衣穿。机织的绒衣,又细密,又贴身,又好看,价格也不贵。他笑笑,却不为所动。有一个女同学,曾主动提出来,帮他拆了,按他的身材重新打,也被他婉言谢绝了。人们认定他是一个怪人。他确实有点古怪,至少在对待这件毛衣上。每天晚上,他都会将这件毛衣整整齐齐叠起来,做枕头,小脑袋陷进毛衣里,就像一只小袋鼠钻进妈妈毛茸茸的袋袋里。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如此迷恋一件极不合身的旧毛衣。
这是他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冬天了。就业的压力比寒流来得更早,虽然离毕业还有半年多时间,大四的学生们却早已忙碌地穿梭在各大招聘会上了。他也不例外。这天,他和几个同学同时获得了一家外资企业的面试机会。大家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一个个收拾得整整洁洁,精精神神,他也穿了件新西服,里面穿的却还是那件不合身的毛衣,显得愈加不伦不类。同学劝他脱掉里面那件毛衣,这样至少外表给人干净利落点。他却执意不肯。同学们拗不过他。大家都暗暗替他捏一把汗,就他这身古怪的打扮,基本上已经被pass掉了。
在一大堆专业的考核之后,人力主管给每个人都出了同样一道加试题:谈谈自己的父母。
他讲了身上这件毛衣的故事。
这是母亲为他打的。母亲在为他打这件毛衣的时候,他刚上小学一年级。他并不知道,那时候母亲已经病入膏肓,癌细胞正疯狂地吞噬着她年轻的生命。他只记得,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母亲一直不停地打着毛衣,长时间的化疗使她的双手浮肿得像馒头,冰凉而僵硬。他摸过那双手,凉得就跟铁秤砣一样,而以前妈妈的手多么柔软多么温暖多么细嫩啊。他哭着求母亲不要再打毛衣了,母亲笑着说,傻孩子,打好这件妈就不打了,这件给你上大学时穿,那时候你的个头就该有一米八了,跟你爸爸一样高一样壮实了。他弄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为他准备那么多毛衣,甚至连上大学时的毛衣都这么早就准备好了?那是多么遥远的未来啊。直到有一天,妈妈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才懵懵懂懂明白,妈妈是要赶在死神之前,为他这辈子多打几件毛衣啊。
他撩起西服的下摆,眼里含着泪花:“妈妈没想到,我都快大学毕业了,也没长到像爸爸那么高,所以,这件毛衣太大了点。但是,但是它很温暖。”
人力主管的眼睛也有点湿润了,“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一直穿着它吗?”
“是的。每年冬天,我都穿着它,穿着它很温暖,穿着它,我就觉得,妈妈一直陪伴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