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你有多重要
47126600000004

第4章 共同经历一场爱情(4)

岳父为什么要记帐?这让我很纳闷。我们家是我管钱,每个月初,我都会及时将足够的菜金交给岳父母,并告诉他们,如果买菜的钱不够,我再拿。孩子正在长身体,我们大人也都需要保证营养,在饮食上,不用太省。岳父母点头称是。怎么也没想到,岳父竟然偷偷弄了这么个帐本。这不明摆着是怕我不信任他们吗?一家人,需要算得那么清吗?这也太见外,太让人伤心了。

我觉得有必要弄清楚。

星期天,见岳父去买菜了,我走进了岳母的房间。

转弯抹角,我总算表明了我的来意。岳母一听,乐了,你说那个帐本啊,那是我逼你爸爸记的。

我更加疑惑不解,逼岳父记帐,为什么啊?

岳母说,你们有没有发现,你爸爸这几年的记性越来越差了?

这倒是。随着年龄增长,岳父的白头发越来越多,背也微驮了,渐显老态,特别是记忆力,每况愈下,跟他说件事,转身他可能就忘了。而从前却不是这样。退休前,岳父是中学教师,当了几十年的班主任,带了几十届学生。据说,那时候,岳父有一个挺神奇的本事,拿到学生名单,第二天,几十个学生,他就人人能叫出名字。更让人惊叹的是,每一个他带过的学生的名字,就像雕刻在了他的脑海里一样,终身不忘。前不久,他带的最早一届学生,搞了个毕业四十周年聚会,这些当年的学生,如今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人生大变。在聚会上,我的岳父,竟然轻轻松松,一口气报出了他们的名字,甚至他们当年在班里担任的职务。他的这些半老学生,一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

岳父对于眼前的事,却越来越记不住了。

岳母担心地说,人老了,记性就差了。所以,我逼他每天记帐,锻炼锻炼他的记忆力。

原来是这样。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错怪岳父了。

正说着,门开了,岳父拎着一蓝菜回来了。“老太婆,拿帐本来。”

岳母拿着记帐本,迎了过去。我也跟了出来。两位老人,坐在客厅里,菜蓝子放在餐桌上,一件件拿出来,一个报帐,一个记帐:青菜2斤,1元6角,我记得去年这时候,也是这个价吧?排骨1斤半,又降价了一点,今天每斤14元,共21元;萝卜8两,这个便宜,8角钱……不对啊,怎么少了2角钱?你会不会哪笔帐记错了?不可能啊。那再算一遍吧。

青菜2斤,1元6角;排骨1斤半,每斤14元……哦,想起来了,我还买了2角钱的葱。对啊,我买的葱呢?

望着两位老人,我会心地笑了。这就是柴米油盐的生活,这就是相濡以沫的人生啊。

老婆房

去工地看望一位老乡。

他叫顺财,是我们村里最早一批出来打工的人,只比我年长几岁。已经几个月没他的消息了,也不知道他过得怎样。

工地周围,横七竖八着几排工棚。正是晚饭时间,隐约可见,一间间敞开着的工棚里,挤着各种各样端着饭盆的面孔,黑黝黝,胡子拉碴。听说找顺财,几个捧着饭碗站在门口的年轻人,热情地为我指路,顺财在老婆房呢,三号。声音鬼鬼的。

老婆房?顺着他们所指的方向,一路找过去。在工棚的边上,有一排新盖的板房。看了看,门楣上都挂着个牌子:亲情房。这也许就是那几个工友所指的老婆房吧。

三号。门嘘掩着。敲门。

门打开了。一个女人。借着微弱的灯光,看清楚了,这不是嫂子吗?

顺财夫妻热情地将我迎进屋。

我看看顺财媳妇,比春节在家见到时,又黑瘦了点。我问嫂子,什么时候过来的?也来城里打工了吗?顺财媳妇不好意思地笑笑,昨天刚来的,是被你哥骗来的,过两天就赶回去。

我疑惑地看着顺财。

顺财摸摸头,脸有点涨红。是这样的,工地前不久刚刚盖了这排板房,是专门给老婆来探亲的工友住的。这不,想你嫂子了,就打电话让她过来了。

听明白了。

环顾屋内,除了一张双人床外,还有一张桌子,一只柜子,和一台小彩电。房间不大,却收拾得很整齐。桌子上,一个啤酒瓶里,插着几根黄橙橙的油菜花,使这个简陋的房子,顿生暖意,有了一点点家的味道。顺财媳妇腼腆地笑笑说,是工地边上长出来的野油菜。

嫂子来了,这就是顺财他们临时的家啊。

还清晰地记得,嫂子第一次来城里探望顺财的情景。那天晚上,我正准备睡觉,有人敲门。是顺财,背后还站着个女人,我认得,是他媳妇。将他们让进我的宿舍。坐在椅子上,顺财不停地搓着手,弟,你嫂子来了。

我看看顺财媳妇,哦了声。

半晌,顺财又没话找话,嘀咕着,你嫂子来了。

我看见了啊,嫂子来了。估计顺财找我一定是有什么事,难道是让我帮他媳妇也找个工做?顺财当初来这个城市打工,就是我帮他找的活。

顺财终于鼓足了勇气似的,说,你嫂子来了,工棚里全是男人,没地方呆啊。弟,哥想……顺财的脸,憋成猪肝色。他的媳妇低着头,双手不停地绞着衣角。

我总算弄明白了顺财的意思。我将房间钥匙交给了顺财,自己去找一个也是单身的同事,挤了一晚。

那是顺财在这个城市打工3年多以来,嫂子第一次进城。此后,顺财媳妇又进城来看过他几次,每次,顺财都跟我借房子。顺财的脸上,绽放着少有的光芒……

闲聊了几句,我就告别了顺财两口子。

回头看见,亲情房的窗户缝里,都亮着橘黄的灯光。工棚附近,几个工友往亲情房这边探头探脑,看见有人过来,哄笑着散开。

夜色中,工友们的笑声传出很远,很远。

幸福的扑克牌

他喜欢玩牌,一玩就是大半夜。为此,她哭过,闹过,无济于事。她以离婚相逼,他收敛了几天,可是,牌友一唤,他的心又野了,魂又飞了,他又回到了牌桌上。

不就是和朋友打打牌嘛。他振振有辞。朋友也劝她,男人打打牌,总比玩女人好,要是哪天他的心思花在了别的女人身上,那才叫悲哀呢。

道理她懂。不错,除了打牌,他不嫖娼,不包二奶,不抢掠,不乱糟蹋钱……可是,这就是他撇下她们母女昏天黑地地厮守在牌桌上的理由吗?她不甘心,她不想败给几张纸牌,她要将他从牌桌上拉回来,重建三口之家的甜蜜生活。

他出去打牌后,她开始着手自己的计划。

一天,吃过晚饭,他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看起了电视。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平常这时候,他早胡子一抹出门了。

今晚不出去打牌了?她问。

恩,没人。他答,他们几个出差去了。

那我和女儿,陪你打几牌?

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是她说的话。你们什么时候学会打牌了?

她笑了,刚学的。别的打法我们也不会,我们就打最简单的争上游吧。说着,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副扑克牌来。

这么大的扑克牌啊!女儿一把抢过妈妈手里的扑克牌,惊诧地叫了起来。咿,妈妈,怎么都是我们家的照片啊?

是的,这是我用咱家的照片,自己制作出来的。她骄傲地说,放心,都过塑了,比买的扑克耐用。

女儿高兴坏了,一把将爸爸拖了起来。一家三口,围着餐桌,打起了扑克。

他一脸狐疑。

开始摸牌。他摸起一张,照片边角写着“方块六”。这是一张他们两个人的合影,有点泛黄了,好象还是刚恋爱不久,两个人一起到杭州旅游,在西湖边拍的。照片中的自己年轻帅气,踌躇满志的样子;她则一脸灿烂,小鸟依人地依偎在他身旁。他偷偷瞅了她一眼,当年的校花,什么时候眼角都有鱼尾纹了。又摸起一张,红心五。这是一张女儿满月的照片,小眼睛竟然闭着,还在酣睡呢。他忍不住看了女儿一眼,怎么眨眼之间,都上初中了,成大姑娘了呢,时间可真快啊!每摸起一张牌,看见那些熟悉的照片,他的心绪就会随着照片,飞回过去的时光。他隐约觉得,她一定在精心设计着什么。不管她。他摸起最后一张牌,哈哈,竟然写着“大王”。“大王”是他们一家三口的合影,在黄山天都峰顶拍的。那天,才七岁的女儿和他们一起,攀上了天都之巅,云海翻滚,天风习习,巍巍群峰,尽在脚下,真是快意也哉!

出牌了。几轮下来,关键时刻,女儿“砰”打出一张“大王”。不对啊,我这里也有一张“大王”,怎么会有两张大王?她笑了,解释说,忘了告诉你们,这副扑克牌不是54张,而是80张,有26个“大王”。

一副牌26个“大王”?

是的,26个。她看着他,说,一个“大王”就是一张全家福。可惜,我只找出26张全家福,不然,还会有更多的“大王”。本来就应该有更多的“大王”的,不对嘛?她的神情,带着淡淡的忧郁。

对,就该“大王”多一点。女儿附和着。我要多抓几张“大王”,“大王”压倒一切!

他明白了。他预感到,今晚,他会输得很惨。

他们一家三口,酣战到很晚。走过楼下的人,不断地听到从他们家窗户飘出来的“大王”的声音。有几次,他也抓到了好几张“大王”,他像她们一样,威猛地一次次打出“大王”,一次次高声喊着:“大王!”声音雄壮有力。

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让这副扑克牌中有更多的“大王”。是的,“大王”压倒一切!

让我的声音继续陪伴你

他慢腾腾坐起来,靠在床沿上,顺手拧开了床头的老式录音机。

“可恨世道不公正,只重衣衫不重人,这几天贵婿吃尽团圆酒,冷落了闲德小姐穷郎君。”声音婉转,苍凉,还有点沙哑。他就喜欢这声音,听了几十年,百听不厌。老太婆在世时,每天一大早,就一边在厨房里做早饭,一边哼唱着《五女拜寿》里的这个经典老段。其实,接下来的词,她就不大会唱了,很多戏文,她都只会唱其中的几句。但这几句,已足够他慢慢咀嚼了。

他闭着眼睛,认真地听着,回味着。这个习惯已经几十年了。惟一的区别是,现在听的是录音机,是老太太临走之前,自己录在录音机里的。她似乎预感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所以,就将他平时最喜欢听她唱的几个段子,录了下来。他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她将录好的磁带交给他,叮嘱他,如果自己不在了,念她的时候,就放在录音机里听几段。“让我的声音再陪伴你几年吧。”她附在他的耳边对他说。他以为她只是开玩笑,一直都是她照顾他的,她怎么能说走就走呢?先走的人应该是他啊,他拖累了她一辈子,没让她过上一天好日子。没想到,她竟然真的撇下他,走了。

他不相信。他不舍得。他什么也不想做,嚷着和她一起去。像个不听话的孩子。

儿女们怎么安慰他都不行。

不知道是谁,无意间打开了床头那架老式的录音机,传来一个熟悉的唱腔:“可恨世道不公正……”是她的声音。他一下子安静了。认真地听着。

“……冷落了闲德小姐穷郎君。”一段唱完了。间隙。沉默。只听到录音机里,磁带“兹兹”旋转的声音。“老头子,不早了,该起床啦!”突然,传来了熟悉的老太太的声音,像以往每个早晨一样。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怎么会有老太太的声音?难道……老式录音机里,磁带“兹兹”地旋转着,人们恍然明白了,是老太太录在录音机里的声音。

他怔怔地看看四周,半晌,似乎明白了过来,听话地起床。

吃过早饭后,他慢慢走回床头,再次拧开了录音机。平时这时候,她会一边在阳台上缝补,一边哼唱另一个唱段,《穆桂英挂帅》:“辕门外三声炮响如雷震,天波府走出我保国臣,头戴金盔压苍鬓,铁甲战袍披在身……”还是这么几句。他斜靠在床头,听她在录音机里唱。唱完了,又是一段空白,磁带“兹兹”地旋转着,忽然,传来老太太的声音:“老头子,记得到阳台上晒一晒太阳啊。”他关掉录音机,向阳台走去,在阳台的藤椅上坐了下来。旁边的小椅子空着,那是老太婆的,以前她都是坐在小椅子上忙着忙那。阳光斜斜地、很温暖地洒在阳台上。

时间慢慢地流逝。下午,他小睡一会。起床后,他拧开了录音机。“我只道怒气冲冲为何故,却原来为此区区的小事体,你道我不把公婆敬,我笑你驸马不知理。”他听出来了,是《打金枝》里的一段。年轻的时候,她就喜欢这出戏,那时候,虽然很穷,但为了打拼这个家,他们一起苦,也一起乐,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啊。他的眼前,浮现出他们一起下放,在农田里干活的场景。磁带“兹兹”地旋转着,忽然,又传来老太太的声音:“老头子,有没有记得吃药啊?黄色的吃6粒,白色的吃2粒,还有一包降压冲剂,记得用温水冲啊。可别弄错了啊。”他想起来了,听话地去吃药。

他的一天,就在老太太的唱腔里,慢慢地度过。老太太每唱一段,就叮嘱他去做一件事,好象她就在他身边一样。他听话地按照老太太的指示,去做,就像她活着的时候一样,她唱一段,然后,哄他去做一件事情。

他觉得,老伴就在他身边,就在录音机里,随时为他唱他喜爱的越剧,叮嘱他要做的事。

晚上,他躺在床上,女儿已经像她妈妈一样,提前将被窝暖热了。这让他很温暖很舒服。他最后一次拧开录音机,“多承梁兄情意深,登山涉水送我行,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别,请梁兄就此留步转回程。”是《梁祝》里的一段。他闭眼听着,唱完了,隐隐约约听见老太太对他说:“好好睡一觉吧,老头子,晚安啦。”他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

“喀嚓!”,磁带转到头,自动弹开了。他嘟噜了一句:“又说梦话了,你这个老太婆。”

生命中的一次海啸

走进他的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墙壁上挂满了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