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你的理想成为现实
47131100000031

第31章 修德砺志(2)

玄奘苦心钻研佛学、遍访国内名师,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已翻译过来的佛经中有很多错误,且所说纷纭,难得定论。为此,他冥思苦想,终于决定到天竺(今印度半岛)佛教的发祥地去学习、探索,并取得经书《十七地论》回来以解释人们的疑惑。

唐初政权刚刚建立,各项制度尚不完备,而且与西部地区突厥的关系也很紧张,所以,玄奘虽一再申请出境西去,但均未获准。在此期间,他学习了梵文,了解了西域、天竺的风俗,充分考虑了可能遇到的种种苦难,做好了西去的一切准备。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私下里跟着一些商人悄悄地从长安出发,经过秦州(今甘肃天水县)、兰州,到达当时的西部边陲重镇凉州(今甘肃武威县)。在凉州,玄奘的行踪被官府发现,凉州都督李大亮勒令他返回长安。此时,幸遇当地佛教领袖慧威,暗中派慧琳和道整两徒弟护送,继续西行。玄奘一行不敢公开在路上走,只得昼伏夜行。当他们到达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时,瓜州刺史孤达听说有法师来此,非常高兴,盛情相待。此时,玄奘骑的马已经倒毙,而前面尚有深不可渡的瓠芦河,有兀立的五个烽火台,还有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无奈,玄奘只得停留一下。可就在此间,却来了凉州通缉他的公文,瓜州州吏李昌是个“崇信之士”,就揣着访拿玄奘的文书来找玄奘,问他是不是要抓的那个玄奘,李昌说:“您必须说实话,如果您真的是,我愿给您出主意想办法。”交谈中,李昌为玄奘立志求经、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感动,当面撕毁公文,催促玄奘赶快出关西行。

再次上路不久,跟随玄奘的两个小僧先后离开。不久,玄奘又遇到当地一名胡人。胡人自告奋勇,愿做玄奘的向导,还引一位老夫来见玄奘。老夫很钦佩玄奘不畏艰辛的精神,他提醒玄奘前面还有千难万险,可玄奘坚定地表示: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也不后悔!老夫激动万分,将一匹曾经往返伊吾国15次的老马赠给玄奘。玄奘和胡人,借着夜幕的掩护混出了玉门关。

出了玉门关,两人都累了,就在草丛里歇下了。歇了一会儿,玄奘似睡未睡,忽见胡人拔刀而起,慢慢逼进玄奘,转而又退了回去。玄奘怀疑他起了异心,就起身端坐诵经,胡人重又躺下睡去。待第二天天亮,胡人说:“前面的路途还很长很险,一路上无水无草,只有五烽下有点水,必须夜间去才能偷来,但一旦被发现,必死无疑。依我看,往前走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收拾行装,早早返家,这才是最稳妥的办法。”玄奘知道他打退堂鼓了,就随他去了。从此,玄奘只身在沙漠里行走。沙海浩浩,一望无际,哪有路径可循呀!惟有随着一堆堆骸骨和一团团驼马粪便的踪迹前进。就这样,他走了80多里,来到了第一座烽火台下。为不被发现,他藏在沙沟之中,待天黑后才走。转到烽火台的西侧,忽见一汪泉水出现在眼前,他牵着马下去喝水,突然间一箭射来,差点射着膝盖。玄奘急忙向烽火台上喊道:“我是长安来的和尚,请你们不要射箭!”并牵着马向烽火台走去。唐朝边官弄清了他的来历后,都很钦佩,送他过了烽火台。当夜他到了第四烽火台下,校尉王伯陇还留他住了一夜,又送他一大皮囊水和马料、干粮等。并告诉他,第五烽上的校尉是个粗暴的人,最好绕道而行,去野马泉取水,再往西行。玄奘在罕有人迹的戈壁滩上走了一百多里后迷路了,而且不慎又将皮囊掉在地上洒掉了水,遇此困境,他记起自己曾立下誓言,又毅然继续向西。这样走了五天,滴水未进,终因舌焦腹饥昏倒在沙漠中。半夜,又被荒漠中的凉风吹醒,他强打精神又继续前进。走出几里后,那匹老马忽然拼命跑起来;原来,不远处有一片绿洲和泉水,他们喝了个痛快,有了生命的活力。

出了大沙漠,经伊吾国(今新疆哈密县西四堡)来到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高昌国国王麴文泰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热情地把玄奘迎进王城,盛情予以款待。他为法师的惊人之举,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希望玄奘留下来,但玄奘志在西行。他又假意要送玄奘回大唐,玄奘则用绝食来感化他。麴文泰只得答应放玄奘西行,两人还结拜为兄弟,玄奘应邀又停留一个月讲授佛经。行前,文泰送给他许多衣物、食品、马匹,还开了路条,让沿途各国国王给玄奘西行以方便。

此后,玄奘又与风暴搏斗了七天七夜,翻雪山,过险关,终于在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夏末,到达此次西行的目的地北印度。在那里,他受到隆重的欢迎。从离开长安那天起到此时,玄奘艰辛跋涉,历时接近一年。在印度他停留了17年,进行取经、学法及授业讲课。贞观十九年(公元646年),玄奘返回长安。自唐以来,有《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西游记》小说等传世之作,都是以玄奘西天取经为蓝本而创作的,玄奘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不畏艰险,孜孜以求的美德,一直被人们所称道。

(三)刺股律己终成大器

战国中后期,尤其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秦国越来越强大。面对着这种趋势,其他六国不免恐慌起来。有的主张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这种主张被叫做合纵;有的主张六国中的任何一国联合秦国,来攻击其他国家,这种主张被叫做连横。在这场“合纵连横”活动中出现了许多能言善辩、靠游说获利禄、进仕途的游士、食客。苏秦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

苏秦,出身于农民家庭,家里很穷,他读书时,生活非常艰苦,饿极了就把自己的长发剪下去卖点钱,还常常帮人抄写书简,这样既可以换饭吃,又在抄书简的同时学到很多知识。

这时,苏秦以为自己的学识已差不多了,就外出游说,他想见周天子,当面陈述自己的政见,对时势的看法,但没有人为他引荐。他来到西方的秦国,求见秦惠文王,向他献计怎样兼并六国,实现天下的统一。秦惠文王客气地拒绝了他的意见,说:“你的意见很好,只是我现在还不能做到啊!”苏秦想,建议不被采纳,能给个一官半职也好嘛,可是他什么也没有得到。他在秦国耐着性子等了一年多,家里带来的盘缠都花光了,皮袄穿破了,生活非常困难,无可奈何,只好长途跋涉回家去。

苏秦回到家里,是一副狼狈的样子,一家人很不高兴,都不理他。父母不与他说话,妻子坐在织机上只顾织布,看也不看他。他放下行李,又累又饿,求嫂嫂给他弄点饭吃,嫂嫂不仅不弄,还奚落他一顿,在一家人的责怪下,苏秦非常难过。他想:我就这么没出息吗?出外游说,宣传我的主张,人家为什么不接受呢?那一定是自己没有把书读好,没有把道理讲清楚。他感到很惭愧,但是他没有灰心。他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有出息,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关键就看自己能不能把书读好,求得真才实学。认识到这一点以后,他暗暗下决心,要把兵法研习好。

有了决心,行动也跟上来了。白天,他跟兄弟一起劳动,晚上就刻苦学习。直到深夜。夜深人静时,他读着读着就疲倦了,总想睡觉,眼皮粘到一块儿怎么也睁不开。他气极了,骂自己没出息,他想,瞌睡是一个大魔鬼,我一定要想法治治它!他想的是什么法子呢?他找来一把锥子,当困劲上来的时候,就用锥子往大腿上一刺,血流出来了,这样虽然很疼,但这一疼就把瞌睡冲走了。精神振作起来,他又继续读书。

苏秦就这样苦苦地读了一年多,掌握了姜太公的兵法,他还研究了各诸侯国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利害冲突,他又研究了诸侯的心理,以便于游说他们的时候,自己的意见、主张能被采纳。这时,苏秦觉得已有成功的条件。他再次出家,风尘仆仆地上了游说之路。

这次,苏秦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公元前333年,6国诸侯正式订立合纵的盟约,大家一致推苏秦为“纵约长”,把六国的相印都交给他,让他专门管联盟的事。

受挫自省,不怨天尤人;刺股律己,终成大器。苏秦的这条成才之路,给后人留下了养成良好德行的许多启示。

(四)受宫刑之辱著千古《史记》

《史记》是一部早已誉满中外的我国古代不朽的历史巨著。全书130卷,52万字。作为中国历史最早的一部通史,它沟通了上起中国传说时代的五帝,下迄西汉汉武帝年间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展现了中国古代史的全貌。自从有了这部历史巨著,中国西汉时期以前的古史才第一次发出灿烂的光芒。

《史记》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上的伟大成果,是全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光辉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德、才、识兼备的卓越历史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令人可敬可叹的是,这位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一生的命运坎坷不平,正当壮年著述《史记》而“草创未尔大”之时却遭飞来横祸,忍宫刑之辱,受身心折磨的煎熬,而他则抱着残躯弱体,以坚定的信念、非凡的毅力,忍辱负重的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耗尽刑后的余生精力和心血完成了《史记》这部名垂千古的历史巨著。

司马迁生活在中国古代西汉时期。父亲司马炎是西汉汉武帝时的一位史官。幼年时代的司马迁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因而深受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更由于受他父亲影响的缘故,司马迁立志写出一部“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中国自有史以来的古代通史。司马迁20岁时,曾作过一次范围很广的漫游。他从京都长安出发,先到南郡、长沙,凭吊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的遗迹;再顺江东下,上庐山,访会稽,缅怀大禹治水的功业;在姑苏,他观览了春申君的宫室遗迹;在曲阜,他瞻仰了孔庙孔府。回到长安以来不久,司马迁也入朝做了一名史官。在随后的官宦生涯和游历中,司马迁的足迹踏遍了华夏大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优秀的历史文明深深震撼了他。而当时还没有一部完整、系统地记载西汉以前中国古代历史的史书,司马迁深感自己肩负着书写华夏民族开化史、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经过多年长期艰苦的原始史料的收集、准备工作之后,司马迁在他42岁开始了《史记》的著述。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司马迁专心著书的第七年,弥天大祸从天而降。这一年,司马迁由于仗义执言替当时因寡不敌众,战败之后降服了匈奴的汉将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而触怒了刚愎自用的汉武帝,被定成“诬罔主上”的死罪,投进了牢狱。

依照汉朝当时的法令,死刑仍有两种减免办法:一种是用五十万钱来赎罪,另一种则要遭受宫刑(又叫腐刑)。司马迁还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史官,自然拿不出能够赎罪、减刑的那一大笔钱。而忍受宫刑,不仅仅是对人体和精神的极大摧残,更是对受刑者人格的极大侮辱。命运对他来说是多么残酷、不公正!为了不受宫刑的凌辱和折磨,司马迁曾想到过一死了之。司马迁毕竟是一个胸怀爱国之情和宏大志向、而又深受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精神影响的伟大历史人物,他想到了,“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人,总难免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有轻于鸿毛。如果司马迁就这样不堪忍受宫刑凌辱而死去,那部倾注了半生心血的历史巨著的著述工作就会半途而废,这不仅有愧于父辈的教诲,也有愧于孕育了自己的整个华夏民族。而只要能把《史记》续写完成,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有所贡献,那么个人忍受再大的耻辱也是值得的,即使死了也比“泰山”还重;不然,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丢掉历史赋予自己的重任,即使死得很体面,也毫无价值,这种死就比“鸿毛”还轻。于是,司马迁毅然忍受宫刑的肉体摧残、精神上的凌辱,决计忍辱负重坚强地活下来,去完成他未竟的伟大事业。司马迁刑后以残躯弱体又经过十余年的含辛茹苦的艰苦工作,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巨著。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说过,《史记》是中国历史学上的一座不朽的纪念碑,而其作者司马迁的不朽,不仅因为他写成一本《史记》,也因为他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学方法——纪传体,就是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学方法。他以敏锐的眼光,正义的观察、怀疑、批判而求实的精神,生动的笔触,简洁而动人的言语,纵横古今,褒贬百代。他的“述往事,思来者”的史学思想,至今影响着现世的史学家们。对于《史记》作者所取得的文学艺术成就,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曾发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赞叹。而千百来对于《史记》的赞誉可以说多得难计其数。

司马迁与《史记》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深远长久的。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和史学史上《史记》有着光辉不可磨灭的地位。司马迁既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成就卓越,而他的人格则更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