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博物馆事业迅速发展,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建了一千多所博物馆,使我国各类博物馆的数量达到近三千所。与此同时,有关各类博物馆的学术研究也开展起来并不断深化、提高,尤其是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这一课题,从在《辞海》中找不到其名词条目,到今天的欣欣向荣并发展成为一个学科,标志着我国博物馆学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兴盛的阶段。近年来,有关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研究与探讨,主要集中在一个热点上,即:博物馆的陈列艺术设计如何创新。对此,笔者也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博物馆的陈列尽管其内容不同,陈列特点各异,然而,通过形象艺术地揭示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却是它们的共同点。让观众通过诉诸于视觉表现的设计创造,理解和感受陈列主题、内容和内涵,感受其审美特征与风格,是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主题。
长期以来,我国各类博物馆的陈列运作方法形成近乎一成不变的规律:总体研究与设计、内容研究与设计、艺术形式研究与设计、辅助展品模式和设计与制作、陈列现场的安装与布置、陈列开放前的现场审查和开放准备。这种“传统”的陈列是以“物(藏品、标本)”为中心的,即“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信息传播的展品群体”。在这一理念下,历史类博物馆的陈列更局限在仅用实物、图板说明的单一形式上。有人非常贴切地将这种枯燥乏味的陈列形式叫做“展柜和墙上的教科书”。这种陈列形式,机械地服从着内容,忠实地表现着内容,使陈列形式这一门艺术仿佛成为文字大纲的奴隶,完全丧失掉了主动积极的“自我意识”。
当然,“形式服从内容,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即使在博物馆陈列理念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今天,仍是我们应恪守的基本法———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色彩与内容的统一;统一中变化,变化中统一,节奏的运用等等都是将被沿用的。但是陈列提纲、陈列计划是逻辑思维的产物,它强调科学性,是缺乏可视形象的文字材料。即使是文物标本,它的可视性形象也是很苍白的。艺术设计者的任务是把不可视形象转化为可视形象,使陈列提纲形象化。这个形象化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设计者在设计时,头脑里浮想联翩,视觉表象不断地补充、改造、概括,从而形成新的形象,这是一个视觉形象酝酿成熟的过程。形象的形成体现了艺术设计者的想象能力,这是一种创造力。然而,目前很多展览的陈列设计,抛开经费问题不谈,都只是在运用视觉艺术的基本法则在进行排列组合。纵然它符合艺术形式基本法则,但也必须承认这是被动简单肤浅的典型———只以单纯表现大纲表层内容为唯一目的,没有运用艺术语言的本身升华大纲的内涵,没有运用独特的形式语言的功能来表现出其他形式不易表达的内涵,更没有通过形式给观众更丰富的想象、启发、思考。这些展览的设计者的主导思想可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现代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欣赏节奏不同程度加快和提高的今天,这样做是肯定落后于时代和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的。因此要吸引观众,也为了自身的发展,陈列艺术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陈列艺术设计的创新可以分为理念创新、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以及陈列展览中陈列与观众互动交流的创新等。这其中作为指导一切的理念创新是最重要的。
一、理念创新
首先关于设计师的职能。由于工作关系,过去(包括现在)博物馆把设计人员统称为美工,到现在也还有不少人把陈列艺术设计简单理解为对展品的一种美化装饰作用。这与人们的认识有关。在飞速发展时代,人们再不能处于这种浅薄的认识范围。针对设计师的专业职能,在陈列艺术设计和创作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不少文章做了探讨。设计师是陈列艺术创作中的灵魂所在,他们的地位类似表演艺术中的导演的角色,是将全部陈列因素付诸实现的核心。他们的工作绝不是写美术字、加花边之类的修饰,因此也要求设计师具有全面的修养,这就是创新。在新形势下,设计师要能集艺术家、工程师与科学家于一身,能善于进行形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多才多艺。能够掌握许多现代化的复制设备,比如电脑设计、制图等等。新形势下要求设计师锤炼自己的设计敏感意识,提高进行理性思考和形象表现的能力,善于把握观众的参观心理,抓住要害,摆脱大众对博物馆设计师理解为美工的错误看法。
其次,关于设计新观念的确立。设计观念的确立是随着设计师职能的明确而自然引申出来的。这一点在我国过去比较淡薄,特别是从事了几十年博物馆陈列设计的老设计师身上体现比较明显。理论探讨证明,这不只是设计师本身观念的变化,而且是使陈列实践者共同得到认识上的提高。设计(design)是一个外来语,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要高于我国,因此在使艺术渗透在各个领域中,对设计作为先导的作用向来比较看重。在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中,这种设计观念已经出现,但不完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整体设计的观念在我国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家庭装修中都有了体现和发展,都先于实施之前。陈列艺术整体设计的提出既有现实横向的依据,也有纵向历史背景的呼应。总体来说整体设计观念的深入可以为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铺平道路,开拓视野。在整体设计理念为指导下的陈列设计作品才能出现满意的效果,不然仍是过去的装饰装饰,修饰修饰而已。
再者,关于多学科的应用。设计者应有这样的理念,即要求具有一定复合学科的素养,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是势在必行的事。在如今这个信息爆发的时代,多学科的融合和界限的模糊已经形成一种趋势,比如很难说清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艺术设计之间大的不同。因此,陈列艺术设计涉及到哲学、美学、艺术心理学、工业设计、材料学,以及各大艺术院校新开设的视觉传达等新学科的融合就不奇怪了。作为陈列艺术的又一创新,就是必须掌握这些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展览的可视性、趣味性、知识性,以便满足现在参观者不断提高的欣赏水平和欣赏口味。
此外,具体到陈列中的空间设计创新的问题。过去的陈列艺术设计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在看了我馆过去的一些展览资料和图片后发现,以往只是在布局上考虑一下,展品在相应空间中容易摆放和不影响观众参观路线的位置上,没有或者很少去研究展品在空间中摆放对整体效果的影响,没有达到错落有致,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效果。其实空间研究的目的就是在整体和谐的大前提下,在顾及参观者、展品安全的条件下,挖掘其在空间中变化的意韵,实现展品对整体三维空间的划分、分割,使参观者在参观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有了新的效果。掌握新设计方法以及对三维制图设计熟悉的设计师,在这方面会上手更快一些。当然这些都是在对博物馆自身展览设施熟悉,以及展览设施条件的好坏为前提下而考虑。我们就不能要求以大通柜为主要展览形式的博物馆,不适宜地去搞空间陈列,这一点还要视各博物馆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展览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服务大众。那么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创新,就又要在重视观众心理需求方面有新的突破。陈列展览的教育性人们已经明确了,只是有时候被简单地理解了。理论上认识不足,形式上的单一,使一些展览呆板、没有趣味性,使观众参观后印象不深,没有回味的感觉。好展览的最基本定义是什么?就是观众在参观完后的一段时间偶尔提起还能记忆犹新的展览。为了抓住观众的心,就必须使观众来到博物馆后心情愉悦,是对身心的放松,而不是感觉到了说教场所。这就需要掌握一门新理论知识了———设计心理学。我们需要知道参观者在想什么,需要看到什么,和能够为他们带来什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宗旨是“一切为了人”,那么我们在陈列艺术设计当中应该把这一条放到第一位。在有好的陈列设计的同时,尽量减少展览给参观者带来的疲劳感,更加人性化。大量资料显示,很多博物馆参观者抱怨我国国内的一些博物馆在展室内不设休息椅,或者很少,如果参观的博物馆面积很大,展室很多,会给他们带来很强的疲劳感,没有兴趣再参观下去。再好的展览如果因为参观者很累而不想看下去,岂不可惜?所以在这方面,也应该列入陈列设计创新的思考范围。
三、新材料新技法的创新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建筑、新设施、新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工业生产使简洁明快的造型美深入人心,陈列艺术设计本身就获取了大量的可能性,如新材料提供的各种质感、精密感、光洁度、加工强度、可塑性、光学效果、自动化、低成本等等,问题是如何运用这些手段,达到新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设计师掌握材料学等相关学科。我们今天比起老一辈的陈列设计工作者,可能拥有的技术手段简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运用人们日常生活最常见的电影、电视、幻灯、录音等等辅助设备增加了陈列设计中“动”的成分,来打破博物馆就是展品堆砌的陈旧观念,达到创新。也可以用更多的新型人工材料,比如轻钢龙骨、玻璃钢、新型涂料、墙面砖、地砖等等。在这个信息大爆发的背景下,对电脑设计知识和操作的掌握也是陈列艺术设计创新的一种体现,只有掌握了电脑设计知识和操作,才能在第一时间传达设计师对陈列设计的主题设想,并且节约制作时间和制作成本。作为现代化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工作,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掌握各种新的对自己工作有利的新技术,才能对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创新做出实质的贡献。
四、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与观众的互动交流
随着科技和人文思想的发展,目前国际上已经突破了静态展览的框架,出现了动态陈列,这种动态的陈列不仅仅是造型艺术中点、线、面、色的结合了。很多博物馆已经安排了观众的参与和操作等活动项目。这种活动也成了形式,更加体现了陈列设计是综合艺术的说法。如像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这样以文物展示为主要展览手段的博物馆,不能按照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做法让观众动手和操作,那么可以放映和所展览文物有关的资料影片,来丰富观众的信息量,加深认识与吸收,还可以举办各种形式多样化的讲座来和观众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知识,也使文物工作者和设计人员在互动交流中,知道观众在想什么和他们需要我们改进什么,这样可以使我们尽早发现问题,促使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至于其他的交流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应当在互动交流的理念下,开发、创造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