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经过了100年的发展,已经逐步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团结协作、刻苦钻研的博物馆职工队伍。这支勤于吃苦、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博物馆职工队伍,数十年来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进入21世纪,新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任务,新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新挑战,为了迎接挑战,开拓博物馆工作新局面,就必须要有创新意识。
这个创新意识就是:博物馆除了做好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文物等基础性工作之外,还必须在全体职工中提倡和培育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强调和弘扬敬业团结的工作态度,扶持和鼓励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的奉献精神,只有这样,博物馆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这个吸引力不是单纯依靠博物馆文物藏品的魅力散发出来的,也不是仅仅凭借博物馆优越的地理位置而获得的,更不是靠办几个轰动性的展览或者凭借某个政要、名人的赞美等机遇或运气而取得的。我认为,现代博物馆必须具有五种意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站住脚跟,稳步发展。
一、博物馆的团队意识
博物馆的工作是通过全体职工分工协作、脚踏实地地干出来的,因此,一定要大力提倡团队精神,积极发扬团队精神,才能在日常工作中互相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相互扯皮延误工作,要么各自为战出现空当漏洞。一个博物馆如果没有团队意识,这个博物馆的职工将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具备高度的战斗力;而一个有高度竞争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必须具有团队意识。现代社会将人们组织起来共同劳动,就是要发挥团队的整体威力,使团队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在团队共同目标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只有让每个成员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量,才能发挥团队的整体威力,产生协同效应。
怎样才能发挥博物馆的团队意识?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每位职工都遵守博物馆的规章制度。如果把博物馆看作是一个团队,那么就应该有团队概念,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规章制度,博物馆的规章制度就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
一个博物馆如果真的像一个团队,馆领导就是这个团队的队长,他必须带头遵守博物馆的规章。例如在博物馆挂一块“请勿吸烟”的牌子,如果领导自己抽烟,很少有人敢批评他。很多领导口口声声说博物馆是个团队,要强调团队意识,而他本人却没有身先士卒做好。所以,只有队长自己先树立规章的威严,再要求下面的人去遵守这种规章,这才叫团队。所以,规章制度要从管理者自身做起,馆领导首先要带头遵守,让素质较高的职工指导较差的,经过长期不断地磨练和培训,逐渐培养全体职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第二,提倡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一个好的团队,要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而且要求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勤奋努力肯付出。一些博物馆的职工工作热情不高,办事拖拖拉拉,整天不做事情,还不断抱怨领导。这种做法其实非常有害团队意识。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企业里业绩好的员工总是积极工作,努力付出,从不懈怠,而业绩差的员工总是抱怨、消极和懒散,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敬业,就是要求博物馆的职工全心全意地对待工作。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珍惜生命和未来的表现。如果一个博物馆中的每个人都兢兢业业,这个博物馆将是一个战无不胜的联合体。敬业表面看起来有益于馆领导,但最终的受益者将是职工自己。当他将敬业当成一种习惯时,就能够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更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
第三,对职工做出恰当的评估。博物馆按其工作职能一般划分为业务、行政和后勤三大块若干部门,只有建立相应的评判标准,才能对每位职工的工作做出准确评估,才能做到奖勤罚懒。如果博物馆里那些废寝忘食工作的老实人得不到奖励和表彰,而偷奸耍滑的马屁精却被提升和重用,这样不但会挫伤其他职工的积极性,而且还会有更多的人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不为团队建设做贡献,严重影响到其他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
博物馆为了增强和体现团队意识,管理者一定要在划分部门职责时做到分工合理明确,责任分配到人,尽可能使博物馆里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在秦俑博物馆,每逢重大接待,馆领导一定要在事先召集接待例会,将重大接待中涉及到的宣教、保卫、保管等部门负责人召集在一起布置任务,让各部室明确职责,加强合作,共同做好接待工作。同样,我们博物馆的讲解员外出参加各类比赛,也要在事先做充分的准备,请专业人员从讲词入手修改润色,再从具体的语音、形体、动作、表情等方面严格把关,还让有经验的老讲解员手把手地现场示范如何上台、怎样使用眼神和手势等。这一系列的严格训练使参赛者真正代表了我馆讲解员的最高水平,从而也保证了他们能够在比赛中获得较好的名次。我们的陈列工作,也要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撰写出初步的陈列方案和文字大纲,请专家审查陈列内容和形式,集思广益才能做出最佳效果。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如果强调了团队意识,那么这个博物馆的每个人就能做到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即使这个博物馆在前进道路上遇到了困难,馆内员工也不会丧失信心,他们明白挫折只是暂时的,总能在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看到光明和希望,这就是团队意识的精神力量。
博物馆的团队意识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爱岗敬业,精诚合作;体现在临时任务中就是各司其职,互相提携;博物馆的团队意识体现在总结评比中就是发扬风格,互相谦让。博物馆如果强化了团队意识,就会在吸引观众的同时,也留住职工的心,使全馆职工以馆为荣,从而全心全意为博物馆工作,尽心尽力为观众服务。
二、博物馆的服务意识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博物馆属于国有单位,工资有保障,职业很稳定,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安于现状的心理。加之有些博物馆的财政拨款是按照博物馆的行政级别而不是根据其办得好坏发放,久而久之,博物馆逐渐形成一种“衙门化”和“贵族化”风气,不考虑观众的感受,更不会关注社会的反响与为大众服务的效果。
其实,观众既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又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博物馆的观众包括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别、不同年龄、不同信仰的人。博物馆为观众服务的类别也应多种多样,尽可能满足不同观众的要求。据报道,武侯祠博物馆从2005年7月1日起推出了“购门票免费专车接送”的服务,每天发车18次,每小时发车一次,短短一个月已运送中外游客3000多人次,受到了好评。为了方便观众,博物馆在推行每天早晚延时售票的同时,还联合推出“全国青年文明号延时服务”项目,安排讲解员延时下班,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现已为15批200多名观众提供了讲解服务①。
博物馆具有公益性,就应该对当地社区居民、残障者、学生以及现役士兵等特殊人群,予以特殊优惠的方式来体现其公益原则,除了门票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外,更应提供周到便利的服务,即为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服务,如免费接待、开设残疾人通道、无偿供应轮椅、实施手语讲解等。例如,秦俑博物馆经常有外宾因飞机误点等原因夜间参观。工作人员不仅没有怨言,反而耐心接待,热情服务。国外观众能够在夜间观赏秦俑坑的雄姿,弥补了因飞机误点造成的不快。2002年10月12日,一批100多人的盲人观众来到秦俑馆。在确保文物安全和盲人观众安全的前提下,博物馆破例允许他们到修复现场摸秦俑。四川盲人按摩师余海东激动地说:“今天我终于看到了兵马俑!”
增加服务项目也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200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许多博物馆通过免费开放、免费鉴宝、举办临时展览、专家讲座、请大众参与博物馆服务工作评比等方式,拉近博物馆与大众的距离。编书刊介绍博物馆也是一种服务形式,不少博物馆有宣传资料,免费发放给观众,还有的博物馆通过编撰《博物馆信息》及时地介绍国内外最新文物、考古及博物馆的相关信息,同样也为博物馆人员的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我们应利用网络这一快捷的通信工具,宣传博物馆,展示博物馆的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
如何让博物馆走进普通市民的视野,实现博物馆的“物”与观众“人”的直接沟通,是博物馆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博物馆要持续发展,必须走近百姓,服务百姓,积极组织大众感兴趣的陈列内容和展示形式。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内容要贴近生活,展览主题要丰富多彩,以满足观众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例如国外一些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运用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增强观众的参与性,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融入其中的深刻体验。博物馆陈列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观众年龄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别,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以深入浅出的文字、生动形象的画面体现展品的文化内涵,还要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博物馆的珍宝,如虚拟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等,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
三、博物馆的求实意识
一个博物馆的伟大,不能只靠精美的文物,也不能只靠豪华的建筑。博物馆的伟大,要靠博物馆职工的素质来塑造。因此,在全体职工中提倡和培育认真敬业的求实意识尤为重要。我认为,博物馆的求实意识就是要让每一位博物馆员工都牢记这样的原则:坚持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首先是做一个老实人,因为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只有首先做好了人,然后才有可能做好事。
不管我们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注重自身人品的修养和培育。
其次是做事要认真负责,博物馆人在工作中要坚持求实原则,办事要讲究效率,做事必须诚实,讲话必须真实。因为弄虚作假的人可能得意于一时,但却终归不能长久。最为可怕的是华而不实的人可能会因为夸夸其谈而败坏博物馆的声誉。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做到做事认真负责,把每一件事情做到位,不敷衍塞责,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会使博物馆的管理工作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