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企事业单位工商税务优惠政策指导全书
47285700000271

第271章 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应用:涉税处理与纳税统筹(44)

投产第五年的投资收益现值=1400×1/(1+10%)8=653(万元)

项目B的投资回收期=3+(1841-410-497-564)/616=3.6(年)

项目B的投资回收期大于项目A的投资回收期。所以,从投资回收期角度看,投资项目A较佳。

(3)从投资收益净现值角度看

项目A的投资现值=1909(万元)

项目A的投资收益现值=1052+820+621+339=2832(万元)

项目A的投资收益净现值=2832-1909=923(万元)

项目B的投资现值=1841(万元)

项目B的投资收益现值=410+497+564+616+653=2740(万元)

项目B的投资收益净现值=2740-1841=899(万元)

项目A的投资净现值大于项目B的投资净现值。所以,从投资收益净现值角度分析,投资项目A较佳。

(4)从内部报酬率角度看

项目A的内部报酬率为下列方程式中的r:

1400/(1+r)3+1200/(1+r)4+1000/(1+r)5+600/(1+r)6-[1000+1000/(1+r)]=0

解上述方程,得r=22.84%。具体计算方法见下表:

各年投资收益

当r=22%当r=23%

折现因素收益现值/万元折现因素收益现值/万元

投产第一年0.551771.40.537751.8

投产第二年0.451541.20.437524.4

投产第三年0.3703700.355355

投产第四年0.303181.80.289173.4

按22%或1864.41804.6

23%计算的投资现值18201813

投资收益净现值44.48.4

所以r=22%+1%×44.4/(44.4+8.4)=22.84%

项目B的内部报酬率为下式中的r:

600/(1+r)4+800/(1+r)5+1000/(1+r)6+1300/(1+r)7+1400/(1+r)8-[800+600/(1+r)+600/(1+r)2]=0

解此方程得r=18.51%,具体计算方法见下表:

各年投资收益

当r=22%当r=23%

折现因素收益现值/万元折现因素收益现值/万元

投产第一年6000.499299.40.515309

投产第二年8000.419335.20.437349.6

投产第三年10000.3523520.370370

投产第四年12000.296355.20.314376.8

投产第五年14000.249348.60.266372.4

按19%或1690.41727.6

18%计算的投资现值17391777.8

投资收益净现值37.238.8

所以r=18%+1%×38.8/(38.8+37.2)=18.51%

项目A的内部报酬率(22.84%)大于项目B的内部报酬率(18.51%),所以,从内部报酬率角度看,投资项目A较佳。

(5)从纳税情况看

在项目A和项目B适用同一税率情况下,比如30%时,则:

项目A年平均纳税额现值=380×30%=114(万元)

项目B年平均纳税额现值=320×30%=96(万元)

项目A年平均税后利润率=[(380-114)/1909]×100%=13.93%

项目B年平均税后利润率=[(320-96)/1841]×100%=12.2%

可见,投资项目A优于项目B。

在项目A适用税率低于项目B时,投资项目A的优越性更为明显,即税后利润及税后利润率会更明显高于项目B,但如果项目A适用税率高于项目B时,就需具体分析了。

当项目A税率高于项目B税率,但并没有高到使项目A年平均利润率小于项目B年平均利润率时,仍以选择项目A为好,即:

项目A年平均税后利润率>项目B年平均税后利润率,或者:

380-380×项目A适用税率1909×100%≥320-320×项目B适用税率1841×100%

推算结果是:当项目A适用税率≤(0.127+0.873×项目B适用税率)×100%时,仍选择投资项目A;反之,则选择项目B。以此类推,在考察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现值及内部报酬率等方面时,以同样方式可检测出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并最大限度减轻税收负担。

(6)综合分析。根据以上分析,如果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并考虑项目A适用税率<(0.127+0.873×项目B适用税率)×100%的条件下,项目A的投资利润率、投资收益净现值和内部报酬率高于项目B;反之,投资项目A将会遇到一些不利因素影响,特别是税收的影响,这样反不如投资项目B(在只有两种选择的前提下)。

八、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整个投资的一部分,在前面投资筹划的论述中已经包括。但鉴于固定资产投资在企业生产经营、生存发展道路上所处地位的重要性,而且筹划空间大,所以本节专门论述固定资产投资的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投资的纳税筹划可以依据固定资产投资耗资多、时间长、风险大、回收慢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利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冲减利润的办法进行节税。众所周知,投资于固定资产可以依据税法享受到折旧抵税的税收优惠,从而减轻企业的整体税负。成本和利润共同组成营业额,当营业额一定时,成本与利润是互为消长的关系,当成本增大时,企业的利润便会变小,企业的应税所得便变小,税基减小,税额自然下降。以相反角度讲,若是选择不提折旧的项目,那么企业的所得税会因为无折旧冲抵而大大增加。在税收学术界,一般把折旧这种减轻税负的作用称为“税收挡板”或“折旧抵税”。在我国现行税制中,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是在资产使用期内分期计提折旧的。因而在这种固定资产投资的筹划活动中还需要对投资期限进行筹划。

(2)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税制变化。按照对购入固定资产的不同处置方法,可把各国的增值税分为三大类型,即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以及消费型增值税。其中生产型增值税是对购入固定资产不允许抵扣,其折旧额仍作为增值额的一部分课税。因为这种增值额的法定计算办法是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口径为基础的,故而称之为生产型增值税。我国现行增值税便属于此种类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加大调控力度而采用这种类型的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是对购入固定资产允许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分期扣除,即从生产型法定增值额中减去当期折旧额。因为这种增值额是以国民收入的口径为标准计算出来的,所以称之为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是对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总额允许从当期增值额中一次扣除。这相当于只对消费品部分进行课税,故而又称之为消费型增值税。三种类型的增值税,依据其法定增值额(即增值税税基)的大小区分依次为:消费型最小,收入型较消费型大,生产型最大。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再加上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消费型增值税,所以以后税制改革的趋势便是建立消费型增值税。在进行固定投资筹划时,如能准确预测到税制改革的时间和方向,采取主动的态度适应税制改革的动态趋势,那么会使固定资产的法定增值额最小化,其直接效果便是:即使增值税率不变,增值税额却会因为税基的变窄而减少。

(3)在固定资产投资时,充分筹划再投资项目。这种再投资优惠办法主要是针对外国投资者而设的,对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这类结合筹划方式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例10—13】某纺织印染厂,2001年将600000元更新改造资金用于购置生产设备,扩大生产劳动规模。该厂分纺部、织部、印染三个分厂,主要生产设备为纺纱机、织布机、印花机三大类。2001年纺织印染行业市场情况及该印染厂设备购置方案如下:

(1)市场销售情况。近年来,棉纱、棉布、印染布一直走俏,供不应求。

(2)棉纱主要在国内销售。由于全国纺纱能力低于织布能力,所以棉纱价格逐年看涨。同时,棉花价格也上涨很快,纺织厂普遍改用化纤原料,以降低生产成本;棉布全部销往东欧,外销价格看好,但产品质量要求高;印染布畅销美国,但市场有不稳定的征兆。

(3)三个分厂的设备都可以买到,但都是议价。为使企业能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厂部召开投资决策会议,研究添置何种纺织设备为最优。会上提出了三种投资方案:添置纺纱机方案、添置织布机方案和添置印花机方案。投资额都是600000元,设备使用年限分别为4年、5年和6年,设备报废时无残值,采用年限法折旧。三种投资方案每年实现的净利润如下表:

单位:元

使用

年限

方案A方案B方案C

税后净利润折旧额现金净流入量税后净利润折旧额现金净利润税后净利润折旧额现金净流入量

0(600000)(600000)(600000)

11200001500002700005000012000017000010000100000110000

2200001500001700004000012000016000010000100000110000

3300001500001800003000012000015000020000100000120000

42400001500001900002000012000014000030000100000130000

51000012000013000040000100000140000

650000100000150000

合计210000600000810000150000600000750000160000600000760000

要求用非贴现法和贴现法(贴现率要求为10%)分别评价三种方案的优劣。从表10—9可看出三种方案的现金流入量存在差异,方案A是起伏状态,方案B是递减状态,方案C是递增状态。等量的投资,投资效果截然不同。

1.方案比较指标计算。非贴现法包括投资报酬率和投资回收期两种方法;贴现法包括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依照所提供的数据,分别进行如下比较:

(1)应用投资报酬率法进行比较

年平均报酬率=年平均税后净利润/平均投资额

方案A的年平均报酬率=(120000+20000+30000+40000)/4=52500(元)

方案B的年平均报酬率=(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4=30000(元)

方案C的年平均报酬率=(1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26667(元)

三种方案平均投资额计算见表10—10。

单位:元

使用年限

方案A方案B方案C

年折旧额投资余额年折旧额投资余额年折旧额投资余额年折旧额投资余额

0600000600000600000

1150000450000120000480000100000500000

2150000300000120000360000100000400000

3150000150000120000240000100000300000

41500000120000120000100000100080

51200000100000100000

61000000

方案A的平均投资额=[(600000+450000)/2+(450000+300000)/2+(300000+150000)/2+(150000+0)/2]/4=300000(元)

方案B的平均投资额=[(600000+480000)/2+(480000+360000)/2+(360000+240000)/2+(240000+120000)/2+(120000+0)/2]/5=300000(元)

方案C的平均投资额=[(600000+500000)/2+(500000+400000)/2+(400000+30000)/2+(300000+200000)/2+(200000+100000)/2+(100000+0)/2]/6=300000(元)

各投资方案平均报酬率分别为:

方案A的平均报酬率=52500/300000=17.5%

方案B的平均报酬率=30000/300000=10%

方案C的平均报酬率=26667/300000=8.889%

(2)应用投资回收期法进行比较。根据表10—10提供的数据,三种方案现金净流入量各年累计数综合如表10—11所示。

方案A的回收期=2+(600000-440000)/(620000-440000)=2.89(年)

方案B的回收期=2+(600000-480000)/(620000-480000)=3.86(年)

方案C的回收期=2+(600000-470000)/(610000-470000)=4.93(年)

单位:元

使用年限方案A方案B方案C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