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明王朝的统治稳固了,再没有臣子敢结党营私了,所有的臣子都步步小心、如履薄冰、胆战心惊地过着日子。尽管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没有彻底结束,受株连的小纸条还在雪花一样飘到朱元璋的案头,但是朱元璋还是享受到了成就感,他恍惚间可以窥探到,他通过锦衣卫已经推动了他的理想王国的成形,辉煌和稳定的天下似乎就在不久的未来。但是,朱元璋仍然不敢怠慢,因为朱元璋太害怕自己犯下元朝统治者的从政错误了,他对于每一条政令都小心翼翼,正像他自己所说:“朕君临八方,于今四载,夙兴夜寐,无忘晷刻。履薄驭朽,思济黔黎,推心至诚。”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谨小慎微”,另一个原因是希望给臣子做个榜样,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他自己简衣素食,也希望他的臣子们和他一样。久而久之,凡是与他的生活乐趣相左的臣子,在他眼中都是有问题的人,需要锦衣卫严格监控;而与他的生活乐趣相近的人,则得到了他的信任。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两个人:傅友德和汤和。二人同为开国元勋、一代将才,但是下场却截然相反。傅友德战功赫赫,但是在洪武二十七年,却干了一件蠢事:请田!最不喜欢受人威胁的朱皇帝二话不说把老傅招了回来,“咔嚓”了;而汤和同样战功卓著,甚至到了“功高盖主”的程度,但是汤和做事谨小慎微,甚至主动舍弃兵权,早早就申请回家养老,这让朱元璋很是舒坦,后来还专门请了汤和再度出山,开国的功臣杀的杀、死的死,只有汤和得以善终,终年七十岁。
朱元璋自然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像汤和那样,不管是在他面前还是不在他面前都是一个样,都充满了对大明朝的无限忠诚和对皇帝陛下的无限崇敬。他渴望着一种普天下人对他旷古未有的敬仰。他渴望着他的臣下们像史书上写的那样、像战争年代征战沙场时那样,为大明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从这些我们就不难看出,朱元璋对于自己的朝廷的理想化建设,锦衣卫成为了他推动这种建设的最重要的工具。当然,在朱元璋时代的锦衣卫,其办事能力和工作态度也和朱元璋所要求的一致,他们在“透明”别人生活的同时,也必须“透明”自己的生活。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锦衣卫根本已经成为了只对朱元璋效忠的工具,他们把自己的工作作为国家的事业,他们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大明王朝崛起的砖石。
在锦衣卫的不懈努力下,大明王朝开始了一番又一番不间断的“整风运动”,朝中人人自危,杀戮不断扩散。到“蓝玉案”以后,开国功臣被杀戮殆尽,朱元璋所收到的锦衣卫的小纸条上显示,那些臣子们终于开始效仿他,过着战战兢兢、不敢怠慢半分的生活了,他们都成了工作狂人,而不敢再发半点儿牢骚。
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似乎预见到了自己生命临近枯竭的无助和朝廷里迥异的温度,他似乎在死亡之前嗅到了隐隐飘来的硝烟味道,他想当汉高祖,想当唐太宗,但是他发现他的身边没有萧何也没有魏征了。他的身边来来去去的,只有那些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们,和那些贴满了屏风的小纸条。
在决定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后不久,朱元璋开始削弱锦衣卫的职权,并且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下令“诏内外狱无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开始压缩锦衣卫的权力。
是的,毫无疑问,这个时候的锦衣卫并没有向着朱元璋理想的方向去发展,而大明朝也没有向着朱元璋理想的方向发展下去。锦衣卫的特殊身份,使他们在维持自己的历史价值上必须煞费苦心,他们必须要确定有无数的力量确实在时刻威胁着大明王朝的安稳,他们必须要有“乱臣贼子”的名单献给朱元璋,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这位疑心病已经病入膏肓的千古一皇帝了。
也许,没有小纸条就意味着朱元璋已经觉得锦衣卫在腐化,已经没有在历史上存在的必要了,而且锦衣卫们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如果不能允许他们日复一日地服役下去,等待他们的将会是非常残酷的结局。于是,锦衣卫的小纸条开始出现很扭曲的内在变化,而这个变化,在自傲气盛的朱元璋时代是根本不会凸现的,而在老年伤感的朱元璋时代则变成了他心里的结。
他没有办法解开这个结,但是他要尽量把它弄松。因为他太了解他的继任者朱允炆了,如果没有锦衣卫的扶持,“妇人之仁”的朱允炆根本坐不稳大明江山的龙椅。
我们已经无从去考证朱元璋在弥留之际都跟他的皇孙说了什么,那句“莫逐燕,逐燕必高飞,高飞上帝畿”,是世人的戏谑还是朱元璋的回光返照!但是他无疑已经意识到了,在开国功臣被屠杀得差不多以后,已经没有得力战将能够帮朱允炆了,朱允炆急需要培养新的人才。但是朱允炆没有得到这个机会,等到他失踪在战火中的应天城之后,他的叔叔燕王朱棣就取而代之了。
苟延残喘的锦衣卫在朱棣登基不久后,就重见天日了。
但是这一次,朱棣并没有继续沿用朱元璋传下来的锦衣卫旧部,而是重新组建了属于自己的锦衣卫。于是,在经历了一次低谷之后,锦衣卫又一次披挂上阵了,而这一次,又是一番应天城里的腥风血雨。
锦衣卫的出现注定会把大明朝带进一个有别于其他王朝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也注定不会是朱元璋所预想的时代。他的功劳让大明朝拥有了强有力的根基,他的过失也让大明朝走向了风雨飘摇,而他的锦衣卫,则给刚刚创建不久的大明王朝,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的血腥杀戮。更加重要的是,从此以后,锦衣卫再也没有退出大明朝的历史舞台。
二、锦衣卫侦办胡惟庸案
很多史学家认为胡惟庸的死是罪有应得,胡惟庸其实并非死于朱元璋之手,而是死于历史的车轮下,作为宰相制度的代言人,胡惟庸理应用自己的死来诠释这种制度的消亡。
但是,在胡惟庸案中被牵涉到的众多人的死是很憋屈的,三万具尸体里有一大半都是因为血缘关系才招致杀身之祸。我们已经难以窥测到那个草根皇帝朱元璋,他在操纵屠刀进行如此惨烈的“死亡游戏”时,他可曾为满手的鲜血感到触目惊心,也许,要开创一个朝代的帝王注定就必须拥有一颗铁一般的心。而朱元璋的可怕之处更在于,他亲手锻造出了一支和他一样拥有钢铁之心的队伍——锦衣卫。
1.“酷刑权相”胡惟庸
胡惟庸是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初最信赖的助手,地位就相当于总裁助理之类。朱元璋对于胡惟庸的信赖甚至超过了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刘基、李善长等哥儿几个,虽然没有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立下一点儿军功,但是胡惟庸还是凭借自己敏锐的政治嗅觉,一路从元帅府奏差混到了中书省参知政事。到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成功排挤掉了丞相汪广洋,独揽中书省大权,权倾朝野。
在胡惟庸之前,明朝的丞相是李善长和徐达。徐达长年在外征战,只有李善长坐镇中央,但是胡惟庸的最大目标并不是李善长,而是早早退隐田园的刘基。在排挤掉了汪广洋之后,胡惟庸迫不及待地开始对付刘基了。也正是因为他的进言,使得朱元璋削去了刘基的养老金,导致了刘基最后郁郁而终。
可以说,胡惟庸在政治斗争中占尽上风,他的风光和智谋甚至盖过了他的前辈刘基和李善长。他只手遮天,将明初的豪杰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从表面上看,确实是这个样子的,胡惟庸凭借他出色的能力完成了自己在政治生涯上的全面胜利。但是从根本上看,胡惟庸之所以能够轻易取得这样的成功,和他背后的支持者分不开,这个胆敢指使胡惟庸在朝中翻云覆雨的人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了。
确切地说,朱元璋需要胡惟庸,至少在明朝建国初期他需要胡惟庸。因为胡惟庸太投朱元璋的脾气了,除了能够最快地领会朱元璋的心思,胡惟庸处理政务时强悍凶狠的作风也最得朱元璋的赏识,说句直接的:他们俩是太对路子了。
胡惟庸虽然对上面谨慎小心,无时无刻不在捉摸圣意,但是对下面却凶狠残忍、毫不留情。尤其是胡惟庸发明的一套残酷刑罚,比之汉武帝晚年玩的那套刑罚真是有过之无不及啊!最著名的莫过于胡惟庸的独家发明“剥皮实草”,这种刑罚的残忍、变态程度,堪比夏商时代的“炮烙之刑”。而明朝创建之初,朱元璋正是需要胡惟庸这种铁腕手段来整治贪污腐化,用极端严格的刑法来巩固自己辛苦创立的基业。为了完成对明朝统治的巩固,朱元璋几乎不惜使用任何手段,而胡惟庸也正是看到了朱元璋的这个心思,所以才敢公然对抗开国的老元勋刘基和李善长。
可也正是朱元璋对于胡惟庸的宠信,让这个手握中书省大权的臣子欲望膨胀了,或者我们可以更客观地分析,这是宰相权力集中后中书省与皇帝之间的必然分裂。敏感的朱元璋当然不是脑子迟钝的元顺帝,他早就对元朝的宰相专制深恶痛绝。在刘基病逝、李善长退隐以后,朱元璋首先要做的就是削弱中书省的力量,避免出现元朝宰相专政的局面。
我们不能说一向精于揣度圣意的胡惟庸忽然失去了他出色的政治嗅觉,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胡惟庸被日益膨胀的政治权力冲昏了头脑。他相信自己现在的力量已经不是朱元璋可以完全左右的了,在这一刻他似乎沉溺于刚覆灭的元朝的那些宰相专权的传说中,而忘记了他身后的朱元璋并不是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贵族。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他太知道怎么来看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他太知道掌握自己身边的风吹草动的必要性了,所以没有人知道,胡惟庸身边什么时候有了朱元璋的“耳朵”和“眼睛”。也许,是在胡惟庸开始涉足外廷斗争,朱元璋还非常“宠信”他的时候;也许,是胡惟庸开始掌握中书省权力,朱元璋已经开始对胡惟庸失去信任的时候。
这个时候,到了朱元璋需要敲打一下胡惟庸的时候了。于是,他大笔一挥,李善长回来了。他要给胡惟庸的肩膀上加一条扁担,可以说这是朱元璋早有伏笔的“敲山震虎”。
可是这一次,朱元璋派出去的内廷拱卫司的亲信,在他的屏风上贴了一张让他无法相信的小纸条:胡惟庸去拜见了李善长。
是的,拜见,胡惟庸几乎是以一种晚辈对长辈的完全恭敬的态度去会见了李善长。不用说,会面的整个过程都被拱卫司的特殊工作人员全景式地记录了下来,估计李善长和胡惟庸每个时段的表情和姿势都有着完全详细的画像。很显然,这不是一步好棋,或者说不是十拿九稳的棋,像看到朝廷争斗就拍拍屁股走人的刘基一样,李善长也已经不值得信赖了。
如果说,从前的胡惟庸是朱元璋手上用以观察朝廷上下动态的风筝的话,那么现在,这只风筝已经不由他控制了。在一个幽静得无人注意的夜晚,朱元璋悄悄会见了他的仪鸾司的小头目,朱元璋告诉这个忠心耿耿的臣子,仪鸾司从这一夜开始要承担起不一样的使命了,所有的人必须把他们的生命和灵魂都交给他和他的大明王朝,他需要他们无限的忠诚。这个仪鸾司的小头目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名字,但是据吴晗先生考证,他有可能就是一直追随在朱元璋身边的检校成员毛骧。毛骧追随朱元璋较早,而且一直忠心耿耿。
誓死以报,这是毛骧在面对朱元璋时从内心里发出的呐喊,此时还是仪鸾司小头目的毛骧无比煽情地流出泪来,接受了历史赋予的命运和未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朝中上上下下不论大小官吏,只要他前脚刚迈过胡惟庸家的门槛,后脚就会有写有他名字和礼单的小纸条,经过毛骧之手,然后飞落在朱元璋的几案上,或者是贴到朱元璋的屏风上。
但是胡惟庸并不知道这些,“锦衣卫”这个新生事物当时还没有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还没有被历史所接受。前朝的经验让胡惟庸有理由相信,只要李善长不来干涉他,他就可以有恃无恐。毕竟,他把连皇上都“敬让三分”的刘基都放倒了,他还会怕谁呢?
自信是可喜的,但是盲目自大却是可悲的。从历史的缝隙里我们可以窥见到,一个因为权力过盛而盲目自大的宰相胡惟庸,他应该已经可以感觉到从皇宫里吹来的阵阵寒风,但是他并不在意,因为他以为,他已经有了一个足以和当朝皇上对峙的小宇宙。
2.“胡党”VS朱元璋
毛骧得到朱元璋的授意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连夜召集他的心腹开了一个秘密会议。我们可以作一下场景还原,在禁宫静谧的黑夜里,微弱昏黄的灯火闪烁着,十几个仪鸾司的检校围坐在狭小的角落里。他们的头目毛骧此时以从未有过的庄严神色,一字一句地告诉他们:“我们的命运以及我们亲人的命运,在这一刻改变了。我们不再只是跟随在皇帝身后的仪鸾卫,而将是影响大明王朝未来的人。”
他悄悄地拿出了朱元璋的手谕。当然,也有可能是口谕,但从当时的处境来分析,朱元璋应该会给予毛骧一份手谕这样的实在文件,毕竟要在当朝宰相的身上做文章,没有皇帝授意,只凭毛骧的三言两语,任凭你有十个脑袋恐怕也不敢去干。好了,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笔迹,红彤彤的玉玺盖着,检校们深吸了一口气,纷纷压低了声音,发出以生命追随毛骧为大明王朝赴汤蹈火的誓言。
为了绝对保密,不让胡惟庸发觉,毛骧用灯火烧掉了皇上的手谕。然后,布置任务,解散,灯火熄灭,一切似乎回到了刚开始的平静。但是,只有朱元璋能够感觉到,那是一种暴风雨到来之前激动人心的平静。
翌日,没有人会在意,仪鸾司里的一些检校不见了。也许,他们家里出了事,告假回乡了;又或许,他们被调遣到外地去了。对于其他人来说,一些人的来和去本来就是这样的,深宫里人们的命运本来就不能够说得清楚。外廷的高官们才不会在意,小小的仪鸾司里的几个小喽啰的生死去留。而在胡惟庸面前,毛骧依然是那个对他毕恭毕敬的绿豆芝麻官,胡惟庸不会用正眼瞧他,恐怕直到胡惟庸被送上刑场的那一刻,他都无法清晰地记起这个真正把他推上刑场的刽子手的长相。
“失踪”的检校们此时可能已经换了另外一番打扮,可以说他们已经变成了另一种身份的人。他们或者变成了朝中某位大员家里最不起眼的一个下人,或者是往某位大员家里经常送菜送米的小工,或者与某位大员的管家成了交心的好朋友。总之,他们用上了全身的本领,甚至很可能还动用了自己家庭内部的力量,父子兄弟齐上阵,只要是能够绝对信得过的人,都投入到这次秘密的行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