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长短经一日一释
47327300000043

第43章 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

【经文】

《管子》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周书》曰:“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何以征其然耶?黄石公曰:“得而勿有,立而勿取,为者则已,有者则士,焉知利之所在?”人多务功,鲜有让者,唯天子不与下争功名耳。故曰:“有者则士,焉知利之所在乎?”彼为诸侯,己为天子,天子不收功于万物,故能成其高;王者不竞名于众庶,故能成其大也。使城自保,令士自取,尽与敌城之财,令自取之。所谓使贪、使愚者也。王者之道也。

《尸子》曰:“尧养无告,禹爱辜人。”此先王之所以安危而怀远也。圣人于大私之中也为无私。汤曰:“朕身有罪,无及万方;万方有罪,朕身受之。”汤不私其身而私万方。文王曰:“荀有仁人,何必周亲!”文王不私其亲而私万国。先王非无私也,所私者与人不同,此知大私者也。由是言之,夫唯不私,故能成其私;不利而利之,乃利之大者矣。

【译文】

《管子》中说:“明白给予就是获取的道理,那是为政的法宝啊。”《周书》中说:“想要从哪里求取,一定要先行给予。”怎样才能证明这个道理是对的呢?黄石公说:“得到的东西却不要占有它。即使是君主建立的功业,也不要占取功名。只要尽力而为就是了,占取功名是士大夫的事,君主何必要了解功名利禄在哪里可以得到呢?”人们往往追求功名,很少有谦让的,只有皇帝不和臣下争功名。所以说占有功名是士大夫的事,天子何必要了解功名利禄从哪里可以得到这种事呢?他们是诸侯,自己是皇帝,皇帝不从万民那里收取功名,所以才成就了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国君不和百姓争夺名位,所以才成就了自己的广大宽宏的名声。要让城中的人自己保卫自己的城池,要让攻城的将士自己攻下敌人的城池,把城中的财产给予城中的人,他们自己就会拼力守城;同样,把敌城中的财产送给攻城的将士,让他们自己去拿,他们就会拼命攻城。这就是人们说的利用人的贪婪本性和愚昧。这才是打天下、坐天下的人的办法。

尸佼说:“尧抚养那些孤独无靠的穷人,禹爱罪人。”这是说古代的圣君能够使处在危难中的人安居乐业,对边远地方的人也同样给予关怀,使之臣服顺从。圣明的皇帝在最大的私情里表现出的却是无私。商汤向上天祷告说:“我一个人有罪,不要对天下百姓进行报复;天下百姓有了罪恶,请让我一个人来承担。”商汤不偏爱一己之身而爱天下百姓。周文王说:“假如有仁人,又何必非得是周族的亲属不可呢?”周文王不偏爱他的亲族而爱万国的人民。历代的圣王不是无私的,只是他的私心与一般人不同,这才是明白大私的道理。由此说来,只有不存小私之心,才能成就最大的私;只有以不贪图小利为利,才会获取大利啊。

【智解】

舍小利,取大利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是老子向我们揭示的玄妙哲理,这并不是主张阴谋手段,而是讲没有投入,便不会有回报的道理。贪图小利只能坏大事,而要获大利就必须舍弃小私。只想着从别人那里捞取好处,而自己却一丝一毫的利益也不肯让出给别人,到头来恐怕连微末的小利也保不住。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的人都懂得让利,把自己本来能够得到的一部分好处分给其他人,虽然眼前看来自己是少得了一些,但是“风物长宜放眼量”,长远来看,这种同他人分享利益而争取到了人心,赢得了成功所必需的支持与帮助,最终得到的是更大的回报,最后的获得要远比最初的舍弃要多得多。

这种表面的无私其实是“大私”,只是不屑于在蝇头小利上与人争夺而已,大私之人所瞩目的是更大的利益,所以在小利上才能放得开,舍得出。大私并不是无私,很难想象世上会有无私的人,尤其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把天下国家都当做个人的私产,当然更不可能是无私的。只不过某些较有远见的君王,为了更根本更长远的利益,兼顾一下百姓的利益而已。但与那些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为自己一时的私欲,把百姓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暴君比起来,确实也是难能可贵的,所以为历代所称颂。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与得之间是辩证的互动关系,关键是要找准舍与得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不舍不行,不舍就不会有得,舍得多了不行,如果舍的比将要得到的还多那就划不来了,舍得少了也不行,舍得少了也会影响最终的效果。所以既要让利于人,也要捏拿好舍的分寸,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从中能得到足够的好处,为自己赢得更丰厚的利益。

这种辩证的道理就是,事物有得必有失,有失也有得,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如此,没有一件事是完全失败而毫无所得,当你自认为彻头彻尾的失败时,最起码还得到了对于人生很宝贵的东西——经验和教训。

古时有一位赵国人,因家里老鼠成灾,特地从中山国找来一只猫。一个多月以后,家中的老鼠消灭了,但养的鸡却被猫吃光了。他的儿子问他为什么不把猫赶走,他却说:“家中的祸害在于有鼠,不在于无鸡。有鼠,就会偷噬食物、咬烂衣服、钻穿墙壁、弄坏器皿。这样的损失要比无鸡更大。无鸡,不吃就行了,但比挨饿受冻好多了,为什么要把猫赶走呢?”这位赵人显然是很善于斟酌得失的,他深深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只要得大于失的,赵人就取;失大于得的,赵人就弃。

文中黄石公所讲的,正是君主善于利用手中的功名利禄,才能使得臣子为自己卖命。也就是《道德经》里说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说得彻底一些,“不争”本身也是“争”, 只是改换了另一种“争”的形式而已,当众人为了功名利禄争斗得头破血流之时,如果一个人以“不争”的姿态参与进去,反而要比那些明里抢夺者更有优势,大家会认为这样心胸宽广、不求名利的人才是能经世济民的贤者,众人也就会拥戴这样的人作出一番事业来。话说回来,这种不争,其实只是在小名小利面前不争而已,当利益和权力大到一定程度时,也就不会不争了。争与不争,得看所争的是什么,和所争的时机。

文中所讲的取予之道,还是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每个农民都懂得,不向土地投入种子、肥料和劳力,就不能指望秋天的丰收;每个商人都懂得,不投入资金、服务和信誉,就不会赢得市场份额。投入愈大,回报愈丰。不适当地对自己的事业进行投资——无论是金钱也罢,体力也罢,是不会有所收获的。在人际的交往中也是如此,只想着把好处都拢到自己手中,只想占别人的便宜而不想着为别人付出,这样做只会失去朋友,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要想赢得朋友,不但要与朋友分享一部分物质利益,还要在感情上有所付出,以真诚友好的心对待他们,这其实也是一种投资,是所谓的“感情投资”。这种投资同样能够得到回报——将心比心,以真情换真情,这样朋友才会对你抱以同样的真诚友好。推而广之,对领导、对同事都是一样,有付出才有回报,不论是物质还是情感,只有舍得出去,才能换得回来。这就是舍与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