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医生名师指导(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47342600000020

第20章 应对窘迫心理咨询(12)

通常而言,被父亲奸污的女儿是不愿意主动报案的。一方面,她们害怕父亲遭到惩处,害性家庭破裂,害性自己被赶出家门,害怕自己的话无人相信,害怕受到更为残酷的折磨,更害怕本人和家庭声名狼籍,因此,她们可以长期“忍辱负重”。另一方面,她们对这种行为的性质后果并不明确。因为乱伦与强奸不同,往往都有一个缓慢渐进的发展过程,所以受害者往往被迷惑住了,她们不知道父亲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正当,是否属于爱的范畴,她们有时甚至会在内心里千方百计为父亲的行为辩解和开脱。她们并不知道其他孩子的父亲是否也干这种事情。而且,这种行为本身也不仅仅产生痛苦,许多乱伦行为的同伴之间都表现出相当的爱恋、理解、幸福和心理平衡。于是,交织在一起的快乐感和罪责感使她们陷于更难自拔的境地。所以说,乱伦是一种在温情和爱恋掩盖之下的暴力侵害行为。

在乱伦的父亲与多个女儿保持性关系的情况下,女儿主动报案的可能性就增大了,而且往往是由大女儿采取这种行动。当大女儿长大之后,她会为自己的遭遇而憎恨父亲,而且希望能使妹妹们免遭同样的不幸,于是她就会采取报案等手段来制止父亲的暴行。在有些案件中,父亲欺骗大女儿说她是惟一出来“干这件事”的女儿,那么她有可能为了保护自己的妹妹们而对此保持沉默。当她终于有一天发现父亲是在欺骗自己,她的妹妹也是受害者时,她会采取坚决的行动来揭发这件事。

当一个妻子发现丈夫与女儿有性关系时,她往往会首先责备自己的女儿,似乎女儿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她潜在的竞争对手。在她的心目中,丈夫显然比女儿更为重要。她不愿在此时与丈夫公开争吵,因为她害怕会完全失去丈夫,尤其是在既往有不幸婚姻史的妻子。于是,她不仅不会保护自己的女儿,有时还会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女儿。这正是一些妻子纵容丈夫乱伦行为的主要原因。倘若夫妻关系本来就不好或名存实亡,那么妻子会在震怒之后与丈夫离异。如果夫妻关系并没到破裂边缘,那么她在惊怒之后就会认真地估价自己的处境以便作出抉择。为了维护家庭的声誉及完整,她可能不会报案,而是完全站到女儿一边,谴责并威胁丈夫,寻求妥协的解决办法。

倘若社会对于乱伦行为采取更为积极的干预态度,那么孩子们所受到伤害就会大为减少。当然,社会有责任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但是这不应以损害孩子们的幸福和利益为代价。而且,社会应加强对受害儿童的保护和治疗,这也必须因人而异,具体考虑每个对象的年龄、家庭关系、孩子对父亲的依赖程度、孩子情感与能力的发育水平,以及所发生的乱伦行为的类型。

病态心理及治疗

一、病态心理的定义

病态心理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出现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若某人的某些心理活动与正常人相比,出现一些反常的、特殊的,或过于亢奋,或过于低沉的行为反应,我们就可定义为病态心理。

病态社会心理是指由社会病态文化所引起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

病态社会心理与病态心理相比较,区别有以下两点:

第一,病态心理只是个体现象,常常随着个人的生活经历。身体状况、人格特征而转移,例如恋鞋癖、辩论狂,它不具有普遍性,只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的特殊反应;而病态社会心理则是群体现象,是某一社会或群体中所共有的不正常的心理特征、状态的总和。

例如,相互攀比、迷信、偏见、自私、自我封闭、浮躁等等。病态社会心理常常发生在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身上,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沟通、暗示、从众、顺从等行为,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病态心理的扩展与巩固。

第二,病态心理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可能是由人的身体病态,如脑损伤、脑膜炎、内分泌失调所引起,也可能是由社会生活刺激,或人自身的人格特征所引起,而病态社会心理主要是由于病态社会文化的不良刺激,导致某些意志薄弱者接受某些病态文化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在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出现了偏离正常社会心理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病态社会心理所产生的病态行为往往会给社会、群体及其本人带来危害。

二、病态心理的根源

病态心理的根源在于病态文化的存在。

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病态文化是大文化中的一部分,凡是偏离社会主体文化,以不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和错误价值观念作指导的文化都可以称为病态文化。

具体说来,我国现阶段的病态文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封建病态文化。例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自利思想,“光宗耀祖”的虚荣主义,“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的面子观念。

这些思想始终很深蒂固地影响着许多中国人。

第二,境外病态文化。主要是指西方社会的病态文化,例如个人名利至上、性泛滥、家庭解体、崇尚金钱与暴力等。

第三,变革时期的病态文化。例如拜金主义、以权谋私、行为不正之风。

第四,人口素质差所产生的病态文化。例如经济上“向金钱看齐”

的发迹主义;道德方面的利己主义;文化方面的作家媚俗现象;教育方面的“读书无用论”。

三、病态心理与病态人格的关系

病态心理与病态人格有共同之处,即二者都不属于精神病与神经症,是正常人脑对于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其产生都与社会病态文化的不良刺激有关,都可能出现相似的病态行为。二者又有严格的区别,病态社会心理是一种异常的心理活动,常与特殊情况有关,经心理感染,存在于一定数量的群体中,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可塑性较大,可通过自我调适得以纠正;病态人格则是一种异常的个性,是个体固定的持续的行为习惯,不管情境怎样,他人的反应怎样,仍我行我素,需要通过心理治疗方能恢复正常。

个体的病态社会心理若持续时间过长,未能及时得到纠正,就可能转变为病态人格,而个体的病态人格一旦形成,就可能会出现病态社会心理及病态行为。

四、病态心理的特性

1.危害性

病态心理所导致的社会行为,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会违背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或损害集体及个人的利益。

2.群体性

病态社会心理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它必然具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或是某一阶层的人们,或是跨越几个阶层的人们,或者是全社会的人们)。由于社会病态文化传播手段多,影响范围广,因此有相当数量的意志薄弱者便产生了相似的“社会症状”。

3.流行性

病态社会心理具有易感性、流行性和广泛性,当某种病态社会心理出现时,极易引起人们的从众心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环境的变化;这种病态社会心理通常会自动消失。

4.无意识性

病态社会心理发生在一定数量的人群中,在病态文化的冲击之下,观念、感情、行为都发生的错位,于是见怪不惊,思维的逻辑出现反常。

5.普遍性

由于病态文化作为社会的一种恶文化,一种丑恶现象,还将在社会中长期存在,病态社会心理因而也会长期存在。

五、调治病态心理的原则

病态心理是一种因外界不良刺激所引发的病态心理与病态行为,是正常人对客观现象的歪曲反映。有病态社会心理的人可以经心理治疗得到纠正。当然,若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其危害,并运用正确的方法,也是能够自我调治的。其调治原则主要有:

1.内省反思原则

可借助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恪训,经常用一些社会规范与道德标准的模范人物的言行省察自己,进行自我调适。

2.情境转移的原则

改变环境隔离不良刺激,对于意志薄弱者和心理不成熟的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多与正直、开朗和大方的人交朋友,多接触代表社会发展潮流的主导文化,最终学会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言行。

3.人格完善的原则

有完善人格的人,是不会被环境所左右的。因此,建立坚定的信念、塑造完善的人格是抵制病态文化,避免病态社会心理产生的根本要求,但人格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人只有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不断剖析自己的人,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4.行为矫正的原则

病态社会心理通常由病态行为表现出来。病态社会心理是无意识的,但病态行为的是消极后果,患者本人能够觉察,为了矫正相应的病态行为,患者也可借助心理治疗的一些方法进行自我调适,如厌恶疗法进行自我惩罚;系统脱敏法,即不回避接触病态文化,不过接触的范围应由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对病态文化的免疫力与抵抗力。行为矫正的原则很适合于有病态行为的患者。

六、病态心理及其自我调适

1.自我封闭心理

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

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

(1)特点

自我封闭心理具有如下特点:

①普遍性。即不同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比如,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在外)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等。

②非沟通性。有封闭心态的人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于被动型,后者属于主动型。

③逃避性。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遭到挫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周围环境逐渐变得敏感,变得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

④有孤独感。

(2)自我封闭心理的成因

自我封闭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与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挫折有关,因为挫折引起个人的焦虑。当人们抗挫折的能力较差,使得焦虑越积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降低挫折感时,便行了自闭症。

自我封闭心理与人格发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关系。从儿童来讲,倘若父母管教太严,或没有时间管教,儿童缺乏自信心,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外出活动。青少年时期,同一性危机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重要原因。该危机是指青年企图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混乱,即指青年人向各种社会角色学习技能与为人处世策略。倘若青年人没有掌握这些技能与策略,就意味着他没有获得生活自信心以进入某种社会角色,他不认识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怎样与他人相处。于是,他就没有发展出与别人共同劳动和与他人亲近的能力,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愿与别人有密切的往来,这样就出现了孤单与孤立。对中年人来讲,不能关心和爱护下一代,为下一代提供物质与精神财富(还应包括整个家庭成员),那他就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这种人只关心自己,不与他人来往,或者自我评价低而懒于与人交往。对老年人来讲,丧偶丧子的打击,很易使他心灰意懒,精神恍惚,对生活失去信心,不能容纳自己,常常表现为十分恋家。

(3)自我封闭心理的表现

①不愿结婚。其中大男不成家,多是不愿意承担建立家庭、养育子女的责任;大龄女人不出嫁,是在期待出现理想中的佳偶。他们或者回避现实,或者期望过高也因此自我封闭。

②社会恐惧。多发生在那些性格内向者的身上,由于幼年时期受到过多的保护或欺辱,他们内心比较脆弱,缺乏自信心,他们最怕到公开场合去,在生人面前常显得束手无策。

③自责心理。有些人因生活中曾经犯过一些“小错误”,自责自贬,就看不起自己,甚至辱骂讨厌摒弃自己,总觉得别人在责怪自己。

于是深居简出,与世隔绝。

④消极的自我暗示。有些人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的好坏,总是希望自己长相出众却又觉得自己长得丑。这种自我暗示,使他们非常注意别人的评价,甚至别人的目光,最后干脆拒绝与人来往。

由于自我封闭阻隔了个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便会使人认知狭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最终可能导致人格异常与变态。

(4)自我封闭心理的自我调适

①乐于接受自己。学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

②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交往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高并得到完善;并往能使人的思想观念保持新陈代谢;交往能丰富人的情感,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克服孤独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对象开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

③精神转移法。将过分关注自我的精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如练字、作画、唱歌、练琴等。

④系统脱敏法。自我封闭者要敢于正视现实,勇敢地介入社会生活,找机会多接触和了解外人,扩大与外界的交往。这可以从最易的做起,逐步完成难度动作。

2.吝啬心理

吝啬,俗称小气。是一种有能力资助或帮助他人却不肯付诸于行动的行为。

(1)特点。

吝啬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①自私性。吝啬的人都很计较个人的得失,总怕自己吃亏,贪小便易,守财小气,又很贪心。

②冷漠性。这种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产,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对别人的苦楚更是显得冷漠无情,没有一点怜悯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