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健康教育
47453700000023

第23章 恋爱与心理健康(2)

1.恋爱心理的生理维度

生理维度是大学生恋爱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的生理结构与功能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大学生年龄在18~24岁,正处在性萌发到成熟的时期,不仅是性器官和内分泌在生长发育,而且大脑皮质中的性控制中枢与情感中枢也逐步成熟。这时期大学生性爱本能欲求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异性间相悦相容,表现出强烈的异性交往欲。刘达临的《性文明调查报告》中指出:随着大学生性生理基础不断发展,产生和异性交往的心理渴求也达到了顶峰。特别是年龄处于21~22岁阶段大学生异性交往欲达到顶峰,表明这时期大学生性爱生理、心理需求到达高峰,而到23岁以后则逐渐趋于平缓和下降。生理医学研究表明,这种交往欲产生的自然物质基础是性生理。其中发生根本影响的是性染色体和性激素。性染色体从遗传属性上影响恋爱双方性别角色心理的发展倾向。而性激素包括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和孕激素,其功能是通过“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这样一个多极系统,刺激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男女到青春期由于性激素分泌的逐渐升高,使之不断出现第二性征,男性的阳刚特征,女性的阴柔之美逐渐分化突现。到大学阶段随着性激素分泌的进一步增多,大学生的性意识逐渐增强,强烈的性欲望也不断产生,出现了对异性好奇、好感、趋近等心理需求,由此构成了强烈的恋爱冲动。他们想通过恋爱行为达到与异性接触来实现性爱能量的释放,而且随着心理上的独立性增强,这种本能的内驱力也越来越强,构成了大学生恋爱心理活动产生的自然物质基础。同时,生理基础的变化与不适,如受性激素调节的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引起的体象缺憾,造成对体象、性器官与功能发育的不满、不适,从而产生心理挫折感,引起诸如自卑、焦虑等心理反应,都对大学生确立恰当的恋爱心理机制造成影响。所以,生理维度是大学生恋爱心理活动发生的必要的物质基础,又在一定条件下调剂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变化及表现程度。特别是这时期大学生社会角色尚未定位,自主性强,恋爱心理的社会功利意识相对微弱,其恋爱心理往往以“情性”为主体,自然属性相当突出。

2.恋爱心理的社会环境维度

首先,校园内的文化环境激活了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大学生活中,父母、家庭的监督影响减少,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大学生对恋爱问题自持主见,使他们对恋爱行为的顾忌减少,同学中恋爱风气相互影响,恋爱心理互动感染,增加了大学生性爱心理的活跃度。图书报刊、影视作品、网络信息中有关性爱的问题与情节,刺激、诱导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萌动、发生与确认。同时,大学里恋爱审美情操的培养,性爱科学知识教育与传播,又时时刻刻影响、支持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适与转化。其次,伦理道德规范也不时制约着大学生恋爱心理活动。传统伦理道德的婚恋观既有它严肃的一面,又有它过于神秘和压抑的一面。随着社会性爱观念的转变,平等、严肃、科学的性爱心理逐渐在大学生心中确定了主导地位。但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渗透,“性解放”、“性开放”思潮的涌入,不少大学生在爱情观上出现了心理错位,有14.7%同学承认谈恋爱是受“性解放”的影响。东方传统文化所推崇的贞操观以及对非婚性行为的贬斥,在当今大学生中已大为弱化。尤其是散漫性的“性”自由思想的传播,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性爱伦理道德的非理性反叛,他们漠视爱情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流入“性与道德、法律无关”、“性与婚姻分离”的思想误区。这些不良文化的刺激为部分大学生尚欠理性的恋爱找到了理论依据,并用这些错误的理论来指导自己亲身实践,在恋爱心理上显得既开放又迷乱,所有这些都加剧了处在“性恋期”的大学生的心理骚动与焦虑。因此,当今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社会影响维度虽然涉及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但由于大学生首先面临着不是社会角色问题,而是主体成长问题,地位、财富等社会功利意识在大学生恋爱行为中处于弱势,随之而来的社会责任意识对恋爱心理的影响也大为淡化。大学生恋爱虽受社会各方面评价,但校园色彩浓厚,其影响维度主要是受校园环境文化的导向和制约。

3.恋爱心理的主体心理维度

恋爱心理虽然是大学生整体心理活动的一部分,但它与大学生整个心理系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恋爱行为除本能的生理需求外,更多的是受主体心理反映的影响和支配。大学生心理系统中的认知活动、情感状态、意志行为和人格特征,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的发生演化发挥着不同的影响作用,构成大学生爱情活动的心理进程。

①认知活动是大学生恋爱的感性基础。认知活动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体现了大学生如何反映爱情的客观世界,在恋爱行为中,直接影响着恋爱的唤起过程。感觉良好是产生爱情的基础,以目传情、一见钟情的视觉效果,是恋爱的重要刺激因子;听觉、触觉引起恋爱双方“触电”的心理感受与体验;记忆、想象、联想导致“梦中情人”的自觉体验的爱欲行为;思维又保持了恋爱对象的选择性和理智性。凡此种种,表明了认知系统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活动起着感应、唤起和导向的作用。

②情感状态活跃扩展了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体验。男女学生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彼此了解,互相好感,催生了恋爱关系的缔结与延伸。而大学生可塑性强,情绪波动大,情感转换快,是造成大学生恋爱心理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形成过程中,愤怒的情绪引发的嫉妒与冷酷,恐惧情绪产生的激情消退,悲哀情绪招致的伤心与失望,常使大学生建立适当的恋爱心理失去平衡,引发了空虚感、无助感的心绪。因此,情感状态对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起伏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③意志行为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发挥制约作用。意志系统的差异反映了大学生对待情爱问题的自制力的不同。意志把爱情的缔结与权利、义务和责任结合起来,使恋爱心理更加明智。没有主观意志力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就很难调控自己的性爱认知与情感,也就破坏了爱情的美感,严重的还引发恋爱心理障碍。

④人格特征是大学生恋爱心理活动的重要心理基础。人格特征包括气质类型和性格倾向。性格内向者恋爱心理大多表现为情感体验深,被动、冷静、悲观和谨慎。性格外向者在恋爱过程中往往主动而狂热、开朗而冲动。而不同的气质类型又影响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发展及恋爱表达方式与程度。

人格特征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的影响是显著的,它与认知活动、情感状态、意志行为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的成长、发展与变化。因此,主体心理活动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起着感知、催生、调控、导向和整合作用,从整体心理反映上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适。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及其行为表现是大学生青春期综合性的心理体验,是性爱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三位一体协同作用的结果。生理维度为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变化奠定了自然物质基础,心理维度整合调控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变化与发挥,社会维度对恋爱心理的发展起着规划、导向作用,制约、评价其恋爱心理发挥的社会效果,从而使恋爱行为适应社会要求。夸大或舍弃其中的任一方面,都有可能扭曲大学生健全的恋爱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个身心健康;大学生虽是全国人口中的小部分,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大学生恋爱行为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从生理、心理、社会三维方向综合考虑,应是了解、分析、引导、解决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第三节恋爱的心理调适

一、恋爱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是复杂多变、千差万别的。有少数在恋爱过程中缺乏正确认识,发生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或因单相思、自卑而处于痛苦之中,表现出心理障碍,突出的有单相思、爱情嫉妒妄想、失恋和恋爱光晕心理等。

1.单相思(相思病)及调适

①据对大一、大二、大三59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几乎有一半的大学生(47.12%)“正悄悄暗恋着某一异性”(其中大二学生所占比例较高,为54.24%),女生比例为27.12%,男生为20%。这一心理如果长期得不到平衡与满足,或处于压抑状态,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相思症状,如心情不佳、抑郁寡欢、言语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食量减少、消瘦等。少数人会发展成为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抑郁、沉默、连续失眠、食欲丧失、消极厌世、兴趣消失,或表现为喜怒无常、激动、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等。

②单相思另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钟情妄想,认为自己正在受某一异性的爱慕,于是,整日乐观、自信、意志旺盛,以各种方式追求对方。表面上,这种妄想类似于一般的单相思,但实际上这是更为严重的相思病。有一大学生患病在医院里,护士多问了一些情况,他就认为护士对自己有爱意,于是千方百计接近,写情书海誓山盟。还有一位大学生在路上遇到一位女同学,女同学出于礼貌对他点头微笑,他就认为这是求爱的信号,于是便异常兴奋激动,不顾一切地追求那位女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