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不断地改善,在生活中人们的行为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宽,人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符合个人的兴趣,这一方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使危害健康的行为产生的可能性不断增大。例如,在发达国家,引起死亡和常见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美国占全部致病因素的48.9%(1997年),在我国则占39.2%(1993年),并且这个比例在若干年内有不断增加的可能。
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在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前提下,在所处客观环境中养成的一种行为模式。只不过这种行为模式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这种习惯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的动力定型,即在人们完成习惯的行为时,不必消耗很多的心智和体力,有时甚至是在自然状态下无意识地进行的。这一重要特征说明,不良生活方式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它是相当困难的。
第一节科学用脑
人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合理地使用人脑,保护大脑,以便在消耗最少脑力的情况下发挥大脑最大的作用,称为科学用脑。临床上见到一些因工作、学习负担过重,加上工作、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当,计划不周,安排不合理等因素导致神经衰弱的病例,这种神经衰弱的发生常与用脑不科学有关。有计划的、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对科学用脑至关重要。有些人急于求成,长期夜以继日地工作、学习,导致了脑的工作效率下降。这种工作效率的下降常导致情绪低落、信心不足,由此又可反过来影响脑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必然导致神经衰弱的发生。所以说,只有科学地用脑,才会取得高效率,也才能避免神经衰弱的发生。对于大学生和脑力工作者来说,掌握用脑的卫生知识是极为必要的。
一、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
大脑属于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也称末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可称为高级中枢,脊髓称为低级中枢,高级中枢领导低级中枢,确立了脑的统帅地位。覆盖在大脑表面的无数的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灰质叫大脑皮质。人的大脑皮质表面有许多沟回,皮质厚度依部位而异,平均厚度为2~3mm,皮质划分为许多区域,专司不同的功能,其活动规律如下:
1.优势兴奋灶
学生在从事学习、劳动、体育锻炼时,大脑皮层上各有其代表的区域,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根据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功能区)不同,我们在进行任何一项活动时,大脑皮层只有相应部分的神经中枢处于兴奋即工作状态——形成优势兴奋灶,能将皮层其他兴奋点的兴奋性吸引过来,其他部分则处于抑制即休息状态。例如:一个非常专心阅读的人,已经在阅读的皮层代表区中形成优势兴奋灶。这时,烟头将烧到手指时还毫无感觉。学生在学习时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专心读书,对所学课程产生了兴趣,才能使学习的刺激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优势兴奋灶。
2.始动调节
所谓始动调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一种特性。人的神经细胞具有一定的“惰性”,克服“惰性”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人开始工作时,能力与思维集中程度较低,效率并不高,以后逐渐提高。根据这一规律,在每天早晨,每周一,每学期开始时,不要进行难度太大的课程的学习,要逐渐加强难度和强度。
3.动力定型
当内、外部条件刺激进行多次以后,大脑皮层上兴奋和抵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就固定下来,条件反射的出现也愈来愈恒定和准确,形成了大脑皮层活动的动力定型。此时,神经细胞能在消耗最少能量的情况下,收到最佳的工作效果。根据动力定型规律生活和学习,神经系统能以最经济的消耗而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如违反此规律,一味地“开夜车”,一是效率低,二是破坏了已经建立的动力定型,造成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巨大负担,久而久之,可能导致高级神经活动病理性变化。“动力定型”告诉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可以通过生物钟,通过条件反射自动提醒自己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早读、锻炼,自觉地为上课做好准备,进餐、午休、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这些事情,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在学习时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睡眠时按时入睡,到时就醒。如果不是靠习惯,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情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以至于动辄被动,弄得心烦意乱。
4.镶嵌式活动
大脑皮层在同一时间内只有部分区域产生兴奋,而其余部分处于抑制状态,转换兴奋区和抑制区,可以及时清除大脑的疲劳,维持较久的兴奋优势。工作区和休息区互相交替、互相镶嵌的复杂机能活动,就是大脑皮层的镶嵌式活动。人在学习和工作时,大脑皮层相近的细胞群处于兴奋状态,其他部位则处于抑制状态。由于大脑皮层各区域的机能转换,可以使大脑轮换休息,就能维护较长时间的工作精力,预防疲劳。
5.保护性抑制
人在学习、工作、劳动时,大脑皮层兴奋区域的代谢逐步加强,血流量和耗氧量也增加,大脑的工作能力也在提高。如果消耗过大,就会产生脑疲劳,工作能力随之下降。这种大脑皮层经过一段时间兴奋后,出现机能活动性暂时降低,产生生理性保护抑制,以防止出现过度疲劳的生理特点叫做保护性抑制。因此学习、工作必须劳逸结合。
二、如何让脑处于最佳状态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大脑健康,大学生和脑力劳动者应采取以下措施:
1.足够的营养
常用脑的人,如果脑的营养不足,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想问题不深入。严重的时候,还会发生头昏脑胀,不能再继续学习和思考问题。有些大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常常很害怕,以为自己脑子得了病,忧心忡忡地找医生,或者私下找“健脑”、“补脑”的药吃。这样做很不好,既给自己增加了精神负担,又容易吃出毛病来。其实发生这种情况,往往是营养不足或者疲劳过度造成的。饮食方面的对策有:一要及时补充糖类。要叫脑子工作得出色,也就是要给脑子充足的能量和营养。脑子用的热能有一个特点,它只喜欢用葡萄糖释放出来的热能,而且它自己又不能贮存葡萄糖,必须从血液里提取。又因为脑的活动量大因而消耗的葡萄糖很多,所以正常人平时血液中大约2/3的葡萄糖要被大脑消耗掉。当大脑活动紧张时,如背书、解习题时,消耗的葡萄糖就更多了。因此人的血液中要保存适量的葡萄糖才行。如果血液中的葡萄糖少了,脑子得到的热能也会跟着减少。由于能量不足,人就会感到脑子疲劳,思路不清,记忆力不好。特别是青少年的肝脏贮存肝糖原不多,不能及时把肝糖原转变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去,补充血液里被消耗的葡萄糖,所以更容易发生疲劳。有些青少年常常上了三四节课,就觉得精神不易集中,听不清老师讲的内容,非常想睡觉,就是这个缘故。因此,常用脑的青少年应该多吃些含糖类多的食物,像米、面、杂粮和薯类,它们含的淀粉在消化器官里能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吸收人血,维护血中葡萄糖的含量,及时向脑提供足够的热能。二是多吃些蛋白质。脑子要精确完成指挥任务,就必须把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的兴奋及时地进行传递或者加以抑制。脑的这种活动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本身就是产生兴奋和兴奋传递的主要物质,所以蛋白质能直接影响人脑的活动。科学证明氨基酸对振奋人的精神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脑必须利用氨基酸制造神经传递素,神经传递素能把收到的信息从一个脑细胞传递到另一个脑细胞。三要吃些含卵磷脂和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卵磷脂也是构成神经传递素的重要物质,它能帮助脑传递兴奋,有增强人记忆的功能。大豆和豆制品、牛奶、鸡蛋和牛肉里含卵磷脂很多。另外,还要注意多吃含有维生素B族的食物,因为它们能帮助脑子对糖类的利用,所以经常吃水果和新鲜蔬菜对用脑的人也大有好处。
2.常用脑,勤用脑
充足的营养是大脑聪慧的物质基础,另外,大脑也遵循“用进废退”这一普遍规律。大脑和其他器官一样,神经系统包括脑在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小儿出生后,脑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且大脑细胞的变化到8岁时已与成人无多大区别,所不同之处主要是脑细胞功能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成熟和复杂化。据科学实验证明,人从20岁起,脑细胞每天要死掉约10万个。脑细胞的总数在出生时就固定了,一辈子中有减无增。假如把脑细胞的总数用10万去除,等于374年。也就是说,人如果活到374岁,脑子里就没有了脑细胞。可见多用脑不会早衰,不会使脑细胞死得多而到老了不够用。另外,从“用则进,不用则退”的原理来说,人的肌肉越运动,越锻炼就越结实,越有力量,不用时则软弱无力,甚至萎缩,对于脑来说也是这样,脑子越用越灵,不用则退化而萎缩。大脑过度的闲散对健康的维持也是不利的,适度的工作和学习是对脑的一种有益的刺激,保持大脑皮质最适宜的紧张度,对脑的保健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大学生一要勤于用脑,注意遇事多想多问,先想后问,这样能使神经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使人的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深刻。二要善于用脑,学习和记忆的东西越多,理解力也越强,越易于形成、巩固新的联系,思维也就更加敏锐、灵活。有材料说,用脑多的人,智力比懒惰者高50%,而经常不学习、不思考、整日无所事事的人,智力的衰退就比较快,到了老年就容易反应迟钝,甚至导致老年性痴呆。人脑好比一部机器,长期不用就会“生锈”。当然,用脑也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那样会造成大脑过于疲劳。
3.不可让脑处于过度的疲劳状态
从整体上说,大脑越用越灵活,但从具体安排上,则要注意劳逸结合。人的大脑是生物界最精妙的结构,大脑活动过程中进行的新陈代谢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并产生代谢废物。心理学研究发现,健康儿童连续用脑30分钟,血糖浓度在12mg以上,这时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连续用脑90分钟,血糖降至80mg,大脑的功能尚正常;连续用脑120分钟,血糖降至60mg,反应迟钝,思维力较差;连续用脑210分钟,血糖就会降至50mg,这时就会产生疲劳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头昏脑胀,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大脑疲劳后如果用不断刺激来迫使其工作,不仅效率大大降低,而且会造成脑功能紊乱。如果长时间地不加节制地使用大脑,会使其处于紧张的兴奋状态,因消耗过大而变得虚弱,导致神经衰弱。因此,不宜长时间地使用大脑,学习一段时间后,适当地休息一下,做体操、打球、唱歌、谈笑,都可使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
4.交替使用左右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人的左右脑功能相互联系却又分工不同,从事科技、文学、教育等工作的人,多数大脑的左半球很少使用,而右半球则常使用,这就会使不常用的左脑半球表现无能。相反,如对不常用的脑半球加强运用,给予不断刺激,这样常用的和不常用的两半球互相配合、互相启发,互传信息,就会使两半球互相配合、互相启发、互传信息,就会使两侧大脑半球的潜力得到开发,工作、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位善于把大脑的两半球都动用起来的人。他说,他并非在书桌旁,而是在夏日里躺在山丘上的时候,发现了他的相对论。
学习要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交替呢?一般以一个小时为最好,当然这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脑细胞就不容易疲劳,学习时间相对长一些。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一门学科只能学习一小时。然后就必须换一门学科来学。科学用脑另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是体育锻炼和进行体力活动。身体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本钱”,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体力活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消除大脑疲劳,尤其是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定一个计划,是拥有健康强壮身体的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