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病毒性心肌炎可能很轻,症状被原发病所掩盖,病变持续时间短暂,在心肌炎症消退后可无明显后遗症象;少数病人出现心肌炎的症状。发病前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特异病毒(腮腺炎、带状疱疹等)或肠道感染史。常见症状为心悸、气急、胸闷、发热、极度乏力、血压降低、心前区疼痛等,严重者会出现心力衰竭(浮肿、气急、不能平卧)、休克、昏厥,甚至心肌梗塞等症状。心率常增快,可与病情不平行,常见多种心律失常,包括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或传导阻滞等。
2.治疗措施
一般病毒性心肌炎起病并不严重,症状因不典型,易被误诊,要争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急性期采用自由基消除剂维生素C静脉点滴为主,抗病毒及免疫治疗为辅。总之应及时采取综合措施。
①休息。心肌炎主要是休息。如休息得好,治疗及时对预后有重要意义。对症状明显,心电图及其他辅助检查明显异常者,急性期卧床休息2~3个月。如症状体征都好转可室内活动;发病后半年内症状体征都恢复正常,可开始半日工作,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休息时间。
②对心肌的治疗。急性期静脉推维生素C,对有心律失常者,做抗心律失常治疗。有休克者做抗休克治疗。有心力衰竭者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细菌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条件因子,常规用青霉素治疗。中药治疗,常用的有黄芪、丹参、升脉饮,可增加机体抵抗力。
③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
④抗病毒治疗。
⑤提高免疫力治疗。
⑥吸氧。
3.预防保健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冬季注意保暖,防止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的预防接种,如麻疹病毒、肝炎疫苗等可能会降低病毒感染的机会,减少心肌炎发病率。
第三节常见传染性疾病
在青年学生这个群体中,大家生活在一起,交往、接触频繁,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极易传播、蔓延或造成流行,也易与家庭、社会构成相互传染。这决定了大学生必须了解有关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及有关传染途径,以使自己和他人免受传染。
一切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关系到的疾病叫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可分为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和螺旋体等。人体寄生虫主要是原虫和蠕虫。感染性疾病中许多是有传染性的,可在人群中造成流行,这部分疾病又称为传染病。
一、传染与传染途径
传染是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病原体在人体内寄生过程,依据病原体的致病力和人体免疫应答及其他防御功能不同,产生不同的感染表现。
①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人体不发病。
②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分有带素者、带菌者、带虫者。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并不出现疾病现象。病原携带者可分为健康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如我国约有1.2亿人血液中存在乙肝病毒,而无疾病症状,故称这种人为“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各种病原携带者都排出病原体,成为许多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源,这是与潜伏性感染的主要区别。
③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组织损伤或损伤十分轻微,多无症状,需经免疫学检测才发现已被感染。例如,成年人多数都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但许多人却从未发病。隐性感染者可能也是病原携带者,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成为传染源。
④潜伏性感染病原体侵入后,长期潜伏在人体内,只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乘机引起发病。常见的有疟疾、结核病。感染水痘病原体后,其病毒可潜伏在神经节若干年,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再发生带状疱疹。患麻疹后,病毒可潜伏在中枢神经系统,一二十年后可成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属于慢性病毒感染潜伏性感染病原。
二、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其中以甲型、乙型较为多见。
1.流行特点
①传染源是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发病前3~4天至发病后l~3个月内均有传染性,但以发病前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②传播途径:甲型、戊型经口腔传播为主,即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等传播。乙型、丙型及丁型经血液传播为主,即通过输血、注射及使用污染的血液制品等传播。
③人群对此病具有高度的易感性,男女均可患病。甲型肝炎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其他型肝炎多发生于青壮年,丁型肝炎则是在乙型肝炎感染之基础上感染的。
④病毒性肝炎呈世界性分布,其发病率高低与经济、文化、卫生水平有一定关系。
2.临床表现
甲型肝炎潜伏期为2~7周,乙型为6~24周。
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慢性、重型和淤胆型。甲型、戊型可痊愈,多起病急、病程短,不易转为慢性;乙型、丙型、丁型多发病缓或隐袭,病程长,易转为慢性,预后较差。
(1)急性黄疸型肝炎
按病程可分为以下三期:
①黄疸前期:起病多徐缓,初为低热、畏寒。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上腹不适及腹胀等,并伴有疲乏无力、全身不适等症状。至末期小便色泽加深,大便颜色变浅。此期1周左右。
②黄疸期:体温下降至正常,自觉症状好转,或上述消化道症状有所加重。尿色继续加深。呈深黄色或浓茶色。巩膜及皮肤先后出现黄疸并迅速加深。此时,患者肝区多有不适或触痛。严重者,粪便可呈灰白色,此期持续2~3周。
③黄疸消退期:黄疸消退,食欲增进,体力恢复,大小便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此期持续1~4个月。
(2)急性无黄疸性肝炎
本型较黄疸型多见,约占急性肝炎病例的90%。除无黄疸外,其他症状大致和黄疸型相似,但程度较轻,易与一般胃肠道疾病混淆而被忽略。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而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异常者,则为慢性肝炎;如在短期内出现高热和严重的消化道不适、极度乏力,并有昏迷前驱症状者,为重型肝炎;症状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症状较轻,梗阻性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除其他肝内、外梗阻者,则为淤胆型肝炎。
3.诊断
根据接触史和临床表现,如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黄疸、肝肿大、压痛、肝功能异常等,可作出临床诊断。但要确定肝炎类型还需做血清学检验,如测血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eAg)、e抗体(抗HBeAg)、核心抗体(抗HBcAg)等,可判定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及其传染性等。
4.防治措施
①及早发现病人并上送隔离治疗。对病人的衣物、住室及其接触物品进行彻底消毒。
②搞好食品卫生、水源保护、粪便管理和个人卫生。做各种注射和针刺治疗时,用具要严格消毒,使用一次注射器具和针刺针。
③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均可使人体产生自动免疫。甲型肝炎患者的接触者,可接种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
④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复发恶化时,应卧床。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热量充足。避免饮酒、过劳和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必要时,可静脉点滴10%葡萄糖液、维生素C等。也可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可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
1.流行特点
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自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后9天均有传染性。隐性感染者在流行期间占感染人数的30%~50%,是重要的传染源,不可忽视。
①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被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传播。
②人群普遍易感,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2.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3周。主要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
多数患者无前驱,一开始即发现腮腺肿大,少数人在腮腺肿大前l~2天可有前兆,如低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腮腺肿大可先出现于一侧,l~2天后波及对侧,亦可两侧同时肿大,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显著者面貌可完全改变,俗称“猪头瘟”。张口、咀嚼时疼痛加重,进酸性食物时疼痛更甚,肿胀于2~4天达高峰。少数患者可有颌下腺肿胀或累及舌下腺,极少数病例可始终无腮腺肿胀,仅表现为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或以睾丸炎、脑膜炎为主要表现。
3.治疗原则
①急性期应卧床,宜进食流食或半流食,避免酸性食物,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高热及局部疼痛时可给予退热止痛药及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
②目前西药尚缺乏抗腮腺炎病毒的药物。中药可用板蓝根注射液。局部可用青黛散加醋调匀外敷。
③如并发睾丸炎者用丁字带托起阴囊,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亦可口服药物。
4.预防保健
①隔离患者到腮腺肿完全消失为止。
②病室通风,被污染的用具煮沸或暴晒。
③易感者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应用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
④可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清或高价免疫球蛋白,但持续时间较短,仅2~3周。
四、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除发热、出血外,有明显的肾损害,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此病发病与鼠类密度有关,人群中凡与鼠类有频繁接触的则感染机会多。
1.流行特点
①患者一般无传染性。农村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城市是大家鼠和褐家鼠。
②可经多种途径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是病鼠的排泄物污染易感者破损的皮肤,病原体经皮肤创口侵入;病鼠的排泄物,如污染尘埃或食物,也可经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也有人提出革螨是出血热病毒的宿主之一,它通过叮咬吸血可在鼠间传播,也是鼠人之间传播此病的途径之一。
③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青壮年。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④全年均可发病,多发于春季和秋冬季。
2.临床表现
潜伏期平均为2周,可波动在11~23天之间。根据出血热的临床发展规律,大致可分为5期。但多数不典型,有“越期”现象,重者可有二期、甚至三期重叠。
①发热期:突发高热,伴有畏寒或寒战,体温在l~2天内可上升至39~40℃,常有头痛、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症状。患者颜面、颈部和前胸皮肤充血潮红,称为“三红征”,很像喝醉酒的外貌,故称为“酒醉外貌”,并伴有全身酸痛等流感症状,眼球结膜水肿,像剥了皮的葡萄。出血点最常见于软腭和两腋下皮肤,常排列成条索状或抓痕状。本期持续3~5天。
②低血压休克期:起病3~5天,体温开始下降或热退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症状。早期表现为血压波动,脉压差缩小,脉率快。患者烦躁不安,以后血压逐渐下降或急剧下降,甚至不能测出,脉搏细快,心音低弱,患者神志尚清楚,面色潮红,四肢温暖,至休克后期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口唇及肢端发绀。本期多持续l~2天,此为病的严重阶段之一。
③少尿期:一般发生于病程5~7天,患者尿量明显减少,严重者可尿闭(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少于50ml称为尿闭)。此时多为血尿,有时可发现絮状物或膜状物随尿排出。本期的出血倾向较前加重,可发生鼻衄、呕血、咯血、便血、尿血等。本期也是出血热的严重阶段之一。少尿期一般持续3~5天,个别达10天以上,持续时间长短常与肾损害程度一致。
④多尿期:一般出现于病程第10~12天,患者每日可排出3000~4000ml低比重尿,少尿期的各种症状随之好转。但须注意因大量排尿而发生脱水和电解质丢失,特别是低钾血症或因抵抗力减低而继发感染。多尿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大多1~2周,少数可达数月。
⑤恢复期:一般于病程第4周开始,尿量恢复正常,夜尿逐渐消失,尿浓缩功能恢复,体力开始恢复,一般情况开始好转。少数仍有软弱乏力、头昏、食欲减退、腰酸等症状,一般经1~3个月才能完全恢复。少量重症患者肾脏损害严重,浓缩功能恢复缓慢,尿比重低于正常,需半年至1年方可基本恢复。此病死因主要是休克、肺水肿、心力衰竭、尿毒症、腔道大出血和继发感染。死亡多数发生在少尿期,少数发生在低血压休克期和多尿期。
3.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应根据各期病理及生理特点,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调整机体的内环境,预防可能发生的损害,把好休克、尿毒症和出血关,这是保护患者越过危险期恢复健康的关键。
4.预防保健
①灭鼠和防鼠是关键。
②搞好环境卫生,避免鼠的排泄物污染环境。食品如剩饭菜要加热和蒸煮后方可食用。
③灭螨。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和通风。流行地区室内每7~10天用1%乐果或2%敌敌畏灭螨一次。稻草收入屋内之前应晒干。
④注意个人防护,在疫区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收获季节不在野外留宿,不在草丛和稻草上坐卧。野外工作时穿“五紧服”,以防螨虫叮咬。目前流行性出血热的疫苗正在推广使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