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天和地是一阳一阴、一乾一坤,构成了整个世界,是万物的本源。所以在崇拜天的同时也十分崇拜地,在祭祀活动中不但天地两者对称相配,而且它们在众多祭祀活动中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这是因为当时人们知道是大地养育了万物。所以,祭地便是人们对地母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
据记载,“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祀天于南郊圜丘,祭地于北郊方泽”等。也就是说,祭祀大地,要在夏至日这一天在泽中方丘祭之,而且要在都城的北郊。这是因为,天气从夏至日这一天开始逐渐转凉,万物逐渐走向凋零、衰败,这是一个阳尽阴生的日子。地属阴,北郊也是阴象。这两点正好与祭天礼仪相反。天圆地方,选择方丘祭地,既体现了法地的思想,也表示了对地的敬重。
在祭祀仪式上,古人认为祭地与祭天应该“同服”、“同器”、“同牲”,而且祭祀仪节基本相同,不过,祭法不同。例如祭天用燔柴升烟,祭地却是血祭,即将牺牲等祭品的血浇灌于地,使牲气下达于地,让地神歆享。祭祀用的牺牲,祭天为苍色,祭地为黝黑之色;在用玉方面,祭天为苍璧,祭地为黄琮,前者为青蓝色圆形玉,后者为黄色方形玉。
除了祭祀大地,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国度里,春秋两次祭祀社稷神也是国家的重要典礼。春秋两次社稷祭祀的时间,分别选用仲春月、仲秋月的吉日。在祭社之日,周天子要穿戴絺冕礼服,亲自主持祭礼,司农、司空帮助检查祭祀器具与祭品牺牲。在奉献的祭品中人血或牲血最重要,所以《周礼》说:“以血祭社稷”。血祭社稷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将血直接滴入土中;二是涂血于社稷神主之上;三是供血于神位之前。祭祀社稷时,要击鼓、舞蹈。社稷祭祀在古代时分时合,以社祭为主,各地均有自己的社祀活动。隋代国家分立社坛、稷坛,各以太牢致祭。明清二坛合一,立社稷坛,列为国家上祀。
此外,祭祀地神还有一种貍沈之祭,这是对五岳山川等的祭祀。“山无大小,皆有神灵,山大则神大,山小则神小”(《抱朴子登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其中五岳四渎的祭祀最为重要。祭五岳用血祭,祭山林川泽则用禬沈之祭。祭祀山林就是将牺牲、玉帛埋入土中,表示对土地、山林之神的祭奠。祭祀川泽就是将牺牲、玉帛沉入川泽,以表示对川泽之神的祭奠。
但是,由于五岳、四渎、四海、四镇分据天下四方,君王难以一一前去祭祀,这时就采取望祭的方式。即在京城南郊设名山大川五岳四渎祭坛,远望山川而祭,祭品用牲要与各方之色相合。
从中国传统礼文化的发展与继承来看,明代达到一个高潮,帝王对于国家祭祀重典高度重视。对地的祭祀时间为夏至,其祭祀活动的隆重程度、规模之大、成本之高是历代所不及的。明代初期在南京钟山之北建方丘坛。据历史记载,洪武二年夏至,太祖朱元璋曾到此祭祀。洪武十年又改成在圜丘合祀天地。到了明世祖时期,明代迁都北京后,在天地坛和大祀殿共祀天地,其制度与洪武年间相同。从嘉靖时期开始,把天地合祭改为分祭,后在北京安定门外的东面修建方泽,通俗地说也就是地坛,每年夏至都要在那里举行方丘祭地大典。清代时期的祭地仪式基本上沿用明制,也与祭天仪式大同小异,只是略有改动,只是方泽祭地仪式更加盛况空前。
延伸阅读
北京唯一幸存的帝王祭地坛
北京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夏至”日祭祀地皇神祗的地方,也是明清北京五大坛之一。它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命名为方泽坛,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改名为地坛。清代多次进行扩充和改建,乾隆年间曾改建了主体建筑方泽坛和皇祇室,形成现在的形制。
地坛的主体建筑是方泽坛,俗称拜台,盛大的皇家祭地礼仪就在这里举行。方泽坛平面为正方形,以水渠环绕象征“泽中方丘”,正方形平面象征“天圆地方”。座南朝北的布局和按六八阴数铺成的墁石象征“地为阴”,黄琉璃砖象征“地谓之黄”。
地坛是我国规模最大、唯一幸存的帝王祭地之坛。明清两朝共有14位皇帝连续381年在此祭地,直到1912年清皇朝被推翻而告终。1925年地坛被辟作京兆公园向市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