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事格言
47538700000007

第7章 不做无原则的老好人

坚决不能做无原则的好人。处世能方能圆才能所向无敌。没有必要对自己有多少知己苛求,相交满天下,相知能几人?对于朋友之间的聚散也不需要挂在心头,这是常有的事情。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要学会求得保全。做好人,一定要讲究好手段,不要做毫无意义的好人,对别人的过分好心也要加以提防。对任何人都要保持一种平等的态度。

能方能圆,所向无敌

老狐狸认为,只有做到能方能圆的人,才能所向无敌。人做到动静相宜。

菜根谭中说,对于一个好动的人来说,就像云中的闪电一样飘忽,就像风中的残灯一样忽明忽暗,而对于一个特别喜欢安静的人来说,其实就像已经熄灭的灰烬,也像毫无生机的枯木。这些人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其实人应该像在静止的云中有飞翔的鸢鸟,同时又好像是在不动的水中跳跃的鱼,通过这种心态去观察万事万物,这样才能合乎道的理想境界。

孔子为了推行仁义主张,广泛学习,广收门徒,周游列国。据说有一次,他们师徒在大树下乘凉,等他们走后,人们就把大树给砍掉了。他们路过某个国家,人们就把他们的足印给铲掉了,这种侮辱,刚烈的人恐怕早已咆哮:“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孔子忍了下来,虽然传说中的他是个大力士,但是他能方能圆,在他看来一生的时间不是很多,确实没有精力将这些侮辱性的事件提上日程。他将自己一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思想传播上,结果不但得以高寿,而且成了圣人。虽然孔子一生未曾得志,累累如丧家之犬,但是他的仁义天下确实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主心骨。

庄子也是能方能圆的人。他是属于穷得人们都会自愿地为他哭得死去活来的那种,贫穷和他如影相随,庄子很想甩掉它,庄子曾经借孔子的故事自嘲:“如果富贵求得来,即使给别人赶车我都愿意;如果富贵求不来,那我就只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庄子甩掉贫穷的种种努力最后都归于失败。然而突然有一天,玩笑地说是因为他吃肉的缘故,他智慧了,倚着一棵苍天大树,悠闲自得,影子不见了。他很开心,很快他就在树下做了个梦,梦见大树告诉他说无用就是最大的用处。谁也没有想到,他从此再也没有走出梦境。还是在那棵大树下,他的思绪飞到了北海,时而为鲲,时而为鹏。他潜入水中和鱼交流,舞在空中和蝴蝶纠缠,无拘无束。如果心情够好,他还会调侃调侃孔子,杜撰些故事,聊且一笑。有人批评他的思想消极,但毫无疑问这里的消极是个褒义词。

然而历史上的方孝孺却是方有余,而圆不足。燕王朱棣在北平的时候,他身边有个道衍和尚。据说这个和尚智谋天下无双,为朱棣出了不少好谋略,朱棣很是器重他。后来朱棣起兵,道衍随军出征。据说在出征前,道衍突然扑通一下跪在了朱棣的面前,朱棣大吃一惊,慌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道衍说有一个请求,朱棣说你起来吧,有什么请求尽管说。道衍说,求大王夺得天下以后,有一个书生千万不要杀。朱棣回答说如果夺得了天下,天下人都是寡人的子民,寡人当然不会杀他们,更何况是个书生?道衍将信将疑地站了起来。大军前行三十里,突然道衍又扑通一下跪了下来,这回朱棣又吓了一跳,他不明白这道衍今天是怎么了,该不会是行军打仗腿发软吧?道衍还是请求朱棣说有一个书生无论如何都不能杀,朱棣说早就答应你了,不会杀的,寡人说话是算数的。道衍说我不是怕大王说话不算数,我是为大王着想,怕大王在气头上非杀他不可,然而杀了他以后大王千秋万代都翻不了身。燕王很是好奇说谁有这么大的能量,能让寡人非杀不可,又能让寡人永世不得翻身?道衍很坚定地说出三个字:方-孝-孺。“原来是他啊!”朱棣倒吸了口凉气。

很快,朱棣攻占了南京,见到了传说中的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朱棣用欺又用骗,用尽好手段,想让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方孝孺起先不答应,双方对峙着。后来方孝孺心一横,提笔就是四个字:“燕贼造反”!朱棣一看,怒气冲天,说你不肯屈服,难道你不怕寡人灭了你的九族,方孝孺说你就算灭了我的十族我也不怕。果然朱棣说到做到,将方孝孺的门生和朋友凑成第十族。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个个地杀,只要方孝孺回头,杀戮马上就可以停止。在最后时刻,朱棣还没有放弃机会让方孝孺回头。但方孝孺痴心顽固,不改初衷,最后也被杀。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是圆有余,而方不足,他们为人处世往往缺少正气和原则,容易随波逐流,最后碌碌无为,即使真做了一些事情,也很少不背负骂名的。而还有一部分人,就像方孝孺一样,方有余,而圆不足,做人过于原则和正气,而且很多时候不知道变通,最后成为了“烈士”,后一种人是值得我们同情的。这种过于正气的人如果能够更加务实一点,如果能够在大节上坚持自己的原则,在细节上有所变通,也许会活得更好。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以他们做人的人品和方式,他们想融入到一个群体,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过于方,容易刺伤很多人。其实,如果他们能够变圆一点,很多时候,并不影响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

老狐狸认为,人要做到能方能圆,这是一种大道的适应,才能所向无敌。

相交天下,相知几人

老狐狸认为,相交满天下,相知能几人。人生就几十年的时间,人要不断前进,要让自己人格不断完美、体验不断深刻,要做到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些人,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自己必须首先成为别人的知心朋友。

我们常说“酒肉朋友好找,患难之交难逢”,“酒肉兄弟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之类的话,我们也深知“益友百人少,损友一人多”,“富贵招朋友,困苦识知己”之类的道理。“酒肉朋友”、“游戏朋友”我们当然要拒之门外,这种彼此之间靠不住的关系,绝对不会有共醉重阳的默契,也很难出现天涯共此时的景象。通俗地说,人们很难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也就是很难成为知己。那么彼此成为知己就是交友的最高境界,一代又一代的人为追求这一境界不懈地努力着,甚至以牺牲自己为代价。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真正遇到称得上知己的人时,彼此之间又会变得十分的苛刻。因为原谅敌人要比原谅朋友容易得多。

朋友的最低层次是酒肉朋友,最高层次是诤友。

朋友不受年龄的限制,可以是父母、老师,也可以是同学、伙伴。朋友也不受性别、空间的限制。当然我们也不能把交往的时间作为衡量友情的标尺,坦坦诚诚、平平淡淡才是真。

真正的朋友一定会在你患难时挺身而出,为你分担苦与泪,这与无所求并不矛盾,这种行动是个人感情的必然结果。它出自于真心,发自于肺腑,是人性的体现,这应该就是似乎遥远又似乎贴近、似乎缥缈又似乎明朗的友情。

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是琴师,他的琴声能够模仿许多种自然界中的声音,并且能表达各种情感。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琴意。他常常因此而感叹。后来,他终于遇到了能听懂他音乐的钟子期,两人成为知己,然而不久后,钟子期去世了。伯牙听后,悲痛欲绝,他来到钟子期的墓前,抚琴一曲哀悼知己。曲毕,就在钟子期的墓前将琴摔碎,并且发誓终生不再抚琴。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得好:“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所以有人就有这样的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有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善良的朋友。”

人的一生如果交上好的朋友,不仅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慰藉,而且朋友之间可以互相勉励,让友谊成为事业的基石。朋友之间,无论是在志趣上,还是在品德上、事业上,总是互相影响的。一个人一生的品德与事业,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选择朋友就是选择命运。如果交错朋友将是人生一大失误。如当今所讲究的哥们儿义气,充满了旧社会的行帮气息,在一些人看来,义气比什么都重要,为此忘掉了公理,忘掉了法律,忘掉了原则,忘掉了道德,头脑一热,不管是非曲直就“两肋插刀”。

若想交到好的朋友,其关键还是在于学会做别人的知心朋友,不要对朋友胡乱发脾气。有一个脾气特别坏的孩子,他父亲为了纠正他的坏脾气,给了他一小袋钉子,对他说,每当想发脾气的时候就可以在后院的围栏上钉一个。第一天,孩子一共钉下了37根钉子。第二天32根。慢慢地,钉下的钉子一天比一天减少,这个孩子终于发现要控制住自己实在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许多。最后,这个孩子变得很有耐心,再也不胡乱发脾气。他的父亲知道后,十分高兴,又让孩子在学会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来。就这样又过了许多天,孩子把所有的钉子都拔了出来。父亲知道后很是开心,自己的孩子终于有了个好脾气。但是父亲还是很严肃地指着钉孔对孩子说,这些钉孔永远都不能恢复了。一个人生气的时候向别人乱发脾气,无论以后如何,都会留下疤痕的。

老狐狸认为,能找到相知相交的朋友是人生最大的幸事之一。

朋友易交,知己难求

老狐狸认为,朋友易交,知己难求。

朋友之间常常因为一些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宽容地对待朋友,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朋友开启一扇窗,可以让自己看到更广阔的天空。与朋友交往,不能过分地苛求或者责难别人。伤人的话往往比刀子还要锋利,它会将以前所有维持关系所做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

要做别人的知心朋友,首先两个人在理想和情趣上就应该志同道合。

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十分要好的朋友。要好程度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这样的日子相处十分融洽。

然而事情却在某一天突然发生了变化。那一天,他们两兄弟在菜地里锄草。

管宁抬起锄头锄了下去,结果“当”的一声,碰到了一个很硬的东西。管宁除掉泥土翻过来一看,是块黄金,他自言自语地说:“我还以为是什么东西这么硬呢,原来是块金子。”说完以后,他就把金子扔到了一旁,继续锄草。

“什么?金子!”华歆听到了管宁的自言自语,赶紧丢下锄头跑了过去,拾起金块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

管宁看到以后就责备华歆说:“你想获得财富就要靠自己辛勤的劳动,我觉得一个有道德的人绝对不应该贪图不劳而获。”

华歆不跟他争,嘴上嘟囔了一句,说这个他也明白。但他还是不愿意将口袋里的金块拿出来。但是管宁盯得他很难受,于是他很不情愿地扔下金块去干活。然而由于他心里始终惦念着那块金子,所以干活不像先前那样卖力了,而且还不住地唉声叹气。

后来还有一次,两个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两人正进入读书状态,忽然外面沸腾起来,鼓乐之声不绝于耳。于是两人起身去窗前看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朝廷有个大官乘车经过,他有很多随从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十分威风。

管宁看了一眼,很不以为然,很快就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外面如何喧闹都和他没有关系。

但是华歆恰恰相反,他已经被这种极尽豪华的排场给吸引住了。不仅如此,他还觉得待在屋里实在是很难看清楚,于是把书扔下,跑出去尾随着车队细看。

管宁对华歆很失望。等华歆一回来,管宁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然后向华歆宣布说,他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迥然不同。今后大家分席而坐,再也不是朋友了。

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往往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来完成,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有限,精力有限。只有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完成工作,才能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历史上几乎所有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必然有一个或者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帮助他。马克思是伟大的,如果没有恩格斯的帮助,马克思也很难写出《资本论》,甚至连自己的生计也成问题。

试想,如果管宁容忍华歆的不认真学习,到头来,管宁也会对这种不认真习以为常,最后自己也会逐渐不认真起来,那又怎么能产生一个优秀的文学大师呢?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华歆迷恋财富和繁华本身无可厚非,后来他按照这条路走了下去,也是比较成功的。这里只是说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和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来实现,如果华歆违心地跟管宁一起学习,最后他也肯定没有什么成就,倒不如专心于自己中意的财富和官场。

人并不一定要找最优秀的同伴,但一定要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只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才能够鼓励和激励自己在理想的路上走得更远,而不会轻言放弃。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值得交往的朋友,不要将自己当成救世主,任何人也不会是救世主,他只是人群中的一个。

其次,要做别人的知心朋友,必须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如果凡事都从自己出发,不考虑别人的感受,那么朋友关系也容易紧张。急朋友之所急,想朋友之所想,既要学会锦上添花,同时还要注意随时能雪中送炭。从前,有三个人是朋友,其中有一个人生活比较贫困,没有棉衣过寒冬。他给另外两个人写信求助。其中一个朋友二话没说,就寄来了一件旧棉衣;而另外一个朋友则回信说等自己有了钱以后给他买一件新棉衣。后来这个人终于摆脱了贫困,而且事业大有成就。两个朋友都来祝贺他。那个允诺有钱给他买新棉衣的朋友送来了一件貂皮大衣。这个人回答说:“其实我已经有了一件很珍贵的棉衣!”说完,他就拿出了当年另一个朋友送的旧棉衣。知心朋友是用心在交流和体会的,来不得半点敷衍。

最后,不要在别人面前谈论知心朋友的是非,在别人面前,谈论是非最终会破坏朋友关系。当然,在知心朋友面前也不要谈论别人的是非,既然你不愿意多花时间去了解别人,又怎么能凭借一己之见给别人下定论呢?在你的知心朋友看来,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这会破坏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很多时候,是非问题是不能谈的,也不要总是在朋友面前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这种抱怨很容易让朋友为你担心,甚至有的朋友因此而看不起你的境界。

老狐狸认为,做朋友一定要真心,这样朋友才会成为知己。

得意失意,求得保全

老狐狸认为,人在苦心追求的时候,往往会感受到追求成功的喜悦,而人在得意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潜藏着的失意。

正是因为人们有这种心态,所以人们无论是得意失意都要泰然处之,都要求得自己的保全。历史上有很多失意的人,比如司马迁,又比如蒲松龄。关于这两个人有一个作者写了这样两段话:

“如果司马迁不是一个真书生,而是一个随流的官员,他绝对可以贪污足够的钱,来赎回自己的宫刑。其实如果司马迁不是个真书生,他完全不会在汉武帝的气头上为李陵仗义执言。据说,他和李陵根本就不认识。然而以书生的仁义心肠,他觉得自己应该说句公道话,于是傻不隆咚地替李陵辩解,汉武帝正好逮不住李陵撒气,便轻轻松松地赐了司马迁一个宫刑。金庸书中的大侠往往都是经过九死一生而活下来的,只要没有死就还有希望,司马迁就是这样,含冤受辱,他更是仗义执言。他可以不报复自己的屈辱,但他必须坚持真相,毕竟历史来不得半点虚假。但是即使他直言,汉武帝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果然,《史记》一出,皇帝们后悔了,被一个书生给戏耍了,造了本谤书流传天下,一生功过,书中写得尤其清明。不畏权贵,不流于世俗,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直言到底,这是司马迁的江湖梦。一辈子都在忍受屈辱为后世说明真相,等到《史记》快完成的那一天,司马迁发须皆白,抬头远望,已近黄昏。回首往事,他心中涌起了无尽的落寞和无奈,一生的时间好像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于是写了篇短短二三百字的小文章《悲士不遇赋》,附在《史记》后面,我相信他是想写长篇的,但刚开了头又煞了尾,不知道为什么,难道是应了那句话:说不尽,道不明,不能说,一说便是错。”

“蒲松龄也是有江湖梦的。一生落魄的他,始终是个穷秀才,在一个小山村里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让所有自命清高的读书人笑掉32颗铜牙齿和尖刻下巴的是,这个穷秀才在自己的住处门口的大树下铺了一张凉席,然后煮上一锅绿豆汤,让路过的人免费喝。这个痴心的书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如果你有好听的故事,不妨讲给我听听,鬼狐故事尤其欢迎。路人也十分开心,有绿豆汤喝,而且还有人听他们废话。后来的故事,就不多说了,《聊斋志异》出来以后,大家就对这个小老头刮目相看,直到今天,大家压根就不记得那么多年状元榜眼探花是谁,唯一记得的是当时有个叫蒲松龄的,很了不得,连鬼那样见不着的东西,他都能分门别类,描述得有模有眼,而且很有人情味。我不能准确地总结出蒲松龄的江湖梦是什么,但是我相信他一直很看得起自己,明白自己的价值,即使是在最困厄,让他感到窒息的时候。”

其实对于这两个很伟大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一直处在失意中。一个忍辱负重,一个穷困潦倒。然而正是在这种失意中他们产生了足以让他们得意的东西,这就是他们的著作,这让他们千古留名。这说明了人不要把得意和失意看得太绝对,得意和失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处在困厄中的他们,成就了很多他们原来无法成就的东西。

人如果处在失意的时候,千万要学会保全自己。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很多时候一个人之所以没有成功,或者遭受了很大的挫折,往往是因为时机不对,跟自身的关系并不是很大。既然这个人没有错,那么他就必然有成功的可能。如果能够把握一个更好的时机,说不定还能创造一番意想不到的成就。

我们习惯去把人的得意和失意看成一种结果,殊不知这并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状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状态是由心生的,而不是状态本身。因此人的得意失意是可以转化的。

老狐狸认为,不要把得意失意看得太重要,要学会保全自己。

做好人,讲究好手段

老狐狸认为,做好人,也要讲究好手段。

在《九品芝麻官》这个电影中,有句经典台词:“要想做好官,就要比奸官还奸,要不你怎么和他们斗?”剧中的包大人为了给人伸冤,用尽办法和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包括威胁皇上,最后冤情得以昭雪,皆大欢喜。

有人信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认为自己做人高风亮节,不需要使用什么手段,而把那些使用手段的人统统斥为小人。这种人是过于天真地看待社会了,而且也过于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做人高风亮节是做人战略问题,而做人讲究手段是战术问题,战略是为了保证大方向的正确,而战术是为了保证能够迅速实现目标。《九品芝麻官》中的包大人听说了冤情之后,也只想做个好官,做个好人,但是处处被人陷害,最后不得不去京城求救,即使到了京城,他的仇家也没有放过他,最后他要学习说话的本领,他要接近皇上,甚至通过威胁皇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他成功了。如果他过于看重自己的高风亮节,而不愿意去做一些他认为不齿的事情,那么他很可能会在京城的街头乞讨一辈子,永远也不能翻身,更谈不上为人申冤。因为他懂得使用手段,懂得变通,所以最后能够成功,而且成为了路人皆知的清官。

做人,尤其是做好人,也必须讲究手段,不讲究手段地去做人做好人,不仅容易自己吃亏上当,而且容易受到世人的误解。在三国历史上,有那么一个好人,他做人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对朋友的儿子十分友善,最后全家都被朋友的儿子杀掉了。虽然是缘于一场误会,但和这个人只是一心做好人,没有讲究手段有脱不了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吕伯奢,而他朋友的儿子就是曹操。

汉朝末年,董卓专权,对这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举国上下,人人痛恨。只不过董卓的权力太大,没有人动得了他。就在这时候,曹操行刺董卓,但没有成功,曹操立即推说是献刀,然后赶紧逃出了险境。有一天,曹操单人独骑来到了中牟县,他正想骑马进城,却远远看见城门附近有一堆人还拥挤着围观城墙上贴着的一张告示。曹操挤进去看告示的内容。不料,他刚刚挤进人群,就有两名公差死死盯着他,他发现告示旁边有幅自己的画像,突然明白了自己正在被通缉,正要逃走,两个公差就猛地扑过来,不容分说就把曹操给捆上了。

中牟县县令陈宫是个很有才学的读书人,他心地十分善良,十分痛恨董卓的暴行。当天他知道行刺董卓的刺客曹操已被他手下的差人拿获,不敢怠慢,立即升堂审问。面对陈宫的审问,曹操毫无畏惧地说:“现在董卓在朝专权,作威作福,倒行逆施,一心谋取汉室江山。上至满朝文武,下至全国的老百姓,谁不恨董卓,谁不想杀掉董卓呢?我这次行刺董卓虽然没有成功,不过这是一件大得人心的正义之举。如果你把我解进宫去,献与董卓,你就成了为虎作伥的无义之人。那时,天下人会怎么看你?即使你因为投靠董卓而升官发财,可你想过没有,像董卓这样的大奸臣,迟早会垮台,到那时你这个卖身投靠者又会落得个什么下场?所以我劝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下。”曹操在公堂上语中有骨,大义凛然。陈宫听了曹操的话,对曹操甚是钦佩,于是决定弃官和曹操一起逃亡。他们连夜出城。先是纵马急驰,唯恐后面有人追赶。他们一口气跑了一夜,虽然离中牟县县城还不算远,但至少目前没什么危险了。这个时候,曹操想起了他父亲的八拜之交吕伯奢就住在这附近,于是和陈宫一起去吕伯奢家休息。吕伯奢很是高兴地款待了曹操和陈宫,问到曹操为什么会到这里?曹操也丝毫不隐瞒,把自己行刺董卓没有成功,在中牟县如何被陈宫拿住,又如何被陈宫开恩释放等情况一一对吕伯奢叙述了一遍。吕伯奢听了以后也连忙给陈宫作揖施礼,感谢他的大恩。

然而吕伯奢虽然知道了曹操与陈宫的情况,但他对曹操与陈宫那种惊弓之鸟般的心理状态却很不清楚。吕伯奢连忙吩咐家中仆人准备宴席,而他自己亲自到西村去打酒。曹操与陈宫告诉吕伯奢不必费心,但吕伯奢一心要好好款待这个侄儿,于是坚持要去打酒。

曹操与陈宫正在屋中聊天,忽然听到屋子后面有霍霍磨刀声。曹操当即脸色突变,他问陈宫:“公台,后面磨刀的声音该不会是要对你我下手吧?”陈宫说:“你先不要多疑,咱们再听一听。”曹操这时已经坐不住了,又对陈宫说:“那么咱们到后面去看看动静怎么样?”于是两个人来到了后院。他们听到后院的一间屋子里有人在说话:“捆上就杀!”“对,先绑上再杀!”

这个时候,曹操对陈宫小声说:“你听见了没有,他们说什么捆上杀、绑上杀,这不是要对你我下手,还有谁呢?吕伯奢说他要打酒去,他肯定是去举报你我去了。”陈宫说:“我看吕伯奢是个善良的人,又和你父亲有八拜之交,他必定不会做这种事。”然而曹操认定吕伯奢是去举报,准会带人来捉他,陈宫的话他哪里听得进去?他提了一把剑,就冲进了后院。吕伯奢的家属和仆人发现了曹操,看到他杀气腾腾,于是都吓得乱跑乱叫起来。曹操不容分说,见男杀男、见女杀女,只片刻就把吕伯奢的一家人都杀了。然后和陈宫一起跑到后院厨房里看还有没有人,一进厨房,只见地上正好捆着一只猪。看到这一情景,曹操和陈宫顿时明白了一切。然而曹操只是冷笑了两声,就拉着惊慌失措的陈宫逃走了。在路上,他们正好碰上了打酒而归的吕伯奢。曹操一看躲不开了,只能同陈宫一起下马。吕伯奢手中拿着酒瓶,问道:“天已黄昏,你们二位怎么要走啊?”曹操说:“侄儿正在避祸,唯恐连累伯父,所以还是决定早早离开这里。”吕伯奢不以为然地说道:“贤侄快不要这么说,我已经吩咐家里人杀猪款待二位,现在天气又晚了,你们随我回去,吃了饭,在我家住一夜,明天一早再走也不迟。”曹操坚持要走,而吕伯奢也坚持要留。这时陈宫一看双方僵持不下,他怕吕伯奢把曹操激怒,再生事端,于是对吕伯奢说道:“吕老先生,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您千万不要再挽留我们了,您还是快回去吧,回到家您就全明白了。”吕伯奢一听陈宫话里有话,又看陈宫的脸上惊慌失措的样子,以为是家中人说了什么闲话,把两位得罪了,再留肯定是留不住了。他这才松开了手,与曹操、陈宫道别而去。不料,走了还没多远,曹操突然一勒马停住了,陈宫问曹操要干什么,曹操说要回去嘱咐吕伯奢几句话。陈宫一听就明白了,忙劝曹操饶过吕伯奢。但曹操不听,回头就把吕伯奢给杀了。然后抛出了那句臭名昭著的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陈宫因此对曹操十分失望,悄悄地离开。

吕伯奢死得确实冤,但也没有影响到曹操日后成为一代枭雄。做好人如果做到吕伯奢的份上,那还是不做的好。

人是可以选择自己做什么样的人的。如果把道德看得得很重,你可以选择做个好人;如果将道德视如无物,你可以做个坏人。当然好人坏人的区分过于笼统,但是不管做什么样的人都要讲究手段。

一个人如果做了一件好事,但是不被所有的人理解,那么这件好事不如不做。如果一个人是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做事情,但是表现了自己的好心,那么这件事情也是值得的。

五代十国有个叫冯道的人,他在未出仕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诗,全诗是: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从诗中可以看出冯道并不是太注重细节上道德的人,但是这并不表示冯道没有道德,冯道讲究的是大道,而不是在细节上做文章。他为了中原百姓不被屠杀,跑到耶律德光那里去恭维他。仅这一件事情就说明了冯道的道德取向。他如果讲究细节上的道德,完全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见耶律德光,见了耶律德光也没有必要为了老百姓而去恭维他。冯道是不能仅用好人来形容,能做得如此超脱的只能是圣人。

做好人是要讲究手段的。有一种人,他对所有的人都很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先为别人着想。但是他们并没有多少朋友。因为受到他恩惠的人会以为他另有企图。即使能够理解他的好心,受了他的恩惠太多,也会觉得心理不平衡,进而主动疏远这个人。人都想自由,都想在做决定的时候不受任何因素左右。如果一个人受到别人很多恩惠,那么他的决定必然会受到那个人的左右。所以要想和别人保持很好的关系,那就不要对人太好,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侵犯那个人的空间。如果要想找到朋友,那就不要过多地打听或者干涉到别人的生活。叔本华将人类社会比喻成寒冷的冬天在一起挤暖的豪猪。他们之间如果太近,就会互相刺伤,于是开始疏远;但如果过于远,那么就不保暖,于是开始靠近,如此循环往复,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继续着。

做好人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想做好人,做大好人,那么你会无限地靠近,以便于给别人温暖,但是你在温暖别人的同时刺伤了别人。在社会中,你不要主动地为别人的利益着想,你可以关照到他们的利益。但是如果你不是想让别人欠你人情的话,那么你就不要过多地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因为他自己的利益,他自己会尽心尽力地去争取。同时还要学会争取别人的理解,这样会有更多的朋友。有的人过分小心,无论受到什么不公正的待遇,都憋在心里,不愿意告诉别人。这种人把社会想象得过分险恶。其实将自己的想法和委屈告诉别人是没有多少问题的,关键是你要使用一些手段。不要向别人抱怨什么,但是你可以用很多手段向别人说明自己的处境艰难。你可以让所有的人都看见,这样别人就会自然感觉到难度很大。有两家银行,一家银行是采用比较先进的机器,平均每个客户的等待时间只需要十分钟,银行里面的员工有条不紊地在工作。而另一家银行由于设备比较陈旧,平均每个客户的等待时间需要十五分钟。第二家银行的负责人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他让所有的员工都跑动起来,而且时常提醒顾客还需要多长时间的等待,这个时间往往比真实等待的时间要长,因此几乎所有顾客都觉得第二家银行的效率比第一家的高。

正是这种让别人看到自己在努力的办法才博得别人的信任。在社会中生存也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并不是虚伪的表现,而是一种手段,一种做人做事的手段。

在社会中,不要从来都是老好人的表现,那样会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也不要从来都是一副笑脸,人们会觉得这个人很虚伪,即使你是真的很真诚地对待别人。

历史上有很多人做人不讲究手段。他们太注重细节上的道德,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大道德。他们说话从来不转弯抹角,把自己想说的话,无论是该说还是不该说的都一股脑地说了出来。他们往往对君王是一片赤胆忠心,但是君王却对他们的话感到生气,进而对他们做出惩罚。

这种人做人本心不坏,但是在做人的方式和手段上出了问题。冯道做人本心也不坏,而且有菩萨心肠,做人的方式和手段上也是绝对高明的,值得学习。讲究手段也并不是贬义,而是一种策略。策略要讲究效用,而不是讲究冠冕堂皇。

老狐狸认为,做好人必须讲究策略,不要做老好人。

过分好心必须提防

老狐狸认为,过分的好心必须提防。一个人如果对你达到不近人情的好,那么其中一定有问题。

齐桓公是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他之所以成就霸业,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的国相管仲的辅助。

当管仲得了重病,快去世的时候,齐桓公前往探视。管仲见到齐桓公欲言又止。齐桓公问道:“如果你有什么不放心的事,就请说出来吧。”

管仲见齐桓公态度十分诚恳,于是忧心忡忡地说:“还请求大王今后不要重用易牙、竖刁、常之巫、公子启方这几个人,最好让他们远离您的身边。”

齐桓公问道:“这我就不大明白了,当年我逃难的时候,易牙连自己的孩子都肯煮了给我吃,竖刁为了在我身边侍俸,宁可自阉当太监,而常之巫有测生死祸福的能力,可以帮助我逢凶化吉,至于公子启方多年追随我,连父亲病故都不肯离开去奔丧,这四个人都如此忠心耿耿,怎么你让我远离他们呢?”

管仲叹了一口气说:“主公仔细想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亲骨肉都能不爱怜,都肯杀死,难道他还害怕杀别人吗?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可以残害,难道他不会去残害公主您吗?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是和他的为人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好好修炼自己的德行,自然会善始善终,根本就不需要靠外力所能改变的。所以,我请求主公看在国家社稷的份上,三思而行!”

齐桓公十分敬重和信服管仲,等到管仲死后,齐桓公按照管仲的提醒,把易牙、竖刁、常之巫、公子启方等打发出宫。

然而这四个人出宫以后,齐桓公却觉得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好不容易熬了三年,他又差人把易牙等人找了回来。

第二年齐桓公卧病在床。易牙、竖刁等见齐桓公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开始堵塞宫门,假传君命,不许任何人进去。有宫女乘人不备,越墙入宫,探望齐桓公。而此时桓公正饿得发慌,索取食物。宫女便把易牙、竖习作乱,堵塞宫门,无法供应食物的情况统统告诉了齐桓公。桓公于是仰天长叹,懊悔地说:“如果管仲有知,我又有什么面目去见他呢?”说完就用衣袖遮住脸,最后活活饿死了。桓公死后,宫中大乱,齐桓公的几个公子为争夺王位各自勾结其党羽,互相残杀,致使齐桓公的尸体停放在床上六七十天无人收殓,尸体腐烂生蛆,惨不忍睹。

过分的好心是要提防的,一个人灭绝了人欲,过于大义灭亲是十分让人害怕的事情。王莽为了篡位居然将自己的儿子也杀死,以此来博得好的名声,最后事实也证明王莽野心勃勃。而武则天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居然将自己的女儿给扼死,以此来陷害皇后。历史上种种事实表明,过分的好心必须小心提防。

管仲临阵脱逃,是因为家中的老母亲无人奉养,这种人知道人情,知道人伦,知道作为人子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所以他是个比较正常的人,正常的人就很容易打交道。而齐桓公身边的四个人中有三个算很不正常,一个拿自己儿子的肉给齐桓公吃,一个为了照顾齐桓公而自毁身体,一个父亲死了而不去奔丧。这三个人的举动太矫饰,太过于煽情,是需要提防的。很多人都认为这些人忠心耿耿,一片真诚。殊不知在没有根本利益冲突的时候,违背了人伦之类的事情是最不可信的。

在《三国演义》中讲了一个猎户刘安为了给刘皇叔弄点吃的东西,结果把自己的妻子给杀掉了,用他妻子的肉来请刘皇叔吃。这个故事是不足信的。这个刘安在《三国演义》中也没有了下文。即使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刘安也不应该得到重用,因为重用他是最危险的,他连自己的妻子都敢杀,又有谁不敢杀?

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也被很多人传诵着,说吴起够丈夫,够忠心,够大义。其实吴起是很可悲的。别人先说他的妻子是敌国人,如果和敌国交战,吴起肯定会有私心。吴起为了夺得帅印,便把妻子杀了。等他成功以后,自然有人再献谗言,说他既然连自己的妻子都不曾放过,又怎么可能让他忠诚于自己的国君呢?国君也是抱着这样的心理,于是不再用吴起,而吴起也只好逃到其他国家去。

不可否认,很多人为了功名利禄抛家弃子,但这种人可信吗?这种人连最基本的人伦都不能够遵守,怎么能让他遵守国家法度,为国君效忠尽力呢?每一个人都是有感情的,都对自己的亲人有着不可替代的感情,如果不是利益大到让他完全可以抛弃亲情的份上,他一般不会舍弃亲情的。

老狐狸认为,对于那些将自己最珍惜的事物都无偿献出来的人最好不要相信,因为他们很少是出自真心,背后肯定有着一颗野心勃勃的心。

对任何人都要有平等的态度

老狐狸认为,对待任何人都应该有一个平等的态度。

在三国的故事中,关羽和张飞两个人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缺乏对人的平等态度,最后他们都死在他们不能平等对待的人手中。关羽能亲将士,但轻视士大夫;而张飞尊重士大夫,却轻慢将士。

作为三国中最杰出的武将,关羽在很多方面都值得世人称叹。他降汉不降曹只为忠心,他千里走单骑只为义气,他华容道义释曹操只为报恩。他是个重情重义的大丈夫,也是个能始能终的真君子。他对士卒十分体谅,所以士卒能够为他赴敌而不回头,但是他的致命弱点是轻慢士大夫。在攻打樊城之前,关羽命令傅士仁和糜芳为先锋,在城外驻扎。结果傅士仁和糜芳饮酒导致营帐失火,粮草被烧,又引发了火炮,打死了很多本部将士。关羽大怒,要将两人斩首,费诗连忙为两人求情,关羽于是罚两人一个守南郡,一个守公安,并威胁说如果等他得胜归来的时候有任何差池,定然两罪并罚。

关羽在攻打樊城,节节得胜,最后还水淹曹操七军,降服于禁,杀了庞德。此时曹操正和孙权勾结共同图谋荆州。孙权一直就想夺回荆州,于是吕蒙假装称病,代替他的是不知名的陆逊,是个书生。关羽自然是不将他放在眼里,而陆逊更是谦卑地给关羽写了封书信,因此关羽更加疏忽大意,把荆州驻守的大部分兵将都调到樊城前线。吕蒙于是夺得了荆州,同时还劝降了傅士仁和糜芳。他告诉他们说,如果他们不投降,关羽回来肯定是不会放过他们的。这两个人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也决定投降。此时的关羽前有强敌,后无退路。而吕蒙更绝的是居然十分善待荆州百姓,然后将这种恩义广播到关羽军中,致使关羽军心涣散,大部分军士都选择了逃亡,关羽即使英雄盖世,也没有可能阻挡这种颓势,最后兵败被俘,被孙权杀害。如果关羽不是那样轻视士大夫,不那么逼迫傅士仁和糜芳,不那么看不起陆逊,而是小心提防,也不会落到被杀的境地。

张飞的死更是让人觉得惋惜。张飞能够善待士大夫,庞统被刘备赏识也有张飞的功劳。庞统来拜会刘备,刘备看他长得丑陋,便让他到耒阳去当县令。在耒阳几个月,庞统天天喝酒,并不理会政事。刘备听说后十分生气,让张飞去巡视,以惩治庞统。张飞到了耒阳,其他军民官吏都出城迎接,就只差县令庞统。张飞一问,原来庞统此时喝得酩酊大醉。张飞赶到庞统的住所,指责庞统荒废了百日政务。庞统一听,立即处理政务,结果不到半天,就把百余日的政务都处理完毕,而且没有差错,断案公正高明。断完后,对张飞说道:“我哪里荒废了政务?曹操孙权我都视为掌上观文,何况这样的小县?”张飞一听更是佩服,于是连忙向庞统道歉。回到刘备那里,也向刘备好好举荐了庞统,最后庞统得以重用。张飞能够重视士大夫,但是不能够善待士卒。张飞领军经常喝酒,酒醉的时候往往会鞭笞士卒,很多士卒被他活活打死。关羽被害后,张飞这种暴躁性格更是明显。刘备兴师为关羽报仇,张飞命令部将准备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但时日仓促,没有可能按期准备完毕。张飞暴怒,将部将范疆、张达痛打一顿,并且下了死命令。范疆、张达想到完不成任务也是死,倒不如拼死一博,于是张飞在睡梦中被这两个人割去了首级。

人是平等的,与人交往要有平等的态度。

无论对方职位有多高,都要有平等的态度与他交往和交流。如果对方是个过分看重地位的人,自然会流露出对你的轻慢,而你不卑不亢的表现会让他的轻慢有所收敛。如果对方是个懂得自尊和尊重别人的人,那么自然也希望对方能用平等的态度和他说话,任何过分抬高别人的表现都会认为是在溜须拍马。

在与人交往中,少用命令的口气。除了那些喜欢受虐的人会诚心接受命令的口气,其他人都对命令的口气有些抵触。自己如果是领导,要少用权力的影响力,即少用些命令的口气。这样能够赢得属下的尊重。如果自己是下属,更是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因为能命令别人的人都是掌握着一些权力的人。有些人说话十分讲究分寸,他从来不会命令别人做什么事情,他会主动说“请”字。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是采用商量的口吻,这样让人觉得受到了尊重。

保持平等的态度还要求不要过于谦卑,过于谦卑的人会让别人看不起。一个人谦虚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但是不要把自己的地位表现得过于低下。有人每回给别人写文件的时候总是说如果哪里写得不好,他可以立即改。别人如果对哪一处提出疑问,他总是说自己不懂,所以这么写。他认为只要别人满意,报告如何改都可以,并以为这是谦虚。实际上这是过于谦卑。既然一份文件是自己写的,自己就应该对文件中的话负责任,自己写每一句话,表达任何一个观点都是有理由的。别人之所以提出疑问也是想看一下你究竟持有什么理由。即使你的理由不充分,也需要提出你的理由来让别人有的放矢,这样别人也会觉得你虽然有不足的地方,但确实用了心,自然会更看重你。

有的人将平等的态度当作一种对抗。如果他觉得别人做得不对,出于一种他认为的平等态度他会对别人的决定进行对抗,而且习惯在公众场合这么做。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平等的态度是指做人方面,而在做事方面是有领导和下属区别的。领导和下属永远都不可能平等的,因为领导和下属的地位不平等。在一个组织中,千万不要过分地追求民主和自由,绝大多数领导都是专制的,他们希望他的决定能够得到无条件的服从。试想,如果你在领导的岗位上做了一个决定,结果遭到普遍的反对,你会怎么想。领导就是领导,下属就是下属,做人上可以平等,但是在做事上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平等的态度还要求自己能够自由地表达观点,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说出来,即使不是太成熟。有些人不敢表达自己的主张,不敢对任何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人需要适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适当地表现自己的能力,这样的人才活得成功,才能体现价值。

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和别人处在不平等的位置上,主要是自己的主观观念在作怪,实际上自己和别人永远都是平等的。当年,杜鲁门新当选美国总统,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杜鲁门的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值得深思的。如果说做总统是人上人的话,那么挖土豆自然就是人中人了。前者可以理解为出类拔萃,后者则为平淡普通。两者虽然有才能与“档次”上的区别,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在他们的母亲看来,两个儿子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况且人生来是平等的,不管是“人上人”还是“人中人”,在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上人”固然可敬,“人中人”也同样值得尊重。一个人倘若不能成为“人上人”,也就大可不必为自己是“人中人”而苦恼。

在社会中,做“人上人”的愿望是值得肯定的,是积极向上的表现。但是如果现在还不能做“人上人”,只能当“人中人”,那么就要把“人中人”做好,同样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历史上得到赞誉的不仅有做过大事的大人物,而且也有总是做小事的小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到赞誉,就在于他们把小事做好,而且以十分负责的精神做着所有的事情。

在社会中,平等的态度在很多时候都是心态问题。有些人心中过分自卑,认为自己这个比别人差,那个不如别人,自然和别人站在一起不能有着平等的心态。要么会夸张地虚骄起来以掩饰自己的自卑,要么会蜷缩在一个角落,不敢表达自己的任何意见。

老狐狸认为,人只有有了与他人平等的态度,才有平等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