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学思集
47551300000012

第12章 加强和改进大专院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几点意见

今年9、10月间(注:1981年),我们就大专院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在杭州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美术学院等5所大学做了一些调查,分别召开了教师、政工干部和学生的座谈会,并听了10堂课,同时跟杭州大学党委领导同志交换了一些情况和看法。现就加强和改进大专院校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向会议作一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为什么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大专院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问题

大专院校设置马列主义理论课,是新型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旧大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大专院校设置和搞好马列主义理论课,向学生灌输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对转变学生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后来,由于“左”倾思想的错误指导,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期间的破坏,高等院校的政治理论教学遭到严重的冲击和摧残。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高等学校恢复了正常秩序,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工作也恢复了生机,广大教师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拨乱反正,钻研业务,关心政治,改进教学,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迅速改变了“文化大革命”中政治运动代替一切的状况,恢复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党史3门政治理论课,有条件的学校还开设国际共运史、科学社会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等课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武装学生,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起了重要作用。二是积极开展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批判了林彪、“四人帮”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歪曲和篡改,逐步纠正了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轨道的所谓“继续革命理论”,清除“左”的思想影响,逐步恢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原本的科学面目。三是绝大多数马列主义教师坚决拥护、积极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积极参加实践标准讨论,反对和批判“两个凡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许多政治理论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围绕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发表了不少好文章,有些教师还积极参与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材料及其他理论著作等活动。我省中共党史编写组编写的党史讲义,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理工农医大学的教材之一,现在已出了第四版。五是在高校党委重视和关怀下,广大教师努力改进马列主义课教学工作,提高讲课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一些经验,各门课都有讲得较好的教师,得到学生的好评。今年以来,由于高校党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多数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比前两年有所重视,课堂秩序大有进步。

但是,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不重视政治课的现象没有根本扭转。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消极影响,由于党风和民风还没有根本转变,学生中的“三信”问题(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信念、中国共产党的信念、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还没有根本解决,因而政治课的信誉仍然不高。有些学生抱着“奉命上课,不听不记”的态度,说“如果允许选修,基本上无人要读”。很多学生则认为自己不搞政治搞业务,政治理论与自己无关,不学同样可以搞出成果。有的还说,“难道牛顿、爱因斯坦是学了‘党史’才对人类作出贡献的吗”?有的人甚至对平时阅读政治理论书籍的同学,视为“傻瓜”、“背时”,他们来听课是为了应付考试。有少数学生甚至怀疑马列主义课内容的正确性,说什么“讲党史说傻话,讲哲学说空话,讲政治经济学说大话”,等等。二是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着软弱涣散状况。一部分教师对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是很明确,有单纯传授知识,忽视马列主义理论课党性原则的倾向。有的说,我的任务是讲2小时课,听不听由你。讲授马列主义理论不结合学生思想,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甚至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政治理论老师的事,理论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又回到理论为政策服务的老路,把马列主义教师当成“政府雇员”,因而在教学中,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政治、教书不教人的倾向,造成政治理论课教学软弱无力,战斗性不强。在一部分政治理论教师中,对教好政治理论课信心不足。有的说,“上讲台心是虚的”,“没有被轰下台已经不容易了”。有的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面前表现怯懦,如有教师当讲社会主义优越性而被少数学生讥笑时,不仅不是理直气壮地进行教育引导,反而有意回避,不再讲“社会主义优越性”。有的教师对某些重要理论问题和方针政策不懂,当然就谈不上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三是高校党委和主管部门对马列主义理论课缺乏坚强领导,缺乏有力措施。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有其复杂的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不高所致,也不能把转变学生思想,解决当前学生中存在的大量思想问题的任务,全部由政治理论教师担当。我认为要说句公道话,这需要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下,要通过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形势任务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三个方面密切协作配合,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的。在这里,我们省委宣传部门首先要作自我批评,我们没有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没有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暑假举办过备课会,集中大专院校哲学、政治经济学、党史3门课部分教师集体讨论编写教材问题。省委教卫部成立后,我们省委宣传部虽然还保持一点联系,但没有把这件工作认真抓起来。1980年10月,中宣部对此有明确通知后,没有及时花力量研究大专院校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工作问题,我们有领导责任,我们分管这项工作的部门有责任,我是省委宣传部分工做理论方面具体工作的,应负主要责任。最近,我们在学习中共中央〔1981〕30号文件的同时,联系到在理论战线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对几所大学的调查中,证明我们在这方面确实存在着领导不够坚强有力的问题,所以省委宣传部决定在本月10日(注:1981年11月)召开全省大专院校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座谈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怎样加强和改进马列主义理论课的问题,分析政治理论课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新情况、新要求,研究加强和改进的措施,力求把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要加强和改进马列主义课,首先要明确马列主义理论课的地位和任务。这有如下三个问题要统一认识:

(一)马列主义理论课和培养目标的关系问题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高校开设马列主义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一个本质特点。现在,我们的国家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总任务是要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迫切需要有大量的工程师、设计师、教师、医师、农艺师、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理论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其他专门家。这就是说,我们的大学有培养四个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样的重要任务。这些人才不仅应当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有为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理念。因此,我们需要培养的是献身于伟大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专业知识和管理才能的又红又专的人才。马列主义理论课在为“四化”培养合格人才方面担当着重要任务。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任务,是要旗帜鲜明地向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学生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初步具有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如果忽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教育,或者虽然开设这门课而不予重视,那就达不到教育目的,那就会培养出一些没有共产主义理想,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庸人,甚至会出现一些摆脱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的反对派。

1939年,当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猛发展,需要培养大量的建设干部时,斯大林说过:“我们年轻干部的培养和形成,通常都是按各个科学技术部门、按各个专业进行的。这是必要的,适当的。没有必要是一个医学专家同时又是一个物理学专家或植物学专家,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但是有一门科学知识却是一切科学部门中的布尔什维克都必须具备的,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社会发展规律、无产阶级革命发展规律以及共产主义胜利的科学。因为,那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比如说局限于数学、植物学或化学,而对自己专业以外的东西一无所知的人,尽管他们自称为马列主义者,但决不能认为他们就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马列主义者不能仅仅是他自己所喜欢的那门科学的专家,他同时还应当是个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应当密切关心本国的命运,懂得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善于运用这些规律,并力求积极参加对国家的政治领导。”(《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关于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62页)斯大林讲的尽管是有关布尔什维克党如何培养专业干部的问题,但其精神适用于我们培养学生的工作。尽管其中的要求是向布尔什维克专家提出的,但同样可以用来要求我们未来的专家———大学生。

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我们要培养无产阶级的教授、工程师、专家等。最近,中共中央〔1981〕30号文件,胡耀邦同志的讲话也十分强调我们的党员作家、党员艺术家和党员思想理论工作者时刻也不应当忘记自己首先是党员,然后才是这个家、那个家。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不仅对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是必不可少的,对学好文学、美术、历史等各种专业是很重要的,而且对学好工、农、医和数、理、化等各专业也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学习和研究科学技术提供一个正确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任何一门科学技术掌握和运用,以及在实践作出新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离不开社会发展规律,学习政治经济学,就会使我们懂得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发展,要从我们国家的社会条件出发,要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联系起来,否则不可能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学习中共党史,使我们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深刻懂得中国国情是什么,自觉地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样,要走中国式的道路。离开我国国情,任何科学技术都不可能有运用和发展的广阔天地,并相应地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国有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多次作报告和写文章提出自然科学工作者要学习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学习自然科学,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证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两者紧密不可分。把两者分割开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会受到影响,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钱学森同志的这个观点是很正确的,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总之,马列主义理论课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才所必需的,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目标能否真正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则问题。政治理论教师在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关系问题

马列主义理论是一门科学,是一门革命的科学,并在各门学科中处于指导的重要地位。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但是,有的同志把科学性和革命性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马克思主义产生及其发展本身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马克思主义是论证无产阶级、劳动者和被剥削人民大众的利益的思想体系,它是在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体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求解放的指南。可见,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完全一致的。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教育,根本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开这一根本目的,离开革命性单讲科学性,这是阉割了政治理论课的灵魂。马列主义理论课一沾染了学究式的教条式的习气,就一定会窒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的指导而变成僵死的毫无生气的东西。那种把马列主义理论课看做是单纯科学,把它的革命性和科学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脱离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倾向而以“科学工作者”自居的人,恰恰是没有学懂马克思主义,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完全忘记了自己的马列主义理论教师的责任。

(三)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日常政治思想工作的关系

大专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包括三个方面:马列主义理论课、形势任务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这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把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形势任务教育等同起来,导致取消马列主义理论课,当然是不对的,这不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反,恰恰是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现在不应再重犯过去犯过的错误。目前,有部分教师对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不是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同志不赞成把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看做是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显然是不对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同形势任务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转变学生的思想,保证德、智、体全面发展,达到又红又专的培养目标。只是教育内容分工不同,工作方法不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共同的:第一,政治理论课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教学,帮助学生正确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之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具有坚定信念;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形势任务教育,通过“四化”前途,革命传统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激发学生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和抱负。第二,政治理论课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的教学,帮助学生从根本理论上加深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方向和前景;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形势任务教育,通过传达和学习党的文件,领导干部和政治干部的形势报告和时事政策的专题演讲,帮助学生克服一些糊涂观念和错误思想,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认识党和国家光明前途,不断增进实现“四化”的信心。第三,政治理论课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原理的教学,帮助学生逐步运用无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对待各种问题;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形势任务教育,通过四项基本原则、“五讲四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开展表扬和批评的教育,帮助学生在对待国内外各种重大问题上,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立场、观点,什么是错误的立场、观点,分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革命和反革命的界限,帮助学生正确树立共产主义道德和高尚的革命情操,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建设人才。可见,政治理论教学、形势任务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三方面有机组成党的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政治工作,各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在加强理论思想政治工作中,建议高校党委把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放在重要的地位。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总之,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使学校思想理论政治工作三条渠道汇合成一股强大的革命思想的洪流,切实改变思想理论政治工作较为涣散的状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端正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就是说,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他们既然违背了这条原则,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在学校的教育中,在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诸如此类。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在延安学了,到鄜县(注:鄜县在延安南面约70公里)就不能应用。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这样一来,就在许多学生中造成一种反常的心理,对中国问题反而无兴趣,对党的指示反而不重视,他们一心向往的,就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当然,上面我们说的是我们党里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危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8页)毛泽东同志这段话是1941年5月在延安时讲的,至今相隔40年,但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生中较普遍存在对政治理论课不重视或不感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学风不正,教学中理论和实际相脱离,教学效果差,不是没有关系的,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对我们有些教师理论脱离实际,照本宣科教学的一种抵制。有的学生就说,上课能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大家是要听的,从概念到概念,还不如自己看书。所以,端正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提高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战斗性的中心一环。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系统地讲基本原理和科学解释实际问题的关系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要坚持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不能肢解、割裂、搞实用主义。但是我们在讲基本原理时,应有机联系实际,有重点地、科学地说明实际问题。所谓实际问题,当然包括很多方面,就目前看,主要内容:一是党的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许多重大问题;二是学生的思想实际,例如对待四项基本原则、对待“四个现代化”前途信心,以及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的看法,等等;三是专业实际,其中包括党对这一业务领域的具体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以及专业学科内容本身等。不联系这些实际,理论课教学就缺少针对性,失掉学习理论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要在教学为主的原则下,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科研项目,人员确定,时间安排,以及参加有关活动,都应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教学。科研成果主要应体现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成效上,当然,也可以体现在有一定水平的论文和专著上。当前,马列主义教研室科研工作强弱,已成为影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随着我们党和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实事求是地、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的历史经验之后,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从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起,到它的各个章节,都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到某些具体的经济范畴的涵义,理论界都在热烈讨论。特别是其中一些涉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又为学生所迫切关心的问题,例如,怎样看待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现象,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出现的挫折和困难,等等,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回避学生提出这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或者不能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解释,怎么能引导学生对政治理论的重视和兴趣呢?如果在教学中不联系、不研究、不解决现实中提出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还有什么生命力、战斗力、吸引力和号召力呢?但是,教师要科学地回答学生们提出的这些涉及一系列基本理论和重大实际问题,确实是不容易的、有困难的,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而且常常不是个别教师在短时间内能解决的。教研室领导应组织教师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就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重大新难点,组织专题研究,进行专题讨论,依靠个人钻研和集体协作,攻克难关。还要组织政治理论教师认真学习《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其中阐明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的理论问题,更需要认真研究,弄通弄懂,并在教学中加以贯彻和运用。另外,高校党委和其他有关部门都要重视和关心这件工作,对政治理论教师看文件,听报告,提供研究资料,订阅报纸杂志等方面,创造必要的条件。教师在讲授中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能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离开党和人民几十年来成功的革命实践,不能离开党的根本方针和国家宪法的根本原则,不能把解放思想和“双百”方针曲解为可以脱离任何原则,可以冲破任何所谓“禁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发表什么就发表什么,这样就势必抹杀真理和发生谬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原则界限,诱发学生走上歧途,助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这是不允许的。教师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可以和学生交流,共同探讨,教学相长。马克思在《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枛导言》中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0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并且不断用新经验丰富自己的科学。政治理论教师,只要完整准确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生动活泼地讲授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一定能够说服学生,使他们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而我们的学生一旦掌握了理论,就会形成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强大物质力量。

(三)正面教育和开展批评的关系

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系统地灌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既有正面的教育,也有对错误思想的批评。坚持正面教育,与辅之以必要的批评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就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文化、思想的批评继承的结果,讲哲学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讲经济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对立,讲党史当然也有正确和错误,正面经验和反面经验的问题。所以,在政治理论教学中,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辅之以正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有利于学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领会其精神实质。我们所说的开展批评,就是指中共中央〔1981〕30号文件说得很明白,开展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批评的武器,根据实践经验,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在讲授基本原理时,适当结合讲点思想史,古为今用,或批古益今。如讲哲学原理,联系哲学思想史,有机地结合批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代表人物的错误哲学观点,讲经济学可联系批评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些错误观点,讲党史可联系批评“左”和右的错误的理论、路线和方针,虽然历史上两种思想路线、两种方法论的斗争同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但其实质甚至某些特点也有相似之处,讲基本原理对照分析历史上一些错误观点,是有现实意义的。二是在讲授基本原理时,有机结合批评国内外一些错误思潮,包括“左”的和右的思潮。当前,我们既要着重批评抵制反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和改革开放总方针的“左”的思想观念,又要特别联系批评社会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国际上青年马克思派思潮,甚至可以对一种错误思潮典型人物、代表作品主要观点,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从中得到教益,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提高识别真和假、正确和错误、香花和毒草的能力。三是在讲授基本原理时,有机联系社会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糊涂观念或共同性的错误思想倾向或突出的问题。在讲授时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特别是对个别在政治上持有严重错误观点的,应该理直气壮地进行有说服力的批评,以达到转变学生错误思想的目的。四是在讲授基本原理时,有准备有目的地进行课堂提问和开展不同观点的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或小结,引导学生在重大理论和重大原则问题上统一认识,改变错误的认识或错误观点。此外,在每门课学习期间和结束,组织学生写论文或学习心得交流等方式,以达到群众教育群众、自我教育的效果。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同时开展正确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改变软弱涣散状态,提高马列主义理论课战斗性的重要一环。

三、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要把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摆到高校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上

高校党委要把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抓思想政治工作,改变涣散软弱状况的一个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就是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校党委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教研室的领导,应有一位书记或常委分管这方面的工作,最好兼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并兼点课,经常了解教学情况,定时参加教研室会议,及时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学校的党政领导同志也应尽可能担负一些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工作。高校党委宣传部(科)要积极支持和配合教研室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及时介绍当前理论思想战线的动态,协助总结和组织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等。

(二)要关心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首先,在政治思想上要多关心,听报告、看文件要放宽,除了按规定发给教研室的文件,组织教师学习外,有些重要文件、内参、情况通报等,党委领导同志认为对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关的,可及时找教研室正副主任、教研组长或全体教师传达或通气,组织他们学习和讨论,领会中央和省委的精神,并有计划、有领导地组织政治理论教师搞社会调查,每个教师一年要有一个月左右时间,到实际工作部门和基层专搞调查研究,以便在教学和科研中对一些重大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观点,做到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帮助教师振奋精神,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坚信,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做到精通,只有精通它才能坚信它。教师自己做到了坚信、精通,讲课才能运用自如,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要按照中央指示,保证教师每周有六分之五的时间用于教学和科研。由于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必须联系当前实际问题,教材要不断更新,还要结合教学了解学生思想情况,因此,必须合理地确定他们的工作量和教师编制。教师下班接触学生,了解情况,应列为教学活动时间,计算在教学工作量中。要积极补充师资队伍,这是当务之急。全省大学政治理论教师不到300人,普遍反映负担过重,特别是一些新办大学矛盾更加尖锐,而且两头大中间小,青黄不接。这个问题不解决,政治理论教师疲于备课、讲课,影响他们研究理论、研究实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重视在职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特别要注意培养、提高青年教师。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可脱产进修或送到条件较好的学校去进修深造。第三,马列主义教师的职称评定,以及他们的生活待遇包括评定工资级别、调整住房等,应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有的同志反映,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校里是“三等教师”、“四等公民”,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但据了解也确实存在轻视政治理论教师的现象,如分配房子,政治理论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存在两种不同待遇的不合理的情况。有的把政治理论课都排在下午,说上午学生精力集中安排专业课等。这均影响政治理论教师的积极性,建议高校党委切实督促有关部门改进这方面工作。

(三)加强教研室的领导

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教学活动制度。例如,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制度,由于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当前时代特点,完全个人备课,没有集体备课活动,讲课质量是很难以保证的。还有教师之间互听互教,以老带新,教研室要定期研究学生思想情况,并围绕着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研究改进教学工作等。评定教师的工作成绩,要听取学生意见;评定教研组、室负责人的工作成绩,要看这个组、室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要表扬教学努力,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树立先进,互相学习。对备课不认真,讲课马马虎虎,学生意见很大,甚至宣扬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要进行严肃的批评和认真有效的帮助。所有这些正常的教学活动,都要有一定的制度和秩序予以保证,以便上下都可以检查督促,把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四)省委宣传部要认真做好四件事

根据中宣部〔1980〕39号文件《关于恢复中宣部对教育部关于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领导关系的通知》精神,省委宣传部就目前可以做到的,我们准备做这样几件事:一是党中央和省委的重要精神,特别是与政治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有关的精神,要及时向各校马列主义教研室传达通气,使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时了解中央和省委精神。二是一年至少召开一次或两次关于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总结、交流经验会议,包括利用暑假举办教师备课会,组织编写或修改教材,讨论教学中一些现实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同时,组织和加强政治理论课和各学科的校际合作。我们已同有关部门商定,中共党史由浙江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牵头,政治经济学由杭州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牵头,哲学由浙江医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牵头,经常通报学科的教研动态,交流教研经验。三是与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联合,通过哲学学会、经济学会、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中共党史学会、教育学会等学会组织,每年组织几次学术讨论会或专题报告会,包括请名专家、实际部门的领导同志作专题报告,或作有关的调查研究报告。四是加强对学校科研的组织和规划工作。把政治理论课的各门学科教师组织起来,围绕着教学,确定一些重要的科研题目,组织力量合作研究,建立学校之间分工协作,交流科研成果,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改进教学工作,开创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的新局面。

(此文系1981年11月在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