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过了几十年较为漫长的冷战对峙,由于苏联的解体,世界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经过了人们的认真反思,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的主流。由过去的以军事竞争为主,转化为以经济实力竞争为主。又好又快的发展生产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
目前,不论是世界首脑会议,还是在大连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都强调了发展经济,尽快从世界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人们关心的贫困问题、就业问题、能源问题、教育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都已提到议事议程上来。由过去民族斗争、阶级斗争、阵营争夺、霸权反霸权斗争,变为国际经济竞争、国际经济多元化市场竞争。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改革开放的时代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谁配得起新时代英雄的称号?这些站在改革开放大潮浪尖上的弄潮儿,他们就是当代真正的英雄——企业家。
在军队里离不开元帅,在企业里离不开企业家。在军队里,元帅能导演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神话。在企业里,企业家能导演出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财富神话。
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探索与思考论优秀企业家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思维成功的军事家和企业家,都必须有战略思维,即具有战略头脑和战略眼光,善于进行战略分析,高瞻远瞩,胸怀全局,运筹帷幄,才能出奇制胜,创造神话变成现实。
一、
企业家要善于捕捉发展机遇机遇就是一种财运,对企业家来说,当机遇到来的时候,好比鸿运当头。如党的富民政策,号召人们勤劳致富,科学致富。党的政策对每个人都是公开的,而且是公平的。但是,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战略思维的人,对于平庸之辈,即使是机遇在他的眼前晃动,他也可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这就是企业家与普通人的本质区别,所以,想当老板的人很多,但必须有当老板的才华与魄力,有老板的思维方式和战略眼光。否则,即使给他个老板,他也当不成,也会失败。这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
正确的战略思维,来源于对事物的深刻了解和洞察问题的能力,正确的观察能力来源于正确的思考路线,思路决定了出路,有了思路就有了出路,思路正确,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一般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对有战略思维的企业家来说,都能逐个加以解决,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
正如我们的研究所,初创时期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厂房。困难之多,是可想而知,怎么办?打退堂鼓么?这一关挺不住,就再永远没机会了。这种情况下,坚持就是胜利。紧紧依靠党的政策,紧紧依靠群众,没有钱变卖家产,向亲友去借,没有多,还有少,终于熬过了资金流动的难关,克服多种艰难困苦坚持下来。这一坚持就属于战略性的胜利,没有当初的坚持和拼搏、技术创新,就没有今天的成功。我们成功地实施了四大管战略,登上了四大科技创新台阶,有三大发明专利,荣获世界生产率科学成果奖、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论文一等奖和优秀发明家奖,荣获大连市科学成果发明奖,中国生产力学会杰出贡献奖特等奖等。
二、
企业家要善于进行战略分析什么是战略分析?企业的战略管理固然重要,但各种战略都不能平等看待,也有主次之分,不能眉毛胡子一抓。抓全局、抓大局、抓方向、抓长远、抓重点。只要抓好这些关键性的战略管理,才能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才能真正抓好战略管理,以达到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只有做好战略分析,才能更好执行战略决策。
(一)抓全局
全局意识是战略管理的核心,全局照顾好了,各个局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照顾全局的本身就已经策划好了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多个局部之间的统筹关系。全局在胸,也就是胜券在握,如企业的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带有全局性的大问题,如果企业生存不下去,还有什么战略可谈?因此,全局战略谋划得当,企业才能取得最佳发展效果。
(二)抓大局
所谓大局,是能影响到全局成败的这一举措,可见大局的重要性。提倡顾全大局,就是为了保证能正确的实施全局的战略,所以大局者不可不顾,因此,顾安全大局就是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统一起来,互相兼顾,甚至要牺牲局部利益顾全大局利益。国家利益是大局,个人利益是局部;企业利益是大局,员工利益是局部。所以只有顾全大局,才能有局部利益,有国才有家,这就是大局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只要大局看来可行的事情就可以做,大局看来不可行的事情千万不能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例如,有的中小企业,只管局部和本单位利益,不顾大局,企业的生产中污染大气层、污染水源,这种违法的生产,偷偷摸摸地干,日久天长,被发现,不仅要重罚,而且强制性停产,改组产品等。
(三)抓方向
企业的发展方向要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一致,如果违反了国家的方针政策,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错误。如保护环境是国家的方针政策,如果企业的排污超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国家政策对立,这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错误,甚至要绳之以法。因此,企业家要有政治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才能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所以,企业家千万要把住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对的就要坚持,错的要坚决改正。否则,绳之以法,为时晚矣!
(四)抓长远
既然企业家克服了创业初期的重重困难,就不能轻易让企业倒闭,不能做昙花一现的企业家。企业家不仅要抓住今天,更要思考明天。这才是一个称职企业家的战略思维。企业家必须站得高,望得远,要放眼世界,展望未来。抓住世界的发展机遇。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抓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才能真正把企业做强做大。
(五)抓重点
什么是重点?在物理学中重点就是物体的重心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点,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重点,是决定企业命运的重要战略措施的行为,是使企业起死回生或使企业无法运转的某种办法和行为。每一时期,每一发展阶段,都有企业的发展重点。只有抓住了重点,企业就能健康生存;反之,抓不好企业就倒闭。用哲学的语言讲,就是影响企业命运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余问题则迎刃而解。一着成功,全局皆活;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因此企业家的战略指导中心必须放在关键的问题上。
以上五点,是企业家必须牢牢抓住的五点,才能搞好战略分析,做好战略决策,战略思维才能指导企业向胜利的目标前进。
三、
企业家必须善于解决各种战略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着的事物组成的。矛盾是一切事物永恒的运动法则。企业的战略管理也是充满着各种矛盾。在这些矛盾中,应当首先解决与战略决策有关的各种矛盾。正如中国的革命战争,在抗日战争阶段,我们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全国上下枪口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代表地主封建统治的国民党反动派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经过三年解放战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革命战争说到底,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没有革命先辈的前仆后继,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会有今天中国的强大生产力。
四、
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几种矛盾
(一)消费与积累的矛盾
要办好一个企业,必须解决好消费与积累的关系。既要考虑员工的眼前利益,适当提高员工的奖励和工资水平,又不能分光吃光,使企业陷入被动,发展再生产就缺乏后劲。又要考虑员工的长远利益,企业发展了,不光对企业有好处,而且员工也可更多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所以消费与积累是一对很复杂的矛盾。这是企业战略管理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矛盾。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健康生存,持续发展。加强增产节约,富日子当穷日子过的思想意识。正如古人所讲“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战略竞争与战略合作的矛盾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开场白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企业战略管理中的竞争与合作也有类似情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行是冤家,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几条并列的大鱼,谁也吃不了谁的情况下,就不能再吃了,“几条大鱼和平共处”,开始讲和。谁也不侵犯谁的地盘。处于暂时的联合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再不联合,互相杀价,只能同归于尽。联合对双方都有利。竞争是战略需要,联合也是战略需要,这就看企业家如何把握分寸。既竞争,又联合,是战略指挥家的更高级艺术。《三国演义》中的“隆中对”就是既竞争又联合的典型范例。魏、蜀、吴三国中,魏的势力最强,只有蜀吴联合才有力量抗曹,打败曹操之后才正式确立鼎足三分的天下局势。这种情况在企业竞争中也常会出现。
(三)单一经营和多种经营的矛盾
企业的单一经营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而企业的多种经营也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这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这要由企业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决定,有的企业搞单一经营效益比较好。如大连瓦房店轴承厂,集中精力把轴承项目做专做细,使轴承的各种规格、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一流。创出国际名牌产品,使产品在世界各地畅销,占领国内、国外市场,同样能把企业做强做大。单一经营战略适合瓦房店轴承厂的实际情况。
大连显像管厂实行的是多种经营战略,不但制造显像管,使产品达到国优标准,而且生产名牌手机,又开发房地产项目,实行跨行业的多种经营,使显像管厂成为大连地区的知名企业。又如海尔集团,产品有冰箱、洗衣机、手机、照相机等,不仅在国内建厂,而且到国外建厂,各种产品都是名牌,他的战略思想是全方位占领市场,南方亮了、北方亮;东方亮了、西方亮。不仅多种经营,而且跨国经营。同样可以使企业做强做大。一个企业究竟采取单一经营还是多种经营,完全看企业自己本身的发展需要,不能千篇一律看待。企业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战略需要。
千万不可走极端,什么都想干,什么都干不好,到后来一事无成,这就是企业管理中的战略错误。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就是这个道理。
(四)引资与投资的矛盾
企业要想大发展,必须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向跨国集团道路发展。引资的目的是为了用外国的钱办中国的事,这是老一辈革命家早已为我们指好的路。引资大多是引发达国家的资,引欧、美、澳先进国家的资,外资中用。
投资是为了利用国外资源,占领国外市场。当前,我国的技术水平,适合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即向亚、非、拉等国家投资。因为发展中国家正需要我们的技术,需要我们的产品,不仅物美价廉,而且我国没有霸权和政治目的。双方都有利,也容易占领这些国家的市场,而且欢迎中国去投产、投资。
如果贸然向发达国家投资,风险相对大一些。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这要看自家的产品是否过硬。如青岛海尔集团就敢于向欧、美、澳、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海尔集团在发达国家建厂生产的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照样畅销,同样可占领国外市场。
当企业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可以到外国上市,这同样是一种引资的最好渠道。如“百度”和“搜狐”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在美国股市掀起资本狂潮,许多持股人顷刻间变成亿万富翁,用外国的钱发展自己的企业,这是一种符合国家金融政策的明智之举。引资与投资这是企业发展中的一对矛盾。用战略的眼光抓住机遇,处理好引资与投资的辩证关系。是把企业的做大,是走向跨国集团的必由之路。
(五)生产力的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
生产力学的研究表明:必须坚持以自然为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这是符合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发展观。发展生产力,一定要保持天、地、人的和谐与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人云: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会用三宝天地通。只有达到三者和谐统一,才能达到人类理想的最高境界,人类才能健康的生存,而达到神精气爽。万物才能蓬勃发展。人们常说:天和日月明;地和山水清;人和精神爽;家和万事兴。这是人类生活在自然界的切身体会和珍贵的经验总结。
既然是这样,企业家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千万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生产力的暂时发展,这是得不偿失的,是愚蠢的行为,也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的行为。
正如大连晚报曾报导:有的企业把工业排污的废水,通过暗道排进大连人饮水的水源地——西山水库。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偷偷向人们饭碗里投毒的行为。这样的企业家是多么唯利是图!多么可恨!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环境污染问题已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不能再犯环境问题的历史性错误。要放眼未来,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变废为宝,采用无废料排放工艺,让各种自然资源得到最优利用。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五、
企业家要善于理清发展的战略思路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形势下,企业家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出路就在于有正确的战略思路,有思路就有出路。有战略思维的企业家,一定要理清发展的战略思路,企业就能走出光辉灿烂的成功之路。
(一)立足于创新战略
创新是一个企业长胜不衰的有力武器,尤其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唯有创新才能使对手永远无法超越。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变。让对手永远无法追赶,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青岛食品厂,几乎与共和国同龄,做到60年常胜不衰,产品远销国内外,靠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让竞争对手总是望尘莫及。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永走创新路,企业才能一步一个台阶,攀登企业发展的高峰。
(二)实施名牌战略
名牌产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就是生产力。都同样是一件服装,外观、面料都差不多,一件是名牌,一件是普通品牌,但价格相差悬殊。人们的购买欲望还是倾向于名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名牌效应。如一条金利来领带就值上千元,比一套普通西服还贵。往往人们不是看重价格,而是看重质量与品牌。再如德国的奔驰、宝马、凌志等轿车,一辆车的价格能顶上好几辆普通轿车的价格总和,虽然价格很高,但在车市上照样畅销,这就是品牌效应。品牌的力量,品牌的优势,就是竞争的优势。因为原料用的差不多一样,工时也差不多,只是工艺先进,质量上乘,价格就能增加好几倍,这样的竞争对手,一般企业很难超越。
(三)信誉至上战略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企业无信必倒闭。根据这个原则,企业的守信经营,就是企业的生产力。我们研究所就是把信誉看成自己的生命。这首先保证我们研究所的服务质量过硬,把服务对象看做自己的上帝,处处为用户着想,达到用户的满意。做到保工期、保质量,一次喷涂成功。做到用户有困难随叫随到,有一次正赶上过大年,客户有困难,我们二话没说,派人为客户服务,达到客户满意为止。再如冬天,内蒙古地区遇上了多年来未有的大雪,天气严寒,取暖锅炉发生了故障,急需抢修,给我们研究所来电,请求支援。大雪封路,交通受阻,天寒地冻万分紧急,我们研究所派去的专家乘二次飞机,再换二次公交长客,按时赶到了现场,连夜抢修成功,恢复了供暖,为厂家解决了燃眉之急。他们激动地说:你们研究所真是雪中送炭,急人所急,不讲困难,不讲价钱,厂长激动地拥抱着我们派去的专家,感动得热泪盈眶。正因为我们诚信经营,我们研究所深受客户的爱戴,与客户的关系相处的十分融洽。
(四)适时进行战略调整
作为一个有战略思维的企业家,必须以敏锐的眼光观察市场的动态与变化。当市场变化了,或者发现了新的市场,企业家就要随时扩大生产,以满足新市场发展形势的需要。当市场已经饱和,就要退出来想办法开拓新的市场,或者是开拓国外市场,如果经过努力,仍然没有发现新市场,就要适时进行调整,缩小生产规模或者转产其他对路的产品。如果不适时进行调整,只能使企业亏损,或者倒闭,这是企业家必须时刻注意的大问题,万万不可马虎。
再有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如自然灾害、地震、局部战争等不利因素,造成企业原材料供应困难、交通受阻、人员伤亡等不利因素或者市场缩小,甚至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家都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进行适时调整。
总之,环境在变,市场在变,形式在变,企业家的战略思维也要以变应变。只有这样,企业家才不愧为企业的英明舵手,企业家才能驾驭企业航船绕过急流险滩,驶向自己的战略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