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47578100000025

第25章 复卦

下震上坤

【解题】

《复》卦又称为“地雷复”。

《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剥极必复,阴极阳生,故《复》卦紧承《剥》卦而来。十一月之卦也。

《复》卦之所以亨通,是由于阳刚返回再生,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如果不能顺应这个天地自然的“复”,阴阳就不能顺利转换。对个人的身体来说,是易生疾患;对社会来说,是压抑了人才;对国家来说,就会“有灾眚”。“复”遵循着七天一个周期的规律,掌握了这个规律,就能主动顺应。这是《易经》的象数之学,有一套很复杂的讲究,但它也来自普通的日常经验,比如说七天一个星期,七十二气候一年,七十岁应该完全退休等等,甚至“七”的倍数也是有意义的。当然,取近似值也是可以的。

【原文】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六二:休复,吉。

六三:频复,厉,无咎。

六四:中行独复。

六五:敦复,无悔。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注释】

①《复》——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下震上坤,震为阳为动为内,坤为阴为顺为外。内阳外阴,循序运动,往返无穷,所以卦名曰《复》。②疾——病之轻微者。③朋——友人、朋友。④反——通“返”。⑤道——规律。⑥七日来复——“七”是天地循环的周期。《易》的“经”和“传”都认为“七”是周期。阴阳之气,至七月则互相换位,易爻至第七爻则得原等,这是天的运行原理。⑦复——返回。⑧祗(zhī)——大。“初九”是本卦的主爻,在卦的开始,象征事物在刚开始时,就是有过失,也不会严重,能够改善。

【译文】

《复》卦象征阳气复生:亨通。出入平安,交友无害。它遵循循环往复的规律,以七天(月、年)为一个周期。利于前往目的地。

初九爻,不走远即返回(不能七以上),就没有根本性的错误,大吉。

六二爻,圆满而归,吉祥。

六三爻,皱眉而归,虽有麻烦,终无过失。

六四爻,持中而行,独自返回。

六五爻,稳重而归,没有后悔。

上六爻,迷不知归,凶险,会有天灾人祸发生。如果兴兵征战,结果会有一场大败。国家让这种人当君王,凶险,甚至可能有十年之久的时间丧失作战能力。

【原文】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注释】

①亨——通。②刚反——反,通作“返”。这是以《复》卦的卦象为说的。《复》卦下震上坤,震是阳卦,为刚;坤是阴卦,为柔。按下为内,上为外的原理,就是刚返于内,故曰“刚反”。整个卦象是一阳生,通过不断的反复,就壮大起来了。③动而以顺行——震代表动,坤代表顺,故曰“动而以顺行”。

【译文】

《彖辞》说:《复》卦之象,“亨通”,阳刚循环往复,运动不已且顺应规律,所以“出入平安,交友无害”。“它遵循规律,以七天为一个周期”,如同天的运行一样。“利于前往目的地”,因为阳刚之气日益增长。《复》卦之象,不就是展现了天地的内在本质吗?

【原文】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不远”之“复”,以修身也。“休复”之“吉”,以下仁也。“频复”之“厉”,义“无咎”也。“中行独复”,以从道也。“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注释】

①雷在地中——《象》卦是下震上坤,震代表雷,坤代表地,故曰“雷在地中”。《象辞》的作者认为冬至来临,雷返地中,万物蛰伏,这时应以休养生息为主,给微弱的阳刚之气一个稳定长大的环境条件,强调的是静养。而《彖辞》的作者则关注的是《复》的春生之象,强调的是动返。理解《易经》必须处处注意这样的时间特征,它所描述的每一事物都是包含时间的,也就是说描述的是“场态”,读者站的角度不同,理解也就不同,每一种理解都含有位置上的真实。②至日——冬至之日。

【译文】

《象辞》说:雷潜藏于地下,这就是《复》卦之象。前代君王由此有所领悟,到了冬至这一天闭关静养,商贾旅客也暂不出门,君王也暂不出外巡视各地。

(初九爻)“不走远”的所谓“回归”,目的是为了修身养性。

(六二爻)“圆满而归”的所谓“吉祥”,是因为让位给了贤人。

(六三爻)“皱眉而归”的所谓“麻烦”,在道理上“终无过失”。

(六四爻)“持中而行,独自返回”,说的是他遵循了正道。

(六五爻)“稳重而归,没有后悔”,是因为经过了中正之道的自我检验。

(上六爻)“迷不知归”的所谓“凶险”,是说他违反了(象天而行的)为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