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47581800000015

第15章 尽心章句下

【原文】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公孙丑问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译文】

孟子说:“梁惠王实在太不仁了啊!仁者把他所喜爱的推及于所不喜爱的,不仁者把他所不喜爱的推及于所喜爱的。”公孙丑听子,问道:“这是指什么讲的?”

孟子说:“梁惠王为了扩张土地的缘故,不惜百姓的血肉之躯去作战,吃了大败仗,准备再战,恐怕百姓不肯替他卖命,所以驱使他所喜爱的子弟去献身,这就叫做把他所不喜爱的推及于他所喜爱的。”

【原文】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译文】

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相对而言,那一方比这一方稍好一点,那还是有的。征讨这个词,意思是指上面的天子讨伐下面违反王命的诸侯,等级相同的国家是不能互相征伐的。”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①,取二三策而已矣②。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③?”

【注释】

①《武成》:《尚书》中的篇名。②策:古代在竹片上写字,一块竹片名为简,编联若干竹简名为策。大事记在策上,小事记在简上。③杵(chǔ):舂米的木棒。

【译文】

孟子说:“全部都相信《书》,就还不如没有《书》的好。我对于《武成》这篇《书》文,只不过采用它两三片竹简上的文字罢了。一个仁德的人在天下是没有敌手的,以最讲仁道的周武王去讨伐最不仁道的商纣,义军所到之处备受百姓欢迎,又怎么会发生血流成河,连舂米的大木棒都给漂走的事呢?”

【原文】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①,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荑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②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③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注释】

①陈:同“阵”,列阵。②革车:指兵车。③厥角:顿首,叩头。

【译文】

孟子说:“有人讲:‘我善于陈兵列阵,我善于指挥打仗。’这是大战犯了。国君喜欢仁道,才能天下无敌。商汤大起义军时,南向征讨,北方狄族就埋怨;东向征讨,西方夷人就埋怨,他们说:‘为什么把我们搁在后面解救呢?’周武王讨伐殷纣时,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武王告谕殷商的百姓道:‘不要害怕!我是来安定你们的,不是与百姓作对的。’百姓听了一齐如同山崩似地叩响头。征是正的意思,暴君统治天下各国百姓就巴望武王来匡正自己的国家,哪里又用得着作战呢?”

【原文】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译文】

孟子说:“制作车轮、车箱的木匠能把规矩法度传授给别人,却不能使他人获得高超熟练的技巧。”

【原文】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①,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②,若固有之。”

【注释】

①饭糗茹草:饭、茹均作动词,吃。糗(qiǔ):干粮。②果:亦作“婐”,柔美貌。

【译文】

孟子说:“舜当年啃干粮、吞野菜的时候,好像准备一辈子这样过下去;等到他当了天子、穿着珍贵的衣服,弹着琴,尧的两个女儿侍候他,又好像本来他就拥有这些似的。”

【原文】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①。”

【注释】

①一间(jiàn):相距很近。

【译文】

孟子说:“我从今以后才知道杀别人亲属的严重性了:杀了别人的父亲,别人也会杀死他的父亲;杀了别人的兄长,别人也会杀死他的兄长。那么,虽不是自己杀了父兄,但差别也很小了。”

【原文】

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译文】

孟子说:“古时候设立关卡,是用来稽查奸人出入,防御发生暴乱;现在设立关卡,却是用来征收赋税,推行暴政。”

【原文】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译文】

孟子说:“自身不遵照正道行事,那么正道对于妻子都行不通;不按正道来使唤别人,那么连自己的妻子也使唤不动。”

【原文】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译文】

孟子说:“平时聚财富足的人,荒年不能使之窘困;平时积德深厚的人,乱世不能使之迷惑。”

【原文】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译文】

孟子说:“喜好名望的人,能够谦让千辆兵车国家的王位给别人,但如果不是喜好名望的人,即便是要他让给一筐饭、一碗汤,也会表现出不愉快的神情。”

【原文】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译文】

孟子说:“不亲信仁者贤者,国家人才就会空虚;不讲究礼义,举国上下就会混乱;不搞好政治,国家财用就会贫乏。”

【原文】

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译文】

孟子说:“不施行仁道得到一个国家,这种事倒曾有过;但不施行仁道而得到天下,这样的事可未曾有过!”

【原文】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译文】

孟子说:“百姓最重要,土神谷神次要,君主较轻。所以,得到众民拥护的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的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的做大夫。诸侯要是危害国家,就废掉他改立别的人。祭祀用的牲口长肥已经合乎标准,祭器中的祭物已经弄得清洁,祭祀又是按时举行,但百姓还是不免遭受旱灾和水灾,那就得另立土神、谷神了。”

【原文】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译文】

孟子说:“圣人是百代人的师表,伯夷、柳下惠就正是这样的人。所以,听到伯夷的故事,贪婪者廉洁了,懦弱者坚强了;听到柳下惠之故事,刻薄者老实厚道了,狭隘者宽宏大度了。百代之前他们奋发有为,百代之后听到的人无不感动振作。如果不是圣人,能有这样的影响吗?更何况亲身受到熏陶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