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徐霞客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47586600000015

第15章 游七星岩日记

【解题】

七星岩又称栖霞洞、碧虚岩,位于广西桂林市东普陀山西侧山腰,原是一段地下河。岩洞雄伟深邃,游程达800余米。洞内怪石众多,奇幻多姿。岩洞开发较早,从隋唐起成为游览胜地,洞内留有历代诗文题刻一百余件。至今仍是桂林的著名风景点。

徐霞客在明崇祯十年(丁丑)四月至九月游历粤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游历线路繁多,对广西奇特的地形、地貌做了详细考察,《游记》中的《粤西游日记》记载的就是这次游程。《游七星岩日记》是《粤西游日记》中的关于游历桂林七星岩的一段,时间为明崇祯十年五月初二(1637年6月23日)。

【原文】

初二日晨餐后,与静闻、顾仆裹蔬粮,携卧具,东出浮桥门。渡浮桥,又东渡花桥,从桥东即北转循山。花桥东涯有小石突临桥端,修溪缀村,东往殊逗人心目。山峙花桥东北,其嵯峨之势,反不若东南夹道之峰,而七星岩即峙焉,其去浮桥共里余耳。岩西向,其下有寿佛寺,即从寺左登山。先有亭翼然迎客,名曰摘星,则曹能始所构而书之。其上有崖横骞,仅可置足,然俯瞰城堞西山,则甚畅也。其左即为佛庐,当岩之口,入其内不知其为岩也。询寺僧岩所何在,僧推后扉导余入。历级而上约三丈,洞口为庐掩,黑暗,忽转而西北,豁然中开,上穹下平,中多列笋悬柱,爽朗通漏,此上洞也,是为七星岩。从其右历级下,又入下洞,是为栖霞洞。其洞宏朗雄拓,门亦西北向,仰眺崇赫。洞顶横裂一隙,有石鲤鱼从隙悬跃下向,首尾鳞腮,使琢石为之,不能酷肖乃尔。其旁盘结蟠盖,五色灿烂。西北层台高叠,缘级而上,是为老君台。由台北向,洞若两界,西行高台之上,东循深壑之中。由台上行,入一门,直北至黑暗处,上穹无际,下陷成潭,鸿洞峭裂,忽变夷为险。时余先觅导者,燃松明于洞底以入洞,不由台上,故不及从,而不知其处之亦不可明也。乃下台,仍至洞底。导者携灯前趋,循台东壑中行,始见台壁攒裂绣错,备诸灵幻,更记身之自上来也。直北入一天门,石楹垂立,仅度单人。既入,则复穹然高远,其左有石栏横列,下陷深黑,香不见底,是为獭子潭。导者言其渊深通海,未必然也。盖即老君台北向下坠处,至此则高深易位,丛辟交关,又成一境矣。其内又连进两天门,路渐转而东北,内有“花瓶插竹”、“撒网”、“弈棋”、“八仙”、“馒头”诸石,两旁善财童子,中有观音诸像。导者行急,强留谛视,顾此失彼。然余所欲观者,不在此也。又逾崖而上,其右有潭,渊黑一如獭子潭,而宏广更过之,是名龙江,其盖与獭子相通焉。又北行东转,过红毡、白毡,委裘垂毯,纹缕若织。又东过凤凰戏水,始穿一门,阴风飕飗,卷灯冽肌,盖风自洞外入,至此则逼聚而势愈大也。叠彩风洞亦然。然叠彩昔无风洞之名,而今人称之;此中昔有风洞,今无知者。出此,忽见白光一圆,内映深壑,空濛若天之欲曙。遂东出后洞,有水自洞北环流,南入洞中,想下为龙江者,小石梁跨其上,则宋相曾公布所为也。度桥,拂洞口右崖,则曾公之记在焉。始知是洞昔名冷水岩,曾公帅桂,搜奇置桥,始易名曾公岩,与栖霞盖一洞潜通,两门各擅耳。

余伫立桥上,见涧中有浣而汲者,余询:“此水从东北来,可溯之以入否?”其人言:“由水穴之上可深入数里,其中名胜,较之外洞,路倍而奇亦倍之。若水穴则深浅莫测,惟冬月可涉,此非其时也。”余即觅其人为导。其人乃归取松明,余随之出洞而右,得庆林观焉。以所负橐裹寄之,且托其炊黄粱以待。

遂同导者入,仍由隘口东门,过凤凰戏水,抵红、白二毡,始由岐北向行。其中有弄球之狮、卷鼻之象、长颈盎背之骆驼;有土冢之祭,则猪鬣鹅掌罗列于前;有罗汉之燕,则金盏银台排列于下。其高处有山神,长尺许,飞坐悬崖;其深处有佛像,仅七寸,端居半壁菩萨之侧。禅榻一龛,正可趺跏而坐;观音座之前,法藏一轮,若欲圆转而行。深处复有渊黑,当桥涧上流。至此导者亦不敢入,曰:“挑灯引炬,即数日不能竟,但此从无入者,况当水涨之后,其可尝不测乎?”乃返,循红白二毡、凤凰戏水而出。计前自栖霞达曾公岩,约径过者共二里,复自曾公岩入而出,约盘旋者共三里,然二洞之胜,几一网无遗矣。

【今译】

初二日。早饭后,我和静闻和尚、顾姓仆人准备了蔬菜、粮食,携带了卧具,向东出了浮桥门。走过浮桥,又向东过了花桥,然后从桥东向北沿着山势走。花桥的东岸有一座小石峰突出,对着桥头,长长的小溪流经村庄,再向东,景色更是引人注目。有山矗立在花桥的东北,但它那高耸巍峨的气势,却不如东南面大道两边耸立的山峰,七星岩就矗立在那里,它离浮桥的路程共一里多远。岩洞西向,洞下有寿佛寺,于是我们沿寿佛寺的左面攀登。首先看到一座亭子腾空而出,像张开臂膀欢迎客人一样,叫“摘星亭”,曹能始建造并给亭子题名。亭子的上方有一石崖横空而上,大小仅能容下双脚,但在这里俯视城池西山,十分开阔。亭子的左面是佛寺,正当岩洞的入口,进入佛寺时不知道这就是岩洞了。向寺里的僧人询问七星岩在哪里,僧人从后门带我们进去。沿着台阶向上大约走了三丈,房屋遮住了洞口,十分黑暗,接着转向西北,洞内突然变得十分开阔,洞顶中部凸起,洞内十分平坦,有许多石笋和悬垂的石钟乳在洞内罗列,洞内通风透亮,十分清爽明朗,这就是上洞,也就是“七星岩”。然后顺着洞的右侧沿台阶向下走,便进入下洞,也叫“栖霞洞”。此洞高大、雄伟、宽广,洞口也朝向西北,抬头向上观望,高大巍峨、十分显赫。洞顶横着裂开一道石缝,一条石鲤鱼从当中悬跃欲下,鱼头、鱼尾、鱼鳞、鱼鳃俱全,即使人工精雕细刻,也不会像这样栩栩如生。有许多蟠龙状的伞盖盘结在它的旁边,五彩缤纷,十分好看。西北面有平台层层叠起。顺着石阶向上去,就是老君台了。从台上向北走,岩洞好像被分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向西顺着高台延伸上去,向东沿着深壑延伸下去。由高台往上走,进入一个石门,一直向北,来到黑暗的地方,洞顶穹隆,不着边际,洞底下陷形成深潭,陡峭并且深幽,山洞忽然由平坦变得十分险峻。我事先找了一位向导,在洞底点燃松明准备进洞时用,可向导没有从高台上走,因此我没来得及跟上他,但我不知道这里即使用松明也是不能照亮的。于是从高台上下来,又回到洞底。向导拿着灯在前面引路,顺着高台东面在壑谷中行进,才看到高台的台壁上,布满了像锦绣的花纹样的裂缝,互相交错,灵妙变幻,使人觉得像是从上面过来的。一直向北,走入一道天然的石门,石柱林立,仅能容一个人通过。进入洞后,洞内更加宽广穹隆、高大深远,洞的左边有石栏横列,下面有獭子潭,十分深幽,深不见底。向导告诉我们说此处很深,与大海相通,我想他说的未必对。可能这就是老君台北向下坠之处,这里忽深忽浅,繁空交错,又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洞内又连过两道天然的石门,道路逐渐向东北转去,洞内有“花瓶插竹”、“撒网”、“弈棋”、“八仙”、“馒头”诸岩石,两旁有善财童子,中间有观音菩萨等神像。向导走得很快,我勉强停留观看,却顾此失彼。但我想要看的东西,并不在这里。之后,越过石岸向上走,右边有一深潭,潭深漆黑,和獭子潭没什么两样,但比獭子潭广阔,这里叫“龙江”,可能和獭子潭相通。然后向北再转向东面,一路经过红毡、白毡,好像悬挂的裘皮、下垂的毛毯,石壁上的皱纹也好像是织出来的。又往东走经过凤凰戏水,接着又穿过一道门洞,阴风飕飕,吹得灯火晃晃忽忽,冷风刺透肌肤,可能是因为风从洞外吹入,经过此处狭窄的地方风势突然变大的缘故。叠彩山的风洞也是如此。但叠彩山以前并没有风洞的称呼,是现在的人这样叫的;这个洞的里面也曾有过风洞的称呼,可今天没有人能知道了。走出这里,突然看到一道圆圆的白光,照射到洞中的深壑处,缥缈迷茫,好像天空中将要露出的曙光。向东从后洞出来,有水流在洞的北面环绕,向南流入洞中,流下去的地方可能是龙江,水流的上面横跨着一座小石桥,是宋朝丞相曾公布修建的。走过石桥,在紧挨洞口右侧的石壁上,看到曾公在石壁上写的题记,才得知此洞以前叫“冷水岩”,当时曾公治理桂林,寻找奇景时建造了这座桥,所以才改名叫“曾公岩”。它和栖霞洞可能是同一个山洞,彼此潜流相通,只是两洞各有特色罢了。

我站立在桥头,看到有人在山涧中洗衣汲水,便上前询问:“这涧水从东北方流过来,是否能够溯流到洞内去呢?”那个人说:“从水洞的上面能够走几里地,洞中奇异的景色和洞外的相比,路程较远,并且奇异的景观更多。但水洞深浅莫测,只有冬季的几个月才能涉水进入,现在去不合适。”我立刻请那人做我的向导。那人回家取来松明,我跟着他从洞里出来向右走,来到庆林观。我把包裹寄放在观内,并请观中的人做好饭等我回来。

然后随着向导进入洞内,还是从隘口东边的石门走,一路经过凤凰戏水,到达红毡、白毡,才由岔道向北走去。一路上有舞球的狮子、卷鼻的大象、长颈凸背的骆驼;有土坟丘前面的祭坛,坛上摆放了猪鬃、鹅掌;有罗汉的饮宴,下面摆放着金杯银座。较高的地方还有山神像,高一尺左右,飞坐在悬崖之上;深处还有佛像,只有七寸高,在菩萨的侧面端坐着。一个石龛当中有个禅床,正好可以盘腿合掌坐下;观音法座的前方,有个像要转动的法轮。再朝里走又有漆黑的深渊,位于那道有桥的山涧的上游。到了此处向导也不敢往里走,说:“在里面拿着灯笼火把走,几天也走不到尽头,此处还没有人进去过,何况现在又是涨水的时候,怎么能去冒险呢?”因此只得往回走,沿着白毡、红毡、凤凰戏水等处走出洞口。估计此前从栖霞洞到曾公岩,大约直走了二里路,后来由曾公岩进入又出来,来回往返的路程大约有三里,两个山洞之间的优美奇异的景色大都游览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