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拯救情感:破译男性情感密码
47591500000030

第30章 男人的软弱

一个20出头的女孩子如果还不清楚自己将要寻找的男朋友是什么样子,第一肯定是太傻,第二还是太傻。一个女孩子在将要步入情场之时,还没有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还不知道投身于何人怀抱,是不是智商太低?燕不会装腔作势,燕对于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早就心中有数了。那些征婚广告不都是赤裸裸明码标价的寻找和推销吗?匹配与交换很重要,在婚姻中不存在准出卖什么,用青春美貌换金钱没什么错,不必遮掩。

例证1:男人的另一种软弱

燕在旅游职高学的是饭店服务,毕业之后分配到一家五星级的饭店当餐厅服务员。开始还没什么,反正一天到晚就是端茶倒水、上菜送饭,但日子一长心里就不平衡了。因为总是可以见到一些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子陪伴着一些有钱的男人到饭店来消费。虽然看着那些女孩娇媚的样子让自己想到矫情做秀,觉得她们挺可怜的,她们得装给那些肯掏腰包的傻瓜男人看。可不久,燕也变成了一个过去被自己所蔑视的可怜虫,在一个男人的引诱下离开了自己工作的酒店,跳槽去一家印刷厂做业务主管,并认识了盛。

燕喜欢钱,一个女孩在北京、广东、上海这样经济生活比较丰富的地带没有钱,会发现自己很被动,虽说追求钱不是一种值得称颂的做法,但钱是维持信心的必要条件。现在,燕明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而不能去依附于谁,这也是自己磕碰之后的经验。可当初,燕也像很多女孩一样把“傍大款”当成是脱贫致富的捷径。傍大款好像有些不好听,对女孩来说多少还有种屈辱味道。可古人早就明确提出:“女怕嫁错郎。”占人多聪明,不把“傍”给挑明了,迂回了一把。追求富足的生活,是每个女孩与生俱来的梦想。好梦成真的过程就是用自己的优势换取对方的优势,这是商品经济中的原始规律。

自从有了一闪而过的念头,燕就开始留意起盛。中专毕业的小女生追逐功成名就的白领男士是这些女孩彼此之间一种公开的风尚。说这些白领俊男们功成名就有些夸张,但他们都有知识,都雄心勃勃,一说将来都两眼放光。他们极有可能在下个世纪成为某个领域中的人物。这真是一件想一想都让人兴奋的好事。

交往是为了了解

春节前,为了联络与客户之间的感情,燕便逐个给他们打电话问候。快下班的时候,盛打电话找燕,说给燕拜年。

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趁着老同学春节聚会的机会,燕问他的部下,部下说盛是学企业管理的硕士生,毕业后,又从国家机关跳了出来。燕知道很多非常优秀的年轻人跳进了外资公司,心甘情愿地当“伪军”,像盛这样高学历的人居然肯去外资公司扮演家庭主妇一样的角色,可能是花花绿绿的钞票更有特殊吸引力。盛的部下还透露盛的年薪是6万元。

燕发现盛办事极认真。他们公司每个月都要印几百盒名片,有的名片内容并没有变动,但他每次都要求燕将制好的名片底片传真给他,他亲自校看一遍之后才通知燕开印。尽管有时燕会当面善意地笑讽他工作好认真,可内心深处却很佩服盛的工作态度。

后来,燕仍然为接近盛而不断寻找机会。有一次,当燕将印好的东西提上楼,便假装很累的样子说:“盛部长,拿什么慰问本小姐?”“凉开水伺候。”“我不喝,我要你请我吃31种口味的冰激凌!”“没问题,等我下班。”

吃完冰激凌,燕提出到他的住处看一看,他看了燕一眼,说:“特乱,不好意思污染小姐的眼睛。要不然,上你家坐会儿。”其实,燕只是想通过拜访他的住处而暗示盛可以去燕那里,盛果然中计,说:“我们那边的习俗是男的先到女的家里去。”“谁跟你男的女的!”燕虽然嘴巴上打岔,心里却是美得心花怒放。盛却猜不出燕兴高采烈是为什么。以前,燕只不过跟他说过自己的父母离婚了,燕一个人单过。燕希望盛能够问问父母为什么离婚?但盛没有。

关系是在燕的努力之下一点一点走向亲近的,这让燕相信事在人为,从暗送秋波到手拉手地逛商店。都说现在的年青男女谈情说爱很开放,“第一天见面,第二天接吻,第三天上床”,但如果想获得爱情的滋味也得像煲汤一样文火慢煮。最终,盛将自己的工资和过去的所有积蓄全部交给了燕,这是一种最大限度的信任。当然燕也把自己的家底都告诉了盛。

对于两人携手干什么燕早就心中有底,那就是开一家服装专卖店,自产自销。再到工商局注册一个商标,逐步扩大客户,一点一点地把蛋糕做大。

于是,燕辞职操办,尽管燕是多么希望盛能够帮自己一把,但有盛的鼓励就足够了。事情比燕当初相象的还要顺利。从租房子、办照、装修到开张营业只用了28天,而且开业后的买卖还挺红火,有时一天时零售额就高达五六千元。要知道他们的经营成本并不高,燕负责采买原料和打理店铺。盛负责算账,双休日时也帮忙照顾业务。燕只雇了两个会裁剪缝纫的师傅。

然而,邻居店铺的意外失火烧毁了燕的小铺,不,简直就是烧毁了燕的希望。那是燕呕心沥血5个多月打理出来,并且逐渐走向正轨的产业。那天晚上,燕心痛地把盛叫来,想听一听一个男人对一个失败女人的劝慰。女孩子在经受打击的时候是脆弱的,需要一个坚实的肩膀靠一靠,毕竟,该给的都给了,所有的付出是为了寻找一种呵护,需要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心爱的人能够挺身而出为自己遮风挡雨。

但盛站在废墟上,很长时间一句话也不说,脸色非常难看。燕有些失望,因为燕最痛恨的就是不对自己所爱女孩负责的男人。尽管盛以前表现得很好,但烈火炼真金,是人是鬼在关键时刻可以看出。然而,燕是多么希望盛是人而不是鬼呀!燕想他是被突发的灾难吓懵了,过一会就会好,但燕等了半天也没听到一句贴心的安慰话语。也许,盛是心疼自己的投资,燕流着泪想说:“你的钱我一分也没有动。”但燕没说,而是冲动地将盛拉进自己的怀抱……

谁知,盛竟然惊恐地连连摆着手,退步离开了燕。燕不知道过去对自己身体显得非常贪婪的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却拒绝了?那一刻,燕的心“嗖”地一下子变得冰凉,燕看清了眼前这个被爱了很久的男人是个懦夫,起码,是个不肯与别人分担苦难的自私鬼。那会儿,燕甚至于感谢那场突然而至的大火,要不然,将来说不定会怎么样呢!

男人让她心碎

燕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胸襟将永远向面前的这个男人关闭了。燕将几个月前,盛给自己的那个紫红色存折扔还给了他。盛看了燕一眼,想说什么,燕拦住他说:“你的还给你。”然后,转身走了。燕不想听他的解释,在这个时候,任何解释都是谎言。盛在后边追着喊,但燕擦着眼泪没有停下,燕知道一停下,自己就会丧失决裂的信心,毕竟盛是自己真心相爱了很久的男朋友。割断也难!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当断则断,当决则决。

盛呼燕,燕咬牙不回;盛不停地呼,燕含泪把BP机关掉了;他上燕家门口等,燕大喊大叫把盛骂走……

但是,每当燕路过盛所在公司的那栋办公大楼时,就会忍不住抬起头来向上面张望。那时候,一种忧伤会弥漫开来,回想和盛在一起的日子……或许,燕太绝情了,不给盛一个改变的机会,可有些毛病是改不掉的;或许,燕对盛了解还不够。但那晚的感觉告诉燕:盛不是自己渴求的那种坚强男子。对于燕要做的事情,盛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他的思想依旧停留在规矩地做个打工仔。尽管他可以慷慨激昂地批判某些社会风气和现象,可以情绪激动地描绘心中的渴望,甚至想象当老板是什么滋味,惟独对于挫折和困难想得非常简单,以至于经不起轻轻一击。而燕一味以自己的意识强加于他,盛表面上可以接受,但内心配合起来却非常困难。盛虽然接受了燕给予的甜美爱情,却没有勇气接受燕也不愿见到的不幸。看来,爱情是用心而不是用脑完成的。燕的想法未必就是盛的愿望。

盛的表现令人失落,燕怎么可能找一个关键时刻软下来的男人做夫君!

盛让燕见识了什么是男人。燕是在关键时刻得到这份见识的。

也许,认清一个人必须得有一个契机,必须得有一个关键时刻。

英国作家史蒂文森在作品《化身博士》里把一个男人的两面性描述得淋漓尽致——道貌岸然的医学博士加道地的流氓恶棍,很荒诞也很真实。

梅女士也经历了这种荒诞加真实。

例证2:男人的另一种虚伪

看到维的人都说维比梅强,无论是才气还是相貌。是的,梅也不知道为什么和维刚认识不久,维就拿定主意要娶梅。介绍人让他们俩相互了解一下再发展,到了下一个礼拜天,维就拿了一把玫瑰站在约定的地点等着梅。因为挤车(那时候的公交车没现在这么方便)梅稍稍到得晚了点,等梅小跑步地赶到,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他傻等着的那副痴痴的神情。好像就是在那一刹那间梅爱上了他,先前一次礼节性的见面,在梅心里只是对维的表面上的一些条件感到满意罢了。那是理性的思维,没有爱的成分,而这一下就成感性的了,梅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好像是被一支箭在几秒钟之内射中一样。

他们谈恋爱的时间不算长,大约不到一年吧,因为俩人年龄都不算小了,梅25、维28岁。这一年真是梅这一生之中的天堂,梅和维都觉得相见恨晚。没有什么是不投合的,几乎不知道什么是分歧。从小到大,梅虽然认为自己的性格算是随和的,但是还是有同学或者是朋友认为梅有点清高,说梅有点冷,不是在行动上,而是梅的态度。说梅待人淡淡的,让人不敢和梅深交。但和维在一起,用不着梅刻意地去逢迎他,维自然会对梅好,喜欢梅。那时候梅自己觉得自己好像已经老了,看到年轻的小女孩就觉得自己青春已逝。维说:“你不老,哪能呢,我们的好日子还没有开始呢。你永远是我的小姑娘。”后来他一见梅就叫:“小姑娘!”梅和母亲多年一直相依为命,梅一直担心,如果有了丈夫,他会对母亲好么?和维好之后,他马上就让梅感觉担心是多余的,他特别的孝顺,无论在他家和梅家,对老人都是挺好的。他母亲有意无意地当着梅的面说:“我家还少不了这个儿子呢!”维在父母面前从来不高声说话,也从来不多话。他的父亲母亲可不同,即使在餐桌上,也忘不了摆着个架式教训孩子几句。维在梅的家里才显得活泼一些,他和梅的母亲很谈得来。梅很高兴,心想终于遇到一个好男人,一定要使这男人成为自己的丈夫。

结婚之后,他们住在维单位分的一套房子里,一切东西都置办得非常简单,梅想只要两个人觉得幸福就够了。梅和维的工作都很忙,梅经常跑工地,下郊县,一去一个月半个月。而维呢,经常外地出差,到的都是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长春、大连。维不在武汉的时候,梅就回家和母亲一块儿住。维回来之后到处找,来到梅家吃过母亲做的好吃的之后就说:“哎,还是有家好啊!”还对梅说:“你妈妈真好,能做你家的女婿是我的福气。”梅说,哪儿学得这么贫嘴?如果维在家,而梅出差久了,维就会在长途电话里说:“好想你呀,我一个人连饭都没吃饱。”梅在这一头一边感动着一边笑着,梅说:“谁要你这么笨啦,到今天还不学着做饭。”家里的饭平常都是梅做他吃,但是梅就喜欢听他的几句好听的话,只要他高兴,梅为他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发现的过程

结婚之后的半年,有一天晚上很晚了,他不在家,有一个应酬。梅睡在大床上随便拿一本书在看。梅有一个习惯,只要他回家晚梅一定要等着他,在床上躺着,听着他的皮鞋声上楼走到门边,听着那一串钥匙叮当响的声音,梅觉得这样真是好亲切。还是在谈恋爱的时候,梅在他的那一大串钥匙圈上挂上了一只不锈钢的小兔子。当时梅真像小孩子,每当听到那串钥匙的响声,梅就想象那一只小兔子在那串钥匙之间碰撞……在那一个晚上梅听到了电话铃响,梅拿起了话筒,心想是谁呢?是维吗?是母亲吗?还是别的哪一个认识的朋友?“喂”了一声之后,那头不出声地静止了一到两秒钟,梅觉得这个时间真的很长,梅有一种不太好的预兆。终于里面传来了声音,好像伴着一丝丝空气的流动,让她觉得那声音好像离她好远好远。是一个女人,她问,听得出她非常的不自然,好像犹豫着似的。“维在家吗?”称呼很亲密。梅说:“不在,您有事要转告吗?”对方说;“不了,谢谢。”那边电话挂了,梅却呆了一样的久久把话筒举在耳朵旁边,“嘟——嘟——”的声音不时从不知道的遥远的虚空传过来,梅的心里很乱。

梅问过维,梅考虑了很久,不希望出来什么事破坏感情,但是实在是忍不住地想问问维。梅安慰自己: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女同学或者是早先的女朋友罢了,何必这么的疑心,难道在今天的时代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还能够思想那么的保守吗?认识维的时候,他已经27岁,对于一个男人,这已经可以成为一段历史,难道不允许他有他的过去吗?虽然自己没有什么过去,难道自己就没有什么不愿意告诉他的吗?例如自己的父亲。因为恨自己的父亲,所以从来就没有在维面前说真话。梅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母亲是被男人抛弃的,唯恐母亲的命运落到自己的头上,梅千方百计地逃避着自己的厄运,但是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真的,有时候很多的事情只能用唯心主义才能解释得清楚。

维回答说:“可能是原来的同学吧,前不久听说他们想搞一次同学会,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事。”但是,凭梅的直觉,那晚上的电话绝对与所谓的同学会没有丝毫的关系,但是梅不能说出自己的想法,那样就显得太没气度了。维平时喜欢梅就说特别懂事,沉稳,不像好些小女孩子那样嗲得不得了,让人费精神哄着。维说梅特别知道好歹,他对梅的每一点好处,梅都能在心里领受着,他说他愿意同梅这样的女人打一辈子的交道。“懂事的女人”是维夸梅的赞语。当然也不排除在另外的情况下把梅叫做“小姑娘”。

维死得非常突然,一点征兆也没有。那一天好像特别冷。那是一次突然到的寒潮,刮风,没有下雪。早上起来,梅在大衣柜子到处给维翻厚毛衣。维说:“好了,好了,不早了,随便找一件吧,不至于冷成那样吧。”梅偏不干,脑袋钻进柜子找了好一会才找到。梅看着维穿衣服,帮维牵领子扯袖子,结婚一年多了,可梅心里越来越爱他,对维的这种依恋梅都感到害怕,深怕维知道了不再珍惜,深怕爱得太厉害了反而会失去维。平时梅在人面前不太爱露感情,认识梅的人都以为她人很冷,只有母亲知道梅,梅只对母亲说出心里边的想法。

下午四点钟,梅在单位办公室里,突然接到电话,是维的同事杨打来的。他的声音控制不住的紧张着,他告诉梅说维生病了已经送到了医院,叫梅下楼在办公楼的大门口等着,车子马上就到了。有同事帮助扶梅到了楼下,维单位的一辆轿车等在那里,杨跳下车来和同事一起把梅搀上车去,梅只感觉两条腿都是软的,呼吸好像非常的困难。

维在急诊室里,梅去的时候他已经完全失去了知觉,实际上那时候按照医学标准他已经死亡,但是医生遵照单位领导的意见继续徒劳地全力抢救着。梅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维临死的样子,之后好几个月梅都无法闭上眼睛睡觉。

事情的真相

三天之后开追悼会,梅和婆家人站在一起。他们不理梅,梅也不理他们。参加追悼会的来宾一一过来安慰死者家属,大家一起向逝者致意,然后各走各的路。因为维、梅和他们临时地走到了一起,如今维死了,这一切也该跟着结束了。梅不在意这些,当时梅想一七天赐给我一个丈夫,梅曾经觉得幸福,今天维被命运带走了,即使梅抱怨,又该怎么样呢?一切都是无法转变的了。就在那一刻梅相信了命运,正如维的母亲所怨恨的那样,上天把母亲的苦难又给了自己。那一刻,连梅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祥的。梅知道不应该有这样的宿命论的思想,但是一个人受到的打击太大,不能从客观找寻原因就只有寻找自己的原因。有时候,折磨自己也是一种承受痛苦的方法。

但追悼会上有一个全身穿黑衣服的女人很神秘,她在棺木边站的时间略微要长些,神色十分悲戚。维躺在那里,容颜如生,像一个睡着了的大孩子那样天真无邪。她和别人不同,过后并没有过来到家属站立的这边,而是径直地转身走出了傧仪馆的灵堂。维的家人全都看见,但是全都当做没看见,任由这个女人就这么离开了。梅记得她匆匆离去的背影,后来梅才想起,除了那一身黑色的衣裙,梅并没有看清楚她的脸,她根本就没有让梅很从容地看清楚她……不过梅好像记起这个女人进来之后和杨说过话,那天的追悼仪式由杨主持。之所以注意到那个女人,除了她的装扮之外梅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好像是她进来之后不久,由杨偷偷地指点着,隔得远远地朝梅站立的这一边看了一眼。那一眼非常快,但是梅能感觉到她在看自己。也许又是直觉,梅认为自己的直觉是很准确的。不过这一切都没往心里去。梅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巨大的悲哀塞在心里还没能散发出去,她连哭的时间和哭的机会都没有找到,她哪来精神去猜测别的什么事?她觉得累极了,很想软软地躺下来休息,她已经几天没有睡着觉了。

追悼会之后,杨送梅回家,交给了梅维在急诊室里留下的遗物,头几天他见梅神情有些恍惚怕弄丢了。一只西铁城手表,一只皮革钱包,一只派克钢笔,一个电话本,一串钥匙……那串钥匙链上有一只不锈钢的小兔子,维的生肖兔,那一年他才30岁。杨让梅恢复了精神之后,抽时问去清清维的办公桌,把他的私人的东西拿回来。

梅在维的办公室里,就是维倒下去的地方,那真是一个伤心地。用那一串钥匙打开了维办公桌锁着的抽屉,抽屉的底层整齐地放着一摞信和几张照片,这就是维的全部秘密。照理说梅是不应该看的,但是因为维去得太急了,不可能委托任何别的人来处置这些,于是落在梅的手里了。其实梅根本就不情愿涉及维的隐私。但看过信后,维在梅心中的形象一下子全垮掉了,那一下子,梅受到的打击几乎和刚刚听到了维的死讯一个样,梅几乎在维的办公室里晕过去。信是一个女人写给维的,也可以算是情书吧,看日期好像持续了好几年,内容也不是那么的柔情蜜意,多半还是在很冷静地谈着一个孩子的问题;很多张照片上都是一个小男孩子,从婴儿一直到大约六七岁,全是那一个孩子,照片的背面写着孩子的岁数和拍摄照片的日期。这些都是梅后来慢慢地看清楚的,当时在办公室里梅已经支持不住了。梅开门让杨送她回家,她不愿意让外面的正在窃窃私议的维的女同事看出什么。维在她的心中的形象已经垮了,但是梅要维持维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不光是为了维,也是为了自己。那一天,梅发现自己原来也是一个虚伪的人。

杨告诉了梅有关维的一切,因为梅把维的一切都摊开在杨的面前,梅知道杨什么都清楚,梅记起了追悼会上出现的黑衣女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发生在学院的爱情故事,非常的千篇一律:维读大学时有一位女友,维的家人都熟识,两人好得几乎可以结婚了。不知为什么毕业之后他们分了手,但分手之后女的发现怀孕了,便匆匆地找了一个丈夫结了婚,婚后感情还可以。但是她很想念维,和维联系上,说出有了孩子这件事。后来几年他们一直在迟疑,到底采取什么方法才可以不伤害别人?具体地说就是不伤害那女人的丈夫,那做丈夫的对那孩子也很有感情。一晃几年过去,维不愿意再等了,这时候遇见了梅。但女的也一商不放手,所以维每年都要去北京,有时一年去几次,偷偷地看儿子,和那女人幽会。维曾经对老同学杨说一点都不愿意再过这样的两面人的生活,但是一看到儿子越长越像自己,心就软了。维说他还是很喜欢梅,但是在心底又离不开自己的初恋女友。梅还听杨说维的初恋女友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当年在校园里和维挽着手走,经常引得路人驻足。

信和照片梅都藏在自己的箱子底下,没有让母亲知道。那天之后,梅一连几天都没有吃饭,没有食欲,也没有眼泪,梅觉得身上的一切精力似乎都耗光了,自己好像只剩下一具空空的壳。母亲赶来的时候梅几乎不行了,人完全的虚脱,但是没有失去意识,梅剩下的一点意识就是想死,梅觉得人活在世间真是没有意思。

送到医院之后,医生告诉梅已经检查出她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由于身体太虚弱业已出现先兆流产的症状。医生问梅要不要留住这个孩子?梅说:“要。”就从那一天起梅开始吃饭并配合医生治疗,梅请求医生一定要为她保住这个孩子,梅说自己非常想要。当时有很多人来医院劝她,有同事有朋友,他们认为没有必要留下一个没有父亲的孤儿,他们说这证明你有生育能力,你完全可以再婚为你将来的丈夫生孩子,这样对你和孩子都有好处。但是她不听任何人的劝说。于是人们认为是因为她太悲哀了太思念维了,所以不顾后果地要为维留下子女。母亲也询问过梅的想法,母亲告诉梅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孩生活很艰难。梅对母亲说:“我决定这一生只和您以及我的孩子一起过。”母亲悄悄地流下了眼泪。

第二年,梅生下一个女儿。

梅经常抱着女儿陷入深思:这个世上男人的可信程度到底有多高?表面很忠实很文质彬彬的男人,最大的缺点便是虚伪,而不虚伪的男人,只剩下一点,便是赤裸裸的坏。

难道是世界上的男人——是他们让世界充满了痛苦?

欲望就是痛苦

男人不愿受社会属性的支配,所以,世界为之痛苦。

一个男人的风花雪月,令妻子孩子都随之遭殃。妻子的痛苦可以不顾,孩子的痛苦不能不令男人自己也痛苦。

男人女人构成了世界。男人并不能脱离于痛苦之外。

我们知道,人类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其实只有三千多年,而在此之前,生物学家已经告诉我们,人类从爬行动物到直立起来的过程大约持续了上百万年,所以,人类学家把这一漫长的进化阶段称为史前狩猎时期。现代人的思维与心理定式和行为习惯,都是由这时期人类的生存活动所遗传给我们的,而不是人类在三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今天男女在社会行为中的不同角色和表现,也都是由人类进化过程时期的角色分工行为遗传的,男人的见异思迁和女人对异性相对稳定的感情行为,都是从那一时期遗传下来的。

在史前人类狩猎时期,人们都普遍以血缘家族为单位,形成一个个大小各异的部落。当时的分工形式是,男人负责在外狩猎并以此养活部落的全体妇女和后代,女人们则是部落全体男人公有的生育工具,即男人们可以与任何一个女人发生性关系,只要他对这个女人有兴趣。所以那时的孩子们只有母亲而不知道父亲是谁,但他们却被男人们视为这个家族的后代而给予一视同仁的照顾。

在那样一种乱伦时期,男人的死亡率在频繁的战争中是非常高的,即使某对男女有心想发展较为固定的情感关系,但男人的生命可能会在一场战争中被突然中止,这种生命的不确定性,自然就妨碍了一个部落的男女发展稳定情爱关系的可能性,所以喜新厌旧和及时行乐便成为男人们对待女人的普遍心态,这样的生活方式至少在人类早期狩猎时期已经有了几十万年的历史,所以今天男人喜新厌旧的行为,都是源于这一祖先男人的生命遗传现象。

可以想象出,在当时那种生命始终处于朝不保夕,始终处于受到野兽、瘟疫和天灾的巨大压力的背景中,生存的欲望是超过一切行为道德的第一位的东西,相对人类为生存而相互残杀的行为,见异思迁和及时行乐的思想在男人那里就算不上什么了。所以说,今天男人们容易喜新厌旧的心理倾向,是否也来源于人类早期狩猎时期男人行为的遗传,当初男人们在那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行为准则,已经转化成为一种心理与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生命基因被世世代代地承袭下来,这是否就造成了今天的男人们普遍在骨子里具有见异思迁的传统本能。

但是男人的见异思迁本能却受到后期人类社会普遍的一夫一妻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