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美食菜肴营养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47605200000018

第18章 火候

火候的概述

烹调一般是用火来加热的。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烹制菜肴所使用的原料多种多样,质地有老、有嫩、有软、有硬;形态有大、有小、有厚、有薄,制作要求有的需要香脆、有的需要鲜嫩、有的需要酥烂,因此在烹制过程中要按各只菜肴的具体要求,采用各种不同的火力、不同的加热时间,对原料进行烹制,这就叫掌握火候。

火候变化的因素很多,各种风味的菜肴,各种不同的烹调方法,以及一种菜肴在烹调中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火候要求,不是千篇一律的,所以只有灵活恰当地掌握火候,才能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

火候的分类

至于火候怎样就算大?怎样就算小?大和小的中间又可以分为多少种类呢?千变万化,很难具体划分。一般在习惯上把它分为四个大类。

旺火(也称武火、急火、大火)

旺火的火苗熊熊地燎出炉口,火焰高而稳定,呈黄白色,光度明亮,热气逼人。旺火一般用于快速烹制,可以使原料保持鲜嫩,如氽、烩、炒、爆、炸、溜等。

中火(也称文武火)

中火的火苗燎出炉口,火焰略有摇晃,呈黄红色,光度较亮,热气大。中火一般用于烧、煮等。

小火(也称文火、温火)

小火的火苗不燎出炉口,火焰较小,时有起落,呈青绿色,光度暗淡,热气较大。小火一般用于慢的烹制方法,使原料软嫩入味,如煎、贴、蹋等。

微火(也称焐火)

微火的火焰更小,供热微弱。微火一般用于烹制时间较长,使原料酥烂,仍保持原料原有香味,如炖、焖、煨等。

以上仅仅是一般用煤炉灶的情况,主要依靠熟练的烹调技术和丰富的烹调经验来灵活掌握。

热量在原料内外的传播情况

在烹调过程中,食物传热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一般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原料外部的热的传播过程,另一是原料内部的热的传播过程。

原料外部热的传播过程

燃料在炉膛内燃烧,把热量传给铁锅,而铁的传导能力很强,因此铁锅也就迅速地把热量传给锅内的原料。可是,一般说来,原料往往不是直接放在锅内的,锅内一般还有一些辅助烹调的物料,这些物料主要是水、油、盐或砂粒等,另外还有蒸、烤等特殊的加热方法。现将这不同情况分别叙述如下:

用水传热

水的传热能力很差,它在受热后温度所以能升高并使水中的原料受热,主要是靠着对流作用。水的沸点是100℃,不论火力怎样旺,水的温度只能达到100℃,超过了就要形成蒸气。

用油传热

油的传热能力也很差,它在受热后温度的升高也是靠着对流的作用。油的沸点在200℃-300℃之间。烹制时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油温加热食物。

用蒸气传热

蒸气是依靠气的温度使原料受热,蒸气温度比水高,它的最低温度是100℃,蒸气温度是以火力大小与气压高低来决定的,所以蒸笼盖紧少漏气,温度则有很大的增加。

用空气传热

用空气传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火的热气直接熏烤食物,另一种是食物放置在烤盘里,与火隔离,以封闭的热空气来加热食物。

用盐或砂粒等传热

利用粗盐颗粒或砂粒等物体的吸热与散热作用,以较均匀的热量加热于食物。温度的大小视火力而定。

利用以上几种传热方法,再结合火力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等,这就产生多种多样的烹调方法。例如用水传热的有汆、涮、煮及一部分炖,熬、烩等;用油传热的有炸、爆、炒、溜、煎、贴、燭等;用蒸气传热的有蒸、炖等:用空气传热的有烤、烘、熏等,用盐等传热的有盐焜、泥烤等。此外,还有用几种传热方法交互使用的,如烧、扒、烹、焖及一部分熬、烩等。

原料内部热的传播过程

热从铁锅及各种辅助物料传到原料的表面以后,要使原料的内外全部受热,在原料内还要有一个传热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才能使食物成熟和充分杀菌消毒,保证食物的色、香、味、形俱佳。

但一般食物原料的传热能力都很差,大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形态较大的鱼块或肉块,如果加热时间不长,尽管它的表面温度已经很高,但内部的温度仍然很低。根据实验,一块三斤多重的牛肉放在沸水内煮一个半小时,牛肉内部的温度才达到62℃。一条大黄鱼放在油锅内炸,当油的温度达到180℃时,虽然鱼的表面温度达到100℃左右,可是鱼的内部只有60~70℃左右。因此,在对食物原料加热时,必须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使热容易传人原料内部

如果是运用旺火、时间短的烹调方法,必须把原料尽量切得小些、薄些,如原料略大略厚,必须在原料上剞上几刀,使热容易传人内部。

根据原料大小掌握好火候

烹制大块的鱼、肉,必须用小火作长时间的加热。当鱼、肉的内部呈灰白色,无红色血迹时,鱼的内部温度可达到85’C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细菌一般都可以杀死了。要使鱼、肉的内部达到这样的温度,加热时间必须较长,但如用旺火一直烧下去,锅中的水要大量蒸发,可能锅中的水很快烧干,而鱼、肉的内部还没有成熟,因此作长时间加热时,应当用小火或微火,采用炖、焖、烧等烹调方法。

使原料受热均匀

烹调时,必须注意原料各部分受热均匀,特别是炸、溜、爆、炒等用旺火、短时间的烹调方法,更应注意翻锅或用手勺翻拌。

食物受热的变化

在烹调过程中,食物在一定的温度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它会产生种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使食物起着质的变化。质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原料由生变熟的过程。由于食物原料的性质不同,它们在由生变熟的过程中,所起的质的变化也不相同。

一、在加热过程中食物的一般变化

分散作用

食物受热后所发生的物理变化,包括吸水、膨胀、分裂和溶解等。生的蔬菜或水果,细胞中充满水分,并且在细胞与细胞间有一种植物胶素,把各个细胞互相连接着,所以在未加热前大都较硬而饱满,加热时,胶素软化与水混合成为胶液,同时细胞膜破裂,里面一部分包含物,如矿物质、维生素等,就溶于水中,而整个组织变软,所以蔬菜加热后,锅中要出现汤汁,这些汤汁中含有很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不宜弃去。果品中所含胶素尤多,如果在加热时加入少量的水,可以制成各种果酱或果冻。

淀粉不溶于冷水,但在温水或沸水中能吸水膨胀,成糊状物。淀粉经过加热,它所含淀粉胶的胶粒愈多,粘性亦愈大。生长在根茎中的淀粉(如藕、甘薯、马铃薯等)往往较谷类(如米、麦等)为多,所以它们的淀粉糊粘性较大,可做羹汤或作为挂糊、上浆、勾芡之用。

水解作用

食物在水中加热时,很多成分会起分解作用,如蛋白质会分解而产生一部分氨基酸,故成熟后带有鲜味。肉类在受热后,结缔组织中的生胶质分解为动物胶,动物胶和生胶质虽然都是蛋白质,但动物胶有较大的亲水力,能吸收水分而成凝胶,在加热时可溶为胶体溶液,冷却后即凝成冻胶。所以当肉类(特别是含筋较多的肉)在炖焖后,结缔组织的生胶质被水解破坏后,蛋白质纤维束便分离,使肉呈柔软酥烂状态。同时汤汁中便含有多量的水解产物,即动物胶,冷却后就成为肉冻或鱼冻。胶体溶液和冻胶可随温度变化而互变。如镇江、扬州等地的汤包,就是根据以下的互变原理而制作的。

凝固作用

食物受热后,有些水溶性蛋白质即逐渐凝固,如溶液中有电解质存在时,更易迅速凝结。我们知道蛋白质的种类是很多的,有许多蛋白质是水溶性的,多数水溶性蛋白质受热后即逐渐凝固,例如鸡蛋的蛋白受热后便凝成硬块,血色素也是一种水溶性蛋白质,加热到85℃左右便凝成块状,凝固的程度随加热时间的加长而增加。所以煮蛋或鸡鸭血汤,猪血羹等,加热时间应避免过长,否则食品变硬,不仅鲜味减少,也不利于消化。蛋白质胶体溶液在有电解质存在时,凝结更加迅速。例如在豆浆中加入石膏(CaSO4)或盐卤(MgC12)等电解质,即可凝结成豆腐。食盐(NaC1)是电解质,所以在煮豆、烧肉,或需要汤汁浓白的菜,均不能太早加盐,因为加盐太早,原料中的蛋白质凝结过早,水分便不易渗透到原料内部中去,不易使它们吸水膨胀,组织破坏,因此也就不易酥烂。在制汤的原料中也因蛋白质凝结过早,不能溶于汤中,因而使汤汁不浓白。当然,这种电解质对各种原料,各种蛋白质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放盐的早迟,应根据菜肴的具体情况决定。

酯化作用

脂肪与水一同加热时,一部分即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如再加入酒、醋等调味品,即能与脂肪酸化合而成有芳香气味的酯类,这种作用,叫做酯化作用。酯类比脂肪容易挥发,并具有芳香气味,因此鱼、肉等原料在烹调时,加酒后即有香味透出,就是这个道理。

氧化作用

多种维生素在加热或与空气接触时均易氧化破坏,在碱性溶液或有少量铜盐存在时,更易迅速氧化。在食物烹调时损失最大的就是维生素类,多种维生素在与空气接触时即易被氧化破坏而失去营养价值。在受热时氧化更快,特别是维生素C最易受破坏,其次,为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也易破坏。维生素在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加醋可以延缓氧化时间),而在碱性溶液中更易氧化,如极少量的铜盐可使维生素丙氧化,所以含维生素C较多的蔬菜在烹调时应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如加盖)和加热的时间不能过长,不宜投放碱或苏打,也不宜用铜锅铜铲。

其他作用

食品在加热时除了上述几种主要变化外,还会发生其他各种各样的变化。例如糖类在很高的温度下,可变化成糊精而发黄或炭化而成焦黑色。又如鸡蛋在煮熟后,在蛋黄的表面往往呈现一层暗绿色,这是由于鸡蛋白中的蛋白质中含有一些硫元素,而蛋黄中的蛋白质中含有一些铁质,硫与铁化合,便产生暗绿色的硫化亚铁所造成的。

二、不同火候、物料及加热方法对食物的影响

食物在加热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有的是好的,我们需要利用的,有的是不好的,我们需要尽可能来防止。在烹调时我们运用不同火候,不同的物料以及不同的加热方法,也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火候和加热时间方面,首先应掌握下列的原则。

性质坚韧的大块原料,一般宜用温火或小火进行较长时间的加热,才能使组织松软,肉质酥烂。

性质柔嫩的小块原料,一般宜用旺火进行较短时间的加热,否则即易成为糊状。

(一)用水做加热物料,一般多用中火或小火

食物中的养料很多,用水做辅助物料,在加热过程中,食物原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都会有一部分分解在汤汁中,故汤汁不可弃去,否则养料损失很多,当然,随着水分的蒸发,养料不可避免地有部分损失。这里还应该特别注意,当蔬菜(特别是绿叶菜)用水做辅助物料加热时,必须在水沸后再将蔬菜下锅。因为蔬菜在通过加热后,细胞膜破坏,会产生一种氧化酶,这种氧化酶对维生素C有很强烈的破坏作用。可是氧化酶本身也不耐高温,它在65℃时活动力很强,但当温度达到85℃以后就受破坏。如蔬菜放在冷水锅中加热,当水的温度升至65℃左右时,氧化酶就要大肆活动,蔬菜中重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如果在水沸后再下蔬菜,氧化酶就不会起作用,可以减少维生素C而损失。

(二)用油做加热物料,一般多用旺火

因油的沸点高,可达高温,对食物表面的干燥和凝固作用很强,食物表面骤受高热,很快地干燥收缩,凝成一层薄膜,外部变酥变脆、而内部水分不易溢出,所以成为外脆内嫩状态。

(三)蒸的方法主要用旺火(花色菜要用中火或小火)

菜肴放在蒸笼内蒸,不需要翻动,所以可以保持原来的完整状态,同时由于蒸笼盖得很紧密,蒸笼内的温度很高,又充满了水蒸汽,原料的水分不易蒸发,养料损失较少,菜肴柔软鲜嫩。但蒸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不易入味,因为原料在蒸笼内水分既不易向外蒸发,调味品也不易进入原料内部,所以不易入味,因此,蒸的菜肴往往在加热前或加热后要进行调味。

(四)烘,烤的方法火力必须均匀

烘、烤的方法,都是使食物原料在干燥的热空气中受热,原料表面的水分极易蒸发,浆汁溢出后在原料的表面受到干热,立即凝成薄膜,这种薄膜又能够阻止原料内部的水分继续向外蒸发,所以使菜肴外部干香,内部鲜嫩。但如果是密闭的烤炉,水分蒸发较慢,溢出的浆汁也不易凝固在原料表面,会滴落在烤炉内,因此养料的损失较敞开烘烤的方式为多。至于泥烤,是一种间接烘烤的方式,因为原料用泥层层密封,不直接接触火焰,只是慢慢地外烤内焖使原料成熟,原料的水分当然不易蒸发,可以保持较多的养料,所以口味特别鲜嫩。

菜肴的初步熟处理

有些菜肴的原料,在正式烹调以前,往往需要进行一次初步熟处理,在行业中也称“开生货”。初步熟处理,就是把已经过初步加工的原料,先放在水锅、油锅或红锅(即锅中故入深色的调味品)中进行初步加热,使其成为半熟或断生的状态,取出待用。

初步熟处理的方法,一般有焯水、过油、走红等,还结合着制汤(制汤的主要目的不是对原料进行初步熟处理,但制好汤的原料,有些原料当然不能再用,但也有些原料与焯水相似,同样起了初步熟处理的作用)。现分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