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种种错误观念
有人认为,既然行行有“高手”,做爱自然也有“行家”。这些人追求精湛纯熟的技巧,像对待其他事情一样,竭尽所能力求完美,他们希望得到对方的喝彩与赏识。由于忙着去“表演”,表现自己的能力,使对方感到毫无感情,乏味而空洞。
这种性心理是由于片面理解某些性指导用书造成的,许多人以为夫妻生活的谐调来自《婚姻指南》等书,想从中寻得要诀。实际上,夫妻做爱应该是顺其自然的感情宣泄,不应该受书本上条条框框的限制。性爱的完美与否并不是技巧如何决定的,重要的是精神感受的层次。
许多年轻人,盲目追求“性解放、性自由”,他们并不了解西方性解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只觉得是新潮时髦的标志,坠入肉体竞技,一味纵情,忽略了性爱的精神层次,不再重视感情是否深厚,心理是否做好准备,只是在麻木与慌乱中寻求虚幻的刺激。由于他们追求的是时尚,因此只求拥有,只求实际,却不注重精神的感受。
有些丈夫具有较严重的大男子主义,他们的目的在于获得征服的优越感,因此做爱不过是一种手段,这使他们逐步丧失了原有的感觉。当异性已成为唾手可得之物,无需去征服时,他们会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与空虚。“征服”的目的不存在了,他们也就丧失了做爱的原动力,再也唤不回昔日那份战胜者的雄风,感觉到婚姻生活平淡乏味,面对百依百顺,无需费心征服的女性,不能忍受。
尽管每个妇女都希望男女平等,但在家庭中,许多女性摆脱不了“丈夫是一家之主”的观念,认为男性享有性爱的优先权,妻子应满足丈夫的需求,做个尽责的妻子,虽然她们也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性生活。传统的观念认为,“性”是女人用以抓住男人的手段,为了维持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女性也发挥最佳的演技以满足对方。因此,许多女性是被动地尽义务,不是享受积极的乐趣,所以免不了满腹牢骚。
现代的丈夫希望妻子是一个有“感应”的被动者,即对丈夫的性行为要做出满意的答复。他们要求妻子介乎于野性和柔顺之间。
许多丈夫认为如果妻子得不到满足,就是自己的失败,这种心理负担是非常沉重的,使不少妻子不得不伪装出兴奋满意的样子。有些男性由于不能使妻子达到高潮而气馁,他们的感情因此向外发展,希望找到一个能肯定自我的机会。还有一些人一天天畏缩了,他们慢慢地排斥性,提不起兴趣,甚至成为性无能。
排除婚后的心理负荷
有人说“结婚是爱情的坟墓”,这虽言过其实,但不少青年人发现,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带来婚前所期望的奇妙变化。他们感到失望,感到一切落了空。为什么如此呢?
1.青年结婚大多经过长时间的追求和热恋,在一番奋斗之后才结成伴侣。结婚以后,当他们感到一切不过如此,并没有得到婚前所憧憬和神往的内容后,他们婚前那种激情和急切渐渐平和下来,开始正视现实。
2.婚前因为没有建立牢固的关系,所以为了得到对方,双方都小心翼翼地掩盖自己的弱点,积极地维护恋爱关系。结婚以后,有了法律的保护,双方有了安全感,对婚姻关系不再那么珍惜。婚前殷勤的求婚者可能在婚后变得麻木不仁。婚前毕恭毕敬,婚后可能大打出手。
3.在热恋中,双方都尽量把自己的美好的一面显示给恋人,双方在情人的心目中都是完美的,充满了迷人的魅力。恋人们非常容易忽略了对方的缺点,也很小心地掩饰了自己的缺点。结果在婚后,当双方共同生活,朝夕相处以后,双方的缺点一览无余。现实是无情的,婚前幻想与理想的色彩在现实生活面前不断消退。这时,他们感到失望,感到受了欺骗。现实中的爱人与婚前理想的恋人差距越大,夫妻关系越难以调适。
4.恋人可能在一起学习、工作,但他们间的关系是由感情维系的,他们在一起跳舞、看电影、逛大街,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即使共同劳动,也带有脉脉温情。婚后,夫妻开始朝夕相处,共同生活。生活不仅是跳舞、看电影,更主要的是呆板的、繁琐的小事。时间一长,自然感到枯燥,缺乏乐趣。
5.婚前的单身生活是自由、轻松愉快的,生活有父母照料,经济上没有负担。许多青年不懂得关心和照顾别人,不知道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结婚以后,他们首先发现不自由了,收入为夫妻共同所有,没有单独支配的权利,时间受到限制,下班不回家还得“请示汇报”。跟原来的朋友们的来往受到干涉。其次新婚夫妇感到家务劳动是沉重的负担,同时不仅要学会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对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婚后的家庭人际关系也变得复杂多了,双方都要努力去适应对方的家庭,处理好新亲戚之间的关系。总之。这一切形成沉重的心理负荷,使新婚夫妇难以应付,很容易造成夫妻冲突。
敞开胸怀,表露需求
“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应该知道我的需要的呀!”——这是一个人类永远解不开的谜,从古至今不知困惑了多少情侣,拆散了多少夫妻。深信此说的人始终认为,真正完美的爱不需借庸俗的话语来沟通,片刻的凝视,一举手一投足,都足以洞悉内心。这些人于是终日等待对方凭借“直觉”来感应一切,结果唤来的只是满腹牢骚与惆怅。他们责怪对方,认为自己得到的是一份不完美的爱,对方的心思不在自己身上。他们认为夫妻之间应该默契,我喜欢的他也应该喜欢,我需要的他早该知道,如果需要说明那就太没味了。
实际上夫妻之间彼此有着不同的需求,而且人在时时刻刻改变自己。有些变化和需求,即使是默契的夫妻也很难互相了解,需要告诉对方,或暗示给对方。有这样一对夫妻,妻子埋怨丈夫做爱时不抚摸她的胸部,丈夫立刻提出抗议:是你自己告诉我不喜欢别人碰你的胸部!妻子不甘示弱地说:那是几年前的事了,现在不一样!
妻子晚餐想吃油腻还是想吃得清淡,做丈夫的无法知道。同样,在做爱时夫妻双方各自有什么改变,对方也很难了解。对于一时不能沟通的夫妇,性心理学家认为,在做爱时夫妻的比率不是50对50,应该是100对100。双方多为自己着想,两个人都得到满足,比只知道奉献牺牲来取悦对方,双方都得不到满足更好,那些征服欲强的男人,辛勤的丈夫以及尽责的妻子,处处关心对方的神态反应,忽略自我的感觉。时间长了,对方也不会轻松。
有些男人及许多妇女从来不主动提出做爱的要求,他们之所以不愿表示的原因,就是羞于启齿,也怕勉强了对方或怕对方拒绝。于是他们刻意压抑自我需求,满腹怨气地等待对方发觉自己的需要,认为对方应该“心有灵犀”。夫妻之间应该能够自私地满足自己,也要无私地满足对方。不能相互提出要求的夫妇,可以订个协议,在一段时间内,彼此有权提出任何要求,不受限制。在这期间,不要屈服于羞涩,不要考虑对方是否同时需要,即使是凌晨三点钟,也可以叫醒对方。
不敢提出需求是因为怕被拒绝,应该了解到有了希望才会有失望,不能因为害怕失望而永远不敢希望。当我们提出要求的时候,对方自然有拒绝的权利,不能因此而羞愧、怨恨。要求并不可耻,被拒绝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总之,夫妻之间不要互相等待,试着敞开胸怀,才是使婚姻幸福的最好方式。
夫妻间性格迥异的利弊
在为数不少的家庭中,夫妻性格是截然相反的;如外向的对内向的,乐天派对悲观主义,好新奇的对喜怀旧的,“闷罐子”对“火爆筒”。我们发现他们中的一部分,夫妻和睦,日子过得很好,但另一部分却相互冲突,导致婚姻破裂。
性格相反也比较容易相爱
我身上所具有的,并非想对方必须具有,我所没有的、欠缺的。往往希望对方具有,并且鲜明。如一个性格外向的男子,可能会喜欢性格内向的女子;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可能会喜欢无忧无虑的男子,这就是爱情中的互补原理。所以夫妻之间要相互补充,吸取对方的长处,这样一个家庭就容易保持平衡适中,如“大手大脚的”娶了节俭成性的,家庭的开支就易适当;乐意过太平日子的嫁给热衷于冒险的,家庭既不会保守,也不会蛮干。
夫妻之间有个相互适应的过程
夫妻之间有个相互适应的过程,双方都必须尊重另一方的局限。性格迥然相异的人初做夫妻,难免要发生一些冲突,感到不太适应,这时既要正视差异的存在(不要梦想对方会变成自己那种性格的人),又要容忍对方的性格(一定程度的容忍是夫妻和谐的秘诀),还要设法从对方的个性中“借”一部分过来,变成自己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妻之间由于性格差异万一发生了冲突,要就事论事,不要否定对方的全部个性(须知个性很难判定好坏),在哪一点上令你舒服,就指出哪一点。同时,可以试着扮演一下对方的角色,体会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另外,自己必须明白,在我的爱人身上,我所喜欢的特性与我希望他改掉的特性往往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只能完善而不能抹杀个性。
夫妻双方磨合感情
婚后大多数夫妇都出现一定的心理变化,当他们相互理解以后,爱情更加醇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求同存异
夫妻间要有共同的乐趣,大致相同的价值观,有共同的生活目标。但是尽管在婚前经过了认真的考虑和选择,由于每个人的家庭环境、社会地位、文化修养、成长经历等不同,婚后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都会程度不同地感到相互不适应,正像有人说的,“新婚夫妇使用的牙膏牌号都不同。”在这些问题上,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和体谅。对对方行为表示理解和宽容,不能苛求对方事事与自己一至。爱情就意味着个人在一定利益上的牺牲,特别是具有不同个性、志趣的夫妻所组成的家庭,彼此作出一些让步以适应对方是加深夫妻感情的重要因素。
调整生活方式
婚后生活与单身生活大不相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变成由两个人组成的家庭,因此生活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必须增加夫妇二人的共同活动,减少单独的业余消遣以及与朋友们长时间的聚会。
加强责任感
结婚以后,男女双方共同担负家庭的重任,这就需要双方都有整体观念,有责任感。夫妻都应明了,结婚有了家庭,你就不是一个人生活了,你必须对另一个人负责,你的义务就是为爱人服务,为对方幸福着想。相爱的夫妻心甘情愿地为对方做各种事情,用自己的辛勤换取对方的快乐。
正确对待对方的弱点
恋爱期间。情人的形象都十分美好。有人婚后发现了对方的不足,便大失所望。实际上,婚前间断的接触,不可能了解对方的一切,双方都存在着对方没有察觉到的缺点,这不必大惊小怪。正如富兰克林说的“婚前睁大你的双眼,婚后闭起一只眼睛”。有些缺点是可以纠正的,比如有的人不爱学习,可以逐渐引导,提高学习的兴趣。但有的是行为习惯,如动作慢,干活不利落等。这只能相互宽容,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