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47613000000032

第32章 显才华至诚至孝(2)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昨日虽然没有直接叙谈,仅从旁边听了支言片语就两耳思聪,受益匪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特别是二位分析本人在金陵受挫的原因和目前处境,真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令我茅塞顿开,耳目一新,大有荡胸生层云之感。”

戴锦一边献上茶,一边恭恭敬敬地说道:

“四阿哥太抬举我兄弟二人了,我兄弟都是目光浅短之人,哪有什么高深之见,只不过说几句别人不敢说的话罢了,四阿哥能够不加责怪已令我兄弟二人感激涕零。”

金昆见戴氏兄弟一味地谦虚,有点不耐烦了,站起来说道:

“戴少爷,四阿哥之言句句是实,没有半点恭维虚夸之意,可谓肺腑之言,昨天从花映楼回去后就对你们兄弟二人大加赞赏。今日来此的真正目的就是想让两位到四阿哥手下做事,为四阿哥出谋划策,协助四阿哥做好这次赈灾工作,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从刚才谈话中,戴铎已猜出胤禛的来意,一听金昆直接说出,他与哥哥互望一眼,没等戴氏兄弟开口,李卫就说道:

“还不快点头同意,这有啥犹豫的,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打着灯笼还不一定能找到呢?在京城中好多大官大将都想到四爷帐下当差呢。四爷都瞧不上他们,嫌他们没水平,能让四爷看上眼的人可不是一般人。瞧我李卫,昨天还是卖狗肉的穷小子,被四爷看上后,今天摇身一变也成为少爷啦,可以和金大哥平起平坐、称兄道弟了。只要你们二人同意给四阿哥当差,咱们也都一般兄弟了,给四爷出点馊主意,多拾些银子,办完差,就跟随四爷到北京享福去了。”

李卫的这番大白话说得满场人哈哈大笑,胤禛本想制止他说下去,也忍俊不住笑了。

李卫见众人发笑,站起来在客厅里扭一下身子:“笑什么,我说得不对吗?不是四爷收留我,我今天还要挎篮子卖狗肉呢,哪有这身华贵衣服,这不是享福是干什么?”

胤禛斥道:“李卫,不许胡说。”

待众人静下来,戴锦这才说道:

“能得到四阿哥赏识与重用,那是我们戴家的福份,更是我兄弟二人的造化,实在求之不得。只是我兄弟二人毫无功名,怎能配得上在四阿哥手下做事呢?如果四阿哥真有任用我兄弟二人的心意,请明年恩科,我兄弟考中后再到四阿哥府中做事也不迟。”

李卫跺一下脚说道:“嗨,人们都说你兄弟二人聪明有才,见识广、读书多,依我李卫卖狗肉的眼光看,狗屁不如。能到四爷手下做事,不比考什么鸟状元还风光,费神费油还累瘦了身子,四爷直接提拔你们这多省事,不愁吃,不愁穿,有事就做,没事睡觉,快活如神仙。”

胤禛瞪了李卫一眼,又转身对戴氏兄弟说:

“你二人如果愿意,可以先到我身边做事,为我出谋献策,等到明年恩科之日,你兄弟二人同样可以参加恩科考试。”

既然胤禛这么说了,再推三诿四就不礼貌啦,更何况他们昨日说了那番话,只要胤禛反脸,将他兄弟二人逮捕治罪岂不是一句话。戴锦、戴铎这才答应胤禛的请求,二人再次拜谢胤禛对他们的知遇之恩。

胤禛见天已近午,要求戴家兄弟随他们一同回华亭馆,并设宴为他兄弟二人庆贺。戴锦、戴铎坚决要求四阿哥留在他们寒舍吃顿饭,既是对众人答谢,又当作对自己家庭的告别,他们已经把家产全部变卖给一个街坊富户,要把变卖的钱财全部捐献给胤禛作为赈灾之用。

胤禛十分感动,紧紧握住戴氏兄弟二人的手说:

“记得刘玄德在隆中对答后曾深有感触地说:犹鱼之遇水也。我虽不敢自比刘皇叔,今日得到你兄弟二人也有同感,甚至比刘皇叔还要幸运,他只得到诸葛亮一个人,而我是人财两得。”

戴锦连连摇头:“四阿哥如此比喻,实在折杀我兄弟二人,我兄弟不过是一对文弱书生,写写画画也还可以,怎能够同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先生相提并论呢?从帝室之胄而论,四阿哥倒不次于刘皇叔,他不过是汉景帝之孙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沾上一点皇室的影子,哪能和四阿哥相比呢?”

“从皇室远近的角度而论,刘玄德比不上我,但我胤禛只不过沾了皇子的光,论才华志向却与刘玄德差远了。”

戴铎说道:“四阿哥龙骧虎步,虎背熊腰,龙眉凤眼,犀鼻麋身,仰月之口,兰庭额头,鹰领鹤颧,发如丝骨藏珠,声音如清泉出谷,气色似长虹贯日。此等相若说是大富大贵则无异于不说,至于高官厚禄也是概而化之,君王之相也不过如此。”

戴铎还要说下去,戴锦怕他再说过头话,立即打断他说:

“只顾说话还不快请四阿哥入座,酒宴都已准备多时了。”

戴铎会意,便把胤禛请入上座,其他各人依次坐下来,边吃边谈,自然谈及募集赈灾物资之事,胤禛说道:

“有你兄弟二人在南京率先作出表率,也许对那些有同情心的乡绅大有影响,说不定能够掀起一个募捐热潮呢?”

戴锦说道:“我兄弟二人在金陵影响甚微,四爷要想成功完成募集事宜必须牢牢抓住荣国府这条鱼,只要曹家捐赠了,其他事则迎刃而解。”

胤禛十分为难地说:“我虽是皇子,来此所带的人手也有限,手中又没有兵,总不能强行让荣国府捐纳吧?何况这荣国府是皇上亲笔手书御命敕造,没有皇上手谕任何人也不得带兵擅自闯入,我有什么办法呢?”

戴锦略一思忖,说道:

“只要四爷愿意做,办法还是有的。”

胤禛举杯说道:“有什么妙计尽管讲来,只要可行,我一定照办。”

“四爷是皇命募集赈灾款项,曹寅再凭老资格托大,他不把四爷放在眼里,决不会对皇上也不放在眼里吧。四爷可写一明折派人送往京师,弹劾曹家阻挠赈灾之事,让上下臣工全部了解这事,这无形之中就给曹寅施加压力,众怒难犯就是这个道理。即使僖贵妃娘娘知道也会规劝曹寅捐纳的,因为曹家并不缺少银子,他只不过是故意和四爷作对。在多方面压力下,曹寅会作出权衡的,他决不会因为这点事让他在众人面前失去威信的。”

胤禛点点头,仍有顾虑地说:“如此做法,皇上会不会说我办事不力,缺乏决断事理的能力呢?”

戴锦连连摇头:“我想不会吧,四阿哥事事奏报,皇上不但不会责怪,反而会认为四阿哥处事小心谨慎,对皇上百依百顺,没有揽权独裁我行我素的心迹。皇上评判一个人有没有能力,往往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如果四阿哥准时将大批赈灾物资运往灾区。皇上会大加称颂四爷的。相反,四爷迟迟募集不到粮款,而其他后来行事的阿哥若比四爷还先筹集到钱粮,比较之下,皇上会作何感想呢?”

常赉悠悠说道:“戴兄这个办法可行,只是这样做就得罪了曹寅和僖贵妃娘娘,如果他们经常在皇上面前说几句不利四阿哥的话,所造成的后果只怕比完不成赈灾任务还要严重。”

戴锦不以为然,反驳说:

“僖贵妃娘娘的态度和曹寅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而曹寅对四阿哥究竟如何,即使我不说你们也已经明白。无论四阿哥对曹寅怎么百依百顺,只怕也拉不回曹寅的心,反而会造成曹寅更加瞧不起四阿哥。”

金昆不服气地说:“戴兄只是一两耳不问窗外事的读书人,如何能知道曹寅对四爷有耿介之心呢?”

戴锦淡淡一笑,“常言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曹寅对四爷的态度从几年前的南闱科场事件就可以看出来,曹寅显然是偏向八阿哥的。四阿哥这次到金陵的所作所为再次印证了曹寅与四爷的关系不和谐。”

“何以见得,难道就凭荣国府拒绝捐纳一事判断吗?”金昆反问道。

“这只是其一,荣国府每年所浪费的钱粮,也不少于十万银两,却拒不捐赠给四爷,这说明了什么?其二,从四爷的角度看,四爷到金陵后先到张长庚那里造访,却一直没有到荣国府去一趟,直到曹寅借故上京后,四爷为了募捐一事才去了曹家一趟。这也说明了四阿哥与曹寅之间存有芥蒂。”

胤禛不得不佩服戴锦洞悉社会的敏锐心和他绵密的思维能力,他仔细想想戴锦的分析,也认为只有这么办了,决定回去之后就向皇阿玛上一份弹劾曹寅的折子,捣一下这个人人不敢沾惹的马蜂窝。打定主意,胤禛又说道:

“昨天在花映楼上,你曾说张长庚是利用我与曹寅之间的矛盾,他从中坐收渔人之利,我上书弹劾曹寅,不正中了张长庚一箭双雕之计吗?”

戴锦分析说:“四阿哥弹劾曹寅目的是获得赈灾募捐的成功,目的是起到督促众人捐献的作用。同时,也有敲山镇虎的用途。四爷真的以为张长庚与韩世琦等人都十分支持四爷的募集之事吗?我以为他们也是在观望,如果曹寅不给,他们也会以种种借口推三挡四的,事实他们已经这样做了。如果张长庚与韩世琦真心出力,他们一声令下,让各地官府尽其所有捐献就是,我想第一批救援物资已经到灾民手上。弹劾曹寅也给张长庚敲了警钟,他会以为四爷连曹寅都敢碰,更何况他呢?”

“万一弹劾失败呢?四爷不但面子上无光,得罪曹家不说,对当前赈灾将更加不利。”常赉说道。

戴锦答道:“凭四爷的一纸折子想参倒曹寅是不可能的,四爷的这一做法也不在于搬到曹寅,只是给曹寅施加一点压力,让他顺顺当当出点血罢了,我想这个效果一定会奏到的。这样做并不是中了张长庚坐收渔人之利的计谋,倘若搬到了曹寅那才叫中了他的计呢。至于张长庚,四爷要想让他多出些力,尽快勒令韩世琦把江苏的官府之资多拿出一些,必须从他们两人的私人财产上下手,这叫打蛇打七寸吧。据一些知情所说,张长庚和韩世琦打着官府的名义私自经营食盐买卖,还与海外商人勾结,贩卖一些禁运物资,听说在镇江屯积一批私货呢?”

戴铎急忙问道:“昨日哥哥所说掌握张长庚的一些不法之事,莫非就指私自经商贩卖禁运之物的事?”

戴锦点点头:“主要是这件事,当然也不是全部。”

常赉忽然说道:“博尔多也和四爷谈及过这件事,但没说是禁运之物和私卖食盐的事,只说在镇江屯积了许多钱粮。”

胤禛不相信地问:“果然有这件事?哼,张长庚也太大胆了,等我办完赈灾之事,就奏明皇上派人来查处。”

戴锦建议说:“四爷哪能等到赈灾结束再查处张长庚,现在就着手做。张长庚心中有鬼,必然希望四爷早一天离开南京,即使四爷不催他,他也会督促各地方官把赈灾之物主动送来的。”

胤禛一听,高兴了,连声说好:“我回去之后两份折子同时奏上,让皇上尽快派人来查,我们相互配合,让张长庚这个老滑头给我服服贴贴听话。”

戴锦连忙阻止说:“四爷不可把查访张长庚的折子递上去,只怕四爷的折子没能到皇上之手,张长庚就得到信息转移货物,遣散人员了。对待张长庚与对待曹寅不同,一个大张旗鼓,声势越大越好,一个则私下进行,越秘密越好,拿到证据再奏明皇上不迟。皇上不但不会怪罪,而且会大加赞赏四爷做事英明果断的。”

金昆不解地问:“戴兄,你说四爷上给皇上的折子,皇上没有看到张长庚就会得到消息,这话未免有点太夸张了吧?尽管张长庚的岳父是阿灵阿,谅他也没有拆看密折的权力。”

戴锦看看胤禛,说道:“四爷,本来我不想先透出这个消息,因为我只是昕人传说,也不知是否确凿,所以不敢事先轻易说出,怕四爷多疑,认为奴才有挑拔四爷兄弟不合的意图。既然金昆老兄问及了,我也就直说了,四爷能否估计到张长庚如此胆大妄为是仗着何人势?而那些货款真正的主人是谁?”

胤禛见戴锦说得十分认真,不解地问:

“难道张长庚只是替别人做事?这幕后之人到底是什么来头,竟然能使动两江总督这样的一品封疆大吏?”

“四阿哥可能没有想到吧?真正的主人是太子爷。”戴锦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胤禛也没有太多的意外,他也已经想到了,只不过想通过戴锦的嘴证实一下罢了。他早就知道胤礽广结朝外官员。也知道他和阿灵阿关系密切,由此推断张长庚可能通过阿灵阿的关系与胤礽有些结交,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胤礽私下在外地经商的事,并且是做些国家禁止贩卖的生意,还与洋人通商,实在令胤禛吃惊。太子为结交外臣其中的花费难以想象的,同时,胤礽私下供应大批江湖侠士与谋士,这也要一大笔开支。胤禛也曾怀疑胤礽的开支,他虽是太子,但内务府每年给他的拨款也并不比他们一般皇子多多少,这大笔的开支从何而来呢?”

戴锦的说法虽有几分可信,但胤禛仍有所怀疑地问:

“你从何处得到的消息?可信吗?”

“消息是否可信我也不知道,据我反复揣测分析,可信度极大,我这消息是从东南四省海关手下一位朋友那里听到的。”

金昆又反问道:“戴兄身为一介书生,家中也无亲友在朝中为官,为何对朝中诸多事都十分了解呢?”

戴锦知道金昆怕自己到四阿哥手下后会取代他的位置,一直都在故意与他为难,言谈举止之间都想压制自己。唉,利益争斗,权势相轧造成人才内耗,从古至今已经司空见惯。四阿哥如今尚在危难之中都不能同甘共苦,将来怎会有福同享,别人不从中渔利,仅他们几人还不知会争斗到何地步呢!嫉贤妒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戴锦没有走进雍郡王府就有一丝淡淡的失乐之情,他已萌生不接受四阿哥的邀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