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心印复旦园
47670800000111

第111章 “名人档案 ”储芳华

档案馆 周芷芷

正值上海医科大学校庆80周年之际,写一下当初我参与建立上海医科大学 “科技名人档案 ”工作的感想和往事。

我在原上医大工作了37年,而今退休也已18年了。回首往事,我深深地感到,是党和学校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姑娘逐步培养成一个国家干部,并为国家和学校尽一份党员干部应尽的职责。

1982年,我因工作需要从中山医院调到上海医科大学科研处负责筹建科技档案的工作。在校方的积极支持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从无到有成立了科技档案室,后与文书档案室合并成立了上海医科大学档案馆。在从事档案工作的7年中,我深感建立 “科技名人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原上医大是一所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高等学府。当时拥有教授74名,副教授231名,其中有30名已被列入。中国名人词典,这是一批蜚声中外、造诣较深、学术卓越、医疗技术高超,为我国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及医疗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宝贵人才。因此,收集整理、保存好这些专家教授的丰富教学经验和卓越科研成果,是一项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工作。

校领导决定将建立 “科技名人档案 ”的繁重任务交给我们时,时间紧迫,工作量又大,再加上当时受 “文革 ”遗留的影响,人们对个人的材料交给学校保存存在种种顾虑,工作开展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打消部分人的思想顾虑,我们决定逐个上门做思想工作,并积极争取他们家属的支持,再与他们的学生和秘书密切配合,积极收集材料,分类整理,力求做到真实、全面、系统,为教学科研服务。

在这项工作中,我能有机会与许多教授专家深入接触,得到指导,接受了教育,感到收获不小。记得那年暑假,陈秉衡副校长冒着酷暑带领我们访问一级教授、妇产科专家王淑贞女士和皮肤科杨国亮教授,向他们谈了建立 “科技名人档案 ”的打算和意义,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王淑贞教授立即将她历年收藏的荣誉证书、重要著作交给我们,并语重心长地说:我“很愿意把我的著作和全部证书交给学校保存,这些荣誉不仅是我个人的,更应该属于国家和学校的。年”逾87岁高龄的杨国亮教授,将自己历年发表的论文著作不辞辛劳的几次亲自送到档案室,还认真地与档案管理人员清点核对,并说:缺“什么,还可以补充 ”。这些专家教授对国家事业和学校工作的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又如,肿瘤医院病理科凃莲英教授是研究恶性淋巴病的专家,她在工作和科研上均有重大的贡献,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和市三八红旗手,报刊广播曾多次报道过她的先进事迹 ;尤其在她身患癌症期间,仍分秒必争地坚持为祖国多出人才、多出成果而呕心沥血地工作,直到生命的终止。当时,科技档案人员曾多次去家访,凃教授非常愿意支持我们的工作,在病重期间将他们的科研材料认真整理后交给组织,令我们很受教育。我们决心以她为榜样,搞好科技档案工作。

上述这些教授专家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们一生对国家和人民所作的贡献是永存的,后人将永远铭记他们。因此,活着的人必须认真思考人生中如何为后人留下些什么,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多做些什么,以尽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现在,“科技名人档案 ”正发挥着它的积极作用,我也从上医大档案馆副馆长的职位上退了下来,加入到退休人员的行列。每当走过 “科技名人档案 ”馆前,不禁想到能为学校档案工作建设,为科技名人的杰出成果、工作业绩的永久珍藏并光大发扬,献出自己青春年华,还是感到十分温馨和欣慰的。

§§后  记

经作者、编委们近一年的辛勤劳动,。心印复旦园。终于同读者见面了。这是继。旦园枫红。、。为了夕阳红。两书之后,由复旦大学退管会、退教协、老教授协会和退大分校合作编写出版的第三种书。本书汇集的111篇文稿,绝大部分是由退离休教授撰写的,是他们亲身经历的记录。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复旦的历史,是一幅壮美的画卷,一面辉煌的旗帜,这是集体的记忆,更是几代人的积累 心印复旦园。朴实无华的文字,展现的是复旦和上医大那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是强强联合的新复旦那一幕幕壮丽的历史场景。它像一条滚滚向前奔流的长河,将复旦和上医大的历史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铭记在我们的脑海。我们仿佛与先辈、导师、学长们进行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和思想对话,我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真切地看到、听到、感悟到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挚爱、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生命的奉献。

阅读。心印复旦园,如同穿越一道琳琅满目的历史走廊:“风范篇”,是献给复旦和上医大资深专家学者的颂歌。这些享誉海内外的大师和教育家,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卓越业绩,激励着一代代复旦人开拓前进。“创业篇 ”,是创业者自己书写的诗篇。是他们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创造的激情和智慧去攻克难关所取得的众多成果的掠影。 “师泽篇 ”,谱写了师生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他们秉承着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的箴言古训,开拓创新,成就卓著,成为激励后学、传活轨迹。

本书所描述的不仅仅是学校的学术大师、专家学者、党政干部,更多的是对 “草根族 ”业绩的歌颂。复旦人才济济,人们岗位虽不同,但理想追求却是一致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 ”心印复旦园。虽不是以史书的面貌出现的,但却是历史见证者的真实记录,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复旦校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复旦人来说,百年的复旦史不仅为昨天和今天的我们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更将与明天的我们如影随形。置身于今天波澜壮阔的改革和发展的洪流中,展望新复旦明天更加辉煌的前景,从复旦发展史中汲取心灵的营养,寻找精神的慰藉,发掘力量的泉源,从而促人思索,催人奋进,这正是我们编写。心印复旦园。的目的和现实意义之所在。

本书所记录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更是学校乃至社会的宝贵财富 心印复旦园。的出版,给我们这些熟悉复旦历史的人留存了一份生动具体的历史记忆,也为那些对她还不太了解、不太熟悉的人,特别是为今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提供客观而感人的学习材料,因而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心印复旦园。的征稿,得到了广大退离休老同志的热烈响应,也得到了退管工作联络员和退教协理事、小组长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代表编委会向大家深表感谢 !

老教授、老同志提供的稿件,绝大部分编委会都采用了,许多文章写得很精彩、感人,部分文章经作者多次修改,编委会在尊重作者原旨的基础上,对有关内容作了一定的修改和调整,文字上作了加工和润色。对编委们在酷暑高温中的辛劳,我们在此深表谢意 !

为了编好本书,编委们多方动员,努力组稿,务求使精彩的人和事编入华章。但因种种主客观原因,无法做到全覆盖,难免 “挂一漏万”;所涉及的人和事,也难免 “百密一疏 ”,恳请见谅 !

感谢秦绍德同志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领导一笔。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本书肯定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恳请专家、退离休老同志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不胜感谢 !

方林虎 陆昌祥20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