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47677300000022

第22章 坐禅品

本品记载惠能大师对何为“坐禅”所作的解释:“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阐述了南宗禅对“禅定”的定义:“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认为坐禅并不是守心看净,一味枯坐,而是要对外不执著,对内止散乱,禅定与般若智慧是内外一体的。最后还强调了要明心见性,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的道理。

原文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①,元不著心②,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③。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④。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⑤,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注释

①坐禅:结跏趺坐,不起思虑分别,系心于某一对象,称为坐禅。

②元:通“原”。

③净缚:指被所要观想的“净相”所束缚。

④自性不动:指自体之本性。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这里指不从主观上分辨和计较是非曲直。

⑤外离相:指自心对外在事物和现象都不执著。

译文

惠能大师开示众人说:“我这个法门所讲的坐禅,原本不是执著于固守本心,也不是执著于一味看净,更不是枯坐不动。如果说执著心念,心念原本也是虚妄,了解了心念的虚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可执迷固守的。如果说执著于追求本性清净,那么人的本性原本就是清净的;由于虚妄心念的缘故,掩盖遮蔽了自我真如本性,一旦没有了虚妄邪见,本性就又自我清净了。生起执心追求所谓的清净,却又生起对清净本身执著的妄念,这种妄念本来是无处着落和无所适从的,一旦清净产生执著之心时,它便有了生起的处所。清净本来是没有形相的,却给清净设定一个形相,硬说符合这一形相的才是修行的功夫,持这样见解的人,障碍迷惑了自我的本性,其实是被所谓的清净执迷束缚了。

“善知识!如果修‘不动’行,心不生起,那么看任何人的时候,都对他的是非善恶能视而不见,心念不随之扰动,这就是自我本性真正寂然不动。

“善知识!愚迷的人身体虽然在那里纹丝不动,但一开口就是议论别人的是非长短和好坏,这与修道是正好相违背的。这与执著于守心看净一样,也是障碍修道的。”

惠能大师开示众人说:“善知识!什么叫坐禅?我这个法门中,没有阻碍,遍达自在,对于一切外在的善恶境界,不起心动念,这叫作坐;能识见内在自我本性寂然不动,这叫作禅。善知识!什么叫禅定?超离外境外相就是禅,内心不散乱叫作定。如果执著于外境外相,内心必定散乱。如果超离外境外相,内心就不散乱。人的本性原是本自清净,本自安定的,只是因为遇见外境因而思虑执著于外境,所以内心就散乱了。如果能见到一切外境而内心不散乱的,这才是真正的定。

“善知识!超离外境外相就是禅,内心不散乱就是定。外禅内定就是禅定。《菩萨戒经》说:自我本性原本清净。善知识!时时刻刻识见自我本性清净,自我修持,自我心行,自然成就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