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名人经典诗词
47684900000011

第11章 诗的哲理,人生的真谛(2)

有些写景抒情的名句,由于其中蕴含着可以产生联想的哲理因素,而变得面目全非。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本无什么哲理的内涵,只是想借沿江直下时见到的景色,抒发自己的愉快心情。近人引用这两句诗来说明要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就能达到自己目的的哲理。实际上引用者是在借用李白诗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因为全句由实写景变为虚写景了。原句“两岸猿声啼不住”是实写诗人在江行中,耳畔不断传来长江两岸的猿鸣。在借用者手里,“两岸”和“猿声”皆成了比喻语,“两岸”喻指周围环境,“猿声”喻指对立面的咒骂等。这样整句诗由写实变为虚拟,所表达的意思就和原诗无关了。原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意谓江中轻舟,顺流而下,穿行于两岸的万山之间,其速飞快。经借用者的改造之后,“轻舟”被比喻成自己(主观)方面,“万重山”被喻为对立面(客观)方面。因此,“轻舟已过万重山”意指我方克服种种阻力障碍才能达到目的。这两句常被用来讽刺反动和保守势力的反对,并不能阻挡历史潮流的滚滚向前。

在古诗中,由写景诗演化出的哲理为数不少,在人们口头传颂的诗句中,几乎都或多或少地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哲理。抽象的哲理只有在写景的诗中,才被披上美丽的外衣,形象的思维只有融于哲理,才会更具魅力。

哲理与抒情诗

在中国古诗中,不仅写景诗与哲理难解姻缘,而且在抒情诗里也是司空见惯。因为在抒情中更能流露和暗含出哲理,只要被引用到行文之中,或读者仔细品味、揣摩数度之后就会发现理就寄寓在情中。如唐代元稹《离思五首》其四中的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抒发爱情的名句。唐代李商隐的著名《无题》诗中,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双关比喻,表现了男女双方誓死不渝的爱情。李商隐的另一首诗《乐游原》,以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尽情抒发了黄昏时登古原时的感慨。宋代晏殊的《示张寺丞王校勘》诗,以写暮春景色,流露伤感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而著名。宋代另一诗人苏麟,有两句名诗,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它初看是写景,实为抒情,是因为自己受冷落而发的牢骚。这些抒情诗句被人们附以哲理,成为情与理俱佳的警世之语而得以流传。

元稹的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意思是说,在我这曾经历览过沧海的人的眼里,除了海水,别的水都难以为水。他以此来言情,向人剖白:您好比大海,我已将感情倾注于您,别的女人就像难于与大海比拟的水,不能使我动情。而下句“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是说,除了巫山的云,别处的云都很难说是云。他又以巫山之云为喻,把男子所钟爱的女子比作巫山多情的神女。元稹写沧海之水、巫山之云,都是要表现具体的男女爱情,因此,这两句相连,便成了言情的名句。后人引元稹这两句诗来言理,喻指丰富的生活阅历,使之对平常的事物不以为然。元稹的原诗取喻的重心在“难为水”,表示只重视对方,而现代人喻理的重心则在“曾经沧海”,表示见多识广。因此,“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诗,在现代则表现为,由于见过大世面而眼界很高,因而见一般事物便觉相形见绌,不屑一顾。这两句诗终因丰富的内涵,完成了由喻情到喻理的哲理化过程,并具有新的哲理意义。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比喻的手法,入木三分地摹写了男女久别后的相思之苦。诗中“丝”与“思”谐音,语意双关,比喻贴切,用得奇巧。那绵绵的相思之情难有尽期,就像春蚕吐丝不断一般,直到死才得以了结。诗中的“泪”字也是一语双关。蜡炬即蜡烛,泪自然是烛泪,燃烛而烛泪流淌,点出别后彻夜相思之情,这泪当然又暗指人泪,比喻相思不得而垂泪。正是由于“丝”和“泪”这两个字用得巧,才造成了“蚕丝”和“烛泪”这两个意象的多义性,因而为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和再创造的余地,这两句诗才有了喻理的可能。后人在引用这联诗时,不仅限于表示对爱情的忠诚不渝,有时也常借以表示对自己所热爱事业的执著追求,以及高尚的献身精神,因而被赋予了某种新的哲理意味。意在形容一个人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以及崇高品德。原诗重心在“丝”,本意表示“思”。被赋予新意的哲理后,行文的重心则转移到“吐丝”中的“吐”字上,意在“作贡献”,即把一切都吐给人民、祖国和事业。原诗的另一重心“泪”,兼指相思之泪,被赋予新的哲理后,重心前移至“成灰”,意在牺牲自己,照亮别人,心甘情愿,即表现某种彻底的献身精神。直到今天,人们仍在不断地变换方式,将这两句诗分别使用,或将词单独抽出使用,但其哲理意义却是被不同程度地保留下来。

李商隐的另两句名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平直浅白,其意是说古原夕阳下的美景如画,可惜黄昏已到,暮霭沉沉,不能久观。这联即景即情的诗句,常被人理解为是感叹暮年的人生,或感叹盛世的衰落,这虽未必一定合原意,但多少都包含了由于读者的联想和再创造而赋予的哲理。夕阳美景是人们在诗文中经常描绘的,但好景不长,所以人们常以此象征许多不能久留的兴盛景象。就是说后人读到此诗,已逐渐离开李商隐对美好时光叹惋的原意,或联想到对人生暮年的眷恋,或联想到对盛世衰颓的感慨,由于有了哲理而深化了原诗。现今有人赋予这两句诗以更为普遍的哲理意义,即说明一切事物虽然都表现出兴盛的美好景象,但它不是永存的,即好景不长、盛筵难再的意思。

晏殊的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写的是自然界的景物。暮春时节,花期已尽自凋零,然而风和日暖,避寒远去的候鸟燕子自南来归。每年春季春花凋谢,候鸟来归,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诗人往往通过这种自然景象创造出诗的意境、诗的情趣。“无可奈何花落去”是感叹春花落英缤纷。春花鲜艳美丽,富于生机,暮春花谢,为人所惋惜。诗人常在伤春的诗中写到落花,并使人联想到年华流逝、爱情消失,理想追求消逝等等,总之,使人联想到世间一切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消逝。诗人在写落花时,又往往无法抗拒这种自然规律而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情绪。当然像晏殊这样直抒这种“无可奈何”情绪的诗人是不多见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写的是实情,意在惜时,但又入情合理,感情强烈突出。后人常借此句来明理,常喻某种违背主观意愿的变故,使原诗具有了更多的哲理意味。“似曾相识燕归来”原写暮春景物,燕与人似曾相识而归回,并不含多少哲理意义。今天此句多用以比喻,指那些与自己所熟悉的人或事物、相类似的人物或事物的到来或出现,进而被比喻为某种旧有事物的重新出现。这句诗在人们的不断引用过程中,被寄托了新的哲理意义。

宋代诗人苏麟仅存“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两句诗,却使他成为众所周知的诗人。原意是表示自己因未能升迁而发的牢骚。这联诗句是诗人试图向钱塘州守范仲淹说明,官兵因直属州府管辖,同州守较为接近而优先被举荐提升,他们犹如近水的楼台先得到月色,向阳的花木易为春色一样。言外之意是诉说自己是不属州府而受制于州府的外任小官,因与州府关系疏远而受到冷落。这里有借景抒情喻理的内涵。事后范仲淹接受了他的意见,也推荐了他。原诗所表达的感慨、情绪是真实的,但所说的道理却是相对的,因为先得月的未必一定是近水楼台,在冬天,即使向阳的花木也不易为春。“近水楼台先得月”与“向阳花木易为春”,所要表达的意思大体相同,后人常引用上句就足以表达所要说明的意思了,后又只摘半句,即“近水楼台”而隐去“先得月”三字,现在“近水楼台”已作为成语使用,广为流传。它所包含的哲理和所要说明的意思是,利用与某人或某机构亲近的关系,巧取某种利益或便利,或者批评那些为了照顾关系而给予他人以特殊利益和便利的人。在现实中,它有时用来批评那些利用自己较高的地位和手中的实权捞取别人所得不到的利益和便利的人,说他们是“近水楼台”。

古诗中的抒情诗,以情喻理、由情寓理、由情生理的诗句很多。不少已经离开了原诗的意思,是引用者的再创造,使抒情诗中一些语句有了哲理意蕴,或强化了哲理意味。正是抒情诗中原已深藏、或后人附会的哲理,使之具有了现实意义,并且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哲理与意象

意象是指作者对作品中所写事物的空间形象、大小、颜色所进行的加工和描绘。意象是抽象的,和知觉形象不同。“意象”一词出自《周易》,“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王弼注:“夫象者,书意者也”,也是指用“象”表示抽象的意义。古诗中有不少景物令读者联想、发挥、加工,成为种种意象。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名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中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郑燮《题画竹》中的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清代龚自珍在总题为《己亥杂诗》第五首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等。这些古诗中的意象,所描写的景物多为实在而具体的形象,因而高于感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历代读者的改造,这些意象变得愈来愈虚化而趋于抽象,因而显得高于理性。因为意象由个别到一般的转化,使之更具普遍性,它就表现出多方面的哲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