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胃肠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47691000000007

第7章 十大胃肠病的防治(3)

急性胃炎的针灸治疗

针刺治疗胃炎,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不仅可使急性胃炎患者胃痛立刻缓解,治疗慢性胃炎也可收到满意效果,尤其对于长期胃痛者,针刺可缓解胃脘疼痛。近代研究表明,针刺可以调节胃的分泌功能,对胃酸分泌高者有抑制作用,对胃酸分泌低者有兴奋作用。因此,针刺对胃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选择针刺治疗胃炎,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起到养胃护胃的作用。

灸法治疗胃炎,就是将温热直接施加在体表穴位上,通过艾的药理作用,调整局部气血,疏通经络,直达病所,因此奏效迅速。如在急性胃炎患者胃部疼痛剧烈时,使用艾灸疗法进行治疗,常能迅速止痛。灸中脘、关元两穴均以清艾绒制之艾炷直接置于穴位处,待燃至2/3时,易炷再燃,一般灸7~10壮。此方法多用于胃脘冷痛、得热痛减,或泛吐清水,或四肢不温患者。

灸此两穴位均具有温中散寒作用,急性胃炎属有寒者可使用本方法。若呕吐较剧,可在皮肤与艾炷之间置1片2~3毫米厚的生姜片,以增强温中止呕的作用。

急性胃炎的拔罐治疗

1.取穴中脘、天枢、关元、脾俞、胃俞、大肠俞、内关、足三里、解溪。

2.施术可用单纯火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慢性胃炎

什么是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病变可局限于胃的一部分,也可弥漫到整个胃部,临床常有胃酸减少、食欲下降、上腹不适和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慢性胃炎无特异性,一般可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有饱胀憋闷感及疼痛感、恶心、嗳气、消瘦、腹泻等。慢性胃炎的命名很不统一。依据不同的诊断方法而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疣状胃炎、药物性胃炎、乙醇性胃炎等。在胃镜问世以前,胃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依靠临床症状和上消化道钡剂检查。随着纤维胃镜的临床应用,特别是经胃镜对胃黏膜的活组织检查,对越来越多的胃炎有了较明确的认识。1982年,国内胃炎会议上根据国内外经验,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和萎缩性两大类。而在浅表性胃炎的命名上,又常常使用病理、部位、形态等含义的词,如慢性疣状胃炎、慢性出血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等。1990年8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大会上,又提出了新的胃炎分类法,它由组织学和内镜两部分组成,组织学以病变部位为核心,确定3种基本诊断:一是急性胃炎;二是慢性胃炎;三是特殊类型胃炎。加上前缀病因学诊断和后缀形态学描述,并对炎症、活动度、萎缩、肠化、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别给予程度分级。内镜部分以肉眼所见描述为主,分别区分病变程度。

1.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约占慢性胃炎的80%。它是一种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好发年龄为31~50岁。临床上大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无症状或症状比较轻微,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进食后上腹不适等。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隐痛症状,多与饮食有关,空腹时比较舒服,进食后感到不适。常因进食冷、硬或辛辣等刺激食物时诱发疼痛或加重症状,也可因寒冷或情绪不佳时加重,还可伴有恶心、呕吐、饱胀、反酸、食欲下降等。一般说来,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病变程度无明显的关系,有些轻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反而有比较严重的症状。要确诊必须进行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预后良好,大部分可以治愈。经临床验证,慢性浅表性胃炎容易形成溃疡,有部分病例可以发展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但极少会发生癌变。

2.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占慢性胃炎的10%~30%,也是一种常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好发年龄在40岁以后,60岁左右达高峰。本病主要是由于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胃分泌功能低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有上腹隐痛、胀痛或仅感饱胀或不适,进食后加重,多伴有消化不良、食欲缺乏、嗳气等症状。由于胃腺体萎缩,使内分泌功能减退,而造成消化不良,进而影响吸收,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因此而日渐消瘦、贫血,易被疑诊为胃癌而给患者造成精神负担。有些患者还伴有头昏、腰痛、乏力、便秘、舌炎等。一般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病情轻重无关,可依靠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容易继发胃溃疡,与胃息肉和胃癌关系密切。大多数胃息肉患者伴有萎缩性胃炎。据临床报道,慢性萎缩性胃炎有6%~10%可发生癌变。

3.胃窦炎所谓胃窦炎是指胃窦部有慢性浅表性或萎缩性的炎症,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胃炎。胃窦炎多发生于30岁以上的男性,临床表现跟一般胃炎差不多,没有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多数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隐痛或剧痛,呈周期性发作,可伴有嗳气、反酸、呕吐、厌食,甚至消瘦、出血等。引起胃窦炎的病因很多,但以胆汁反流,使胃黏膜损伤的因素最为重要。胆汁由肝细胞分泌,贮存于胆囊内,当胆囊收缩时,胆汁通过胆管排出到十二指肠,与十二指肠中的食糜混合,帮助脂肪类食物消化和吸收,同时伴随食物下行至空肠和回肠。倘若因种种原因,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后,反流入胃中,则胃黏膜即可因胆汁刺激而受到损伤。除此之外,吸烟、饮酒以及经常服用止痛药等,也是引起胃黏膜炎症、产生胃窦炎的常见原因。实际上,胃窦炎是通过X线和胃镜诊断的,而不是直接由临床诊断的。

浅表性胃窦炎、萎缩性胃窦炎是两种不同的病理类型。浅表性胃窦炎主要为黏膜呈充血、水肿、糜烂性病变,而增生和凹陷改变是很少见的。萎缩性胃窦炎主要为黏膜呈实质性改变,如黏膜变薄(即平坦)、凹陷和增生,而炎性改变较少见。浅表性胃窦炎根据黏膜的不同形态分成轻、中、重三型。轻型,近似正常黏膜伴轻度炎性病变,患者往往没有临床症状;重型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引起频发的上消化道出血。

萎缩性胃窦炎病程较长,患者除由缺酸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外,部分患者可产生患有癌症似的厌食、饱胀、消瘦等症状和体征。在胃镜下可看到黏膜非常粗糙,但是黏膜活检结果,证实为炎症而非癌变。因此,不论是浅表性胃窦炎,还是萎缩性胃窦炎,主要应依靠胃镜及病理学检查,而不是凭主观臆断。1%~2%萎缩性胃窦炎可发展成胃癌,但它不是疾病发展的必然趋势。一般说来,单纯性萎缩性胃窦炎比较少见,较常见的是萎缩性胃窦炎合并浅表性胃窦炎或浅表性胃窦炎合并部分黏膜萎缩。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绝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是可以痊愈的。但前些年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疾病,因此许多人担心萎缩性胃炎会发生癌变,精神负担很重,从而加重病情。近年来国内外对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出萎缩性胃炎必然发展成胃癌的结论。

萎缩性胃炎虽可癌变但癌变率很低,不能笼统地说萎缩性胃炎就是胃癌的癌前疾病,患此病者大可不必恐慌。经过临床长期观察,慢性胃窦炎转变成胃癌的机会是不多的。一般说来,慢性浅表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寞炎)是不会转变成癌的,而胃癌的发生确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窦炎)及肠腺化生有关,所以,有的学者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腺化生可能是胃癌的前期。

慢性胃炎的诱发因素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的病因尚未明确,除少数急性胃炎的反复发作可演变成慢性胃炎外,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饮酒少量低浓度乙醇,能刺激胃肠黏膜分泌前列腺素,从而对胃肠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急性过量饮酒,特别是高浓度的烈性酒,能使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

酗酒者常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就是乙醇损伤胃黏膜的结果。

上述胃黏膜的变化,3~5天即可消失。长期饮用烈性酒,因乙醇可引起细胞浆脱水发生沉淀,对胃黏膜细胞有损伤作用。酒的浓度越高,则损伤作用越强。此外,乙醇可溶解胃黏膜上皮的脂质,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引起胃酸中的氢离子逆流至胃黏膜内,使黏膜内的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甚至发生糜烂和出血,胃黏膜呈现出慢性炎性变化。

2.吸烟烟草中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吸烟还可减慢胃的蠕动,影响胃的排空。还有研究发现尼古丁有影响幽门括约肌的功能,引起胆汁的反流。

胆汁内的有害成分,如溶血卵磷脂可以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引起H+的逆扩散,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

3.幽门螺杆菌(HP)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从人的胃黏膜内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认为此菌是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的致病菌。其依据是:一是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内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高达90%;二是胃黏膜活检标本中细菌量(幽门螺杆菌)和中性多形核细胞的浸润程度呈正比;三是无幽门螺杆菌的胃黏膜处充血不明显,无中性多形核细胞的浸润;四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慢性胃炎的病变明显改善;五是志愿者吞服幽门螺杆菌培养液,可出现慢性胃炎的病理变化。幽门螺杆菌感染遍及全世界,目前认为粪-口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另外人-人传染也是重要的传播方式,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尤为明显。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低收入阶层人群感染率较发达国家高收入阶层高;发达国家儿童感染不多见,而发展中国家儿童感染率可达40%以上,且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同一国家中,不同种族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不相同,有色人种和黑人感染率较白人高,且这一结果不受经济状况、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因素影响。这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有遗传易感性的因素。

4.药物某些药物可以治疗某些疾病,但对胃肠道有不利的影响。临床上把由于药物引起的胃炎,叫药物性胃炎。抗风湿药物,如阿司匹林及吲哚美辛、乙酰水杨酸等,可引起胃黏膜损伤,使胃黏膜内前列腺素E2减少。有些药物破坏了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脂蛋白层,并引起氢离子回渗至黏膜内,使胃蛋白酶消化胃黏膜,形成胃溃疡,甚至胃穿孔。长期大量服用泼尼松之类的激素,可刺激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且抑制胃黏膜分泌保护液——黏液,使胃黏膜失去了屏障,并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再生,延缓溃疡愈合,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由于胃黏膜长期与食物及各种消化液直接接触,使上皮细胞不断损耗。要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上皮细胞必然增殖较快。但是大多数的抗癌药,如甲氨蝶呤、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等会抑制细胞增殖,影响上皮的修复,而引起口腔炎、食管炎和胃炎。

5.饮食食物中缺乏蛋白质或B族维生素,可以引起胃黏膜病变。缺少铁质,胃黏膜亦可发生炎症。经补充铁剂后,胃黏膜炎性病变即可好转或消失。因此,缺铁性贫血伴有胃炎的患者,其口腔、食管与胃肠道黏膜上皮弥漫性变化,可能是缺铁的一种反应。经常不规律的过冷、过热饮食,暴饮暴食,过多地食用辛辣食物,如花椒、胡椒等都易刺激胃黏膜产生慢性炎症。

6.鼻腔、口腔、咽部慢性炎症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如齿槽脓溢、扁桃体炎、鼻窦炎等,其细菌或毒素吞入胃内后对胃是一种刺激,长期刺激可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

7.阻塞性充血慢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衰竭或门脉高压症,均可使胃黏膜长期充血,胃壁组织处于缺氧状态,同时血液循环受阻,营养障碍可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8.胃酸缺乏在缺乏胃酸条件下,细菌容易在胃内生长繁殖,为引起慢性胃炎的因素之一。

9.内分泌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糖尿病、艾迪生病等内分泌疾病,均可伴发慢性胃炎。

10.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在过度的精神刺激、忧郁、劳累与其他因素的反复作用下,由于这些强烈的病理性冲动不断传入人的大脑皮质,使皮质神经细胞过度紧张,导致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之间的平衡失调,结果,皮质功能弱化,甚至衰竭。同时皮质下中枢失去来自皮质的抑制,其兴奋则过度增加,首先在自主神经中枢产生优势兴奋灶,神经细胞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因此,使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胃部出现病理变化,如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形成缺血区,胃黏膜则发生营养不良,胃腺分泌异常。

长期的失调则可产生器质性病变,成为慢性胃炎。

11.胆汁反流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所引起的胆汁反流入胃,可破坏胃黏膜屏障而引起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