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克·怀特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生于英国。怀特自幼喜爱文学,9岁就能读懂莎士比亚戏剧。1932年,怀特赴英国剑桥皇家学院研读现代语言,毕业后留在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服役于英国皇家空军情报部门,赴中东工作五年。1948年回澳大利亚定居,先经营农牧场,后专门从事写作,其作品多以澳大利亚为背景,反映了澳大利亚的社会风貌和生活方式。
怀特的第一部小说是《快乐的山谷》。成名作是《人类之树》,这部长篇巨著获“澳大利亚的《创世记》”之称,给作家带来国际声誉。此后又发表了《伏斯》、《可靠的曼陀罗》、《活体解剖者》等长篇小说和《烧伤者》、《白鹦鹉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剧本《在沙萨帕里拉的季节里》、《快乐的灵魂》、《秃山之夜》等。1973年,怀特发表了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风暴眼》,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大洋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作家。怀特将这笔奖金捐出,设立了“怀特文学奖”。
怀特的作品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现代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他善于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大跨度地将情节与人物内心活动编织在一起,细致深刻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一种迷离变幻的感觉。他的小说大多篇幅浩瀚,用字冷僻,善于比喻和景色的描写。有人说他的小说是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天书,是文学味太重的散文。尽管对怀特的创作有争议,但评论界一致公认他是当今世界上富于才华并卓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国籍:澳大利亚获奖时间:1973年获奖作品:《暴风眼》获奖理由:“由于他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