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浪漫要学法国人
47703300000022

第22章 撑起一把文学伞

这是一个需要头脑和风格的时代,惟有智慧,才能让你区别于众,让你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智慧的人生需要从阅读中搜寻智者的痕迹,然后充实心灵,机敏地躲过路上的陷阱,走得从容而又真实,当然,也更快乐。

对女人来说,阅读是最好的美容剂。相由心生,我们的容颜和气质最终是靠内心滋养的。俗话说,30岁前的相貌是天生的,30岁后的相貌靠后天培养。你所经历的一切,将一点点地写在你的脸上,每天智慧一点点,你为自己做的便是不断的滋润,而不是消耗和透支。青春已逝,但美丽可以永存。

爱读书的女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风景。也许她貌不惊人,但她的美丽却是骨子里透出来的,谈吐不俗,仪态大方。爱读书的女人,她的美,不是鲜花,不是美酒,她只是一杯散发着幽幽香气的淡淡清茶。

书对于女人的效力,不像睡眠,睡眠好的女人,容光焕发,失眠的女人眼圈乌黑。读书和不读书的女人在一天之内是看不出来的。书对于女人的效力,也不像美容食品,滋润得好的女人,驻颜有术,失养的女人憔悴不堪。读书和不读书的女人,在3个月之内,也是看不出来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过,书要一页一页的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的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书的效力就凸现出来了。

有人说:“书,是女人最好的饰品。”因此,无论有多少个理由,作为一个现代女人,一个期待精彩人生的女人,你一定要看书,而且要仔细地看。因为它们会教你如何看一个男人,如何做一个女人。

智慧其实是美丽不可或缺的养分,所以有秀外慧中这样的成语。女人拥有真正的智慧就使她与市井中弄堂间的耍小聪明小伎俩之人有质的区别。智慧是与人的领悟力相关的。大至人生命运,小至日常生活,智慧使你面对大小问题懂得分寸,能够有明智的抉择。智慧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IQ值,却绝不是天生的,增学识、长阅历并善于吸取经验教训会使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智慧就这样一点点从内心雕琢一个人,塑造一个人。智慧使女人能真正把握好自己,并获得从容自信,最后你的周身散透出超然的洞明的气质,就会使你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这时候,你已经很接近美丽了。

读书对于男人来说,则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其一,俗话讲:技不压身。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不但老板会喜欢,就连在朋友聚会时,把自己学到的一些知识偶尔地给他们露一点,保证他们也会对你另眼相看,要是有心仪的女士在场,而正巧你又未婚的话,那可是再好不过了,相信没有哪个男人会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再学习。

谈到读书,不能不谈起文学。因为它的修身养性之功是首屈一指的。谈到文学,不能不谈起法国,因为法国的文化在西方世界个性十足。

法国文学真正显示出民族个性,应该自中世纪始。著名史诗《罗兰之歌》歌颂查理大帝的武功和他麾下骑士们的忠勇,奋战而死的罗兰成为这一时期骑士精神的典型。而整个中世纪,最具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当数市民文学。市民在寓言、故事、小寓言、闹剧以及抒情诗方面,都创作出了杰出的作品。尤其是以狐狸列那为主人公的动物寓言故事是这一时期市民文学的突出成就。列那狐题材的作品都是诗体故事,其中《列那狐传奇》最具影响力,创作于12世纪。它以动物喻人,反映中世纪市民阶层的意识形态和生活状况,非常生动有趣,成为法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逐渐散发出耀眼的光华,展露出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深刻性。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是拉伯雷和蒙田。拉伯雷的《巨人传》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用通俗小说的格调,滑稽夸张的文笔,深入讽刺16世纪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表达作者对于贤明君主和自由精神的向往。蒙田在他的《随笔集》中宣扬解放人性、尊重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同时也展现他难能可贵的怀疑主义精神。他的名言“我知道什么?”以博大的胸怀和永无止境的探索直面广袤的现实世界,不断沉思,不断反省,以逼近真理。文艺复兴时期值得一提的作家还有被称为“七星”的7个诗人,他们中的最优秀者为龙沙。七星诗人主张以法兰西语写诗,吸收民间语言来丰富法语,他们以大量优美动人的创作表现出法语独有的优雅和韵味,为日后更为成熟的法语创作开辟了道路。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法国文学的主流,也是世界文学的主流。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拉封丹、帕斯卡尔、博叙埃以及文学评论家布瓦洛等。古典主义悲剧将英雄题材推向极致,在激情与理性的碰撞中,讴歌意志坚强、冷静自持的理性英雄。莫里哀的喜剧则以强大的声势将英雄永远放逐,以绝妙的讽刺技巧和情节编织故事,放肆地嘲讽人性中的种种弱点,但仍以理性为依托。

18世纪启蒙运动的文学家多注重探讨思想,文学作品成为表达思想的工具,他们着眼于揭露和讽刺世俗人情,针砭时弊,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思想。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创造了崭新的文学形式,留下一批广为称颂的优秀著作。狄德罗、伏尔泰等人的小说开创了“哲理小说”这一新的文学体式,以自由的形式展开思想上的深层探索,在文学史上别具一格。卢梭的代表作《新爱洛绮丝》和《忏悔录》则为后来的浪漫主义开辟了道路。戏剧方面博马舍《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以幽默诙谐的手法表现出市民的智慧和民主要求,是别具一格的杰作。

19世纪,开始步入平民化的殿堂。夏多布里昂的中篇小说《阿达拉》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端。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他在序言中详细论述了浪漫主义的文学理念和美学追求,该文因此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纲领性宣言。后期浪漫主义推崇人道主义,宣扬对人的尊重和关注,关心人的生存状况,抨击种种不人道的制度和法律。雨果小说《悲惨世界》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体现。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和后期浪漫主义几乎同步,代表作品主要包括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斯丹达尔的《红与黑》和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19世纪中期出现的自然主义影响深远,成为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并举的一大流派。左拉的《卢贡-马加尔家族》集中体现了自然主义的创作理念和手法,它以家族为线索表现遗传规律,把一个家族在社会现实中的野心、贪欲以及最后的破亡、衰败归结为家族的自然属性与天性,并以实录、摄影的方法科学描绘现实生活,展现各阶层的生存状态。19世纪最后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诗歌。象征派诗人主要包括马拉梅、魏尔兰和兰波,其先驱是《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他们注重抒写个人的感觉与情绪,强调语言的象征效果,讲究形式美的创造,追求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性。象征派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它是现代派诗歌的开端。

20世纪的法国文坛流派纷呈,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等都一一展现迷人风范。20年代初期的达达主义宣扬世界的荒谬性,主张以梦呓般的语言和怪诞的形象表达不可思议之物。“一战”后出现的超现实主义部分地继承了达达的虚无主义,认为潜意识是灵感的来源,只有“自动写作”才能表达内心奥秘。所谓的“超现实”就是纯粹的、无意识的精神活动,它不受理性控制,不需要任何美学或道德上的规约。“二战”前重要的法国作家主要包括克洛代尔、纪德、普鲁斯特、瓦莱里等人。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小说《追忆逝水年华》是现代小说艺术的革命性成果。“二战”后的重要作家则首推存在主义作家萨特和加缪。萨特著有小说《恶心》、剧本《恭顺的妓女》等。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缪则以《局外人》、《鼠疫》跻身一流作家行列。萨特和加缪的作品是存在主义思想的形象阐释,体现出新人道主义精神。这些作品关注人的一系列生存困境,倡导为合理生活斗争的勇气。

新小说盛行于50年代,代表作家有萨洛特、西蒙、罗伯-格里耶等。新小说淡化情节,取消主题,主张对事物做完全客观的描写。他们认为巴尔扎克时代形成的小说写法已经完全丧失了反映当前现实的能力,主张文学的“洁净化”,即不加入任何政治、道德和社会意识,甚至排除对形式逻辑的思考。“新小说派”在小说形式上的革新对其后的法国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一时期盛行于法国的另一大流派是荒诞派戏剧,他们采用荒诞的舞台艺术表达生存的慌乱与空虚,展现人物的尴尬处境。为表现荒诞不经的人生,剧作家们任意破坏传统的戏剧结构,把戏剧的所有要素如动作、语言、人物统统去掉。荒诞派戏剧另一为人所难忘的是它的台词,对白往往答非所问,独白是语无伦次的胡扯。代表作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等。

法国文学自中世纪以来一直在世界文学中占据显著地位。几乎每一历史时期都产生了扛鼎之作,并且能够始终站在世界文学前沿。法国文学勇于并善于吸收外来成果,注重与外来文学、文化的密切交流。这种开放的姿态使得法国文学中不断融入世界因素,确保了它永不枯竭的创造性和始终引领文学潮流的先进性。它对世界各国文学的影响不可估量。“五四”时期,鲁迅、茅盾、巴金等一批作家都曾将法国文学介绍进我国。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法国文学的影响。

我们从浩如烟海的法国作家中选择介绍以下作家的原因有两点:其一,他们在人性探索中做出了最为显著的努力;其二,在情感和立场方面,他们显得更坚决。

卢梭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杰出丰碑是由法国一群作家、科学家编撰完成的百科全书。这些人背弃了宗教和形而上学,在科学中寻求新的知识动力,卢梭是其中之一。

卢梭的启蒙意义更大程度是人性方面的。文艺复兴呼吁的人性到卢梭时代已经沾染了数不清的不道德甚至罪恶。卢梭不要求别的,他只要求最起码的诚实,但这已经十分艰难。卢梭认为,艺术与科学对人类并无益处,应当解放人,还原人性。他的《忏悔录》中遍布强有力的冲突与对抗。在第一章的开始部分卢梭写道:“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您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您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面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罪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面前,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这与其说是忏悔,不如说是控诉,卢梭要把众生带到上帝面前进行“最后的审判”。

卢梭和社会之间不断发生摩擦,一种无法取消的摩擦。卢梭代表平民,代表平民的自信、骄傲和自重。法国人自己说:“没有一个作家能像卢梭这样善于把穷人表现得卓越不凡。”

卢梭出身贫寒,一生清贫,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从事过各种卑贱的工作,对人民遭受的不幸和痛苦极其同情,而对压迫者抱有不可遏制的痛恨。他追求绝对的真实,认为人性本善,只是罪恶的社会环境才将人变坏。他提倡绝对的个性自由,对成见和习俗不屑一顾。《忏悔录》几乎成为个性自由的宣言。他甚至敢于蔑视君权,提出具有超前意识的“人民主权论”。

卢梭的出生使他的母亲付出了生命,于卢梭而言,这是个不祥的开始。他在某种类似“谋杀母亲”的心态里逃到书本中,却由于对社会的疏远产生“过多的情欲”。但他并没有被这种狂烈的激情搞垮,反而生发出“特型的理智”,对人生产生荒谬而奇特的看法。英雄情结是卢梭激情的表现之一。这些英雄形象使他“两眼放光,声高气壮”。带着这种英雄情结,卢梭夜以继日地“征服”他能遇到的每一个男人和女人。这一切都是因为,在卢梭的心中,有一个由“平等”建立起来的“自然秩序”的乡村社会。

雨果

如果说18世纪以启蒙思想为核心,标榜权威、理性,那么浪漫主义兴起之后,诗、想像、灵感、梦幻、怪异这些被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巴洛克文化推崇的原则,在被冷落、遗忘近两个世纪后,重新成为文化创作的基本价值因素,并获得新的内容。

雨果于1827年公开提出自己的文学主张——“浪漫主义,就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从而成为浪漫主义的一员猛将。乔治·桑说:“年轻的维克多·雨果,这位天才人物的怪癖,曾使一代青年醉倒,因为年轻人对于复辟王朝时期老掉牙的陈词滥调已经感到腻味了。人们不再认为夏多布里昂足够浪漫了,因为新的大师相当浪漫,能够满足人们被他激起的强烈愿望。”的确,雨果英雄主义的猛烈情感足以使每一位年轻人热血沸腾。在雨果的作品中,善恶形成强烈对比,理想主义色彩异常浓郁。

《悲惨世界》是雨果根据苦役释放犯的真实故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情奴若丽埃特·德鲁埃所存记载她在修道院生活的手稿,以浪漫主义笔调、激动人心的情节组织而成的。在雨果的心目中,艺术不应当只追求美,还应当寻找真实。雨果的“真实”指的是现实性、世俗性、社会性以及政治性。他所要求的“自由主义”更富有梦幻色彩,它代表青春、热情、未来,是一种憧憬,但同时又时常睁开眼睛看清脚下的土地和天空的风云变幻。

左拉

左拉认为,小说不但要对现实进行精确的描摹,而且应当从描摹的对象中归结出符合某种自然科学的结论。小说的创作方法与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所做的实验类似,只不过实验对象换成了人。左拉进一步认为,人的思想和行为受遗传和环境支配,人的命运也由这两个因素决定。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左拉在1871年-1893年创作了包括20部长篇小说,总称为《卢贡-马加尔家族》的鸿篇巨制。他描述了一个家族的两个分支在遗传基因和环境支配下所遭受的不同命运。其中,关于疾病和性的大段描写令当时的读者坐卧不安。

在文本意义上,左拉将人类逼入一个绝境。遗传与环境的合谋滴水不漏,人类再也无从逃脱,一切都在暧昧、慌乱、闷热和此起彼伏的事故中进行。这似乎是宿命,其实在作家看来是科学的决定论。人在环境的重压下愈挣扎陷得愈深,只能绝望地无休止地繁衍生息。人成为实验品,被遗传和环境抓牢,只能在决定论的大网中喘息、呻吟,然后等待末日来临。当然,这不是全部,左拉在《萌芽》中指出工人阶级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希望。

萨特

正是从某种受压抑的情绪中,存在主义发动了针对理性主义的反叛。这种反叛导致了一种有点奇怪的世界观,即现实世界变成了自由的一个巨大障碍。如果说理性主义者是在探讨自然如何运作的知识中看到了自己的自由,存在主义者则是在自我情感的放纵中发现了自由。

小萨特在12岁左右抛弃了宗教信仰,把文学当作自己的信仰。神圣落到了纯文学之中,创作成为他的“宗教”。他全身心地投入这“清醒的盲目”之中。直到老年,萨特才明白,“文学的宗教”和“上帝的宗教”都是“绝对的盲从”。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具有诗意的朦胧的语言自由奔腾,试图将个人体验转化为本体论。在《语词》中,萨特站在自己的文学终点,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文学起点。

萨特一生最关注的是人的个体自由,最厌恶在陈腐戒规中挣扎,他喜欢勇往直前地行动。他要的是一直奔跑的痛快淋漓,认为是未来而不是过去使我们前进。他一辈子讨厌“放松”这样的字眼,喜欢“活动”之类的词。他从不躺在床上看书,总是坐在书桌前的硬椅子上阅读和写作。他练过拳击,想给人一种“精瘦男人”的有力形象。

其实,他对什么都不满意。在现在面前贬抑过去,在未来面前又贬抑现在。他为这种革命的、持续的“突变论”着迷。最后,他认识到,自己毕生追求的文学创造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什么都拯救不了。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相比,文学在改造社会过程中显得那样微不足道。晚年的萨特并没有一味抱怨,他积极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了。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的书曾经影响了几代人。他的作品仍旧在人世间流传,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发酵,膨胀,乃至升腾出精神来。

大师巴尔扎克创造这些伟大的作品的秘诀是什么呢?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当我们在看书时,每碰到一个不正确的细节,真实感就向我们叫着:‘这是不能相信的!’如果这种感觉叫得次数太多,并且向大家叫,那么这本书现在与将来都不会有任何价值了。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

从这些大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生活给人许多东西,得不到的人是因为没有接受的能力。有的人接受了并享用了;有些人把它培植了,结出更多的果实供更多的人享用。这样的比喻还不确切,应该说杰出的人的功绩在于从平凡中提炼出伟大给人看;创造出思想和情感来营养人类的精神。但愿我们在追逐先贤智慧的脚步的时候,能获得这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