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张掖经济史略
47705300000012

第12章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张掖社会经济

1949年到1957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取得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也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这一时期共七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年,主要是清匪反霸,巩固政权、没收官僚资本和恢复国民经济。同时进行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继续完成反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新中国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也初步展开,集中体现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后四年,在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建立起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一节清匪反霸减租减息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苛捐杂税、高利贷盘剥、物价上涨、民不聊生,张掖的经济面临崩溃的局面。

1949年9月中旬,张掖解放,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除旧迎新,发展生产。同年10月下旬开始,各地党委、政府发动群众开展剿匪反霸斗争,据资料显示,仅张掖县(现甘州区)缉捕继续进行破坏活动的土匪特务分子151人,镇压批斗恶霸地主528人,判刑19.人。在农村彻底摧毁了封建的保甲制度,全面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对出租给农民的土地,不论定租或活租,一律实行了二五减租,并规定土地副产品皆归承租人所有。通过这场雷厉风行而又卓有成效的斗争,提高了广大贫苦农民的阶级觉悟,建立了以贫雇农为骨干的农会组织,选举产生了乡村的民主政权,稳定了农村政治和生产秩序,为发展农业生产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1949年.2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生产自救的指示》,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大力发动群众寻找“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的办法,并发放救济粮款、扶持农民生产自救。翌年3月,政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春耕生产的指示》,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该有效地紧张地抓紧时间,不耽误农时,从各方面组织春耕生产。在新解放区,未实行土地改革以前,地主的土地仍归地主所有,依法减租,保障一切土地耕种者收获的权利,不许荒废土地,逃亡地主的土地由当地人民政府代管。并由原来耕地的农民耕种,有计划的发放农贷,发展农村信用贷款关系。据此,各地党委、政府发出了《关于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的批示》要求各级干部集中力量,组织领导群众进行生产,设法解决贫苦农民的籽种及水利问题,以组织群众春耕为第一要务。当年,政府借出小麦籽种粮2792石,救济粮小麦.623.9石,小米22.36石,炒面5533公斤。救济农村贫雇农及城市贫民..%29户,占当时总户数的375.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各地农协会组织农民努力克服生产困难,种子互相串换借贷,耕畜、农具互相支援,仅张掖县农民借贷的籽种粮小麦达5538.08石,保证了适时播种,同时还开荒9074亩,扩大了种植面积。1950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由1949年的41.51万亩扩大到52.21万亩,单产由103公斤提高到108公斤,获得了张掖解放后的第一个丰收年。

第二节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1950年3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决议。张掖各地于1951年10月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土地改革。历时六个半月,到翌年4月15日,胜利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

在土改中,各地抽调干部,采取典型示范,总结经验,依托重点,全面推动的工作方法,开展土地改革试点。按照土地改革政策,比较准确地划分了农村阶级,进行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工作。壮大贫农队伍,培养土改积极分子入党,结合农村党建工作,整顿乡村政权。张掖县在土改工作中,共没收、征收土地146556亩,分配给了16877户,受益农户计有101879人。有85.491的雇农人口,分得土地20915亩;贫农有59.741的人口,分得土地44059亩;中农有23.361的人口,分得土地12063亩;土改后占人口41.61的贫雇农,占有总耕地面积的37.71的土地,每人平均2.6亩。地主人均2.39亩,富农人均4.17亩,小土地出租者人均3.44亩,中农人均3.19亩,其它人均2.44亩。农民在土改中还分得房屋23434间,耕畜12736头,家具86263件,粮食63024石。废除解放前债务粮食33972石,赔偿农民损失计折人民币99461万元(旧币值)。总计从土地和财产方面取得经济利益的农民有24331户,148806人,占农民总人口的82.91.

土改开始后,部分地主分子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采用各种手段分散土地、粮食,宰杀、毒害、饿死耕畜,毁坏房屋、用具,砍伐树林,大量转移、破坏财产,或收买拉拢、挑拨离间、破坏农民之间的团结,甚至以窃取乡村政权、造谣、恐吓、暗害等阴谋手段进行破坏活动,企图阻挠土地改革运动的正常进行。据统计,仅张掖县地主阶级共转移、烧毁、破坏粮食18606石,土地5045亩,农具635件,宰杀、毒害、饿死耕畜%445头,拆毁房屋212间。针对地主阶级的破坏,土改工作队开展访贫问苦,发动群众,有组织有领导地向地主阶级进行斗争。前后共召开行政村以上的斗争大会330次(包括宣判大会18次)。参加大会农民389196人次,诉苦9573人次。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广大农民深受教育,阶级觉悟很快提高,农会队伍迅速壮大,全县发展农会会员59692人,占总人口的28726.发展农村青年团员1312名,提拔干部2124人,稳定和巩固了农村基层政权。

土改中,对划分阶级成分的工作,采取自报公议,民主评定,乡农代会讨论通过,县政府批准,三榜定案的方法。比较准确地划分了阶级成分。同时在斗争中贯彻区别对待的政策,在没收、追交、分配中,对比较守法的地主没有斗争,留给了足够的粮食以及房屋、农具、耕畜;对虽转移财产,但经教育仍然交出者不逮捕、不判刑;对地主家庭中参加主要劳动而本人处于被支配地位者,另订了适当的劳动者成分;地主家庭中从事其它职业的成员,都给本人另订了适当的成分;这样一来分化了地主,孤立了首恶,减少了工作阻力,收到良好效果。

在土改胜利果实分配中贯彻“互助互济有利生产"的原则。向农民进行了果实来之不易要珍惜的教育。号召积肥、整地、帮助农民制订出爱国增产计划。并在接近春耕的地区,尽量先分配土地、粮食、农具、以免耽误农时。同时动员群众和勒令地主运粪整田,准备下种。在春耕开始时,把土改工作队变为生产工作队,全力领导农业生产。

土地改革废除了长期存在的封建生产关系和剥削制度,摧毁了旧中国反动统治在农村的社会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起早贪黑、精耕细作,选用良种,增施肥料,添置农具,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据统计1950年到1952年张掖县施肥面积扩大155,施肥量增加255,粮食作物中良种使用面积达到525;开垦荒地恢复并扩大耕地面积达16013万亩。

第三节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虽然广大农民摆脱了封建剥削,但仍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分散的小农经济。尤其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地而缺少其它生产资料的贫下中农,由于家底薄、资金少,遇到疾病、灾害等在生产和生活上仍存在许多困难。张掖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精神,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化的道路。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下发各地执行。张掖各级党委、政府也相继发出了《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的号召,积极组织农民成立互助组。到1953年底,仅张掖县就成立临时和常年互助组4370个,参加农户23852户。互助组是一个个体经营、集体劳动的组织。互助组成立后帮助农民克服了缺乏农具、牲畜、劳力等困难,互通有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发展了农业生产。

1953年12月,党中央又发出了《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从1954年开始,张掖各地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组织初级合作社,并制订了《关于大力开展以互助合作社为中心的农业生产计划》。1954年2月,先后成立了最早的耿家庄和贾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年底,仅张掖县就成立农业合作社十八个。为管理好合作社,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各地还联系地方实际制定了《农业合作社规定及暂行办法》,促进了合作社组织的健康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张掖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占农村总户数的63.8%。信用社大部分股金都在1500万元(旧币值)左右。存款余额达9亿多元(旧币值)。1954年还发展基层供销合作社及分销店65处,主要地区都建立了供销分社,社会主义的合作商业占领了农村阵地。

此间,为了保证粮食供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的安排意见》,对粮食征购的时间、数量和办法作了明确规定。并且采取了公道合理的收购价格。对城镇所需粮食,按人口实行计划供应。各县都建立了国营连锁交易市场,进行粮食交易。粮食市场由政府管理,严禁自由交易、投机倒把。随后对棉花、纱布、食油也采取了计划供应,对安定广大群众的生产情绪起了积极作用。

1955年,在党中央作出《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后,张掖农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各地先后发出了《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指示》、《关于建设批准手续》、《关于整顿巩固农业社的批示和具体处理意见》等文件,使农业合作化运动有步骤地、积极的、健康的发展。至年底,张掖各地初步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合作社规模为七、八十户一社,有的是一百几十户一社,也有少数是几百户的大社。初级农业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经营,但仍保持土地和生产资料私有,农民统一参加劳动。以户为单位核算,年底按股按劳分红,初级合作社的建立,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旧有的水利等纠纷也得到了合理解决,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进一步认识到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优越性,培养了农民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955年12月,张掖县有两个合作社转为高级合作社,次年春耕前又有三个转高级社。根据形势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县委制订了《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的意见》,决定在全县进行大规模的转高、并社和整社工作,随后全县640个初级合作社于夏收前普遍转入高级社。截止10月8日,全县连同原有数共转、并高级社151个,入社农户35741户,占总农户的86.93.到1957年底,入社农户达40963户,占总农户的98.943.其他各县的进展也非常顺利。至此,张掖实现了农业生产合作化。高级农业合作社取消了土地分红制,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经济收入以社为单位核算,社员统一参加劳动评工记分,年底按劳取酬,国家任务如农业税、统购粮等由集体完成。经过这场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农业合作化以后,改变了1955年以前农业生产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只能实行估算性计划的方式,政府主要以价格、农贷、税收、预约合同等政策对农业生产进行调节,促使农民按国家计划要求发展生产。

第四节实现农业的恢复性发展为了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1956年1月,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公布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即农业四十条,要求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迅速地大量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发展农、林、牧、副、渔等各业。这些文件发布后,各地在认真贯彻执行的基础上,又做出了《全力以赴、深入实际,与群众同甘共苦、参加劳动、领导生产》的决定,抽调机关干部充实基层,加强对农业合作社的领导。并采取县委抓点、委员抓片、领导包社的工作方法,按因时、因地、因社制宜的原则,组织与领导农业生产,迅速掀起了农业生产的新高潮。

在农田基础建设方面,大搞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和改良土壤,努力改善生产条件。从1953年到1957年,张掖县共兴修渠道8372条,整修渠道17654条,维修大小水闸4864座,建筑临时拦水坝39条,掏挖新旧泉眼17238眼,改地浇水8137块,大块化小396257亩,平整土地175595亩。张掖县水地面积也由1952年的62.18万亩增加到1957年的71.38万亩。五年增加水地面积9.2万亩。同时,开荒扩大耕地12.85万亩。

在改进技术方面,针对过去种得过稀、种子杂、耕作粗放、缺肥等问题,主要抓了合理密植,改进播种方法,加强田间管理等,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小麦为例,改撒播为条播,推广机播,又适当增加籽种的播量。由于推广条播和机播,提高了播种质量,小麦出苗整齐、苗全苗壮,每亩苗数均达30万株以上。据现甘州区梁家墩乡对比记载,机播的比撒播的小麦每亩增产41.5公斤。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推广并加强早晚霜的防治,各社都建立了防霜警报岗,在农田四周控制了防霜炉,遇有霜冻降临,立即薰烟或浇水预防。避免了霜冻的危害,保证了丰产丰收。

在选用良种方面,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选种活动,在各县范围内组织群众展开小麦品种鉴定,通过对比收成,评选出优良品种,就地繁殖,就地推广。各县共评出农家优良小麦品种10多个,并大力引进外地优良品种,到1957年小麦基本普及了良种化。杂粮和经济作物也通过评选和引进来推广优良品种。对种植的各类粮食作物还普遍建立了留种田,因地制宜地确定了不同区域的主栽品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在肥料方面,组织群众性的积肥造肥,改进积肥、施肥方法,增加肥料施用量,推广化学肥料,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千车万担积肥运动。到1957年,夏粮平均每亩施农肥数量增加到2500公斤,秋田作物基本克服了白籽下种的现象。

在施肥方法上,改变了过去撒施的陋习,普遍采用集中条施的方法,并推行浅耕施肥,还推广施用硫铵、尿素、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

在植物保护方面,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重点开展了土蝗、腥黑穗病、金针虫、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推广王铜、赛力散、六六粉拌种和赛力散、六六粉混合拌种,使腥黑穗病发病由解放前的205~455降低到15左右,基本控制了金针虫的危害。同时还采取药剂毒杀与人工捕打相结合的办法,防治土蝗,大大减轻了病虫的危害。

在保护农田方面,针对张掖气候等自然条件危害农田的现状,各地组织群众建挡风墙、沙坝等防风固沙工程。种草加压固定沙丘,广泛动员群众营造防风林带,有效地保证了农田免受风沙的侵蚀。

此外,还推广了新式步犁、双铧犁、单铧犁、马拉播种机、马拉收割机、之字耙、中耕培土机等新式农具,大大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

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各地政府还注意培养和奖励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把奖励劳动模范、开展群众性的生产劳动竞赛作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广泛开展爱国增产运动,总结和推广丰产经验,提高单产,政府先后又发布了张掖春小麦增产经验介绍,对劳动模范、丰产单位和互助组进行奖励,大大鼓舞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爱国增产竞赛运动的蓬勃发展,张掖大面积的丰收还获得了中央部委奖励。

这一时期,党和政府在经济上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发展生产的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利益,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严格执行“种多少田地,按产多少粮食依率计算,依法减免,增产不增税"的公平合理的农业税政策。期间,还多次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对粮油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8月又对农村粮食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年初把粮食定购任务确定下来,多产多留,使农民心中有数,既保护了农民利益,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在三年恢复和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期间,尽管物质条件较差,抗灾能力还很弱。但由于土地改革,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特别是认真贯彻执行了国家制定的各项农业经济政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当时仅张掖县,粮食面积由1949年的41351万亩增加到1957年的65398万亩,平均递增63841,总产由44363吨增加到117968吨,年均递增143991;油料总产由68733吨增产到140439吨,年均递增93351.其它经济作物如棉花、大麻、甜菜、蔬菜、瓜类等产量都有很大增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改善。

第五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张掖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并不发达,不仅规模小,而且商多工少,技术十分落后。1950年,政府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了“坚决保护,适当发展,打击投机,取缔捣乱"的政策,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商业进行登记审查,颁发营业执照,取缔了危害国计民生的非法经营,同时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对私营商业的经营范围、货源供应、销售市场和劳动条件等方面,都作了适当的调整与安排。鼓励私营商业积极为沟通城乡物资交流、扩大商品流通、供应居民生活必需品做贡献,使私人工商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从1953年起,对私营工业由收购其产品逐渐发展为“加工订货",并对他们所需的原材料和产品实行“统配"、“包销";对私营商业改由国营商业“经批"、“经销",逐渐发展为“代销"、“代购"、“代批"。同时,还开展了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

在工业战线,扩大对私营加工订货,同时有计划有重点地扩展公私合营,优先改造了有利于国计民生、设备、资金、基础和原料等条件较好的又有发展前途的金属制品、木器、食品、陶瓷等企业;对没有发展前途、资金缺乏、设备破烂的企业,逐步淘汰,转业并安置其人员;对虽无发展前途,但尚为群众所需要的企业,维持生产,逐步改造。对已公私合营的企业,按生产设备、业务、技术等需要,吸收小厂并入,对生产性的私营企业,进行公私合营,统一安排产销,取长补短。

在商业战线,随着国家对粮棉实行统购统销,对私营批发商,逐步由国家取代其业务,把他们吸收安排到国营商业中来,对零售商采取安排与改造相结合的方针,以经销、代销的形式加以利用、限制和改造,即私营商业按计划从国营专业公司或供销合作社进货,按国家零售牌价销售,取得批零差价或委托私商代销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商品,从中提取手续费。同时,还结合商业网点布局调整,进行并店调网工作,在自愿结合的原则下,小店联营,分散设点。

1955年底至1956年初,抽调了大批干部,全面开展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对棉布业、百货业、服装业很快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不到半年时间,就胜利完成了私营工商业的改造任务。

张掖手工业主要有金属制品,针织、纺织、制革、木石器具、鞋帽、缝纫、建筑材料、修理、服务等行业,农村手工业多为兼营,农工兼营、亦工亦农。城镇手工业以专业生产和服务为主,采取场店结合、产销一体、串乡走巷、上门服务等传统经营方式。

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自愿两利、典型示范、国家支援"等方针,采取以“扩大生产能力入手,实行改造,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即政府采用贷款扶植、加工订货、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逐步建立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的方式。做到“发展一个,巩固一个"。对农村中的小商小贩,由供销社领导,坚持从安排着手,在安排中进行改造,结合棉布统购统销,与农村棉布商贩建立经销关系,在小商小贩中创办合作小组,组织肩挑小贩深入农村开展代购代销。由于坚持积极稳进的方针,到1956年底张掖绝大多数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都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第六节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建立新中国成立以来,张掖地方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在旧基础上的初创阶段。张掖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据有关资料显示:张掖县内共有作坊2397个,个体手工业者2377人;工厂20家,全部工业固定资产282万元(旧币),从业人员3499人,工业总产值159万元1旧币5,占社会总产值的5630.工业组织以作坊式为主,生产管理方式多为业主自主劳动和部分雇佣劳动。国民经济的三年恢复,地方工业靠接收官僚资本、兴建集体企业、扶持私营和手工业而出现恢复性发展。到1952年国营、集体、私营、个体工业和手工业发展到2536家,完成工业产值26763万元1旧币5,比1949年增长67650,其中国营和集体工业31家,实现工业产值6961万元1旧币5,增长97650.

二是“一五"时期,以改造为主的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这一时期张掖县新增工业投资234163万元,建成6个中型企业。按“一化三改"的体制要求,对私营、个体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重新组建国营、集体工业企业总数达155家,产值137669万元,比1952年增长4615倍,产值累计达471669万元,年平均递增38680.

三是“二五"和调整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大起、大落、大动荡",但总的看依然处于缓慢发展状态。1958年的“大跃进",盲目大办钢铁,并刺激了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农机、食品、冶金、机械加工修理等11个工业门类的发展,地方工业体系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由于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使得工业出现“畸形"的发展,一味追求产值的快速增长,不顾及经济效益,而成为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痼疾"。1959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使这些问题全面暴露,直接导致了地方工业的停滯。到60年代初,不得不进行“调整”,关、停、并、转了一批企业,从业人员下放农村或转行。到“二五"期末的1965年,仅张掖地方工业企业减少为135家,工业总产值1359.6万元,比1957年减少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