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超级口才的八大训练途径
47724600000042

第42章 幽默谈吐的语言技巧

所谓幽默诙谐的说话方法就是风趣与哲理有机统一、意在言外的交谈语言的表达方法,它以巧妙地运用滑稽、诙谐、逗笑的语言形式,去反映对象,表达严肃的思想内涵,在交谈中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能使人在笑声中,在轻松、优美的感受中,领略幽默所表达的内容。

一些资深语言专家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明的说话方法是幽默诙谐的说话方法。

所谓幽默诙谐的说话方法就是风趣与哲理有机统一、意在言外的交谈语言的表达方法,它以巧妙地运用滑稽、诙谐、逗笑的语言形式,去反映对象,表达严肃的思想内涵,在交谈中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能使人在笑声中,在轻松、优美的感受中,领略所表达幽默内容的底数。

那么,怎样说话才能产生幽默谐趣的效果呢?我们在言谈中常常采取多种巧用修辞和逻辑等方法,借以产生奇妙的力量。

第一种方法,妙用对比:

妙用对比法,就是在说话中,有意把不相关的两个事物或概念拉到一起进行比较,从而产生令人捧腹的效果。

这里有一个“爸爸做和尚”的幽默:

老师:玲玲,你爸爸在哪里工作?

学生:寺院里,老师。

老师:是和尚?

学生:对!我经常听爸爸说“,我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和尚”和说“我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原是两回事,在这里,这位学生无意把它们放在一起,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幽默。

第二种方法,一语双关:

一语双关是在说话时,利用语音和语义的条件,在一定的环境中故意命名某些词语,使其具有双重意义的方法。

先看一则“就当没听见”的幽默:

甲:我求你一件事,你能为我保密吗?

乙:当然可以。

甲:近来我手头有点紧,你能借我些钱吗?

乙:不必担心,我就当没听见。

如果甲不细听,好像乙满口答应了自己的请求。但他细一想,却是恰恰相反,乙回绝了他,乙的回答是双关的,不仅在“保密”这一点“就当没听见”请甲放心,就是借钱的要求,也当没听见,请甲死心,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又让甲无话可说。

第三种方法,巧用比喻:

一次,有人问刘绍棠的文学为什么要以歌颂光明为主,刘绍棠反问:“当你往证件上贴照片时,贴得决不会是生病时照的,而都是选精神面貌最好时照的吧。”

这个回答其实也符合实际,因为,生病是暂时的,而健康是你的本质。同样如此我们社会的光明是主流、是本质,文学作品应该公平地对待这一社会现实。这一则幽默巧妙地运用比喻回答,即使大家明白了含义深刻的道理,同时又不禁让人哈哈大笑。

第四种方法,故用反语:

故用反语,是使用和本意恰恰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的一种方法,正像我们平常所说的,表面是一层意思,骨子里又是另一种意思。

有一个“各有所获”的幽默:

两位歌唱家在闲扯。

一个说:“我初次登台就大获成功,听众献给我的鲜花,足够我夫人开个花店……”

另一个说:“那算什么?我第一次登台,就用我的歌喉震撼了所有的听众,结果他们给了我一座房子!”

“哼,这是瞎说!”

“不是瞎说,他们掷上台的砖头,足够我盖一幢新房子。”

这里的“给了我一座房子”和“掷上台的砖头够我盖一幢房子”都有反语的意味,反话正说,而实际上是观众惩罚了他。

第五种方法,词语别解:

词语别解法,即为了某种需要,明知该这样解释,但却偏偏那么理解。如此故意曲解词语的办法,同样能给人们幽默的感觉:鲁迅先生的侄子周晔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中,记载了一则“碰壁”的幽默: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爹,你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儿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一动一动的。“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着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鲁迅在这里的“碰壁”是指他同旧社会反动势力作斗争,受到打击迫害而言的,字面上,鲁迅却把“碰壁”别解为真的碰了墙壁,并把它作为他鼻子之所以“又扁又平”的原因。鲁迅运用别解词语的办法,使说话充满了风趣。

第六种方法,有意夸张:

有意夸张法是故意对某件事物进行夸张,甚至违反一般规律,以取得幽默的效果。

有这样一段相声:

甲:常言说,笑一笑、少一少。

乙:不,应该是:笑一笑,十年少。

甲:一笑能年轻十岁?

乙:啊!

甲:你这是定期的?我那是活期的。

乙:我们俩存款呢。

甲:你这理论不可靠!

乙:怎么?

甲:那谁还敢听相声?

乙:怎么不敢听啊?

甲:你今年多大岁数?

乙:四十。

甲:笑一回剩三十、笑两回剩二十,笑三回剩十岁,说什么也不敢再笑了。

乙:怎么?

甲:再一笑没啦!来的时候骑车子,走的时候被人抱走啦!剧场改托儿所啦!

这就是夸张,虽然有点违反规律,但就因此而显得格外幽默,引起了哄堂大笑。

第七种方法,巧借谐音:

声音是语言的传送物,谈吐是用声音来表达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谐音,创造幽默的效果。

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姐:这般身子不舒服,你怎么不来看我?

红娘:你想张?

小姐:张什么?

红娘:我仗着姐姐哩。

红娘本想说“你想张生”,但在姐姐的严厉质问下,只好改口说:“我仗着姐姐哩。”在这里,红娘巧借谐音的方法,使自己免遭训斥。

第八种方法,隐含判断:

隐含判断法是指在说话中隐含着另一种判断的方法,它有“含而不露,意在其外”的特点。

有一则“赏我一口棺材”的幽默:

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

有一天,一个青年渔民从西湖救起一个不慎落水的人。落水者愿出三百两银子,以谢渔民的救命之恩。

青年渔民说,救人于危难是应该的,他拒绝收银子。

落水者便说:“往后有什么难处,就到临安城相府中找我秦桧好了。”

“啊呀,你就是秦大人!那么,银子我不要了,请赏给我一口棺材吧。”青年渔民急忙说。

秦桧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青年渔民的话里隐含着——我救了秦桧你这个老贼,那么我也会被人打死的“的判断,这是一种含蓄的幽默。

第九种方法,含蓄婉曲:

含蓄婉曲法是指对某些事,人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就会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的方法。

在一次宴会上,一家纺织厂经理的夫人正好坐在英国大作家肖伯纳旁边。肖伯纳个子瘦小,而这位夫人却十分富态。她打量了一下肖伯纳,然后带着妩媚的笑容问大作家:“亲爱的肖伯纳,你知道防止肥胖有什么办法吗?”

肖伯纳仔细地看了看这位邻座的女客,然后摸了摸胡子,装出一副十分郑重的样子,说,“有一种办法,我是知道的,但是,我怎么也无法把这个词翻译给你听,因为‘干活’这个词,对于你来说,是外国字呀!”

肖伯纳的话非常含蓄幽默,他委婉曲折传达了他的看法。

第十种方法,利用矛盾:

利用矛盾法就是抓住对方说话中的自相矛盾之处、不能自圆其说的要害,指出其好笑之处,达到幽默效果的方法。

一天,俄国沙皇下令召见乌克兰诗人谢甫琴科。当召见的时候,文武百官都向沙皇深深鞠躬致敬,只有谢甫琴科昂着头,凛然而立,从头到脚打量着沙皇。沙皇大怒,问道:

“你是什么人?”

“我是谢甫琴科。”

“你怎么胆敢不给我鞠躬?举国上下,谁见我不低头!”

谢甫琴科回答:“不是我要见你,是你要见我,如果我也像他们一样给你深深地弯腰行礼,那么请问,你怎能看清我呢?”

在这段对话中,是沙皇要见诗人,这里用的“召见”,可以理解为其中包含着要看见本人脸面的意思,而沙皇要诗人鞠躬,当然就看不到脸面了。谢甫琴科巧妙利用沙皇的自相矛盾,从容应对,将对沙皇的蔑视寓于幽默的话语之中。

第十一种方法,偷换概念:

愉快概念法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有意以一个概念偷换另一概念,以构成幽默的方法。我们可以先看一则“一步不走”的幽默:

父子俩去郊游,父亲对儿子说:“要小心啊,此处有种蛇叫‘五步蛇’,被它咬伤后走五步就死。”

“没关系,万一被五步蛇咬了,我只走四步就不再走了。”

“好!聪明的孩子,不过你那样做太危险了,离死只差一步啊!”

“怎么办呢?”

“一步也不要走才保险。”

这里所说的“咬伤走五步就死”,指的是人被蛇咬伤后很快就会毒发身亡并不是说“一步也不走就保险了”,前面的概念被偷换了。

再举一例:

学生甲:“什么是抽象名词?”

学生乙:“我不知道。”

学生甲:“抽象名词指的是那种能想像而又不能摸到的东西,你明白了吗?”

学生乙:“明白了。”

学生甲:“你能举个例子吗?”

学生乙:“烧得又红又烫的火钳。”

这段对话中,学生甲对“抽象名词”的解释是“能想像而又不能摸到的东西”,而学生乙所举的例子“烧得又红又烫的火钳”,实际上是“能想像而不能摸的实际存在的东西”,构成了幽默对话。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巧用修辞和逻辑等方法,可使我们的谈话幽默风趣,产生奇妙的效果。每个想让自己的谈话充满欢笑的人不妨试试以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