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47725600000021

第21章 疗愈猜疑的心病,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4)

这个善良的德国女人在见着美国大兵的那个瞬间就相信:他们只是战场上的敌人,而不是生活中的坏人。美国大兵们静静地坐在炉边烤火,除了燃烧的木柴偶尔发出一两声脆响外,屋里安静得几乎可以听见雪花落地的声音。

就在这时,门又一次被敲响了。站在门外的不是来送礼物和祝福的圣诞老人,而是四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德国士兵。聪慧善良的女主人用智慧的语言告诉她的同胞:“这里有几个特殊的客人。今夜,在这栋弥漫着圣诞气息的小木屋里,要么发生一场屠杀,要么一起享用一顿可口的晚餐。”在女主人的授意下,德国士兵们礼貌地向屋子里的客人点头示意,之后鱼贯进入小木屋,并且顺从地把枪放在墙角。

在战场上厮杀的两国士兵,在一个奇特的夜晚,见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最为奇特的一幕:一名德国士兵慢慢蹲下身去,开始为一名年轻的美国士兵检查腿上的伤口……没有人担心对方会把自己变成邀功请赏的俘虏。第二天,睡梦中醒来的士兵们在同一张地图上指点着,寻找着回到己方阵地的最佳路线,然后握手告别,沿着相反的方向,消失在白茫茫的林海雪原中。

也许是圣诞节这个特殊的夜晚,给予了饥饿疲乏中的人们一股浓浓的温暖与思念,让他们轻而易举地卸下了心中的堤防;也许是德国女人慈爱良善的温暖目光给予了焦虑困惑中的人们一股坚信人性存在的强大力量;也许是跳动的烛光勾起了他们友善的心怀,也许是苦楚的伤痛让他们暂时忘记了厮杀……不管原因是什么,圣诞节的那夜确实产生了奇迹。温暖的女人给了他们温暖的信任,他们彼此之间没有了隔阂,至少在那时那刻他们之间是彼此信任的,他们都坚守了信任的原则……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人们都能够做到释怀仇恨,彼此信任。为什么在安静平和的环境中,反而容易丧失信任的原则,互相猜疑呢?理由可能很多,但猜疑造成的后果却是再多的理由也无法弥补的。奥赛罗始终挽救不了自己心爱的妻子苔丝狄梦娜,生性多疑的林黛玉,也只能一个人悲哀哭泣,园中葬花,最后吐血而亡。人生本就苦短,猜疑只会让苦更苦,让痛更痛!面对短暂的人生,何不多点信任,多点美好,就像德国女主人一样,柔和地付出关爱,拯救的却是人性大爱!

消除不合理的猜疑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难免会碰到不合自己理念的人和事,难免会争执,难免会猜忌,难免会受伤!交往中的磕磕碰碰,几乎每个人都会碰到,都会有所体验。毕竟人不是圣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判断失误的时候,都有感情冲动的时候,也有迷惑不解、胡乱猜疑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同的是面对困惑、面对挫折、面对伤害,有的人放下芥蒂,从中感悟生活的真谛,而有的人却执著于伤痛,缅怀自己的美好,不肯放手向前迈进。面对巨大的感情挫折,他们变得不再相信能够给予他们快乐的人、给予他们幸福的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他们受伤后采取的不合理态度。

他们把自己推进冷漠、猜忌的“陷阱”中,独自扑腾,暗自抚慰,结果变得更加敏感、狭隘,更加脆弱不堪。他们怀疑他人不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他们怀疑自己再也得不到美好的情感。每个人脸上都戴着诡异多变的面具,稍不小心就会陷入他人设下的陷阱,让自己再次伤得体无完肤。胡乱猜疑的人,习惯沉浸在自己设想的主观思维中,不与朋友交流,不去碰触令他们敏锐疑虑的问题,结果人际关系越来越糟,自己变得也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寂寞,严重影响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扩宽我们的胸怀,增大对别人的信任,排除不合理的猜疑。尽可能敞开心扉,将我们内心最美好、最良善的东西展现给他人。遇到困惑不解的问题,将我们心灵深处的疑虑和猜测大声说出来,增加心灵的透明度,这将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增加相互间的信任,有助于隔阂的消除。对我们周围传播的流言蜚语,不要无端去附和,要不然无形中你也会成为长舌妇、长舌男。

无端的猜疑,本来就是自己毫无逻辑的主观设想。胡乱猜疑他人的言行,本就没有客观事实的支撑,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生活态度。信人者不疑人,疑人者不信人。疑心太重的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总怕别人争夺自己的利益,终日疑神疑鬼,顾虑重重。想想看,你对别人不放心,别人能对你坚信不疑吗?虽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如果时时提防,处处疑人,人际关系还能和谐吗?

信任是人际沟通的奠基石,猜疑是人际和谐交往的绊脚石。要想消除猜疑,获取信任,首先就要排除自己主观片面的想法,要实事求是,明辨是非。要想客观地待人处事,就要有一个冷静的态度,这样才能避免自己陷入猜忌的情绪中失控。

当发现自己开始怀疑别人时,应当立即寻找产生怀疑的原因。在没有任何凭据之前,不要妄下定论。

针对所疑之事,摘下有色眼镜,客观地收集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如“疑人偷斧”中的那个人,在丢失斧头之后要冷静考虑一下,斧头会不会是自己砍柴时忘了带回家,或者是挑柴时掉在了路上?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他定会立即返回砍柴的地方寻找,对邻居家的小孩就不会产生怀疑了。在还没有调查事实真相之前,人们就被自己的主观假设所束缚,恐怕真相只会无限期地隐藏。等到真相大白时,你就会发现自己曾经的猜疑是多么的荒诞可笑。

其次,想要消除疑虑,就要树立坦荡无私的胸怀。人们常说“做贼心虚”,意思就是说当自己内心不够坦荡的时候就会心怀鬼胎地去猜忌他人。曹操绝对不是一个心怀坦荡之心,所以他总是担忧有人会对他不利,即使做梦也在时时刻刻防备他身边的下人,最终忧郁成疾,含恨而死。

心怀坦荡,人就要自信。不自信的人,心里总是有太多的包袱放不下,于是他无法做到坦荡、磊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需要自信心的呵护。自信的人总是能很好地相信他人,被他人信任。自信的人能够妥善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能够热情积极地工作和生活,他们不担心自己遭人质疑,也不随便怀疑别人。

心怀坦荡的人,总是不断地加强个人心理品质的修养,不断地提高精神文化境界,这反过来又会增加他们对他人的信任度,以及他人对他的依赖性。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自然过程。

此外,当发现自己有猜疑他人的倾向时,要敞开心扉,增加心灵的透明度。猜疑往往是心灵封闭者人为设置的心理屏障。它禁锢了人的正常思维,使人不断地把心理困惑投向自身,隐藏于内心深处。在得不到正常合理的化解的情况下,疑惑容易转化为愤怒、嫉妒、仇视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害己殃人。

人只有敞开心扉,将心灵深处的猜测和疑虑公之于众,或者面对面地与被猜疑者推心置腹地交谈,让深藏在心底的疑虑来个“曝光”,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求得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加相互间的信任,消除隔阂,排释误会。

最后,疑心重的人容易听信流言蜚语。煽风点火,好事之人总是能够让心存疑虑的人找到验证自己心中设想的方法与途径,最后越加地肯定自己的猜疑是正确的,助长了其猜疑之心。流言蜚语在“长舌人”的煽动下,会使人失去理智、酿成恶剧。因此,当人们听到“长舌人”传播流言时,千万要冷静,谨防受骗上当,必要时还可以当面给予揭露。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性格特征或者坚持理念都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世界上不可能不存在不被误会的人,关键是我们要有消除误会的能力与办法。如果误会得不到尽快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猜疑得不到及时解除,就可能会导致不幸。上面提供的几种解除猜疑的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猜疑者生疑之后,首先要冷静地思索,冷静思索之后如果疑惑依然存在,那就该通过适当方式,与被疑者进行推心置腹的沟通。通过沟通,及时地了解对方的想法,有助于隔阂、矛盾的化解,这于加强双方的了解也是非常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