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幸福乡村江山
47734800000001

第1章 地理区位条件

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东经118°22′37″至118°48′48″和北纬28°15′26″至28°53′27″之间。江山隶属浙江衢州,是浙江省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东北面柯城区,东邻衢江区、遂昌县,南毗福建省浦城县,西部与江西省玉山县、广丰县接壤,北连常山县。南北长70畅75公里,东西宽41畅75公里,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县,迄今已有1390年,1987年撤县设市。全市区域面积2019平方公里,总人口近60万,下辖13镇6乡2个街道,295个行政村、13个社区。地貌总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半封闭盆地状。主要河流为江山港(须江),系钱塘江上游较大支流,贯穿市境中部,境内长度105公里。江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左右;年降水量1650~2200毫米;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左右;无霜期250天左右。近年来,江山紧紧围绕构建边际发展高地、进位省内中等发达行列、进军全国百强县市“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的城市定位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江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形象主题为“千年古道·锦绣江山”,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观突出体现为“奇、古、特”三个字。“奇”指奇山,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全国丹霞第一奇峰江郎山,古代地壳运动形成的原始生态景观、国内罕见的磊石洞群浮盖山。“古”指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延伸通道仙霞古道、仙霞关、廿八都古镇、三卿口古瓷村等。“特”指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名人,历史上共出过400多位进士、10多位尚书、3位中共将军、6位院士,是“古有尚书、今多骄子”的江南宝地。现已形成两大特色文化:一是清漾毛氏文化,江南毛氏发源地、毛泽东祖居地清漾村,出过8位尚书、83位进士,习近平、彭珮云、徐匡迪、华建敏、曾培炎、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先后莅临指导;二是民国军统文化,江山籍国民党少将以上将领65人,代表人物是“三毛一戴”(毛人凤、毛森、毛万里、戴笠)。

(一)江山是浙江省的西南大门

江山是浙江省的西南大门,正着力打造浙、闽、赣三省边际的县域发展高地。江山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是浙江省的西南大门,也是华东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交通节点,“长三角”和“珠三角”辐射内陆的“桥头堡”。近年来,江山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增速连续10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1亿元,同比增长14畅1%;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2畅92亿元和8畅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20138 元和 9345 元,同比分别增长 10畅5%和12畅7%,综合实力在衢州市各县、市区和浙、闽、赣三省边界位居第一,在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中位居第29.2008年9月底,江山市牵头组织浙江、福建、江西三省边际地区的6县(市)发起成立了浙、闽、赣三省边际县域经济协作区,旨在加强联系,深化合作,整体对接正在兴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把浙、闽、赣三省边际地区打造成长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联系纽带。目前,全市正围绕“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的城市定位,朝着“构建边际发展高地、进位省内中等发达行列、进军全国百强县市”的“一高两进”三步走中长期战略目标阔步迈进。

(二)江山是浙江省老工业基地

江山是浙江省的老工业基地,正着力打造浙、闽、赣三省边际的“工业新城”。把工业提升发展作为迅速做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关键,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攻提升二产,稳定优化一产,大力发展三产。“工业新城”就是以工业提升为重点,把江山建设成为浙、闽、赣三省边际的工业强市、浙江省金、衢、丽产业带上的特色基地、后发地区转型升级的先进县市,统筹推进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工业提升方面,江山是浙江省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工业经济又有了新的转型提升发展,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366亿元,规模企业超过483家,其中超亿元企业48家,超10亿元企业集团3家。在做强做优建材、化工两大传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培育“4+X”特色主导产业。一是以输变电为主的机电产业,产值70多亿元,正在打造浙江西部、浙闽赣三省边际的“机电之城”;二是木业加工产业,重点发展木家具、木门等终端消费产品,现有1300多家企业,产值90多亿元,正在打造三省边际的“木业之都”;三是电光源产业,节能灯管年产量超5亿支,居全国第一,正在着力打造中国“照明电器之都”;四是消防器材产业,现有2万多人在全国各地从事营销,产品占有率占全国消防器材市场的60%以上,正在打造拥有全国范围稳定销售网络的“消防之城”。X产业: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与环保等培育方向,正在大力引进和推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落地,实现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农业产业化方面,被国家部委命名为中国白菇之乡、中国蜜蜂之乡、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白鹅之乡,其中白菇年产值超12亿元,每年可为全市农民人均创收2000元,蜂产业规模和效益连续19年居全国县级之首。全市有库容2畅2亿立方米的白水坑水库、2畅1亿立方米的碗窑水库和4680万立方米的峡口水库等三大水库以及其他中小水库500多座,总库容5畅75亿立方米。服务业发展方面,主要是立足产业特色和区位特点,按照“立足江山,依托浙江,辐射闽赣”的要求,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专业市场),鼓励发展商贸商务业,努力打造“两地一城”,即三省边际的休闲旅游胜地、现代物流集散地和商贸商务名城。

(三)江山是浙江历史人文名城

江山是浙江省的历史人文名城,正着力构建浙、闽、赣三省边际的“旅游胜地”。把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作为拉动区域转型升级新的增长极来抓。“旅游胜地”就是把江山打造成为浙、闽、赣三省边际旅游“名市”、长三角地区休闲旅游“胜地”。江山地处钱江源头,仙霞山脉贯穿全境。当前江山市正在开展系统化城市营销工作,重点是打响“一个主题口号”、凸显“四大文化亮点”。“一个主题口号”就是“千年古道·锦绣江山”,“千年古道”体现了江山的历史,主要是以仙霞古道为代表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重要运输线,历史上就是边界重要商贸通道和军事要道;“锦绣江山”指的是江山的自然生态和生机蓬勃的发展态势。“四大文化亮点”:一是清漾毛氏文化。江郎山下清漾村是“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清漾毛氏族谱》被列为国家首批48件国宝档案。清漾村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及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的共同祖居地,台湾著名国学大师毛子水的出生地,历史上清漾村出过8名尚书、83名进士,还诞生了宋代大词人毛滂,明代礼部、吏部、刑部三部尚书毛恺等一大批名人。二是江郎山“世遗”文化。江郎山是浙江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属典型丹霞地貌,被誉为“神州丹霞第一奇峰”。三是古道古镇文化。主要有仙霞古道、仙霞关、廿八都古镇、三卿口古瓷村等,被誉为“百姓古镇、方言王国”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一期项目,于2009年10月完工,并对游客开放。四是江山名人文化。江山历史上共出过10多位尚书,400多名进士。江山籍以民国为主体的少将以上将军有67人,校尉将官数百人。

(四)江山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江山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正着力建设浙、闽、赣三省边际的“山水家园”。把生态富民、绿色发展作为江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生态文明先导,突出文化旅游带动,加快推进江山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建设。“山水家园”就是把江山建设成为浙、闽、赣三省边际的最佳宜居城市、最美生态家园和最优创业福地。江山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8畅4%,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15畅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6万,城市化率达45畅6%。在城市建设上,突出抓好“一标识三化四联创”,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一标识”就是推广CIS城市形象识别系统;“三化”就是通过实施“4471”绿化提升、“1348”文化融入、“9166”功能优化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四联创”就是通过一系列争先评优,不断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近年来,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绿色小康县、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浙江省卫生城市、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城市、浙江省十大世博旅游名城,现在正在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在新农村建设上,突出抓好“中国幸福乡村”建设这一载体,不断推进“三农”事业发展。在创建内容上,大力实施产业增收、公共服务、农民素质、环境整治、基层基础等五大提升工程,实行“富裕、满意、文明、美丽、和谐”等“五村联创”;在资源投入上,大力统筹整合各级惠农政策资金,并每年安排当年创建村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同时积极整合部门支农项目和资金,全年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超过9亿元;在考核评价上,突出以量化细化的客观指标评价体系和以农民群众直接感受为核心的主观评价体系相结合。目前已经建成“五村联创”的幸福乡村45个、五类单项创建达标村共150个。“中国幸福乡村”被温铁军等“三农”权威专家誉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具有丰富的生态意义和文化价值。在创业环境上,突出抓好“四最”环境营造,着力优化提升行政效能。全力打造浙、闽、赣三省边际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创业成本最低、投资环境最佳的“四最”创业城市,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形成要素洼地、服务高地、投资福地。

今后一个时期,江山的主要发展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强市、借力发展、特色推进”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根本目的,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经济提质扩量,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全面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