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幸福乡村江山
47734800000018

第18章 保护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日月村

2010年,日月村对照幸福乡村精品村的要求,自我加压,认真查找不足,不断完善创新,提升创建水平,成功创建了中国幸福乡村精品村。

(一)注重“三支队伍”建设,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农村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能否充分发挥这三支队伍的作用,关系到能否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为此,日月村做好了这三支队伍的管理工作。一是建章立制,工作常规化。要让三支队伍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日月村推行党员考核积分制,给每个党员发一本积分手册(外出党员也邮寄给他们),要求党员平时加强学习,加强与村党支部的联系;实行党员首议制,村里的大事在决策前,都经过党员会议先行讨论等。通过这些制度,使党员能更广泛地参与村务管理,实现民主决策。二是加强教育,提高队伍素质。每月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集中学习,加深对上级政策、法律法规的理解,从而在参与村务管理和决策时能更科学、有效。三是深化综治网格化管理。选出优秀党员、村民代表或村民小组长,每人联系10~15户,了解各户动态。深入推进“平安联防”工作,从技术上将网格内的农户紧密联系起来,互相帮助,彼此照应。四是党员卫生监督制。卫生工作是关系到村容村貌的重点工作,也是农村的一项难点工作。日月村实行党员干部卫生洁化包干管理制度,将全村分成若干个区域,由党员干部分头包干联系,各负其责。既要协助保洁员清扫,也要对区域内的农户进行监督、管理,强化卫生意识和责任。确保保洁“网格化”模式正常运行,真正实现村庄面貌“洁、净”目标。

(二)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村民就业与创业,引导本村富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日月村采取了几个措施:一是加强引导群众就业。通过对走访各家各户,掌握了村民就业的第一手资料,又通过职业介绍、来料加工、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增加村民当地就业机会;与消防基地内的企业签订合同,建立就业基地,特别是近年,在各企业招工难的情况下,日月村动员外出人员回家就业,一方面缓解了企业的招工问题,另一方面在基地内就业的村民还能照顾家庭,减少农村留守儿童、老人的数量,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二是加强职业培训,增强村民就业与创业能力。如鼓励村民参加“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参加“两创”人员培训、葡萄种植培训、荸荠种植培训等。三是增加农民土地性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将成片土地租给承包户,收取一定数额的租金。对于农户闲置土地,日月村采取“返租倒包”的形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增加农户收入。

(三)加强精神文化融入,实现各项工作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的发展需要文化,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文化。实现和谐乡村的建设,更需要在文化建设方面下工夫。一是坚持每年举办村农民运动会,通过设立贴近农村生活的体育趣味项目,吸引村民参加。如2010年正月举行的运动会,全村有100多人参加比赛,前来观看的村民更是达到了700多人,整个运动会气氛热烈,来村指导工作的体育局领导连声称赞,并当场将浙江省村级体育俱乐部的牌子授予日月村。二是组织村妇女建立了腰鼓队,村两委的女干部带头参加,现已有十几名妇女进入了腰鼓队。她们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勤加练习,提高水平。现在村里每逢大事喜事,总是能看到腰鼓队矫健的身影,听到响亮的腰鼓声。三是积极关爱留守儿童。设立了春泥书屋,购置了一批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在假期里,组织村里的孩子,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扩大他们的阅读量,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

(四)保护生态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够让人心旷神怡,更能对村民起到良好的环保宣传作用。日月村因地制宜地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一是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实地查看,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交流等做法对种植、养殖大户进行思想动员,根据文件要求建立三隔式化粪池、沼气池以及化尸池,本村9户养殖场均建有相应规模的沼气池、化尸池,污水和排泄物排放均符合要求。二是编制完成本村村庄规划,具体建设按照上级审查同意的图纸实施,严格审批。成立专门的住房改造领导小组,制定住房改造实施措施,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先拆后建”政策。2010年日月村住房改造达8018平方米,其中连片拆除两处共6023 平方米。三是进一步完善各种长效管理制度。制定五项长效制度,包括:农村环境卫生月查制度、农户“门前三包”制度、党员干部责任区包干制度、村内绿化养护道路管护制度、“幸福家庭”评比制度。

下一步,日月村将本着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团结一心,力争使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一是建设一个占地面积960平方米的村民活动中心、一个塑胶篮球场以及一个门球场。二是在村庄亮化方面,在妙里圳至黄塘底自然村路段新建4盏高架灯。三是在已经完成3000多平方米农房改造的基础上,完成26户农房改造的工作任务。四是加强村务管理,增强村两委成员为民服务意识,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提高为民服务和村务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