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幸福乡村江山
47734800000034

第34章 深入推进中国幸福乡村建设战略要求

(一)中国幸福乡村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内容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主抓手的精神,“十二五”时期,江山市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以连片联动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农房改造工程、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为重点,着力推进“科学规划布局优美、村容整洁环境秀美、创业增收生活恬美、乡风文明素质健美、管理民主服务完美”的江山市中国幸福乡村建设。

“十二五”时期,江山市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具体内容是,把绿色城镇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加以整体规划,对一定面积区域的乡村功能区块中的村庄整治、农房改造、土地整理、中心村建设和农业园区建设加以整体规划,形成农民居住社区、农业生产园区、生态涵养区的合理布局,全面优化乡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城中村、镇中村、城郊村要结合城镇化的推进,有序改建为城镇新社区;鼓励高山远山和地质灾害频发的自然村,整体搬迁到城镇的下山脱贫发展小区;在平原和丘陵盆地,要加强中心村为重点的农村新社区建设,合理推动自然村的迁并,引导农民建房和居住向中心村集中,把中心村建设成为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中心;在生态优美的农业专业村和山区村,要把精品农业园区、特色专业村的建设与村庄整治、农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特色农业专业村、农家乐专业村、历史文化名村等整体打造成桃花源式的美丽村庄。

(二)以中心村(镇)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新社区建设工程

中心村(镇)是农村人口的主要载体,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形成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的建设格局,这是江山市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和重要任务,也是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必然要求。抓住江山市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外部环境良好的契机,把培育中心村作为全面提升“百千工程”的重点工作,到2015年全面完成高水平的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任务,努力按照人口集居、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服务健全、文化丰富、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生活舒适的要求建设好中心村(镇)和特色村为载体的农村新社区。

1畅 统筹做好村镇布局规划

各乡(镇)要做好中心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并努力提高保留村的村庄规划编制。要按照推进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布局规划,明确市域中心镇、中心村的数量与定点,以“公共服务中心”为建设重点,启动市级中心村的试点工作。按照“重点建设中心村、全面整治保留村、有效保护特色村、科学治理撤并村”的建设思路,抓住市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有利机遇,搞好村镇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

2畅 加快推进土地整理置换

把土地整治试点与中心镇中心村培育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先复垦后使用、增减挂钩、平衡有余”的原则,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整理复垦后的新增耕地指标优先用于满足农村人口和村庄集聚需要。对市区下达用地指标时,同步要明确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指标数;采用中期评估结果直接与用地报批相结合的形式,确保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的合理用地需求。用足用好示范项目申报中按新一轮土地规划报批用地、建新地块1∶1核拨城乡双挂钩指标、农用地转用方案同步审批等优惠政策。

3畅 积极建设中心村(镇)新社区

按照“群众自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在中心镇区、中心村和特色村规划建设农民安居小区,引导有条件的农民放弃在农村建房,集中到安居小区居住,使安居小区成为新社区。安居小区按照城市居住区的标准,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同时以中心村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加快旧村改造和新居住区建设,集聚周边农户进入中心村(镇)建造新房,以增强集聚和承载能力。

4畅 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以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为导向,推进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功能齐全的村务活动、医疗卫生、警务治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放心购物、幼儿教育等服务场所,增强对农村人口集聚的吸引力。参照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全面完善社区规划、社区保洁、社区保安、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教育、社区健身、社区绿化、社区购物、社区管理等十大社区服务,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分批在村级配置图书室、运动场所、公园等文化体育设施,逐步形成农村“十分钟文化活动圈”;以社会福利服务、便民便利服务、就业服务为重点的“十分钟生活服务圈”;以为农村居民提供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卫生教育、计划生育等服务为重点的“十分钟卫生服务圈”,并建立长效服务机制,让农民享受到便利、安全、高效、多样的社区公共服务。

5畅 加快建设特色生态村

在以农为主的农区、山区和渔区,要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园、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思路,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充分发挥农区、山区、渔区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使它们成为各具特色的梦里水乡、梦幻山村、梦想田园,成为规模化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成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载体,成为农家乐的旅游休闲精品村,成为农民就地创业就业的新平台。

(三)以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要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江山市中国幸福乡村建设要求,把打造秀美的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程,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以“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村庄绿化”为重点,连片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

1畅 着力推进区域连片整治

按照“统一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的要求,编制区域一体化的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加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综合整治力度,提高整乡整镇的整治比例,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江山市中国幸福乡村建设风景线。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倡导生态民主,改变农村环境治理滞后的状况,整体推进城镇与农村的生态环境整治建设。

2畅 扎实推进村庄分类整治

按照“重点培育中心村、全面整治保留村、科学保护特色村和合理整治撤并村”的要求,深入推进村庄分类整治,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尚未整治的村庄,要根据其地理位置、人口规模和集体经济实力,开展分类整治,对那些处于萎缩状态的偏远小村不宜再去整治,而应引导其异地搬迁重建,相关的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可用到重建地的相应项目上来。

3畅 大力开展村庄绿化美化

围绕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和景观面貌,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增加绿量为重点,以花果进村、庭院经济为特色,建设一批绿化示范村和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森林村庄。

4畅 强化农村工业污染防治

结合经济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要求,鼓励发展无污染、少污染、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业。加强对农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且污染影响较大的乡镇企业和家庭作坊的整治,深化印染、造纸、化工、医药、制革、电镀、食品酿造、电力(热电)和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优化农村工业布局,引导农村工业进入工业园区或村镇规划工业功能区,实现集中治污。按照《衢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执行农村地区工业项目的环境准入和产业准入要求,限制污染企业在农村地区布局,防治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5畅 深化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作为市域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优化布局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置设施,统筹考虑城镇(或工业区)及其邻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垃圾的收集和处理,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水平。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强对“农家乐”旅游点的环境监管,深入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控制水产养殖污染。

6畅 深入推进生态示范系列创建

将生态创建作为推进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载体,深入开展生态村、生态乡镇(街道)、生态县创建活动。大力支持各地开展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生态村等国家级生态创建。继续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启动乡村生态旅游区建设,努力营造优美的城乡人居环境。

(四)以生态文化建设和教育培训为重点的乡风文明素质工程

要把弘扬生态文化和提高农民文明素养作为江山市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和乡风文明建设,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树立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提高农民文明素养,倡导文明健康生活。

1畅 全面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

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牢固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方式和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增强生态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2畅 切实保护和建设特色文化村

要把保护和建设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的特色文化村作为建设江山市中国幸福乡村的重要内容,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为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同时,要提炼特色文化村的生态文化,在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农房改造建设和中国幸福乡村建设中,吸收和弘扬地方生态文化与优秀传统。

3畅 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要深入开展“文明清洁户”示范评选等群众性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民使用生态产品、发展生态消费,加强农村生态文化设施建设,提倡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

4畅 深入开展农民素养教育与培训

要在继续深入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的同时,多途径、多方式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道德素养、礼仪素养、卫生素养、生态素养等文明素养,全面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