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完全咖啡知识手册
47737500000016

第16章 了解世界咖啡产地的特色(4)

香气Flavor

很难品尝到的澄澈滋味

卢旺达的咖啡是小颗粒的波旁品种,香气逼人,味道生而滑顺,整体以澄澈的滋味为特色。高品质的咖啡豆会散发出樱桃般的香气,和埃塞俄比亚所生产的水洗式咖啡类似。目前市面上比较难买到卢旺达的咖啡。

采用水洗式精制法,让咖啡豆品质向上提升。

备受瞩目的产地Farm

Coopac农业协会Coopac

被推举为东非的最佳咖啡

由2198位会员(约8000个家族)所组成的农业协会。拥有3个洗选站及干燥工厂,在此进行一贯化的生产作业。 所在地区:卢旺达Rubavu、Rutsiro平均海拔: 1500 ~ 1900m 栽培品种:波旁 精制方法:水洗式 认证:公平交易

咖啡特色

卢旺达天生的肥沃土地加上高地势、丰沛雨量,使得栽培的波旁种香气特别出众,既有新鲜的生味口感又滑顺,以澄澈的味道为特点。

品种Kind

卢旺达种的几乎全是波旁种。1904年,德国传教士将带来的咖啡树种子广泛种植在卢旺达南西部的米比瑞日(Mibirizi),这就是卢旺达种植咖啡的起源。

此地几乎都是种植德国传来的波旁种

等级Class

全球的咖啡市场自2004年前后开始,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卢旺达细腻精制出来的精品咖啡等级的咖啡豆。现在的卢旺达正迈向确立咖啡豆规格的阶段。

正迈向确立出评比规格的黎明时期

也门

国家全称 也门共和国

人口数量 约2238万人

首都 萨那

语言 阿拉伯语

咖啡年产量 1.17万吨

国旗

用特殊栽培法生产高级咖啡豆正统的咖啡源流

种植出带有果实、香料、红酒般复杂香气的咖啡。

以高级咖啡豆的产地闻名。Haraz 指的就是产自哈拉兹的咖啡。

哈拉兹(Haraz)

也门拥有和埃塞俄比亚相同源流的咖啡族谱。靠近首都萨那的哈拉兹(Haraz) 、巴尼马塔尔(Bany Mattar) 、海玛(Al -Khaimah) ,一向以生产高级咖啡豆闻名。把产自这些地方的豆子统称为“山娜妮” (Sanani) 。

哈拉兹的收获期以10—12 月为主。外销用的高级咖啡豆就是在这期间以手工摘采下来。

也门在旱谷(Wadi)中打造农地,另外还利用峡谷的斜坡开垦出梯田。旱谷是山坡地区峡谷底部的河床,海拔1500m左右。旱谷除了雨季之外,通常都是一片干涸的状态,只有深处才有地下水脉。实际来到这里参观时,乍看之下会觉得土地很贫瘠,却不可思议地能培育出极为优秀的咖啡果实。

另一方面,梯田位于海拔2200m的高地,此处生产的咖啡豆都是高级的外销品。不过旱谷的等级与各种味道的评价比梯田收获的咖啡豆更高。

就价格方面来说,哈拉兹、马塔里(Mattari) 、雷米(Rimy)等地所生产的咖啡,能够明确标示出生产履历,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市面上虽然有销售名为“摩卡马塔里”(Mokha Mattari)的豆子,但生产履历却不够详细,真正的摩卡马塔里,指的是与哈拉兹差不多区域的巴尼马塔尔地区所收获的咖啡豆,因为价格高,流通量稀少。

也门的传统习惯里,会把干燥后的咖啡果实外壳以及果肉煮成一种叫做“基西” (Gishr)的饮料。也门并不像埃塞俄比亚那样具有饮用咖啡的习惯。将基西加进豆蔻或生姜等独特配料后煮成的“卡哈瓦” (Qahwa) ,才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饮品。

香气Flavor

果实、红酒般的香气哈拉兹才有的特色

由于咖啡豆的水分在较高的状态,再加上是在海港等高温、高湿度的地方进行分级作业及保管,使得咖啡豆的香气会因此大打折扣。如果是高级的咖啡豆,则会有近似果实或红酒般的香气,能让人品尝到产地独有的特色。

当地的基西饮料带有像是微微发酵的樱桃的香味。

备受瞩目的产地Farm

哈拉兹Haraz

高级外销品栽种于梯田区于10—12月收获

首都萨那以南的地区,一向以高级咖啡豆的产地广为人知。当地农家采取一年3~4次循环的手工采收。

所在地区:哈拉兹地区

农地面积:不明

平均海拔: 1000 ~ 2500m

栽培品种:埃塞俄比亚传来的古老品种精制方法:自然干燥式

咖啡特色

也门的咖啡中,若是高品质的新豆,往往会带有果实、香料或红酒般的复杂香气,值得细细品味。

精制Refinement

当地采取自然干燥法,咖啡果实被放置于农家的屋檐下,经过一星期左右进行干燥。接着在半干燥的状态下运送,由于气候相当凉爽而干燥,因此不会发霉。

活用凉爽的气候在保留水分的前提下进行

品种Kind

完整保留自埃塞俄比亚流传 过来的古代品种,逐渐发展出现在的特有咖啡品种。这里种植的咖啡,已经可以说是也门的本地品种了。也门国内还能找到相关的起源记载。

运用古代流传的品种创造出特有的咖啡

印度尼西亚

国家全称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人口数量 约2亿2850万人

首都 雅加达

语言 印度尼西亚语

咖啡年产量 41.1万吨

制作精品咖啡不可或缺的重要产地

以前,荷兰曾经在过去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建造各种规模的咖啡庄园,为本国输送丰富的咖啡资源。1699年,荷兰人将印度所获得的咖啡树移植到印度尼西亚爪哇岛(Jara) 。但1877年,斯里兰卡锡兰岛发生了害虫附着在叶子内面、并可看出颜色斑驳的“叶锈病” 。所谓的“叶锈”是霉菌的一种,咖啡树一旦感染之后,将会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3年内整棵树就会枯死。这种叶锈病后来辗转传至印度尼西亚,导致大部分阿拉比卡咖啡树因此毁于一旦。后来到20 世纪时,耐虫害的罗布斯塔咖啡才传入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的阿拉比卡种,虽然大多生产于海拔1000m以上的地区,但因前述的原因,数量只占印度尼西亚咖啡总量的10%。

印度尼西亚精品咖啡的生产地,包括苏门答腊岛的林冬(Lintong) 、亚齐(Aceh) (种植曼特宁种咖啡)和苏拉威西岛(Sulawesi) (种植特拉加种咖啡)等,种植的全都不是罗布斯塔种。印度尼西亚的咖啡产量中,来自苏门答腊岛的咖啡占了国内生产量总数的75%。苏门答腊岛上,以林冬及亚齐地区为特别知名的咖啡产地。说到“曼特宁” ,几乎可以说就是指“生产于苏门答腊岛北部的阿拉比卡咖啡” ,据说以前都是由当地的曼特宁族进行栽种。

除了苏门答腊岛外,还有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苏拉威西岛的产量占9%,其中以卡洛西(Kalosi)及特拉加最负盛名。爪哇岛的产量占12%,其上大多种植罗布斯塔种,还有国营和民营的大型农园。

香气Flavor

香醇丰厚的曼特宁和入口滑顺的特拉加

苏门答腊产的曼特宁(Mandheling)咖啡,如果是卡帝莫(Catimor)杂交品种,口感会较为厚重而浑浊,但如果是固有品种,则是在浓厚的口感之间,带有果实般的香气。而苏拉威西岛的特拉加(Toraja),虽然特色不像曼特宁那么明显,滑腻顺口的浓厚香气却很特别。

品种Kind

印度尼西亚种植的咖啡豆,有多达90%都是坎尼弗拉种(罗布斯塔系),阿拉比卡的数量不及总产量的10%。最近苏门答腊岛的曼特宁有很多都是卡帝莫(帝莫与卡杜拉杂交)品种。

具压倒性数量的坎尼弗拉种

等级Class

印度尼西亚当地采取以300g生豆中缺陷豆数量来划分的制度,以级数来标示。等级1(G1)是最高等级,缺陷豆最多不能超过11颗。接下来随着缺陷豆数量的增加,分为等级2、等级3……往下依次排列。

以缺陷豆的数量来分级

栽种Cultivation

印度尼西亚的咖啡栽种地大多都是在赤道以南的区域,收获时期在4—10月。而位在赤道以北的苏门答腊岛,收获期却是在10月至次年4月,能够以较为悠闲的步调来进行采收工作。

苏门答腊岛悠闲的收获期

精制Refinement

印度尼西亚地区大多采取自然干燥的精制法,水洗式精制的咖啡只占约5%。苏门答腊的干燥场不多,加上雨量较为丰富,为了让内果皮快速干燥,使用的是称为“苏门答腊式”的精制法。

在水分含量仍高的时候直接干燥来对应特殊环境

备受瞩目的产地Farm

林冬曼特宁Lintong Mandheling

古老的品种—曼特宁还有70年以上的咖啡树

在苏门答腊岛上的林冬尼弗他地区,由40个小农家种植林冬曼特宁。当地许多咖啡树都已超过70岁的树龄。林冬的曼特宁会在保留内果皮的状态下,在早上运送到棉兰(Kota Medan)的工场,在经过半天的干燥后才进行脱壳加工,接着再继续干燥三天。最后经比重分级及手工拣选后,才会正式外销出口。

苏门答腊岛(Sumatra)

苏门答腊岛上的林冬、亚齐地区,都是非常有名的咖啡产地。所产的咖啡占了印度尼西亚咖啡总产量的75%,高品质的固有品种成就了名满天下的曼特宁咖啡。

所在地区:林冬尼弗他地区

农地面积:40户小农家栽培

平均海拔:约1200m

栽培品种:帝比卡

精制方法:苏门答腊式

咖啡特色

宛如天鹅绒般细滑的舌尖触感,还有像奶油般芳郁的浓厚感,再加上香草、香料、果实般的微妙平衡—综合了各种元素而成的多层次香气,才构成了苏门答腊岛充满特色的曼特宁咖啡。

苏拉威西岛的咖啡产量占了印度尼西亚咖啡总产量的9%,同时这里也以精品咖啡特拉加的原产地而广为人知。

苏拉威西岛

东帝汶

国家全称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人口数量 约106万人

首都 帝力

语言 德顿语

国旗

废弃的产地经由外界援助提升品质

各农家都能够自行加工剥除果皮与果肉,制成带内果皮的生豆,有效地克服了地形上的不利条件。

在海拔1600m 以上的险峻山区进行咖啡的种植,是东帝汶具代表性的咖啡产地。帝比卡系的香气相当具特色。

勒特福后郡(Letefoho)

在沦为葡萄牙殖民地的1815年,葡萄牙人将咖啡树从巴西带至东帝汶,开始进行栽种。后来却受到和印度尼西亚合并及内战的影响, 使得产地大为受创,咖啡产业受到莫大的打击,这是东帝汶咖啡生产史上极度黑暗的时期。然而东帝汶自2002 年独立以来,因长期受到战乱而废弃的农园,在得到日本、美国、葡萄牙等国的援助后,已经逐渐开始恢复生产力。

咖啡对东帝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外销品,提供援助的各国将咖啡产业的振兴及自耕农业视为重要的政策,积极地提供资源。提供援助的方法各国不尽相同。日本方面通过非政府组织(NGO)PWJ(Peace Winds Japan) ,以公平贸易的方式,进行与咖啡相关的产地开发援助。美国的NGO建设了大型的加工中心,用货车将咖啡果实载往中心进行水洗式精制,但由于东帝汶的道路艰险,有时甚至无法顺利运送。PWJ 另外加强了对农园的指导,让农园可以自行加工剥除果皮和果肉,变成带内果皮生豆的程度。

为人熟知的咖啡产地勒特福后郡,位于首都帝力的西南位置。这个地区海拔在1600m以上,由于咖啡都栽种在险峻的山区,咖啡果实无法运送至工厂进行去壳加工。因此小型农家会在剥除果肉后,用轮胎在水槽中辗磨,干燥后制成带内果壳的咖啡豆。东帝汶在战乱期间各类咖啡产地遭到长期荒废,几乎已经无法复耕,现在通过NGO工作团队的帮助,重新开垦出苗圃,学习剪枝等栽植上的基本技术,咖啡品质正在不断地提升。

香气Flavor

明亮的咖啡酸和柔和的香气

帝比卡系的清澈杯感再加上明亮的酸味,以及柔和的香气。除了最近开始出现使用有机肥料的咖啡之外,大多都还是采用不施加农药或肥料的自然栽培。拜来自各国的开发援助之赐,咖啡的品质正逐渐向上提升。

因战乱而荒废的咖啡农地逐渐复苏。

备受瞩目的产地Farm

勒特福后郡Letefoho

海拔1600m以上,由小农家聚集而成的咖啡产地。在NGO的极力帮助下咖啡品质正不断地提升中。 所在地区:艾鲁梅拉县勒特福后郡平均海拔:约1600m 栽培品种:帝比卡 精制方式:水洗式

在险峻的山区依旧进行咖啡种植工作

咖啡特色清澈的咖啡搭配适中的酸度与柔和的香气,是东帝汶咖啡的特征。现在以公平交易的方式,得到各国包括日本NGO 的PWJ 所提供的产地援助。

品种Kind

东帝汶的咖啡品种来源,目前已经失去详细的记载。当地的阿拉比卡种咖啡中,混杂着阿拉比卡和一种称为摩卡的品种,普遍被认为应该是帝比卡或波旁系的咖啡。

古老的品种混杂流传至今

栽种Cultivation

东帝汶的咖啡大部分都是由小农家所生产的咖啡豆。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种植罗布斯塔种,1000m以上的地区则种植阿拉比卡种,5—7月是收获高峰期。

以小农家为中心5—7月为收获高峰

牙买加

国家全称 牙买加

人口数量 约268万人首都 金斯敦

语言 英语

咖啡年产量 35万吨

国旗

在严格的管理下栽种与流通的蓝山咖啡

蓝山区域位于五个行政区的正中央。

栽种于海拔1000~1250m的法定蓝山区域,在严格管理下进行栽培,其成果得到极高的评价。

克莱德斯戴地区(Clydesd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