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实现跨越发展,关键在于构筑人才资源高地的战略。人才高地建设就是在特定区域内建设政策环境、体制建设、机制运行、资金投入、环境营造和工作内容、工作模式等都具有区域外不能相比的“人才特区”。
1.何为人才高地
人才高地一般指的是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先行先试特殊的人才优惠政策,迅速集聚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综合实力较强,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创新能力卓越,引领作用突出,团队效应显著,科研成果丰富,产学研紧密结合,创业环境优良的人才密集区。
人才高地的建设旨在以超常规的气魄,采取重点突破、带动全面的方式,实施重点发展、重点投入,在不同的所有制、区域、行业和学科,搭建一流舞台,创造一流条件,营造一流环境,形成人才开发相对优势和人才聚集格局,集聚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集群,充分发挥人才高地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统筹推进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造就一批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高地主要是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涵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主要包括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各类优势企业,承担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的有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各类创新平台,宣传文化系统中重点发展的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系统中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有关学科领域等。
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才高地建设要紧扣产业需求,以产业集群促进人才集聚,以人才高地推动产业发展,突出项目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聚集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搭建人才创新平台——在人才高地建设过程中,主要是扶持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产业集群(基地)和项目、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等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建设,不断提高人才承载吸纳能力。
改变人才开发模式——实行“领军人才+团队+平台”培养模式,鼓励和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流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吸纳人才的主体。设立自主创新岗位,探索人才、岗位、项目、资本相结合的人才开发新模式,大力吸引海外、省外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到企业工作。同时,加强高校、科研机构的重点学科建设,建立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区域性、开放性重点实验室。
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优越的环境、宽松的氛围、特殊的政策是人才高地的主要特征。特殊政策主要包括人才创业资金投入、土地、税收、培养、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管理政策、公共服务等。同时,对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进行创新,采用特聘专家为顾问、引进学术权威代表、提供挂职岗位、远程诊断、项目引进、开展学术论坛等形式柔性引进和集聚人才。
突出项目管理作用——引进项目化管理办法,建立人才高地各项指标、质量体系和考核办法,采取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合同管理等措施,明确人才高地建设单位、实施部门、主管部门的角色和责任,规范人才高地运作程序,加强人才高地监督管理。
2.人才“小特区”
所谓“人才特区”,就是人才工作的特殊区域,即在特定区域内,人才工作的政策保障、体制建设、机制运行、资金投入、环境营造和工作内容、工作模式等方面相对试点外地区都具有更大的特殊性、前瞻性和优先性。按照先行先试原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开展“人才特区”建设的试点。
构建“人才特区”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支撑。加快“人才特区”建设,探索出一条通过政府资助、奖励、风险投资融资等方式和相关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各类市场主体引进和自主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聚集各类人才。通过政策的持续创新打造引才新优势,以制度的持续创新提升育才新优势,以环境的持续创新形成聚才新优势,聚集一批海内外一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领军型高层次创业人才、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高级管理人才、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具有较强人才培养、吸引和聚集功能的区域人才中心之一。
(1)引进和培养人才并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要把引进人才的优惠措施落实到位,开展柔性引才,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全国范围内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对高层次的人才引进,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灵活多变地采用技术入股、承包经营、合作开发、技术咨询、项目论证、成果转让、承接课题等方式,将高层次人才的智力迅速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除了“高精专”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外,农村实用人才和工业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刻不容缓,两类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结果,决定了人才结构的广度。要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每年选派挂职大学生当村官,选派村官赴高等院校进修学习,组织农村青年脱产上大学或进入电大远程教育班进行学历培训,使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现“大学梦”。到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实现每个建制村中至少有一名大学生的目标。与此同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基地建设,每县要建设一所示范基地,并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培养和激励“土专家”、“田秀才”。
工业技能的“蓝领”人才是工业振兴的关键。为了培养工业技能人才,每年要通过举办技能状元大赛的方式发现和培养技能人才。每次大赛各专业的获奖者纳入人才数据库进行管理,并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
(2)打造金“蓝领”
“蓝领”是相对“白领”而言的。现在一说人才,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似乎中专生和中、高级技术工人就不算人才。实践证明,这类人才奋斗在生产第一线,关系着企业的兴衰与存亡。如今,由于中等技工教育发展相对缓慢,甚至萎缩,随着老技工陆续退休,新的年轻的熟练工招不来,中高级技术人才青黄不接,因此,相对来说,中、高级技能人才的作用更为重要。
与老一辈“劳苦工人”相比,新一代的“蓝领”地位正发生着戏剧性变化。几年前,“蓝领”是脏、累、苦、穷的代名词,现在却成了位尊价高、你争我抢的“香饽饽”。
链接:江铃有个“袁政海”
在江铃集团,问起袁政海,真是无人不知。员工们说,袁政海是我们“蓝领”工人的骄傲;公司领导说,袁政海是新时代中国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外资方代表说,袁政海是江铃公司的又一个品牌,有这样精益求精的员工,消费者放心。
1990年,不到20岁的袁政海从江西省机械技校毕业,跨进了江铃集团模具车间模具组,一丝不苟地苦练钳工技能。功夫不负有心人,袁政海练就了“一锉准”的绝活,并且在平凡的模具钳工岗位上,向中国技工最高峰开始了一步一步地攀登:23岁成了中国最年轻的技师;27岁成了中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31岁成了2002年“中华技能大奖”最年轻的获得者。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铃的模具一直依靠外购,每年外购费用高达2000多万元。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袁政海在研究大量国外引进模具结构的基础上,将各种管线与元件巧妙地布置在模体内,并使之翻转灵活、运行可靠,而且对模具的部分结构、零件进行优化,使模具的性能更加完善。模具研制成功后,日本专家认为完全达到了进口原装模具的水准。多年来,袁政海直接参与的技术改进项目达四十多项,为江铃节约资金500多万元,同事们都钦佩地称赞他既是技术能手,又是“革新专家”。
(3)成立人才协会
协会化管理是党管人才新的实现形式。成立人才协会,有利于整合各学科、各门类的人才优势资源,扩大人才工作的社会参与面,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学术研究、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人才流动、技术合作的平台,对完善人才社会化管理机制意义重大。同时还能有效解决用行政手段不能解决的人才工作问题,通过发挥社团的特殊作用最大限度地把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工作接触相对较少的优秀人才整合起来,使党管人才与人才工作社会化有机结合,激励人才创新创业。协会化管理人才的模式能够把人才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目前尚未涉及的领域,激发各类人才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激情,有利于在党委、政府与人才之间架起一座联系与沟通的桥梁,实现人才工作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工作创新品牌。
3.重新认识职业教育
高层次的尖子人才可以引进,但是高素质的百万产业大军不能引进,要靠职业教育培养。所以,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就是抓投资环境,就是抓就业和再就业。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批高技能的人才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业园区技工短缺。技工短缺的深层原因是中国教育结构的失衡,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不协调,突出的问题是高中阶段教育中普通高中发展大大快于中等职业教育,两者差距太大。与普通教育相比,政府财政对职业教育支持明显不足。职业教育经费占全国总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4年的13.4%下降到2004年的7.1%。从教育部门自身来说,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教育功能定位和教育自身分类都不明晰,将培养研究型人才与培养技术型人才混在一起。
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管理都是出于一个基本认识:职业教育是完全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而我们过去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套用普通教育模式来搞职业教育,教育政策、教育观念都是在培养“学术精英”,而不是“高级技术人才”。现在“产业立国”已经是中国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要发展职业教育,首先就要及时调整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要站在“独立的教育体系”的高度重新看待职业教育。
(1)国外职业教育模式
双元制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政府和企业共同办学,但以企业办学为主,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种培训每星期有4天在企业实践,一天在职业院校接受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但以实践教学为主。
CBE职业教育模式——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CBE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的英文缩写,这种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由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课程开发表,即能力分解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最终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2)我国职业教育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最为典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模式。它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顶岗实践;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我国职业教育要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经济,造就大批高素质产业大军,走出一条充分依靠职业教育发展现代工业的路子。
一是坚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要开展大规模的职业学校布局调整,“推倒围墙搞调整,打破界限抓重组”,改变职业学校布局散、规模小、条件差、效益低的状况,组建高职学院;将学生培养、职工培训、技能鉴定融为一体,把校舍、师资、经费、设备统筹使用,提高办学效益。行业企业办学,保持职业教育紧贴经济发展的办学特色,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要求学生拿到学历和职业资格双证书,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
二是坚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其一,紧贴经济发展设置专业。职业院校普遍建立校企结合的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专业设置始终紧盯经济发展的走向,紧跟行业发展的趋势。其二,站在专业前沿设计教材。职业院校依托行业协会,按照行业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积极参与教材建设,编写专业前沿的行业通用教材。其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能力。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学生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职业技能,坚持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实践教学环节要求为总学时的40%~50%。要建设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训基地,一些院校还可用“学校办企业”的方式,使实训基地由“消耗型”转为“生产型”,学生在专业实习中,既生产合格产品,又取得劳动报酬。其四,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行业企业是职业院校的办学主体,所以可实行“订单培养”,入学的学生就是招录的员工。有时为了满足企业生产要求,院校还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保证那些尚未毕业的学生经过短期的强化培训,能够先到企业顶岗就业,然后再利用工余时间,补齐专业课程,完成整个学业,达到企业和学生双方都满意的效果。职业教育要成为调剂劳动力余缺的蓄水池。
链接:南昌成为国内高级“蓝领”摇篮
南昌是与北京、西安齐名的全国民办教育三大基地之一,每年培养近10万名毕业生。8所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中,有5所在校生超万人。
与大学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饭碗”教育,主要是为各行各业输送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一些面向市场、立足就业、全国首开先河的专业在南昌诞生。中国茶艺专业把悠远的茶文化推向海内外,南昌市女子中等专业学校也因此成为全国茶艺师职业培训和鉴定的权威机构。互联网时代,软件开发服务外包发展迅猛,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IBM公司联合组建“IBM先锋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探索出了一条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南昌模式”。仅仅一年时间,日本冈三华大、印度塔塔、INFOSYS、台湾英华达等几十家国内外知名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纷纷前来该校招聘。围绕打造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重要基地,南昌各职业学校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将传统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改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新设了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专业。南昌市第二职业学校与上海合办了报关及国际货运代理专业,还开办了空中服务专业;江西城市职业学院开设了物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等;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地铁服务专业,二十多名帅小伙被录用为奥运会工作人员。
“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南昌职业教育与就业岗位实现有效对接。全市92所职业院校与国内外905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近些年,各类职业院校在政府和企业的扶持下,实训基地日益完备,学生上手快,适应性强,不少“蓝领”收入超过大学生、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