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要赚多少
47763100000086

第86章 珍惜金钱,富贵不炫耀

也许你比别人有钱,比别人有地位,然后逢人便炫耀,这就是在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没有人希望比别人差,也没有人希望自己生活在别人蔑视的眼光里。即便是没有钱,没有地位,也没有人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显得低人一等。低调的人珍惜财富,从不炫耀,因为他们更懂得生活的实质意义。

季文子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他出生于三世为相的家庭,为官三十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您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您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已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装扮妻妾,精养良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

季文子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成功由勤劳节俭开始,失败因奢侈浪费所致,即使到了很富裕、很有钱的时候,这个朴素的真理也不会过时。在国外,也有很多生活低调不爱炫耀的人,他们认为奢华并不利于自己的生活和健康。

在瑞士,年收入超过百万瑞士法郎的人高达18.3万,即全国人口的2.6%都是百万富翁。据世界银行发表的各国富裕程度排行榜显示,瑞士多次蝉联全球最富裕的国家。在瑞士有许多人是富翁,有些人甚至身价过亿,但他们给人们留下的整体印象是,生活富而不奢。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人们见到“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他多次被记者采访,每次都见他穿着一套款式老旧但非常整洁的双排扣黑色西服。施瓦布聊起他的生活,自称不爱打扮,也不稀罕用名牌服饰或昂贵的高档手表来“炫富”。无论是在达沃斯年会上与数百位各国首脑聚集,还是奔波于世界各地,他穿的都是一套西服。施瓦布的办公室陈设也非常简单,没有宽敞的空间和贵重的办公设施,只有普通的沙发、茶几和几个书柜。平时施瓦布自己驾驶一辆客货两用车,午餐是与其他员工一样的自助餐。

在瑞士,有很多富翁都像施瓦布一样过着节俭的生活。在吃的方面,瑞士人也绝不摆阔。那里的餐馆不允许顾客浪费,甚至会对浪费者罚款;在穿戴方面,瑞士是“手表王国”,但大多数富翁手上戴的并不是“劳力士”、“欧米茄”等豪华品牌手表,而只是普通手表,有的甚至戴着普通老百姓都不愿戴的塑料电子表;在交通方面,瑞士富翁和大多普通百姓完全有条件买“宝马”、“奔驰”,然而瑞士公路上行驶的大多是“大众”、“雪铁龙”等普及型汽车;在日常用品方面,由于瑞士物价相对较高,每逢节假日,节俭的瑞士人大多会开着车到邻国买便宜货。

瑞士富翁为何不像很多其他的富翁那样喜欢奢侈和招摇呢?他们说:“瑞士没有资源,也很少有那种一夜暴富的人,瑞士人致富靠的只是两只手。”靠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理所当然会好好珍惜,所以形成了不讲奢华的习惯。

瑞士的整体氛围也使富翁不愿拿自己的财富炫耀。在瑞士,无论是平民还是富翁,大家都会平等地对待,不会因为你的贫穷而瞧不起你,也不会仅仅因为你的财富而对你阿谀奉承。人们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炫耀财富的“暴发户”。瑞士银行家巴尔在他出版的自传中,对瑞士富人的心态做了最好的注解:“如果他们需要两辆车时,他们会刻意买两辆完全一样的普通车,让人认为只拥有一辆车,因为他们不希望邻居认为他们在炫耀财富。”

正因为如此,在瑞士,大家对关于别人的财富的话题不感兴趣,所以居住在瑞士的富豪一般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宜家老板坎普拉德对媒体说,他选择隐居瑞士,更重要的原因是,在瑞士可以尽情享受宁静低调的普通人生活。

在瑞士,没人会只因为财富而对他们表示尊敬,人们尊敬的是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有记者采访瑞士“罗氏制药集团”时,员工都向记者提起刚去世不久的该集团第一大股东维拉·奥埃利——霍夫曼夫人。

霍夫曼夫人拥有罗氏集团一半以上的股份,资产约100亿瑞士法郎,但她生活十分节俭,数十年来家里没有雇过清洁工,自己动手料理家务。可这位节俭的老人在公益事业上却出手大方,为世界众多慈善机构、文化和环保组织捐了大笔善款。她靠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贡献社会,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所以,即使在我们真的非常富裕的时候,最应该珍惜的也应该是健康的普通生活。珍惜金钱,富而不耀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先哲老子曾将它视为为人处世的三大法宝之一,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也把它视为很重要的品德。珍惜金钱对个人来说,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文明行为;富而不耀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