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共往事风云录1
47768600000020

第20章 周恩来踏上广东热土

1924年9月,当26岁的周恩来站在佛山号轮船的甲板上,凭栏远眺广州长堤码头时,脸上已没有了四年前出国时的稚气。这一方面是历时一个月的海上航行,海风吹黑了他的皮肤,脸上也有一些疲倦,使他显得比实际年龄大些;更主要的是,虽说旅欧只有四载,这四年间的风云变幻和“惊涛骇浪”,远比海上航行颠簸得多,已经将一个瞪大双眼探求世界的青年学生,塑成了一个对马克思主义有相当研究的共产党人。

这在他那双大而亮的眼睛里表现得最为明显:虽说他的目光依然柔和,但已经有了一种威严,一种无须语言就可以发布的命令,在这种目光的逼视下,违抗者会变得颤颤巍巍或不大自然。这使我们想起军人,一个老练的指挥员常有这种目光。

在职业革命家的行列里,他正在走向成熟。

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什么,但有一点他确信无疑:那就是他会面临更大的风浪,担负更繁杂的任务,面对各式各样的政治态度和面孔。因为再不是远在柏林五尺斗室遥想中国的“隔岸观火”,也不是巴黎西部宁静的布伦森林露天咖啡茶座上的“纸上谈兵”,一切都是面对面,眼对眼。

到码头迎接周恩来的,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州地委派来的阮啸仙(秘书)和彭湃(农工委员)。阮啸仙可能在参加五四运动时见过周恩来,而彭湃则是第一次与周恩来见面。他们站在预先约定的地点,等待周恩来的到来。当一个穿着一身白西装和一双旧皮鞋、中等身材、目光炯炯有神的青年站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几乎在同时都认出了对方就是要找的人。

彭湃接过周恩来的皮箱:“走吧,先住在我住的地方,不远,在文明路贤思街。就是挤点。”

他俩一见如故。因为不仅彭湃在广东就听说过旅欧支部的周恩来,周恩来也知道彭湃在这一带的活动。还在旅居法国的时候,周恩来就对彭湃在海陆丰从事的农运感兴趣,曾在《赤光》撰文作了介绍。

周恩来跟着他们往外走,问:“能有个办公的地方吗?”

彭湃笑了:“还没住下就要办公啦?有,我们自己地方小一点,先在国民党中央青年部主办的平民教育委员会找一间房子,给你临时办公用。”

“广州形势怎么样?”周恩来边走边问。

彭湃撇撇嘴,摇摇头。他告诉周恩来,在国共合作实现后,广东已成了革命者众望所归的根据地。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了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这成了事实上的革命政府。孙中山还聘请了苏联顾问鲍罗廷来训练改组国民党。每天都有革命青年涌向广州,这里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获得了国内其他地方难以得到的合法权利。你在街上一走,随处可见张贴的红色标语,不时会有一队群众呼着革命口号擦肩而过。但是你只要仔细观察,在热闹的表面下,正有一股股恶水在涌动。因为孙中山领导的大元帅府实际能管辖的地区只占广东全省的三分之一,也就是珠江三角洲和粤汉铁路从广州到韶关那一段。富庶的东江流域仍然控制在背叛了孙中山的陈炯明手里。广东的西南部则控制在陈炯明旧部邓本殷手中。孙中山是依靠杨希闵部滇军和刘震寰部桂军的支持,才把陈炯明赶出广州的。杨、刘两部虽然挂着孙中山的招牌,其实是不折不扣的军阀队伍。他们盘踞的地盘,老百姓苦不堪言,有的甚至以为孙中山的队伍原来如此。孙中山本人更是无言以对,他曾经毫不隐讳地对杨、刘说:你们打着我的招牌,却在践踏我的家乡。

“他还没有自己的部队?”周恩来有些疑惑。

“是的,他为此事十分苦恼。过去他靠地方军阀吃尽了苦头,现在这些打着国民党旗号的军队同军阀没什么两样。”阮啸仙告诉周恩来,“所以他力办黄埔军校,就想以此培养自己的军队,摆脱军阀的控制。”

“孙中山亲自担任黄埔军校的总理,校长是蒋介石,孙中山对其颇为信任。蒋本人也似要励精图治,治军也严,口号也左。党代表廖仲恺倒是个好人,与我们关系很融洽。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一直为学员所不满,苏俄顾问有意让我们的人去担任。”

彭湃热情地介绍着,并希望周恩来将来能到黄埔军校去任职。他已经体验到,我们也迫切需要军队。周恩来初来乍到,一切将等待组织上的分配。他不知道他后来真的去了黄埔军校,并同国民党新起的将领蒋介石共事多年,乃至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较量……

周恩来随广东区委的林务农来到彭湃的住处。这个地方实在太挤,原来住着彭湃、林更生、林务农,现在来了周恩来,还多了一个罗振声,五个人住着太挤。彭湃就说:“恩来同志,你一个人在这住吧,我们再找个地方。”

周恩来有些不过意:“我来把你们挤跑了,还是一起住吧。”

彭湃是出于真心:“你地形不熟,我有办法。”果然他又在东皋大道仁兴里3号找个两间房,四个人都搬了进去。

广东虽说是全国的革命中心,可人们难以想象在广州的共产党员其实只有二十人左右。它的负责人谭平山那时正担任着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这二十来个共产党人,大多还随谭平山进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的大门,原先党在广东的区委形同虚设。到了1923年12月便取消了,只留了一个广州地委。但形势的发展又非常需要一个大的党的组织。周恩来回来后的10月间,中共中央决定重新建立广东区委,委员长就由周恩来担任,同时兼任区委的宣传部部长。说是广东区委,其实工作范围不只是广东一省,而是负责领导广东、广西、厦门和香港等地的党的工作。所以,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两广区委。

周恩来担任广东区委委员长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左右,可他却做了两件都与军事也都与大元帅孙中山有关的事情。一件是支持孙中山北上。这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时,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囚禁了北洋政府总统、直系军阀首领曹锟,欢迎孙中山北上。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担心这会削弱广东革命根据地,不赞成孙中山北上;而广东区委则从全国革命形势出发,认为孙中山北上可以将革命运动推向北方发展,赞成孙中山北上。后来事实证明:孙中山的北上扩大了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的影响,广东区委的这个主张是正确的。另一件事,就是这年11月初,已经准备兼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征得孙中山的同意,筹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