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8年初,布鲁诺出生在意大利南部一个古老的小镇诺拉。他出生后受洗礼时取名菲力波。
诺拉镇位于意大利沿海名城那不勒斯东北约24千米,属于特拉·迪·拉沃罗省的坎帕尼亚区,当时受西班牙统治。小镇风景优美,文化历史悠久。它南傍群山,西临大海,东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原野。远处可见高耸入云、举世闻名的维苏威火山。就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小镇上,布鲁诺度过了他难忘的童年时代。长大后,布鲁诺长期漂泊异国他乡,但一刻也没有忘记他的故乡。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他常自称“诺拉人”,并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诺拉哲学”,充分表达了他对故乡诺拉镇的深厚感情。
布鲁诺的父亲乔万尼·布鲁诺,是个破落的小贵族,早年曾在那不勒斯总督的骑兵团当骑手,但年俸很低,平均每年的薪饷仅60个杜卡特。当时罗马的下级官吏每年薪俸为200—300个杜卡特,可见他的收入是相当微薄的。
1545年,乔万尼·布鲁诺因生活窘迫,不得不携妻洛丽莎·萨瓦琳娜迁居到诺拉镇近郊契卡拉山脚下的圣乔万尼·德·契斯柯村。小布鲁诺出生时,他的家境已是相当贫寒,仅有一小块土地,一个不大的果园,一座破旧的房子还是外祖父留给他们的。他们的田园里种植樱桃、苹果、梨、栗子等果树,还有意大利久负盛名的那不勒斯甜瓜和西瓜,有时还在牛粪中繁殖食用蜗牛。全家人辛勤耕作,靠劳动为生,日子过得虽不富裕,却也可以维持温饱。
布鲁诺自幼思想活跃,勤思好问,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对于他来说,都是那样的新奇、有趣,勤快的手脚总是在忙个不停,灵巧的小嘴在大人面前总是问这问那,提起问题来更是没完没了:天有多高?地有多大?一年为什么有四季?大海为什么会涨潮落潮……有些问题连大人们也难以回答。
随着岁月的流逝,小布鲁诺渐渐长大了,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由于家里经济状况不佳,实在是拿不出一大笔钱来供他上学读书。看到同龄的富家子弟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到教会学校去上学,求知欲极强的布鲁诺羡慕极了。他多么想上学读书啊!
父母对幼年布鲁诺的管教是十分宽松的,听其自然发展,让孩子在观察生活中进行学习。这大概成为他后来不接受神学欺骗,不信神,不怕鬼的人生观与唯物的世界观的基础。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父母教给我的首先便是怀疑,他们并使我懂得:距离能改变事物的面貌——尽管事物的本质并不因此而发生变化,到处都展现出宇宙的壮丽。”可见在布鲁诺幼小心灵里早就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布鲁诺有着惊人的记忆力,童年时代发生的各种趣事,他都记在心里,并在后来多次出现在他的论文和其他一些著作中。在他用拉丁文写的论文《印迹的印迹》中,曾记述小时候的一段故事:“有一回,当我被襁褓包着,一个人躺在房间里的时候,我看见一条巨蛇从我家墙缝里爬了出来,由于心灵极为震惊,我竟用十分清晰的声音喊来了隔壁房间里的父亲。他同家中其他的人跑了来,他抓起一根棍子便跟蛇搏斗起来,一面愤怒地骂着。我真不敢相信,我竟能懂得父亲以及其他为我担惊受怕的人的心。不过,事过多年之后,我,仿佛从睡梦中醒来,当向父母提起这件他们已完全忘却的事时,他们都大为惊讶。”
布鲁诺的舅父什皮奥涅·萨沃林诺对于宗教仪式满不在乎的态度,对外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嘲笑诺拉人的粗俗的、荒诞的迷信活动。布鲁诺后来在自己的著作中叙述的大量迷信的奇闻轶事,其素材许多是来自本人童年时代的家乡社会生活。家乡许多贫苦、善良但又迷信的亲朋,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成了他后来著作中对话人物的原型。
布鲁诺自幼聪明好学,本教区的神父教他学习教义问答,教他读书写字。他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刻苦用功,进步很快,对神父教他的东西他很快就能学会。他不仅能读讲许多圣经故事,还熟读了许多名人的诗篇。他尤其喜爱出生于诺拉镇的著名诗人——罗道维柯·汤希洛(1510—1568)的诗,他熟记诗中“人得到翅膀,应当凌空翱翔,不怕跌落死亡”的佳句,并从中受到鼓舞。后来布鲁诺在《论英雄激情》一书中写道:“有价值地英勇死去,胜过无价值的卑鄙地凯旋。”这两句话成为他终生的座右铭。
布鲁诺从小酷爱大自然,更喜欢故乡的山水风光、一草一木,喜欢到大自然中漫步,观察,学习,经风雨见世面。每当他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就像出了笼的小鸟一样,心胸豁然开朗。美丽的自然风光,变化无常的自然现象,激起了他的浓厚的兴趣。在大自然里他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陶冶了情操,更磨炼了坚强的意志,同时也给他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在他日后的作品里,回忆起小时候郊游情景时依然感慨万分:“小时候,来到契卡拉山顶,举目远眺,一望无际的美妙景色尽收眼底:西边是波光粼粼的湛蓝的大海。东边是坎帕尼亚绿色的原野,其间一座座葡萄园闪闪烁烁放出碧绿的光彩。南边群山竞秀,山上野草鲜花五彩缤纷,真令人陶醉。”少年时代的布鲁诺经常在这美丽的自然环境里,凝视着大自然,一心想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观察维苏威火山是少年布鲁诺最大的爱好。站在家乡的契卡拉山上,向着维苏威方向举目远眺,只见一座大山巍然耸立,与苍天连在一起,遮住了天边的地平线,山峰嶙峋直插云霄。山上烟雾缭绕,扑朔迷离。走近维苏威火山前,则别有一番景象。在这座圆锥形的高大孤山上,黑石头覆盖着锥顶和山坡。山上到处可见火山爆发时喷出的熔岩流和火舌舔过的印迹。尤其是维苏威山尖上空的烟云和地下涌出的热气腾腾的泉水,向人们显示了火的威力。这壮丽的自然景象在少年布鲁诺心灵里,种下了大自然的唯物世界的种子。后来布鲁诺在他的著作中写道:火是万有的实体,并且无异于有生命的精神的实体。他到处都看到由火引生的发自地下的力量。他描述他的祖国是:“火的种子创造生命,火到处燃烧,闪闪发光,并从各个地方弥散开来,由此产生了台尔梅(意大利西西里岛一城市),由此产生了热气腾腾的源泉,由此产生了含盐的海峡,由此产生了硫矿山,由此产了苦矿沥青,由此出现了那个通往地狱的错综复杂的入口(此处是指那不勒斯附近的一个湖,古人认为这里是地狱的入口)。由此出现了西西里岛上那个以狭谷著称的陡峭的埃特纳火山。”特别是当他翻阅到维苏威火山在公元79年8月爆发时,火山灰掩埋了庞贝城,有两万多居民丧生的记录时,更是感受到火的威力。这时他开始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庞贝城的毁灭,居民的丧生,都应归于地球本身的变化,而绝非神力所能造成的。
孩提时代的布鲁诺非常喜欢观察夜空并富于想象。在晴朗的夜晚,望着夜空中那数不清的闪烁的群星,他的思绪常常会飘得很远很远:星星为什么会发光?它们距我们有多远?月亮为什么会出现盈亏变化……这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群星璀璨的夜空犹如一座大迷宫,那里有无数未解之谜,将来他要尝试解开这些谜,要去探索神秘星空的奥秘。一天夜晚,他看到一颗流星飞驰而过,便以为这是其他世界派出的信使。此外,布鲁诺小时候对星座、闪电、日出等许多天象也十分留意。
1558年大约11岁的布鲁诺从诺拉镇来到繁华的大城市那不勒斯,先在一所私立的人文主义学校读书。在这里6年的学习中,他学过文学、逻辑学及论辩述等课程。由于他学习刻苦努力,学业极佳。在课外他还偷偷地阅读了一些新书、禁书,参加过一些社会活动。如听学者们的讲座,参加学者们的小组或学园组织的论辩会。在此期间他有幸接触了一些著名的学者,例如泰奥非洛·达·魏拉诺(1496—1554)、西蒙·波尔齐奥·特勒肖(1509—1588)、尼古拉·弗朗哥(1515—1570)及蒋·德·波尔塔(1541—1615)等人。布鲁诺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倾听了他们中间有识之士的一些独到见解和深刻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教育,如魏拉诺是当时著名学者,布鲁诺听过他的逻辑课,受益匪浅,后来曾亲切地称他为启蒙老师。波尔齐奥是继承了彭波那齐观点的著名思想家,他反对教会宣传的灵魂不死的学说,在他所写的著作中把物质称为一切可动者产生的本原和发祥地。特勒尚号召人们抛开教会和世俗的权威,驳斥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推动者的学说,证明天与地在物质本性上是统一的,强调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客观存在,物质是产生感觉的基础。主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界。弗朗哥在他的讽刺性小册子中,大胆地揭露了僧侣、修道士及罗马教皇的丑恶行径,批判了各种迷信与偏见,盛赞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波尔塔是当时《自然之奥秘》学园的主持人,他主张认识人应当首先弄清人体的各种器官构造,揭开人的自然结构的秘密。上述学者们的进步思想和渊博的学识,给了布鲁诺以终生难以忘怀的印象。从他们那里,布鲁诺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也学会了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布鲁诺在心灵深处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