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
47769700000015

第15章 拓宽事业的思路

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

思路是指一个人做事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它决定了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做事情要多角度进行思考,而不是囿于一个角度、一个方向、一种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打破常规,打开思路,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你的世界才可能出现一片新天地。

让想法多起来

很多人都希望在自己的生命中,能出现一次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转变。你是否也想改变自己的状态或者想一鸣惊人呢?其实,这是能做得到的,只要改变你的想法,你的生活也就改变了。一个人的生活大部分决定于自己的想法,人的想法、情绪、感受和行为,彼此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因此,要改变自己,就必须先改变想法,并付诸行动,才会奏效。

也许你不能立刻改变整个生活,但你可以开始行动,就从改变想法做起。

阿布经营一个小副食店,生意十分清淡,日子也很清贫,生活很乏味。他每天坐在店内的椅子上,等待稀稀落落的客人上门,没事就听听收音机。

有一次,阿布偶然从广播里听到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具有超乎自己想象的能力,潜伏在他的体内,只是很多人没有去发掘。多一些想法,生活可能就不同了。

这段话确实发人深省,他还真的听进去了,他自己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环视一下自己的小店,发现很多地方可以使用这句话。于是,生发了许多不同的想法。

看看自己的店面,没有装修,落满了灰尘,橱窗的玻璃也不够明亮了,甚至看不清摆在里面的物品。于是,他开始动手整理这个店面,把店内所有的陈列物品弄得干净整齐,小店立刻焕然一新了。

然后他把一些吸引人的食品放在最前面,还进了一些新商品。自从有了这些小小的举动,营业额一个月增长了近4倍之多。他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外界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唯一改变的是原来一个毫无办法改变现状的人,当想法改变的时候,整个情况就完全改变了。

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一个想法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多一些想法,你的生活就会多一些起色,你的生命就会多一些意想不到的欣喜和收获。

思路一转天地宽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总是习惯于在自己的头脑里寻找唯一正确的答案。其实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中是有多种选择的,很多事情的成与败都和思路的选择有很大关系。有的人能够左右逢源,头头是道,而有的人却一条路走到黑,甚至撞上南墙了也不会侧一下头。从下面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人和人的思路差异是很大的。思路一转天地宽,沿着一条思路走下去,不仅没有突破,有时候还会徒劳。

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孟克,一个叫仲克,他们住在同一个村庄,而且是最要好的朋友。由于这个村庄属于穷乡僻壤,生活不是很富裕。

有一天,这两个人商量打算外出做生意。于是,他们转让了各自的田地、变卖了各自的家产,带着所有的财产和两头毛驴出发了。他们最先到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孟克说:“在我们的家乡,毛皮可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现在就把所有的钱换成毛皮,带回去卖,一定会赚钱的。”仲克同意了这个想法。于是,他们分别买了毛皮,捆绑在驴背上。

接着,他们到了一个盛产麻布的地方,那里也正好缺少毛皮,孟克说:“麻布在我们家乡比毛皮更值钱,我们把毛皮卖了,换成麻布,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可回收,回去还有更高的利润!”仲克听后说:“不,我一定把毛皮安稳地运到家乡再卖。”

孟克只好自己把毛皮全部换成麻布,这样,他多赚了一笔钱。而仲克依然拥有驴背上的毛皮。

就这样,两人继续往前走,到了一个盛产药材的地方,那里天气寒冷,正缺少毛皮和麻布。孟克说:“药材在我们家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毛皮卖了,我把麻布卖了,换成药材带回去,一定赚大钱。”仲克还是没同意。孟克就把自己的麻布都换成了药材,这样又多赚了一些钱。仲克依然只拥有毛皮。

最后,两人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地方,但是那里既缺少毛皮,也缺少药材,孟克又说:“这里黄金很便宜,家乡的黄金却非常贵,而这里药材和毛皮都很贵,我们就把药材和麻布换成黄金带回去,我们肯定会暴富。”仲克还是没同意。

就这样,孟克带着黄金,仲克带着毛皮回到家乡。仲克卖掉毛皮,赚了一些小钱,孟克卖掉黄金,成为当地最富。

上面故事中的两个人,同样的经历,同样的付出,不一样的思路,不一样的方法,就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可见,选择方法比努力更重要,不可否认,努力是成功者必备的行为要素,方法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思路,不同的人生,选对思路才能做对事情。在这个市场竞争的时代,谁主动,谁就能赢得先机,谁有开阔的思路,谁就能赢得广阔的市场,赢得更大的人生舞台。

发散思维让你妙思泉涌

不同的思维决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品质,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是一种无定向、无规则的思维方式,即思维朝着四面八方自由辐射,对一个问题产生层出不穷的解答方案。而不是像下面故事中的路卡一样,用单向的局限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捷克和路卡同时受雇于一家超市,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没过多久,捷克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从领班到部门经理,一路晋升。

过了很久,路卡还在最底层摸爬滚打,觉得没有出头之日了,于是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指责总经理不具慧眼,不提拔有能力的人,倒提拔会拍马屁的人。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路卡,知道他工作勤勤恳恳,不怕吃苦,但又觉得缺乏点什么,但一时也说不清。

总经理突然灵机一动,有了个好办法。

“路卡,”总经理说:“你去集市看看,今天都有卖什么的?”

路卡也没坚持什么,还是去了,而且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并向总经理汇报说:“经理,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一车?大概有多少袋?多少斤呢?”总经理问他。

路卡又跑回市场,这回看仔细了,有40袋,大约2 000多斤。

回来后如实向总经理汇报了。

“那多少钱一斤呢?”总经理又问。

路卡再次跑到集上问了价格。

总经理看着气喘吁吁的路卡说:“休息一会儿吧,看看捷克是如何做的。”

于是,叫来捷克,让他去集市看看有什么在卖。捷克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袋,约2 000斤,价格适中,质量良好。”

说着拿出几个给总经理看。再看此时的路卡,红着脸,有些无地自容。

这个故事中的路卡只考虑问题本身,或者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多方面地看问题。这就是单向思维,是局限的思维。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像路卡一样,给自己的思维设了限,必须突破这种思维,把眼光放远,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如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呢?

1.要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

单向思维想象问题是一根筋,看世界是管中窥豹,做事情是一定之规。要让自己的思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任其驰骋,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无拘无束想象,这样就能产生多向的新思维。

2.要变教条思维为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不设前提,不迷信书本教条,不盲从权威,而是沿不同的途径去思考。

3.要变保守思维为创新思维

保守思维满足于既定的方案,创新思维不会满足约定俗成的方式,而是想别人所未想,力求有新发现、新创造,是运用敏锐、新颖、独特的视角来判断事情。

运用发散思维,就是可以把所有的方法拿来为你所用,也可以抛开所有的习惯办法,任意发挥想象,不给自己任何限制。发散思维能力,是创造的前提。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面对哪类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思维。

做任何事情,都要找到最好的办法。而最好办法的产生则需要发散思维。现在你就开始训练自己这方面的能力,经过一番训练,你会妙思泉涌的。慢慢你会发现,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都是小菜一碟,处理事情也会变得轻松起来。

逆向思维带你走向成功

逆向思维是指为实现某一创新或解决某一因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采取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地讲就是反过来想一想,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实践证明,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了解这一方法并在实践中使用这一方法,可能取得惊人的效果。

逆向思维法你应该不陌生,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儿童的故事,就是一个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例子。由于司马光不能通过爬进缸中救人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他就变换为另一方法,砸缸救人,因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这个小故事流传近千年,家喻户晓。通过这个故事,你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如果经常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遇到事情,可以选择的方案就多了。

历史上孙膑智胜魏惠王也是一个运用逆向思维的例子。

孙膑是战国时著名兵家,到魏国求职,魏惠王心胸狭窄,忌妒孙膑的才华,所以故意刁难他,对孙膑说:“听说你很有才华,如果你能使我从座位上走下来,我就任用你为将军。”

魏惠王心想:我就是坐在座位上不起来,你能奈我何!

孙膑心想:如果魏惠王就是赖在座位上不起来,我又不能强行把他拉下来,把君王拉下宝座,那可是死罪。如何是好呢?他灵机一动,运用逆向思维法。

于是对魏惠王说:“我确实没有办法使大王从座位上走下来,但是我却有办法使大王坐到座位上”。

魏惠王心想:这不是同样困难吗?我就是不坐下,你能奈我何!

于是魏惠王从座位上走下来,孙膑马上说:“我现在虽然没有办法使您坐回座位,但我已经使您从座位上走下来了。”

魏惠王方知上当,只好任用孙膑为将军。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也是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的一次重大胜利。

1820年丹麦本哈根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通过多次实验认识到电流的周围存在

磁效应。这一发现传到欧洲大陆后,吸引了许多人参加电磁学的研究。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怀着极大的兴趣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果然,只要导线通上电流,导线附近的磁针立即会发生偏转,他深深地被这种奇异现象所吸引。

法拉第受辩证法思想的影响,认为电和磁两者之间必然存在联系并且能相互转化。他想既然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也能产生电。

为了使这种设想能够实现,他从1821年开始进行磁产生电的实验。几次实验都失败了,但他坚信,从反向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并继续坚持这一思维方式。

10 年后,法拉第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他把一块条形磁铁插入一只缠着导线的空心圆筒里,结果导线两端连接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发生了微弱的转动!电流产生了!

随后,他又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如两个线圈相对运动,磁作用力的变化同样也能产生电流。

1831 年法拉第提出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并根据这一定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装置。

这三个例子里,都采用了逆向思维方法,逆反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从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确实能够出奇制胜,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会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能力,你的人生就会出现奇迹。

想象是创造的双翼

想象力是一个人灵魂的创造力,是每个人自己的财富,是你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自己绝对控制的东西。想象是创造的双翼,没有想象,创造就不能飞行。想象能够给你带来创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的奇迹,有了这能力,你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独辟蹊径,出奇制胜,抢占先机。好好利用你的想象力,你使用的效率越高,它回报你的就越多。下面就是一个运用想象力的例子。

在一个海岸城市中,所有适合建筑的土地都已被开发利用完毕。在城市的一侧是一些陡峭的小山,没有办法再进行建设,而另外一侧的土地因为地势太低,海水倒流总会被淹没,也无法再起建筑。

一天,这座城市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他来到城市,看到了赚钱的可能性。于是,他先预购了那些因为山势太陡而无法使用的坡地,又预购了那些每天都要被海水淹没而无法使用的低地。当然,因为这些土地无法利用,所以价格都很低。

然后他开始自己的操作,他买了几吨炸药,把那些陡峭的小山炸平,再用推土机和卡车把土推运到城市另一侧的低地去。这样,原来的山坡就成了平地,低地也变成了建筑用地。然后再卖给开发商。

他从中赚了不少钱,城市居民把这人视为天才。

其实,很多天才就是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采取惊人的举动,创造了惊人奇迹。

在科学研究中运用想象力的例子也很多。法拉第提出“电磁作用通过场来传递,需要时间”;德布罗意提出“微观粒子同时又是一个波”;狄拉克描述正电子是“充满了负电子的真空中的‘空穴’”等等论断,都是运用想象力的典型例子。

爱因斯坦结合他在发现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所做的关于重力加速“思想实验”的例子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展开想象的双翼,你才能在事业的天空中任意飞翔。

你的想象力被扼杀了吗?

扼杀想象力就像扼杀灵魂一样可怕。

有人曾策划过这样一项测试:

在一个白色的平面上用蓝黑色笔画一个圆圈,然后分别让4组不同年龄和阅历的人作答“这是什么”。

第一组:被测试者是机关公务员。

这些被测试者都觉得心里没底,谁也不肯先作答。科员看着科长,科长看着处长,处长看着局长,局长看着女秘书,女秘书两眼发呆,做窘迫状。僵持了几分钟,女秘书起身,走到局长身边耳语,于是局长作答:“对不起,今天这个测试你们事先没打个招呼,我们还没有研究讨论呢,不能随便回答和表态。”

“对啊,对啊”,大家附和着。

第二组:被测试者是大学生。

大学生们看听了题目后,哄堂大笑:“这是什么测试啊?晕!”、“什么问题啊?简直瞎胡闹!”、“没搞错吧?问这样的问题?”一片混乱。

第三组:被测试者是小学生。

小学生们几乎是同时举起手要回答,老师让坐在最前排的一位男生回答,男生站起说:“这是零”,其他几个同学们跟着说“对,这是零”。测试人员说:“同学们再好好想想,还有其他答案吗?”这时有个女生站了起来说:“这是英文字母里面的O”。

第四组:被测试者是幼儿园的一些小朋友。

幼儿园里气氛非常活跃,小朋友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是月亮”、“是乒乓球”、“是橘子”、“是眼睛”。

整个测试就这样结束了。那么这个测试反映了什么问题呢?这是一个关于想象力的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想象力一点一点被扼杀殆尽。

人成长了,便习惯于守纪律,重规章,富于个性的特征则被视为另类或异端。殊不知,天才多数是怪异的,是在一种自由与不平衡中,打破常规,产生奇思妙想,于是才出现了创造。想象力的匮乏最终导致创造力的丧失。没有了想象,思想就会苍白无力,自然就不会有创造产生。

你的想象力被扼杀了吗?如果已经惨遭扼杀,那你就要重新开发,让它复活起来;如果还没有完全被扼杀,那你就赶紧拯救它,并尽情地发挥它。

开发你的右脑

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于创造,一个人的发展也在于创造,创造是一种精神,一种活力,一种动力。

想象力决定着成败,成功离不开想象力,一旦丧失了想象力,离失败还会远吗?所以要尽快拯救被扼杀殆尽的想象力,开发你的右脑,培养自己创新思维能力。

那么如何开发右脑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重点开发,重视并有意识地开发和运用处于弱势地位的右脑;整体开发,把右脑放到与左脑平等的地位;功能开发,从功能的训练着手进行开发;终身开发,始终运用和开发右脑。

在生活中,你可以通过左手的动作锻炼来强化你的右脑,可以用左手写字,用左手画画,这样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培养。

你可以用音乐锻炼你的右脑,音乐有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这有利于开发右脑。音乐本身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智力,音乐有利于创造欲的形成。

你可以运用联想方法,联想使你能以近知远、以少知多,以小知大。许多的发明、发现和闪光点,常常是在联想中萌芽的。

你还要注意营养,要保证大脑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充足供应,维生素起着促进细胞和人体组织正常新陈代谢的作用,更多的营养成分供给需要适量、均衡、合理。

开发你的右脑,让自己有一种放飞的感觉,多寻找一些想象的空间,激发你的想象力吧。

让想象发挥出魔力

想象力是一种能动的思维能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凭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已有的知识以及经验进行加工、重组,创造出未曾感知过甚至从未存在过的新形象的能力。

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劳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科学家的每一种假设、科学理论的设计都是充分发挥想象的产物。没有想象,就没有灵感,就不会有创造。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它能从真正的自然界里创造出另一个抽象的自然界。

对每个人来说,想象力都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没有它,人类面临的将是枯寂无味的世界。想象力就象一双有力的翅膀,有了它才能自由地飞翔。

所以努力培养起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你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丰富的想象力是可以通过不断的思维训练来获得的,它能激发出你的创造力。

有人说:“培养想象力是一个很荒谬的说法,想象力是一种原生的东西,它属于生命的本体,它与生俱来。一个与生俱来的东西还要“培养”吗?你只要尊重和爱护就足够了。”

这种说法正确吗?显然不是,想象力确实是一种内发力,但它往往被潜藏了,需要开发和培养才能激活它,才能充分发挥它的魔力作用。

关于想象,伏尔泰曾说:“想象是每个有感觉的人都能切身体会的一种能力,是在脑子里拟想出可以感觉出来的事物的能力。这种机能与记忆有关,我们看到人、动物、花园,这些知觉便能通过感官而进入头脑,记忆将它们保存起来,想象又将它们组合。古希腊神称文艺女神为‘想象的女儿’,其原因就在这里。”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你要创造世界,改造世界,就要发挥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激发你的想象潜力,可以试试下面的一些技巧。

1.开阔思路

大多数人没有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想象力,而是因为害怕听到他人对自己想象力的打击,牛顿认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爱因斯坦则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开阔思路,不仅要直接回答“是什么”、“怎么样”,而且还应该开发想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更多思路。

2.充分想象

想象力需要有意识地去启发。你可以借助一定手段,例如把一个构想画在纸上。形象图画能使你的意象清晰化,有助于激发想象潜力。你也可以用想象加类比的方法,你可以设想这样的场景:你自己在美丽山峰的顶端,你远望另外一座山的山端,那里高耸云端,山腰有曲折的或隐或现的小石径,山下有蜿蜒的小河流。河流缓缓的流动,很清澈,水流声悦耳。

经过这样的想象,你是否有一种很美妙很惬意的感受?思路是否也开阔了许多呢?经常这样锻炼你的思维,开发你的想象力,潜藏的想象力就会迸发出来,发挥巨大的魔力,给你带来无穷的思想火化,你就会有动力、有活力、有创造力,从而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别让你的大脑生锈

在西方国家,有人对16世纪以后欧美出现的400名杰出人物进行过寿命研究,结果表明,这400人的平均寿命为67岁,其中寿命最长的是那些大量用脑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9岁。在1940年以后已故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80岁以上的有33人,其中90岁以上的有6人。

为什么这些大量用脑的人寿命会更长呢?科学家们认为,这主要是取决于“脑运动”的结果。英国科学家柯基斯等人在分析大量资料后得出结论说,只有脑运动才能直接促进脑健康,通过脑协调与控制全身的功能。

勤于用脑的人,大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张状态,以输送充足的氧和营养物质,从而延缓中枢神经老化,带动血液循环,使全身各系统功能保持协调统一。

戏剧电影大师夏衍说:“不爱动脑,不喜读书,不爱思考的人,很容易得‘老年痴呆症’。”

勤于用脑可以益寿延年。要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成为一个长寿的人,就要培养乐于用脑的意识。

俗话说“刀不磨要生锈”。人的大脑也是一样,不用就会变得迟钝!时间长了也会“生锈”,而且“生锈”以后,要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一定要经常不断使用大脑,这才是积极、有效的保护大脑的办法。大脑越用越灵,要善于用脑思考。

一天深夜,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卢瑟福到实验室巡查。他发现有一个学生还在做实验,就问:“你上午干什么了?”

学生说:“在做实验。”

卢瑟福接着问:“那下午呢?”

学生回答:“也做实验。”

卢瑟福提高声音问:“晚上呢?”

学生如实回答:“还在做实验。”

这个学生以为老师会满意自己的回答,并肯定自己的学习精神呢,结果却遭到卢瑟福的严厉批评。

卢瑟福说:“你整天都做实验,那什么时间思考呢?”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不聪明的原因,不是不会思考,而是不愿思考。

勤于思考才会聪明,你要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就要培养乐于用脑的意识。

爱迪生正是因为有乐于用脑的意识,他一生之中发明多达近2 000件,平均15天就有一项发明,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

努力培养乐于用脑的意识,你就会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聪明的人,一个创造美好生活的人。

点燃智慧之火

知识可以言传,但智慧却不然。人们可以去发现它,用它生活,以它自强,凭借它去创造奇迹,但却无法把它交流和言传。

目前国际上有关人的智力、智能、智慧的概念,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这是由于这一学科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智慧是由智力、知识、方法、技巧、意志、情感、个性意识倾向、气质与美感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遗传智慧与获得智慧、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直观与思维、意向与认识、情感与理性、道德与美感、智力与非智力、显意识与潜意识等等众多的要素。

《现代汉语词典》对“智慧”一词的解释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300年前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一伟大思想引导着整个人类,以势不可当的恢弘气势,开创了“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现在又将人类推向了知识经济的浪潮之中。

然而,智力和知识截然不同。不能以掌握知识多少作为衡量智力高低的标准。知识的掌握依赖于智力的发展水平。知识只是智慧的产物,而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因为智慧是创造的源泉,是创造力的根本。下面就是一个发挥智慧力量的例子。

美国著名“旅馆大王”希尔顿12岁的时候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情,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当时在美国西部人人都带枪,但希尔顿发现自己的父亲却不带枪,于是忍不住问了,父亲告诉他:“带枪的人必须依靠拔枪的速度,不带枪的人需要智慧,智慧的力量肯定大过武器的力量。”

希尔顿很快就见识了智慧的力量:一天,他突然发现父亲在一个酒馆里,一个喝了酒的人正用枪逼着父亲,如果没有回答上他的一个问题,他就立即开枪。现在生死攸关,希尔顿为父亲担心,他几乎要哭了。可当他看父亲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父亲非常平静,用一种非常感人的语调,慢慢地对那个拿枪的人说话。过了一会儿,那人的态度开始软化,并把枪扔到地上,抱着父亲哭了!

智慧的力量大过武器的力量,可以说智慧的力量大过任何一种力量。智慧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智慧也是用不完的宝藏!

世界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说:“在部队里面,勇敢的将军固然重要,但是善于动脑筋思考的将军更重要,士兵更需要有这么一个智慧的将军。”

国际未来学研究所儒佛内尔博士说过:“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

其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如此。只要你点燃智慧之火,就能照亮整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