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中国博物学的无冕之王:李时珍的故事
47770100000006

第6章 慧眼辨火硝 致力撰巨著

李时珍虽然经常被这些大家贵族人家请去看病,但他不阿权贵,不受分外之财,一心治病救人,即使是贫困人家有病请他,他都欣然前往。

有一天,李时珍正准备带着庞宪上山采药,刚跨出家门,迎面跑来一年青壮汉拦住了去路,焦急万分地说:“我家女人快不行了,先生,您快救救她吧!”李时珍一问病情,方知这位壮汉的妻子两天前生了个小孩,生产以后大便干络,小便不通畅。肚子胀得难受。昨天傍晚,有一位走方郎中路过他家,他便请这位郎中诊治。这郎中从药壶中倒出一些白色的药末给他,让他分两次用温水冲化了服下。这药看上去像盐那样,便问了一下,这郎中说这不是盐,是芒硝,服下去以后,大小便很快就会通畅的。待郎中走了以后,就按他说的办法冲了一碗给妻子喝下。喝了以后,不但不见大小便通畅,反而肚子胀得更厉害。到半夜,妻子直说心慌口干,全身像火焚一样难受,只是要喝凉水。天快亮时妻子难受得不断在床上翻滚。

李时珍听罢,让庞宪去把药箱拿来,随这壮汉来到他家。这家的房子很陈旧,且又低又矮,屋内显得很昏暗。李时珍进入屋里,见一妇女躺在床上边呻吟边用双手捶着自己的胸口,两腿不停地乱蹬。走近一瞧,发现她的面部和口唇都呈青紫色,呼吸很急促,把过脉后,李时珍问那汉子:“你还有剩下的药吗?”

“有,有,还剩下一半,哪里还敢给她服呀!”这壮汉便把剩下的半包药递给了李时珍。李时珍拿着这药,走到屋门口亮处仔细地看过然后把药倒在地上,让壮汉取火来点着,只见一缕青烟冒起,这药竟燃了起来。“唉!这哪里是芒硝呀,是硝石!”李时珍说着回到屋里,从药箱内取出一丸三钱重的蜜丸放在碗里用温水化开,让这妇女服了。又秤一两生甘草,叫这汉子放在药锅内加水煮。李时珍却在这屋内守着,待那妇女喝下甘草汤后,约莫过了一个时辰,看那妇女慢慢地安静了下来,面部和口唇的青紫色退了下去,才放下心来准备要走。这时壮汉要付诊费和药费,李时珍说:“看你家并不富裕,你妻子刚生了孩子,这钱你留下替她买些吃的吧。”说完就走了。这壮汉千恩万谢,一直用目光把李时珍送远了才进至屋里。

李时珍和庞宪俩人回到家,庞宪就问了,“这郎中怎么会把药搞错的呢?”李时珍对他说:“这两种药从外形上很难区别,而且书本里写得也不清楚,自然容易搞错。”庞宪又问:“这两种药有什么不一样呢?”李时珍回答说“芒硝又叫皮硝,因为它可以用来加工皮草;硝石又叫火硝,它可以用来制造火药。这两种药从外形上很难区别,味道都是苦的,但芒硝遇火不会燃烧,硝石遇火很容易燃烧,而且火焰是蓝色的。刚才用火一试,你不是见到了吗?所以可以断定这是硝石。”“芒硝性寒,硝石性热,这两种药的药性完全不同,一弄错不是要病人的性命吗?这女子如果再晚一点儿,恐怕就不好救了。”又说:“生甘草可以解毒,甘草梢可以通利小便,所以刚才就用了甘草,这是一举两得。这蜜丸可以润肠通便。”庞宪听了很佩服师傅学识的广博,用药的精妙。

李时珍说完后,让庞宪随他到书房,李时珍拿过一本《证类本草》,翻到第三卷消石的一条(古汉语‘消’通‘硝’),指着其中“一名芒消”这几个字给庞宪看:“这是从《名医别录》中引的,说消石又叫芒硝,不是搞乱了吗?”

吃晚饭时,李时珍把这事告诉了父亲李言闻,李言闻叹了口气:“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呀!”说完自顾自地吃饭了。而李时珍一听“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句话后,头脑里激起了阵阵思潮,他一手端着饭,一手拿着筷子老是发呆。李言闻看到他这样子,用两手指轻轻地敲了敲桌子:“你还在想那件事哪?快吃饭吧!”李时珍这才回过神来,低头扒了几口饭。

吃完晚饭,李时珍便来到书房,拿起《证类本草》细细地阅读。其实这本书已经读了多遍了,但今天他读得特别仔细,并做了不少笔记。他居然一口气把这本书从头到尾又读了一遍。读完后,他轻轻地叹了口气,合上书本,这时,传来了头遍公鸡的啼叫声。

打这天起,李时珍像着了魔一样,一吃完晚饭就往书房跑,并不断地支唤庞宪,一会儿让他拿些柴胡、藿香、金银花进来,一会儿又要黄连、南星、葳蕤,那书桌上凌乱地堆着好几十本书,还有他的读书笔记,平时所做的摘录等。地上像天女散下的花一样,到处是整棵整棵的药材。吴氏夫人好几回要进去打扫,他怎么也不让。弄得一家人都莫名其妙。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日子,有一天他终于跟父亲说出了心里话:“爹,我想重新编写一部本草书。”李言闻乍一听,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呢,问:“你是说重新买一套本草书吧?”

“不!是重新写一部!”李时珍斩钉截铁地答道。

“重新写一部本草书?你知道天下的药物总共有多少种?你书读了不少,难道你不明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收药365种,后来《名医别录》又收了《神农本草经》中没有的400多种药,唐朝的《新修本草》共有844种,到宋朝的《证类本草》已经有1 558种,你说这有完没完?”

李时珍并不言语,只是将父亲拉进了书房,从地上捡起几根药草,对李言闻说:“这是卷丹,可书上却把它写成百合。”“这是兰花,书上却写成兰草。”“这是南星,又称虎掌,原来是一物,这书上偏偏把它当做两药。”弯下腰去从书桌旁拿起两支药草,一手举着一支说:“这是葳蕤,而这是女萎,这分明是两种不同的药草,这书上又把它们当做一物。”接着他让李言闻在书桌前坐下,把那些笔记、摘录摊放至李言闻面前,指着说:“这是我从书本上抄下的,这里写着紫葳这药,《名医别录》称为‘陵苕’,又称作‘茇华’。而《本草经集注》说是‘瞿麦根’。《新修本草》却说是‘凌霄’,又称‘女葳’。还有这里称‘瞿陵’、‘武威’、‘鬼目’、‘陵时’……”“爹,你搞得清楚吗?”

李言闻听儿子这么一说,也不禁皱起了眉头。李时珍又抽出一些小纸片,递到父亲面前:“这些都是有效的单方,可是书本上都没有。”李言闻接过看了几张,上面写着:“玄胡止胃痛”、“川芎治头痛”、“生半夏末搐鼻治喉痹”等等。其中有一张写的是“三七治诸血”,李言闻问:“三七是什么药?”“三七?对!”李时珍边说,边跑到窗台前拿起一枝茎上长着七片叶子、茎下带着块根的药草,举到李言闻面前:“这就是三七,是夷陵州的老樵夫教我挖的。我亲眼看见这老樵夫砍柴时划破了手,用这块根研成的细末一抹上血就止住了。”“回来后我还查过这些书,哪本书上也没有这种药。”“这么好的药没写进书里去,爹!你说该不该重写?”

这时李言闻的心已经被打动了,他对李时珍说:“写吧!写吧!孩子……好好地写。”“不过这药物实在太多,写的时候纲目可要清楚呀!”

“对!一定要纲目清楚。这书名就叫《本草纲目》怎么样?”

“好!这是个好书名,就叫《本草纲目》!”李言闻说完后,两手支着桌子慢慢地站了起来,并放慢语调说:“你的兄长果珍至今也没有生儿育女,你就将建木过继给他吧。这样你也可少分散些精力。”

这建木是李时珍第四个儿子,也是最小的一个。时珍夫妇也想把这孩子过继给兄长,现今父亲一提,自然答应了。

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李时珍做了些准备,便开始着手编写《本草纲目》。这是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李时珍三十五岁。